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泉市中幼龄林抚育技术

2012-08-15侯丽平

山西林业 2012年5期
关键词:幼龄林阳泉市修枝

侯丽平

(山西省阳泉市林业局,山西 阳泉 045000)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山西省六大造林绿化工程的启动实施以来,全省每年营造林面积都在26.67万hm2以上,中幼龄林面积逐年提升,但抚育管护工作相对滞后,致使全省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提升比较缓慢,因此加强中幼龄林抚育管护工作是森林抚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实现林业双增目标的保障。

1 中幼龄林抚育管护的现状和远景规划

1.1 中幼龄林抚育管护的现状

根据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显示,全省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仅为44.30m3,天然林每公顷为50.38m3,人工林每公顷为23.28m3,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2.31%、52.55%和49.97%,而世界平均水平为每公顷100m3。乔木林分平均郁闭度偏低仅为0.53,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处于中等郁闭状态;乔木林分平均胸径12.40cm,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70cm。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相对而言不高,管护工作滞后。虽然科技人员一直在摸索和实践,但可能受到各方面(资金、技术和政策)的影响,所提倡的“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森林经营”和“森林培育”等等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和概念上,并没有真正地付诸行动,因此导致全省的森林资源欠账较多,所以增加森林面积是“量”的指标,增加森林蓄积是“质”的要求。实现森林资源增量提质,不仅需要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更需要加快推进森林抚育经营工作。

1.2 中幼龄林抚育管护的远景规划

近年来,党中央已经将林业的“双增”目标(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蓄积)作为两个约束性指标,纳入我国林业发展规划中。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要比2005年的森林面积增加4 000万hm2,森林蓄积量也要增加13亿m3。按照全省林业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2015年全省森林蓄积量要达到1.30亿m3,到2020年全省森林蓄积量要达到1.50亿m3。

2010年山西省已被列入全国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省,安排抚育任务2.67万hm2,安排补贴资金4000万元;2011年国家加大补贴力度,为全省安排项目6.67万hm2,安排补贴资金突破1.0亿元。

近年来,阳泉市的林业生态建设紧紧围绕“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产业增效”三大目标,全方位治理生态,高标准实施造林,截至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已达到11.85万hm2,有近8.66万hm2属于中幼龄林,但抚育管护工作相对滞后。加强中幼龄林抚育管护是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保证全市森林面积和蓄积稳步增长,扭转多年以来“重造轻管”的有效途径,更是打造华北地区第一森林城市,跻身国家级森林城市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国家和省加大了中幼龄林抚育力度,2010年省下达阳泉市中幼龄林抚育任务333.33hm2,试点在平定县林场进行。截至目前,中幼龄林抚育工作严格按照作业设计完成,并经过了省级专家的检查验收;2011年,省又下达阳泉中幼龄林抚育任务734hm2,首先在3个国有林场展开试点,其中平定县林场333.33hm2、盂县林场200hm2、市狮脑山林场200hm2。截至目前,各林场的抚育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等待省级专家组检查验收。2012年,全市中幼龄林抚育力度再次加大,抚育任务1 134hm2。可见,国家和省对森林抚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这对全市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 中幼龄林抚育原理

2.1 什么是中幼龄林抚育

中幼龄林抚育又叫林分抚育,是指从林木栽植起到林木成熟龄以前的森林培育的过程中,为了更加有效地保证幼林成活,促进林木生长,改善林木组成和品质,提高森林生产率所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

2.2 中幼龄林抚育管护对象的确定

1)淘汰经济价值低的树种;

2)砍伐品质低劣和生长落后的林木;

3)砍伐对森林环境卫生有碍的林木。

在生产实践中,笔者通过长时间的摸索,积累了不少确定砍伐木的经验,可在选择采伐木时作为参考。通常采取“三砍三留”法:即砍劣留优、砍密留稀、砍小留大。“四看法”:即看树冠,保证郁闭度合适;看树干,保证留优去劣;看周围,保证株距合适;看树种,正确选择砍伐木。

