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蕴瑞教育思想对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的启示

2012-08-15刘南平余川维

红河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体育

刘南平,余川维

(红河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

吴蕴瑞教育思想对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的启示

刘南平,余川维

(红河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

高校承担着知识传播、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及引领创新的重任。目前,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正在不断调整教育发展战略,改革教育思想、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国高等教育正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形势,高校教学改革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其实,教学改革实际上不单纯是教学本身的改革,而是培养模式、办学理念的改革。当前,高校应首先围绕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来寻求教学改革的新突破。中国现代体育科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上海体育学院首任院长吴蕴瑞教授的教育思想,对当今中国体育高等院校的改革和发展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吴蕴瑞教育思想;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前言

我国现代体育科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上海体育学院首任院长、吴蕴瑞在国内首次回答了体育学院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围绕这一主题,他提出如下观点:体育的真谛在于“运用身体之活动,以教育我人”; “体育教师的责任,在于发达儿童之身体,重于培养儿童之品格”; “体育主旨不在于练成粗腕壮腿,重在团体道德的培养,吾们在今日提倡体育,不仅在于操练个人的身体,更要藉此养成团体合作的精神”;“欲明人体之性质,须知生命之生物学的基础及其进化至目前状况之路径”;“个人绝对不能与社会隔离,一方面社会之存在,全赖个人之间之合作,社会之盛衰,个人之健全与否左右之,故个人与社会有密切之关系”。

吴蕴瑞教授办学思想的核心是培养人。综观吴蕴瑞教授的著作,发现他的体育教育思想不仅当年处于领先,而且至今仍未过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教学改革,其根本任务是做好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吴蕴瑞教育思想为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思想指南。

1 创新型体育人才培养的突破口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每年毕业的高校学生有五百万左右,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劳动力供应大国,从就业形势上分析,许多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管辖高校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困难较大,这必然会阻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良性发展[1]。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许多学校从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着手,努力培养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可以说,这些措施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实际因素影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如何找准改革的突破口是当前大学普遍遇到的难题。

1.1 办学方式和途径的认识

尽管目前全国各高校纷纷结合中国国情、各学校的特殊校情,出台了许多改革方案,为探索高校改革之路,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办学规模、师资结构、管理思路等因素的制约,我国许多高校在上仍然十分封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开放力度不够,没有与国际高等教育界就办学方式、办学途径加强交流与接轨,也缺乏将本校、本系、本专业推向国际学术界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1.2 对学生成才观的认识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还处于粗放型阶段,尤其在体育类院校。教育带有普及性,一方面由于采取陈旧的填鸭式或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传授技能,就如同工业经济下的标准化大生产,培养出来的学生几乎一个样,缺乏个性。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陈旧的考试制度和僵化的评价体系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差、知识面窄、求知欲不高,学校的文化氛围营造不足。从而导致创新教育氛围欠缺、激励制度不完善,导致学生缺乏积极进取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具有创新的学生成才观的树立和转变传统人才观念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不仅要在教育思想、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有体育专业特色,体现科学的综合性与交叉性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使学生学会创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求知,而在与致用,从而切实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能够服务于社会。

1.3 对教学和科研的认识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两个独立的活动。高校的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手段,是课堂上或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高校最基本的活动;而高校的科研是发挥教学功能、实现教学价值的重要方面。从实际情况看,在现有的考核模式下,教师的主要精力被迫集中于科研,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了,更确切的说,是编写能力提高了或运作能力提高了这也许就是许多人的研究成果,并不具有应用价值,也不具有原创性的原因了。为了提高学者的创新精神,防止学术政治和学而不创,当前亟需改革现有学术评价机制。鉴于教学和科研矛盾的客观存在性(在时间上),而学校对二者政策畸轻畸重,科研考核重量不重质且以发表刊物级别衡量成果价值具有很大缺陷;在教学考核上,由于课时数的定量并加强质量检查而使教师压力增大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应当教学和科研联结起来进行改革。最好形式可能是让教师在合理受控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权,而学术自由的实现和提高教学质量皆有赖于此。

1.4 对管理制度的认识

创新性不仅来自于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创新环境与氛围。特别是在体育类院校,学生比较积极主动,在较好的创新氛围的前提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处理好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互动制衡,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管理和评价理念,建立起一套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发挥其创造才智和能够鼓励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推陈出新引导学生积极发挥其创造才智的管理制度显的更为迫切[2]。以改变集体教学所带来的标准化大生产的负面结果。同时倡导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和学校教育改革;开放办学,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发挥学生会、团委的作用,积极开创展示学生自身能力的平台 ;大力宣传、表彰具有创造精神的教师和学生,奖励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工作和科研成果。切实彰显高校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人文性、公平性、发展性和系统性。

2 体育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具体对策

2.1 教育层面和重点的确定

2.1.1 加快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

作为应经济全球化而生的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最为活跃和能动的因素,代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主流;其内容就是加强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要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要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对此,我们可以参考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美国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国际化,如用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程度来评价办学的水平;把发展远程教学、建立跨国大学作为发展战略;把加强教学、科研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作为高校的重要任务;把世界历史、地理、国际金融和贸易等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把大学作为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和吸收世界文化精华的重要窗口和渠道等等[3]。

