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同盟的“变”与“不变”(1941—1948)——以梁漱溟为中心的分析
2012-08-15胡晓静
胡晓静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中国民主同盟的“变”与“不变”(1941—1948)
——以梁漱溟为中心的分析
胡晓静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中国民族同盟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的民主党派。梁漱溟作为发起人之一,主张民盟走“中间路线”用和平协商的方式实现和平与民主。但是经过一系列的斗争,他们逐渐放弃了“中间立场”,走上与中国共产党全面合作的新民主主义道路,完成了由“中间党派”到“民主党派”的历史转折。在其曲折的历史进程中,梁漱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中国民主同盟;梁漱溟;变;不变
中国民主同盟是具有光荣历史的一个民主党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其前进的道路上,它始终保持着对民主、和平、统一的追求,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实现了由“中间党派”到“民主党派”的历史转变。梁漱溟作为民盟发起人之一,对中国民主同盟的这种“变”与“不变”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梁漱溟与民盟的创立和宣传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各党派的倡导和努力下,全国形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包括各抗日党派和爱国团体在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随着日本侵华政策的调整,国民党逐渐转变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出台了一系列反动法令,“不以对外而日以对内,不以求进步而日以事破坏”[1]154。为了确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和完整,各爱国党派纷纷要求国民党结束一党专政,实行民主宪政。乡村建设派的领袖梁漱溟提议第三方面势力联合起来共同努力,为解决当时国共矛盾做出点贡献,同时保障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此提议得到了其他党派代表的赞同。随后梁漱溟等人组建了统一建国同志会,并于1939年11月召开成立大会,发表了《统一建国同志会信约》和《统一建国同志会简章》。但随着国共关系进一步紧张,民主党派意识到必须实现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大联合,才能起到预想的作用,于是决定将统一建国同志会扩大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由梁漱溟起草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政治纲领》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章程》,成立了中央领导机构,并于1944年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后,因在国统区没有合法的地位,于是决定派中央常委梁漱溟去香港办报,建立言论机关。梁漱溟到达香港后,出版了民盟的机关报——《光明报》。该报明确表示“本报愿贡献国人为言论发抒之公共园地”,“于任何方面不取敌对态度”,[2]4“为在各种实力对峙中,尤其是两大党派对峙中,树立一个独立的中立的集团”[3]92。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于抗日战争,成长于解放战争,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一步发展。民主同盟为实现国共之间的和平以及国内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并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到了谁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和平民主之路,最终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中国民主同盟自成立时坚持走“中间道路”到走向民主道路,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民主党派。这一过程中,坚持不变的是它的宗旨,随形势而变的是它的立场。
二、不变的梁漱溟与不变的民盟
梁漱溟作为民盟发起人之一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民盟的主张。他及其代表的民盟始终追求国家的和平与民主。
(一)不变的追求目标
梁漱溟作为民主同盟的创立者之一,自身就处于国共双方矛盾重重的复杂环境中。不论是在努力促使国共和平谈判中,还是在谴责国民党背信弃义的过程中,他都没有偏离追求团结、和平、民主这个宗旨。这也是他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乃至整个一生中都不曾偏离的核心。
梁漱溟指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求国家统一,是其最大职志”[1]290,同时表示 “眼前最切之要求为加强国内团结”。[1]114这一主张得到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但国民党则百般阻挠和破坏,并制造了一系列的惨案。其实,这时的梁漱溟并无意想得罪哪一方,正如《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宣言》表达:“站在中间立场”,“保持不偏不倚的严谨态度,不苟同亦不立异”,只想达到“国家的和平、统一、团结、民主”的目的。因此,梁漱溟并不想与谁闹翻,只是想让国民党当局接受他们的主张,实现他们民主的理想,也就是把民主同盟作为“国共之间调解的政治砝码”。[4]197民盟成立后参加了国民参政会二届二次会议,民盟向国民参政会提出了《实现民主以加强抗战力量,树立建国基础案》,要求国民党立即结束训政,实现宪制。随后又积极参加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宪政活动,创办刊物,宣传民主宪政,发起成立各种组织,努力为实现国家的民主与统一而奋斗。由于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宪政终无结果,但是民盟致力于实现民主与统一的愿望仍在继续。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解放战争爆发,以及新中国成立,无论形势发生怎样变化,民盟追求民主统一的愿望从未改变。
(二)不变的追求方式
