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凯利个体建构论视角下女性嫉妒心理与调试

2012-08-15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构念凯利调试

刘 慧

(福建师范大学,福州350007)

凯利个体建构论视角下女性嫉妒心理与调试

刘 慧

(福建师范大学,福州350007)

在凯利个体建构理论视角下对女性嫉妒心理进行剖析,分析嫉妒概念、嫉妒心理的表现和识别、原因及危害,并结合个体建构论的固定角色疗法对嫉妒者和被嫉妒者提出相应的心理调试方法。

凯利个体建构论;女性嫉妒心理;自卑;固定角色疗法

1 引言

“我们身边很多女性穷其一生都是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在别的女性身上,与之进行着无休止的比较,从身材到容貌,从工作到家庭,从老公到孩子……比较的过程中夹杂着嫉妒,比较的结果是更加的失落与自卑。”但仍然还是有很多女性乐此不必,处于酸酸的嫉妒之中不能自拔。本文在凯利个体建构论的视角下深入剖析女性嫉妒心理,旨在为嫉妒者和被嫉妒者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嫉妒和被嫉妒心理的调试提供帮助。

2 凯利的个体建构理论

凯利个体建构论强调人对自身主观世界主动地、认知性的建构。凯利将个人在其生活中经由对环境中人、事、物的认识、期望、评价、思维所形成的观念称为个人构念(personal construct),生活经验不同,个人构念自然因人而异,因此个人构念就代表他的人格特征。构念是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一般都以语言来表达。一个构念就是一个人用来建构、解释、预见经验或赋予经验以意义的东西,往往表现为一个观念、思想或看法,是对个体行为之所以如此的解释。

个体建构论的基本假设为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被他对事件的预期所引导。他认为期望是人格结构中的推动和牵引的心理力量,是未来而不是过去在引导着人们。其主要观点在于:建构为了预测未来,构念必须适合客观现实。因此,个人要获得一种同现实一致的构念系统,需经过大量的尝试与曲折的过程,即CPC循环:详察—预断—控制三个阶段的循环[1]。凯利提出11个推论,并根据个人构念理论发展了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固定角色治疗(fixed—role therapy),即指心理医生为情绪困扰者设定一个易于他目前自觉的角色,然后协助他去扮演。

3 嫉妒概述

3.1 嫉妒的概念

嫉妒一词源于希腊语“zelos”,意为争胜、热情和强烈的情感。朱智贤认为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依据个体建构论,嫉妒是个体经过CPC循环后预期落后于对方而产出的复杂心理。它是人的一种不平衡心理,心智发育不成熟而过分自尊和心胸狭窄的人容易产生此心理。

嫉妒心理的特征有:(1)内隐性:个性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嫉妒心理,只是平时隐藏在灵魂深处,很少显露;(2)普遍性:它是人类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消极心理,会危害人类正常的心理发展;(3)指向性:也是最大特征,即嫉妒是有条件的,在一定范围内才会产生,并指向一定对象。并不是任何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都会产生嫉妒,如某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我们只会羡慕,因无法企及。

3.2 嫉妒的表现和识别

维雷娜把嫉妒分为四种类型:(1)钦佩型,嫉妒而佩服对方,不攻击或回避,而是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嫉妒之情;(2)矛盾型,嫉妒而又努力控制和掩盖嫉妒反应;(3)攻击型,嫉妒而贬低、伤害对方;(4)抑制攻击破坏型,嫉妒而故意忽视对方,把引起嫉妒的事物的重要性一笔抹杀。显然,钦佩型最具建设性[2]。然而,女性嫉妒心理更多表现为后两种,期盼看到对方失败、痛苦,且不自知,总认为是对方之错。凯利发现凡是到心理诊所诉说学生问题的教师,所暴露的恰恰是教师本身的问题。一般而言,嫉妒攻击多是敌意性攻击,目的是给对方造成伤害,常用方式有嘲讽轻蔑、攻击陷害、曲折隐蔽、又或冷淡疏远(甚至冷暴力)。

维雷娜认为,当我们的情绪产生无法解释的骤变时,在说自己突然觉得非常“空虚”时,在攻击滞后爆发——让人感觉本来不该在当时的情境中爆发时,尤其当自己全面彻底地贬损一个人或一件事时,应考虑是否是嫉妒心在作祟[3]。对于被嫉妒者,感知嫉妒情绪不像感知愤怒和焦虑那样容易,但可通过观察他人的眼神和语气语调等发现嫉妒的影子,且如文所述,当他人疏远、过度贬低、事事挑剔,或故意忽视所取成就时,可推测他人可能存在嫉妒情绪。心胸狭小、容不得人,是嫉妒者特点之一。

