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现状和意义探究
2012-08-15任佳,陈娇
任 佳,陈 娇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现状和意义探究
任 佳,陈 娇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本文探讨了我国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的现状和意义。
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现状;意义
校企合作是企业、高职院校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合作形式,是一种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充分利用了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及企业的生产优势,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职业教育产生于企业,初期即是企业的组成部分。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有两个主体,一是学校,二是企业,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1.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10年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达753万人,约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人数的五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领域不断扩大,校企双方在人员、资金、设备、教学和合作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合作形式逐步多样化,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跟高职院校的合作,按合作主导方来分主要有以学校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和以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具体又可分为订单式培养模式、产学合作式、工学交替式、专业冠名班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企业根据所需人才情况,提出订单,让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来进行学生的培养。订单式培养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能使学校、企业、学生实现“三赢”,“订单式”地培养人才,招生与企业用人、学校教育培训及专业设置与企业工种要求、教学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要求、办学模式与企业生产、毕业生与企业招工等都实现了紧密对接,既减少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又为企业解决了人才输送的问题,学生也顺利实现了就业。
产学合作培养模式是企业进驻学校或者为学校提供设备,通过企业的生产与设备让学生在学校里就可以真正的接触到生产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提供先进设备,供在校学生使用,掌握其操作技能而同时学院提供专业教师为企业提供岗前技术培训和在职人员培训。通过合作办学,校企双方互惠互利。
工学交替模式是指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此种模式是校企双方在长期合作过程中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形成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高职院校依托企业的优势,让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中共同培养,实行顶岗实习,通过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训完成学生向准员工的转变;经过企业顶岗实习完成了由准员工向职业人的转变,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企业、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多赢,是新世纪我国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专业冠名班式培养模式是指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签订用人协议,按企业用工标准,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考选若干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冠以企业名称。对于冠名班的教学与管理,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效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
以企业为主导的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学院,由高校出师资,企业方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实践等方面资源从事学院管理,举办该企业具有优势的某一学科或专业,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特定行业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这种模式中企业要有较雄厚的资金,在社会或某一行业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可以整合某一行业资源,凝聚行业优势,解决高校办学条件的困难。应对行业的业务及运行规律非常熟悉,对教学规律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能熟练掌握该行业的专业技能,毕业就可以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
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跟高职院校的合作,按合作的深度进行层次划分,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浅层次合作。学校专业方向按企业所需确定,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并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二是中层次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建立横向联合体,成立董事会,形成多元投资主体。争取国内外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加董事会,争取社会各相关行业、企事业以董事单位的身份支持学校发展,并建立由知名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按岗位群的分类,确定专业能力结构和非专业能力素质的群体要求,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三是深层次合作。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企业也启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一科研一开发”三位一体。学校在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技术、营销、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可获得相关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至今还是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和刚刚开始的中层次的起步阶段,其合作深度与深层次的高级阶段相距还甚远。虽然高职院校和企业互相进行了许多模式的实践,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一定数量的职业技术人才,满足了一些企业的职业技术人才方面的需求。但总体上来说,目前多数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是出于解决学校在师资、实习基地等办学能力上的不足以及疏通学生就业渠道的需要,尚未从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校企合作。职业学校的单一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不仅使学生养成只注重书本不注重实践的习惯,还造成他们盲目定位。而且,不少企业受短期利益影响,对人才培养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不高,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人才,还没有成为企业的迫切愿望;有些企业认为发展高职教育更多的是政府的责任,不愿承担培养人才的义务和责任,没有看到企业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得到高校人才和技术支撑的长远利益。另外,校企合作缺乏政府的支持和国家的法律保障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成为了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的阻碍因素,很多企业不愿意与院校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企业明显缺乏积极性,使很多合作形式有名无实,校企合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2.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的意义
2.1 有利于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增长,需要越来越多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能够明确确定社会对人才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企业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活动的管理,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从而确立人才质量定位,大大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把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与学生的就业指导结合起来,学生可以掌握企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就业能力,这将对顺利实现职业教育目标、为学生就业开辟新途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可以缓解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对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意义重大。
2.2 有利于高职院校和企业实现双赢
2.2.1 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有利于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促进教学改革。通过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由企业来提供人才的需求计划,高职院校主动进行市场调查,可以很好地预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调整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2.2.2 可以缓解学校教育经费不足、专业师资不足、生产实习基地缺乏等问题。教师可以深入到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接触生产施工,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相互交流学习,参与技术革新和技术开发,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更新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经常到生产一线参与实践,在此过程中发现一些新课题,在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探讨中,确立研究方向,开展应用型研究,为学校科研的开展找到了立足点和市场,学校教职员工的科研能力将得到很大提高,有利于培养“双师型”素质的教师。
2.2.3 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产学研合作是企业自主创新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面对高端、现代、新型、集约化的经济特点,企业必然要求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也必然需依靠高水平的人才来实现技术创新。通过校企合作可使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缩短就业“磨合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劳动成本,有力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需要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需要实用技术和科研成果的引进与转化,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合作已逐渐成为企业的战略需求。
2.3 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升。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经济和社会所需要的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的最突出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能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场所,让学生有更多机会真正到生产第一线去学习、锻炼,使学生能亲身感受企业理念与文化,提高职业素养与能力,快速实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换。在企业场所实训,学生能感受到企业工作的职业氛围,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而这些非物化的制度知识在现代企业和人力资本开发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总的来说,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可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互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物质和智力资源的共享,融合职业教育理念和企业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在人才供求关系上完成学校与企业的良好对接,相互渗透,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
[1]陈恩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对策[J].教育探索,2008,(2).
[2]邓志军,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
[3]杜晓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6,(1).
[4]季缃绮,企业(集团)举办高等职业院校长效机制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The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RENJia,CHENJiao
(Hunan EngineeringPolytechnic,Changsha,410151,Huna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left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not the true mean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ofthe Chinese enterprises toparticipat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status quo;significance
O29
A
1671-5004(2012) 01-0028-03
2011-1-25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激励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XJK011CZJ065),阶段性研究成果。
任佳,(1981-),女,湖南沅江人,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及职业教育。陈娇,(1980-),女,湖南湘阴人,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及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