以梁漱溟为代表的民盟除了追求的目标始终未变外,不变的还有其追求民主和平的方式。1945年民盟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用和平协商的办法对当前国家的一切问题求得全盘彻底解决”。[2]87直到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民盟都始终主张用和平协商的办法来实现国内民主与和平,但是由于国民党毫无诚意的谈判和破坏行为,民盟等各党派看清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并最终走上用革命方式去实现民主的道路。
梁漱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赞同共产党用革命取得统一。即使到了1949年,国内形势倒向共产党的时候,他仍不赞同用武力取得统一。他写《敬告中国共产党》一文,“郑重请求共产党,你们必须容许一切异己者之存在”,并预测中共“如果再用武力打下去,不否认有在一年内外有统一全国之可能。但到那时却既没有‘联合’,亦没有‘民主’”,指出“武力与民主,其性不相容;武力统一之下,不会有民主的”,“以武力求统一,只有再延中国的统一”[3]339-342。
梁漱溟对国家和平民主的渴望是其一生的追求,在很长时间里坚决反对用武力求得统一。这种愿望是好的,但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949年4月20日,随着国民党拒绝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和中国共产党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梁漱溟对和平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地熄灭了,民主同盟的“中间道路”也被实践证明彻底的失败了。纵观民盟早期的历史,不论是坚持民主、团结抗日,还是争取和平、反对内战,都没有离开民主与统一。不论用和平方式,还是用革命方式,民盟要求实现民主与和平的愿望自始至终都不曾改变。
二、民盟的历史选择:从“中间党派”到“民主党派”
民盟的宗旨和追求始终不变,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它经历了从“中间派”到“民主党派”的转变,从“调停者”到“一边倒“的发展过程,立场有着根本性的变化。
(一)1945年至1947年的立场
1945年民盟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民盟是“两大党派对峙中,树立一个独立的中立的集团”,“它介于中国两大政党对峙的局面中,是两大对峙力量组织中的一种。要求它保持不偏不倚的严谨态度,不苟同亦不立异。”[2]87在抗战胜利前夕,它积极调停国共双方之间的斗争,不苟同国民党一党专政,也不赞成共产党阶级斗争。抗战胜利后,它极力谴责国民党的独裁,也反对共产党用武力求得统一,努力想从两者中间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和平建国方针,并试图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寻找出第三条路线。民盟在国共之间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站在第三方面出发的,是超出国共两党之外的第三大党。
1946年,国民党发动全国内战,在军事进攻共产党的同时,也加紧了对国统区民主党派的镇压,制造了一系列惨案。梁漱溟通过调查“李闻惨案”,增加了对国民党的不满,认为国民党没有执政党的风范。此后,梁漱溟虽然仍尽量保持与国共两党的“等距离外交”,实际上对国民党的厌恶逐渐增多,对共产党的好感相应增加。
1946年,蒋介石违背政治协商会议协议,不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商量,擅自下令于11月召开“国民大会”。国民党集团的倒行逆施,以及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争取和鼓励支持,促使了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及其成员的觉醒。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就要到来的背景下,中国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一个是反动的阵营,一个是革命的阵营,必须进行选择,保持中间的立场已经不可能了。
(二)1948年的立场
民主同盟的最终转变,集中体现在1948年1月民盟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会议指出:“至于独立的中间路线,以目前中国的现实环境看,更难行通。自从本盟被南京反动独裁政府勒令解散以来,一切所谓的‘中立’‘中间’的说法和幻想,实早已被彻底粉碎了。”[2]395它宣布:本盟在今后政治斗争发展的道途上,已走上一个新的革命的阶段,从“争取合法公开”的组织路线变为“革命性的群众性的组织路线”。[2]370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新的政治路线和行动方针,即彻底抛弃“中间路线”,“站在人民的民主的立场”,“彻底消灭独裁卖国的国民党反动集团”,[2]377“今后将更坚强的站起来,为彻底摧毁南京反动政府,为彻底实现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2]364。
历史逼迫他们去选择。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民主同盟的政治路线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道路的路线,民盟实现了由“中间党派”向“民主党派”的转变。随后,民盟领导广大成员支持和参加人民解放战争,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民主同盟也由此走上了与中国共产党全面合作的道路,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辉煌的历史时期。
[1]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6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2]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
[3]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中国革命问题教研室.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教学参考资料(1941-194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4] 马勇.梁漱溟传[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
K266.5
A
1671-8275(2012)01-0036-02
2011-12-08
胡晓静(1985-),女,安徽亳州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历史文献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徽学。
风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