2.3 中幼龄林抚育目的

调整树种组成结构,如用材林混交、公益林结构;调整林分密度,如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树种组成;调整立木配置,如树种间的位置关系,立木混交模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材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提高林分生态效能。

3 中幼龄林抚育技术措施

3.1 定株抚育

一般在幼龄林出现营养空间竞争前就应该进行定株抚育。定株抚育就是要伐除非目的树种,伐除过密幼树,保留珍贵树种和优质树木,在稀疏地段补植目的树种。

3.2 疏伐

疏伐通常在中龄林内进行。疏伐的坡度要小于25°,在土层深厚、立地条件好、兼有生产用材的防护林中多采用生态疏伐法。疏伐一般分为上层疏伐、下层疏伐、综合疏伐和机械疏伐,通常先对林木进行分级,一般分为优良木、有益木和有害木3种:

3.2.1 上层疏伐

对林木进行分级以后,将处于林冠上层的有害木、病腐木和抑制下层有益木生长的林木伐除。

3.2.1 下层疏伐

将林分中下层林木生长较弱,竞争优势小,很难进入林冠层的林木进行伐除。

3.2.2 综合疏伐

综合疏伐在复层异龄林中进行。将林木分级以后,将上层病腐木、霸王木和有害木伐除,将下层难以进入林冠层的弱势木伐除。

3.2.3 机械疏伐

一般采取隔一行砍一行、隔一株砍一株和隔两行砍一行的抚育方法。

3.3 修枝

修枝在树冠下部出现枯枝或顶梢生长较弱、侧枝生长影响顶端优势时进行;修枝间隔期,针叶树在出现两轮死枝时再次修枝,阔叶树一般生长3.0a~5.0a时修枝。修枝季节一般在早春或晚秋,萌芽力强或有严重伤流现象的树种则在生长季节进行。

3.4 卫生伐

卫生伐又称保健伐,是为了改善林内环境状况而采取的抚育措施。卫生伐适用于遭受病害、虫害、冰雪灾害、风折、风倒和森林火灾等灾害的林分,并据实际情况在林隙较大的林分中采用人工补植的方法增加目的树种。在阳泉市,坡度大于25°的地方只进行卫生伐。

4 中幼龄林抚育技术要求

4.1 定株抚育

主要技术措施为松土扩穴、定株间伐、间密留疏、去劣留优。天然林抚育采伐后每公顷均匀保留2 400株~3 600株幼苗幼树,郁闭度不低于0.6。在风雪危害严重的地段首次抚育郁闭度一次不得降低0.2。人工林抚育后郁闭度应控制在0.7~0.8之间。

4.2 生态疏伐

抚育后严禁形成“天窗”或林中空地,不能降低其生态效益。一般情况下,一次疏伐强度为总株数的15%,不得超过总株数的20%。疏伐后林分的郁闭度应保留在0.6~0.7之间。

4.3 修枝

幼龄林阶段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3,中龄林阶段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2,修枝后林分疏透度不大于0.4。

4.4 卫生伐

卫生伐以后不得造成“天窗”或林中空地,以利于林分整体健康和稳定性恢复,受害木数量较多时,要适当保留受害较轻的林木。耐火烧树种在火灾发生后的2.0a~3.0a内分数次逐步伐除火烧木,首次伐除的火烧木不得超过林木总数的30%,伐后整体林分郁闭度应控制在0.6以上。坡度大于25°的防护林原则上只进行卫生伐,伐除受害林木即可。

除卫生伐以外,抚育后林分平均胸径不低于伐前平均胸径;林分内林木平均胸径大于起测径阶的,抚育的蓄积强度低于20%;林木平均胸径小于起测径阶的,抚育的株数强度低于20%。主要技术措施为松土扩穴,定株间伐,间密留疏,去劣留优。

猜你喜欢

幼龄林阳泉市修枝
阳泉市二代粘虫发生趋势预报
修枝对连香树林分生长的影响
阳泉市文联扶贫采风活动
阳泉市成立药茶产业联盟
阳泉市重点工程
盆景树
林业发展中的幼龄抚育对策探讨
杨树修枝技术研究进展
林业幼龄林抚育现状与管理措施
中幼龄林抚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