3.3 嫉妒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经验推论认为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建构与他个人的学习经验有关。嫉妒产生的外部原因,如家庭教养方式,被过度溺爱的孩子多数严重“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忍受别人比自己优秀,一旦无法超过他人便心生嫉妒。应试教育过于强调学习成绩,对成绩好的学生过度表扬和关注,忽视成绩不好的学生,致使学生间相互比较而生嫉妒。内部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因素——自卑心理。嫉妒者的失落和不平衡,根源在于其内心深处隐藏着自卑情结。研究表明,女性的自我估计分数往往低于男性。维雷娜也指出自我价值感越低,嫉妒越猖狂。

嫉妒心理杀伤力极大,容易引起偏见构念,在某种程度上,嫉妒有多深,偏见也就有多大。它限制人际交往,嫉妒心理强烈者一般不会选择能力等各方面比自己优秀的同伴交往。嫉妒使人产生愤怒等消极情绪,烦恼丛生,并忍受精神折磨。严重者在妒火中烧时丧失理智,甚至心理变态[5]。对于被嫉妒者,遭受来自嫉妒者长期的无端攻击,心理上受到伤害。当然,在表达和评价他人嫉妒情绪时也同样可能存在投射。因此,在描述他人嫉妒情绪时要不带敌意和偏见,不夸大也不缩小。

4 嫉妒心理调试

4.1 嫉妒者心理调适

嫉妒别人不如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其实,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痛苦都大,因为她们既要为自己的不幸痛苦,又要为别人的幸福而痛苦。因此,嫉妒心理的调试尤为重要。

4.1.1 考察、检查个人的构念系统,客观地认识自我和他人。觊利说过一个人不是他过去事件的牺牲品,但却有可能被他对过去实践的理解所束缚。因此,个体应动态地检查自己的构念系统,在冷静认识嫉妒的同时正确评价自己,扬长避短,发掘潜能。

4.1.2 重新调整构念系统,转变认知。把嫉妒心理转化为竞争意识,即将消极心态转化为积极心态,学会公平竞争,将中伤他人的精神用于提高自己,这是转化的关键。越是嫉妒他人,越是不如他人。

4.1.3 角色扮演,学会从嫉妒中突围。运用固定角色疗法,让嫉妒者角色扮演,尝试新的建构,并在角色扮演结束后继续使用有效的建构。同时,宣泄情绪、开阔胸怀,充实自己,寻找新的自我价值,从嫉妒中突围。

4.1.4 树立自信,构念强大自我。易嫉妒者一般都较自卑,感到自己在某方面没有足够能力同他人竞争。因此,提升自信是根本,发挥自己的长处,在不断的成功中构念自我。嫉妒的消除,最终还要依靠坚强意志和自我努力。

4.2 被嫉妒者心理调适

被嫉妒会给我们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甚至被恶意嫉妒打垮。那么,此时应如何应对被嫉妒?首先,被人嫉妒也许并非坏事,说明你在某方面确实优秀。其次,适时表露自己的弱点。嫉妒是针对有优势者,如果优势者适当流露出某些弱势,可以缓和对方的自卑感,缩小双方差距。第三,与之相处多赞扬对方长处。赞扬对方的优点,从而逐渐缩小彼此间的距离。最后,对一些人来说,要他在短期内消除嫉妒不太可能,那么就不予理睬,让时间冲淡嫉妒。不要为被嫉妒消耗太多精力,时间会给诚实、努力的人以最公正的待遇[6]。

黑格尔有言:“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因此,嫉妒者和被嫉妒者都要及早识别并处理好嫉妒,不要让嫉妒阻碍自己前进的脚步。

5 小结

嫉妒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过度的嫉妒则是一种滋生仇恨的恶劣心理,是心灵空虚和无能的表现,会对人对己产生破坏。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及疗法对有助于女性重新调整构建系统,改变认知,树立自信,正确处理嫉妒和被嫉妒问题。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夏冰丽,朱利娟,郑航月.西方妒忌研究介绍(综述)[J].心理治疗与咨询,2008,22(7)

[3]维蕾娜·卡斯特.羡慕与嫉妒——深层心理分析[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2004

[4]张玉洁,许远理,罗明英.嫉妒情绪智力二维结构模型的建构[J].赤峰学院学报,2011,27(2)

[5]刘纯姣.冷暴力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682(6)

[6]屠立峰.嫉妒心理对大学生人际沟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682(6)

[责任编校:张勇]

B844.5

A

1009-5462(2012)02-0042-03

2012-04-05

刘慧,女,安徽濉溪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0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构念凯利调试
欧文凯利自控阀(上海)有限公司
自我构念在认知和情绪加工中的作用及其生理机制
英语深读教学读思言模型构念与实践研究
基于航拍无人机的设计与调试
FOCAS功能在机床调试中的开发与应用
中国大学英语考试能力构念三十年之嬗变
无线通信中频线路窄带临界调试法及其应用
跌宕起伏的19世纪——乔治·凯利的滑翔机
交朋友
凯文·凯利@中国:来自“如果之乡”的趋势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