论儒学在元代发展的新态势
2012-08-15郑战友
郑战友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论儒学在元代发展的新态势
郑战友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元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其在全国的统治,大力提倡各种宗教与儒学。传统儒学思想在元朝经历了初识、复兴与“和会”三个阶段。赵复、许衡、刘因、吴澄等人的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产生于宋朝的理学思想逐渐向明朝阳明心学过渡。
元代儒学;初识;复兴;朱陆“和会”;过渡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和统治的王朝,从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到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取代。元朝统治者在对全国多民族的统治过程中也逐渐意识到思想文化的重要性,产生了由原来武力掠夺逐渐转向思想统治的策略。为了维护其统治,元朝统治者利用宗教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思想进行统治,利用儒学、理学笼络儒士之心。
儒家思想,特别是北宋以来形成的新的儒家思想——理学,在元代得以继续传播和发展。蒙古人接受和学习儒家思想的过程,也正是儒家思想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儒家思想在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态势。
一、初识儒学
十三世纪,蒙古人在征战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接受了汉族的思想文化,其中包括儒家思想。理学在宋金南北对峙之期的北方已有传播。元灭金时,网罗了一些亡金儒士,这为今后理学在元朝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人才基础,对汉蒙文化的交流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由于当时南方的理学还没有传到北方,蒙古人所接触到的儒学,也只是北方的经学章句,所以金代理学传播影响不大。1235年元军攻陷湖北德安,赵复被俘,负责搜罗人才的姚枢把赵复送往燕京的太极书院。
赵复的北上,为理学在北方的传播开创了新的局面。此后,元人的儒学才从章句之学开始转向义理之学。赵复北上的意义在于:第一,在北方广招弟子,于南北交流不畅的情况下向北方的儒士介绍程朱理学,在北方开创程朱理学系统先河。“自复至燕,学子从者百余人。……南北道绝,载籍不相通;至是,复以所记程、朱所著诸经传注。……北方知有程、朱之学,自复始。”第二,同姚枢一起建立和完善了太极书院,开北方学院讲学之风。“乃与枢谋建太极书院,立周子祠,以二程、张、杨、游、朱六君子配食,选取遗书八千余卷,请复讲授其中。……作《传道图》,而以书目条列於後;别著《伊洛发挥》,以标其宗旨。”第三,培养了大批的理学学者,为理学在元代的传承奠定了人才基础。“复传其学,由是许衡、郝经、刘因,皆得其书而尊信之。”[1]4314
二、儒学的复兴
元代儒学复兴的过程中,许衡、刘因充当了重要的角色。许衡、刘因直接或间接的师承于赵复,二人由初从章句之学,而后转向崇信理学。
许衡(1209—1281)字仲平,金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学者称鲁斋先生。
许衡“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1]3716曾师承姚枢学习理学义旨,“从柳城姚枢得伊洛程氏及新安朱氏书,益大有得。”[1]3717而姚枢又曾经与赵复一起研习理学,所以许衡也有可能从赵复处学得理学义旨。
许衡在出仕的问题上与赵复不同。许衡在1233年(金灭亡的前一年)应试中选,后又担当京兆提学、国学祭酒、左丞等职务,能与元朝统治者进行合作。许衡在担当这些职务期间,为理学在元朝的传播和发展作了大量的工作。其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与姚枢、窦默一道讲授程朱理学,以儒学六艺教习蒙古子弟。“寻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凡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之类,无所不讲,而慨然以道为己任。”[1]3717
其次,为元朝定官制、立朝仪、行汉法。
在元忽必烈向南宋用兵之际,许衡曾向其书陈《时务五事》,中心是行“汉法”、重儒学。又与刘秉忠、张文谦一起为元朝定官制、立朝仪。
在许衡的努力下,“汉法”在元朝的一实行,也实现了将朱学作为官学、将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因此,许衡也被后人认为是朱熹之后的一位重要的儒学大家。
许衡是朱熹的崇拜者,其思想多受朱熹的影响,因此,他的思想学说基本上属于理学中的朱学。在许衡的儒学中,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这一点和朱熹的理气观相同。但许衡认为天理在心中,直求本心就可以得到天理,强调本心自悟,这一点又与朱熹不完全相同。