2.1.2 注重人文教育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等院校都在加强人文教育,以期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素养,使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作为体育院校,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显得尤为必要。但是大学人文教育目前存在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理念的共同匮乏却是可能导致人文教育改革落空的最大隐患。我们可以花几亿元购到先进仪器,可以招纳不同流派的、为了获得更好生活条件的急需人才,可以模仿外国大学划船、举办球赛,这种亡羊补牢、拔苗助长的大学人文教育不足以构建我们大学自己的人文教育精神和人文教育格局。我们最终需要建立自己的人文教育理念和教管方式,为此必须汲取世界上在人文教育方面取得成功的大学的办学经验。结合体育院校人文氛围淡薄的特点,开创体育院校特色人文教育,从而真正实现和谐的创新型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2.2 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改进

2.2.1 改进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向我们传统的“仓库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体育教学中对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已成为学校体育发展所必须面对的课题。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传承、灌输所形成的束缚教育已经远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转变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培养适应社会的新型体育人才。新型人才就是“会做事、会做人、会创新”的人。要改变以传授技术和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重视小型讨论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三创意识”——创新、创造、创业,以创业促进学业,学业带动创业[4]。让学生在学校就培养创业精神理念、感受创业过程。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有利于养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思维批判性、创造性习惯和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严密分析、从不同视角看问题、不断创新的能力

2.2.2 完善学分制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它打破了专业和年级的界限,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特长、能力跨专业、跨年级选课,允许延长或缩短学制,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5]。所以,高校实施学分制,一是可以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学组织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具体要求,减少教学过程对学生造成的不必要束缚,促进个性发展。二是能够真正做到从人才培养多样化的要求出发,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及社会的需要,在选择中自主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因此,结合目前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我们应将我们现有的学分管理制向学分制逐步转变,借鉴国外一些大学的好做法,发挥学分制在人才培养问题上所具有的优点和作用,建构本辅互通、校际互通、专本连读、本硕连读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充分扩展他们的个人发展空间。

2.2.3 建立暑期学制

目前,国内对于暑期学制的研究相对较少,尽管对于暑期学制的全面实施未有权威论证的支持,但是在目前高校内普遍开设第三学期的背景下,暑期学制可以看作是对高校第三学期教育的一个补充,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多种多样的暑期课程来满足广大学生的求知欲,满足他们从事科学研究训练的要求。通过开设各种实践课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以及运动技术的掌握。学校应该倡导和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和相关的专业研究活动。同时,学校应适时的制定一些在职培训课程,以满足广大在职人员进行在职培训的需要。

2.2.4 加强本科生研究训练

目前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学生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小组,以学徒身份出现,做教师的科研助理,协助教师完成研究工作;另一种模式是,学生自己提出项目,向学校申请研究资金。此外,学校领导首先要切实从思想上重视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加强科研制度管理和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其次,进一步发挥评价在本科生科研创新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建立本科生科研成果评估体系,对于成果突出的学生学校应给予充分肯定并给予物质奖励,以此激励更多的学生投入到科学研究中。

2.3 教师能力的要求

培养创新人才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习惯的养成,而且还应特别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创新型体育人才; 学校教育中的教与学本就是双方互动的过程,高校教育中更能体现这种互动关系,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创新必须依靠于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教学实践的探索。

首先要大力倡导教师树立 “导创”的教学观念(即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性和散发性思维,努力寻求未知,开拓未来),要求教师的教学思路要现代化;教师的教学手段要立体化;教师的教学内涵要个性化。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其次要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自我塑造和社会塑造相结合加快自身知识的更新与组合,将创新社会性的因素和个性因素进行有机整合,内化为自身的创新素质,教师的文化素质要宽型化,以适应创新教育的新要求。

结论

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观,是创新型体育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只有树立整体化的知识教育观,建立新的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和制度,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体育人才。体育院校只有通过改革,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赢得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1] 葛长钰.李宝宅.创新型体育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8(3):68-69.

[2] 佚名.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6-11-24(4).

[3] 刘大伟等.小议创新型体育人才的培养[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1):44-45.

[4] 陈晴.试论体育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3):22-25.

[5] 程丽珍.创新型体育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技创业,2004,(2):70-71.

Enlinghtenment of Wu Yunrui`s Education Idea to Training Creative PE Talents

LIU Nan-ping,YU Chuan-wei
(1.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00, China)

Universities bear the mission of knowledge spreading, researching, serving the society and leading creations.Currently,higher education in the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constantly adjusting its strategy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reforming the education ideas, structure of subjects and majors, plans of cultivation,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so as to fit the developing society.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ies has been in a new tendency of developing continuously, rapidly, and healthily.Actually, teaching reform is not only the reform of teaching itself, but also that of cultivating modes as well as teaching ideas.Now, universities should first seek for new breakthrough of teaching reform in the base of how to cultivate creative talents.The teaching idea of Wu Yunrui, the first dean of Shanghai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and one of the founders of modern PE education theory in China, still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urrent PE colleges in China.

wuyunyui`s education idea;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ming;phgsical education

G807

A

1008-9128(2012)03-0105-04

2012-02-28

刘南平(1981—),男,广东梅州人,讲师,华东师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教学与训练方向。

[责任编辑 姜仁达]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体育
人才云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