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湖区环湖重盐碱地造林技术初探

2012-08-15仝朝霞

山西林业 2012年5期
关键词:盐碱盐湖盐碱地

仝朝霞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林业局,山西 运城 044000)

1 自然资源概况与造林绿化的经验教训

1.1 地理与自然资源概况

运城市盐湖区的盐湖,又称盐池,古称解盐,地理位置在东经 110°7′~110°50′,北纬 34°4′~34°54′之间。北靠七里岗、四十里岗,南依中条山,东临东郭,西至解州、席张,由盐池、鸭子池、硝池、北门滩等池滩组成,边缘为沼泽、草地,总面积132km2。盐湖位于运城盆地最低处,湖面海拔320m,水深0.20m~2.0mm。盐湖地表、地下储藏着大量的盐类矿体,并富含溴、硼、锂、铯等10余种稀有元素,是全国最大的无机盐化工原料生产基地,也是世界第三大硫酸钠产地。湖水的含盐量为海水的7倍,已开发的黑泥浴漂浮游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盐湖周边地带的土壤为盐土、盐化浅色草甸土和沼泽土,靠近湖边土壤含盐量高达3.0%~4.0%,地表析出雪白一层盐碱。水域边缘长有水草、芦苇、盐蒿等植物,是天鹅等水禽和鸟类的天然栖息地。受中条山地形影响,这里风大风多,俗称“一年四季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盐碱和多风对造林绿化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1.2 历年环湖造林绿化的经验教训

盐湖是我国最古老的盐池之一,盐业生产经营和运销已经历两千多年漫长岁月而资源不竭。历史上这里生态环境良好,湖边柳树成荫,史书上记载的“盐池倒柳”为“解州八景”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盐业和化工生产蓬勃发展,产量和出口量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均居第一位,为我国的化工生产和运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资源的过渡开采利用,必然要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虽然多次组织造林绿化,但成效甚微,湖边保存的树木寥寥无几,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湖水面积逐渐萎缩,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减少。这里多年造林不见林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自然环境特殊,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二是采用传统的造林技术,盐碱地造林没有突破技术难关;三是重利用,轻保护,没有正确处理好开采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造林绿化投入严重不足。

2 重盐碱地造林初步成效与关键技术

2.1 重盐碱地造林的初步成效

面对中心城市发展大提升、城乡大统筹、环境大提升的新形势、新要求,运城市委、市政府把盐湖周边绿化列入园林式中心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全面启动环盐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修建环湖公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突破重盐碱地造林技术难关为课题,组织绿化单位探索研究,开展技术攻关。2011年在靠近湖边重盐碱地带规划两片实验地,科学设计造林树种和绿化模式,选择耐盐碱的乡土树种,引进耐盐碱的新品种植物,采取超常规技术手段,栽植臭椿、榆树、刺槐、苦楝、柽柳、紫穗槐、白蜡、中天玫瑰、扶芳滕、红叶柳等树木20余种,总植树5万株。试验地造林,坚持绿美结合,乔、灌、草、藤本搭配,精细整地,精心栽植,精心养护,经过一个生长季节,树木成活率达到99%,景观效果凸显,为重盐碱地一次造林成功积累了经验,提供了一个范例。

2.2 重盐碱地造林关键技术

2.2.1 地形处理与排碱改土

处理地形可以使地形起伏,有利于污水排放和盐碱的沉降。方法是将原有的盐碱土挖走,在最下层垫铺50cm高防盐碱上泛的狗头石,中间填沙石料,在最上层铺1.0m厚的种植土。土壤改良措施是在种植土层施入盐碱地专用有机肥,肥料均匀撒施在种植土表面,并与50cm厚表层种植土掺拌均匀,同时整平地面。树穴回填土必须增施腐熟牛粪及植物营养肥,栽植前2.0d~3.0d施用,每棵乔木树穴回填2.0kg植物营养肥,每棵灌木树穴回填1.0kg植物营养肥,每平方米绿篱施2.0kg植物营养肥。

2.2.2 树种选择

盐湖周边是重盐碱地,由于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加之强烈蒸发,盐分不断积累于地表,水文地质条件恶劣,所以在盐碱地植树造林,必须选择耐盐碱树种,要首选适合本地栽植的乡土树种。实验地选择的乔木树种为柽柳、刺槐、臭椿、苦楝、榆、合欢、白蜡等;花卉、灌木选择的树种为石榴、木槿、紫叶李、剑麻、冬青、红叶碧桃、龙柏等;还有从北京引进的转抗盐基因中天玫瑰,该品种在含盐量10%~12‰、PH值9.5左右的盐碱地上生长良好。引进树种还有转抗盐基因的香花槐、沙枣、刚毛柽柳、扶芳滕球、红叶椿、红叶榆、红叶柳、碱蓬、耐盐羊草等抗盐碱新品种。

2.2.3 栽植施工

一是苗木选择。在盐碱圃地选择一二年移栽苗对盐碱地的栽植来说尤为重要,这种苗木根幅比较丰满,移植后生根快,适应性强。二是带土移植。必须带大土球移植,即使是早春栽植,带大土球并保持土球完整也是相当重要的。三是苗木修剪。施工挖苗前的7d~15d,在圃地按施工要求重度修剪,当苗木入工地时伤口已恢复好,枝叶与根系达到了水分平衡,这项措施特别有利于植株成活。对树冠进行适度修剪可以减少蒸腾量,缓解移植断根后导致的吸水不足的矛盾,有助于提高苗木移植的成活率。

2.2.4 抚育管护措施

盐湖四周高、中间低,夏季高温炎热,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采取以下管护措施,冬季大风肆虐,树木管护尤为重要。一是支撑固定。高大乔木栽植后立即进行固定,立支撑架、防止树木倾倒。二是修剪。树木栽植后即行修剪,剪去1/3的枝叶,减少叶面蒸腾。三是地面浇水与叶面喷水。树木栽植后要每周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度。夏季高温时期于每天上午9:00以前,下午16:00以后进行叶面喷水。四是施肥与喷药。大树30d输一次营养液,同时在根部浇灌生根液(生根液按每升原液加40kg的水配成),乔木树视大小每株浇灌生根液30kg~100kg,每15d叶面喷药1次,喷施叶面肥、营养药、杀菌药。五是用醋中和盐碱。为防盐碱上泛,每年浇3次工业醋稀释液(工业醋和水1:100比例制成水溶液浇地),以降低盐分。

在重盐碱地带造林绿化,改土排碱是关键,树种选择要适地,抚育管护须精心。只要抓住这些关键环节,精栽细管,就能有效提高一次造林的成功率。

猜你喜欢

盐碱盐湖盐碱地
天空之境——新疆柴窝堡盐湖
盐碱荒滩的“底色之变”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盐碱地枸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如冰如雪,貌美盐湖
盐碱胁迫对三种西藏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影响
西昆仑新发现盐湖型卤水硼锂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