刘因(1249—1293)一名骃,字梦吉,保定容城(今河北容城)人,学者称其为“静修”先生。
刘因父祖世代业儒,其早年师承研弥坚学习训诂疏释之学。后同许衡在太极学院听赵复讲学,开始学习理学的要义。“及得周、程、张、邵、朱、吕之书,一见能发其微,曰:‘我固谓当有是也。’”[2]3020
刘因政治上采取与元代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这一点同许衡积极与元人合作是不一样的。刘因不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仕途上,而是放在对理学的授徒教学上。
刘因的思想大体上可分为天道、人性、观物、经史四个方面,天道思想是其核心。刘因的思想在理学上属于朱学范畴,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朱学,其中往往掺杂一些陆学的自求本心。
三、朱陆“和会”
经过南方的赵复在北方讲授程、朱理学义旨,北方的一些儒士由原来简单的学习儒家的章句逐渐转向学习理学的道义。在许衡与刘因的思想中,朱学的成分占绝大部分,而陆学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他们的身上出现的朱陆“和会”的萌芽。在许衡等儒士官吏的努力下,朱学的定于一尊为陆学的复兴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也为朱陆“和会”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在元朝时期完成朱陆“和会”的是朱学的正宗后学吴澄实现的。
吴澄(1255-1330)字幼清﹐晚年改字伯清。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学者称其为草庐先生。吴澄是南方人,他的大半生都生活在元代,与许衡同为元代名儒,有“南吴北许”之称。
吴澄世代业儒,自幼就表现出对儒学的热衷,“三岁,颖悟日发,教之古诗,随口成诵。五岁,日受千余言,夜读书至旦,母忧其过勤,节膏火,不多与,澄候母寝,燃火复诵习。九岁,从群子弟试乡校,每中前列。既长,于《经》、《传》皆习通之,知用力圣贤之学。”[1]4011这为其以后在儒学上的发展作了理论上的积累。
吴澄不但以学习“圣贤之学”为目标,而且还要成为“圣贤”。年轻时就作《皇用经世续书》,在《道统图》中阐述了自己对道统的看法,以朱子之后道统的接续者自居。“道之大原出于天,神圣继之,尧、舜而上,道之元也;尧、舜而下,其亨也;洙、泗、邹、鲁,其利也;濂、洛、关、闽,其贞也。分而言之,上古则羲、黄其元,尧、舜其亨,禹、汤其利,文、武、周公其贞乎!中古之统:仲尼其元,颜、曾其亨乎,子思其利,孟子其贞乎!近古之统:周子其元,程、张其亨也,硃子其利也,孰为今日之贞乎?未之有也。然则可以终无所归哉!”[1]4013
对于数十年来的朱陆之争,吴澄对其进行了批判,指出:“朱、陆二师之为教,一也。而二家庸劣之门人,各立标榜,互相诋訾,至于今,学者犹惑。”。[2]3046他认为:“朱陆二师”本是同一的,之所以出现争执混乱的局面,完全是两家学说的庸劣接任者之间的相互标榜与诋毁而有意制造出来的。“朱、陆二师之为教,一也。”的说法为他的朱陆“和会”作了理论铺垫。
吴澄从陆学的“本心”学说进行分析,认为:陆学的“本心”学说是自古圣贤相传的道统,批判“本心”学说是“非知圣人之道者”。
今人谈陆子之学,往往曰以本心为学,而问其所以,则莫能知陆子之所以为学者何如。是本心二字,徒习闻其名,而未究竟其实也。夫陆子之学,非可以言传也,况可以名求哉!然此心也,人人所同有,反求诸身,即此而是。以心而学,非特陆子为然,尧、舜、禹、汤、文、武、周、孔、颜、曾、思、孟以逮周、程、张、邵诸子,莫不皆然。故独指陆子之学为本心,学者非知圣人之道者也。[2]3047
吴澄的思想中有着朱学的内容,但是他也接受陆学的本心论,提出:读书、问学应“以尊德性为主”,要不然就会偏于朱学的“言语训释”。
硃子于道问学之功居多,而陆子静以尊德性为主。问学不本于德性,则其敝必偏于言语训释之末,故学必以德性为本,庶几得之。[2]3037
吴澄的理学思想是在朱陆“和会”中形成的,又反过来促进了朱陆“和会”的实现。
综上所述,元代儒学的发展,经过了初识儒学、儒学的复兴和朱陆“和会”三个阶段,确立了儒学在元朝的思想统治地位。元代儒学的代表人物大都是以尊崇朱学为主,吸取、借鉴陆学中有用的成分发展朱学,使得陆学和朱学都得到了发展,这成为元代儒学发展的一大特点。元代儒学成为了有宋以来到明代阳明心学的过渡环节,
[1] 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 黄宗羲.宋元学案[M].全祖望,补修.北京:中华书局,1986.
[3] 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 郑万耕.中国哲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I 206.21.4
A
1671-8275(2012)01-0040-02
2011-12-02
郑战友(1978-),男,安徽淮北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宋元文学。
张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