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探析
2012-08-15田海舰
田海舰
(河北大学 马列教研部,河北 保定 071002)
对社会思潮进行正确引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所谓“引领”,至少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前提、实质进行批判,分析其合理性及其缺陷根源;二是针对各种思潮的影响对广大群众进行教育,摆事实、讲道理,进行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和内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实际上包含着双重引领:就其内部而言,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能有效整合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各组成部分,使其真正成为整个价值体系之魂,并使整个价值体系成为有机整体,而不是松散的“板块”;就其外部而言,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整合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使整个社会精神生活在多元文化生态中健康向上、充满生机与活力。前一引领主要是“体系构建”,后一引领主要是“功能发挥”,两者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1]68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引领者捍卫、宣传、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批判、改造各种社会思潮的过程,就是被引领者将社会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从而认同、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主导性与包容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理想性与现实性、时代性与民族性、典型性与群众性等辩证关系。本文拟从政策措施和具体方法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探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原则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始终贯彻“双百”方针。毛泽东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2]248邓小平也指出:“如果我们不注意,不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要僵死起来,马克思主义要衰退,只有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意见表达出来,进行争辩,才能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辩证唯物主义”[3]272;“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的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4]183。贯彻“双百”方针,就要提倡学术民主、平等讨论、相互切磋,要“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不要把学术探讨中出现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倾向性问题当作一般学术问题。学术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没有禁区,理论宣传和教学要有纪律。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5]693当然,在各种社会思潮“放”、“鸣”过程中,必须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努力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凡是企图不用说理而用压力来维护意见的权威性的人,也许用意是好的,但事实上却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认为撇开真理的内在说服力而可以通过任何其他媒介去宣传真理乃是一种严重有害的错误。”[6]433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7]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8]34这些论断为我们指明了引领社会思潮的主体、目的、原则、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尊重差异,就是要尊重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的思想实际提出不同要求。包容多样,就是要树立多样共生、和而不同的意识,承认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人们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不断扩大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度和影响力。当然,尊重和包容不是无限制的,对于那些错误和腐朽的思想必须坚决加以抵制,绝不允许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滋长,更不允许动摇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必须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充分挖掘和鼓励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所蕴涵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更好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9]62只有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同性,以主导扩大共识,以共识巩固主导,才能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才能“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效避免因认识差异引发社会动荡。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相融和、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10]42。
需要强调的是,在遵循“双百”方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原则的同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的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引领社会思潮的根本前提,这一底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不能突破。“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基本原则,但不是最终目的。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出发,承认思想认识的多样性,是对现实存在的多样化利益和多样化生活方式的一种认可。这种认可之所以能够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更主要的是因为它包括了这样的认识与进一步的实践,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照下,努力探求多样化的思想认识的平衡、多样化利益的协调和多样化生活方式和谐共处的可能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方法
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正面教育和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方法。
一方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把宣传教育作为重要引领手段。一是要综合运用理论宣传、新闻宣传、文艺宣传、社会宣传等多种途径,以通俗易懂的内容、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重大意义、精神实质,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他们自觉遵守和普遍奉行的价值判断准则,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感;二是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情教育、形势教育、理论教育、道德教育、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筑牢预防社会思潮侵扰的思想防线。
另一方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勇于和善于同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从总体上看,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应当是建设性的。但同时,决不能忽视思想意识和价值体系建设的批判性和斗争性功能。事实上,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小生产者思想价值观念的残余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顽固精神力量。为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对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抵制和批判,不能忽视对各种封建主义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反对和批判。“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毫不含糊。对于违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改革开放政策的错误思想政治观点,对于反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和攻击,必须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不能听之任之。”[11]88如果放任各种错误思想到处泛滥,就是助长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气焰,就是削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一般而言,衡量一种思想理论观点是不是马克思主义,首先要看它是否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科学体系相符合,是否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相一致,是否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一种理论,凡是立场、观点、方法方面与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至上的立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思想方法不符合、不一致的,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或是假马克思主义,其实践结果不能推动社会前进的。”[12]80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或思想,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从来没有消失过。毛泽东曾指出,“马克思主义也是在斗争中发展起来的”[13]230,“同错误思想作斗争,好比种牛痘,经过了牛痘疫苗的作用,人身上就增强免疫力。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13]232。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机会主义、修正主义以及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创立时期,就是在同德国的拉萨尔主义、法国的蒲鲁东主义和英国的工联主义的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在我们党的创立时期,马克思主义也是同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后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当前,要坚决同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大陆新儒家”、后现代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反民族主义、殖民主义、“公共知识分子”、游戏主义等思潮作斗争。“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在人们的批评中间,就是要在斗争的风雨中间,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阵地。”[13]230
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进行有力的批判和抵制,必须牢牢把握其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手段和手法。从现实来看,主要有五种对待方式:未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科学精神、思想特质、理论品格等不求甚解或缺乏深入理解);肢解(制造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内容之间的自相矛盾、逻辑不自洽,制造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对立,或只取一点、不及其余,只取部分、不见整体等);误解(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直接等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曲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曲解为“普世价值”、否认和取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区别等);消解(否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价值性和生命力)。当然,对这五种方式,我们也要进行具体分析,灵活对待。
在斗争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固然重要,但必须掌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辩证法,夯实引领的方法论基础。其一,要正确处理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价值观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其二,要正确处理破与立的关系。要坚持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的原则,用积极健康的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有效疏导,根据社会思潮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引导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决不允许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滋长。其三,要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价值目标与现实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它既着眼于树立正确的、社会认同的主导价值观,又将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重要的内容。我们既要充满必胜信心,又要充分估计意识形态领域思想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要引领好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又要有力抵制腐朽的、错误的尤其是反动的思潮;既要坚持意识形态强制性和规范性,又要掌握意识形态渗透和灌输的技巧;既要在和谐发展中强调最大的包容性,又要坚决维持意识形态底线的不可触动性;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严肃性,又要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宣传的通俗性。要特别注意防止以下倾向:一是在强调主导时,不加分析、简单地排斥多样化社会思潮;二是在强调社会思潮的多样化时,忽视甚至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三是把引领政策的探索完全局限在精神领域,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相脱离;四是搞形式主义,不扎扎实实地做引领工作。
[1]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 党的文献》编辑部.共和国走过的路(1953-195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6][英]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第 3卷)[M].何慕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0.
[7]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10]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本书编写组.划清“四个界限”党员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 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