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精神烛照下的《边城》世界
2012-08-15高冲
高冲
(安徽大学中文系,安徽合肥230039)
《边城》是中国现代作家沈从文的杰出代表作,小说以湘西边境的山城茶峒为背景,叙述了一个渡船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生活以及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同时爱上翠翠,最后酿成悲剧的故事。作者以书写自己“心和梦”的历史为出发点,通过对“水”的解读、自然本色的重视、自然人格的推崇及乡土和家园的守望的叙述,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精神,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水”的解读
《边城》写的是一个水边的故事,水充溢着整部作品,茶峒像是一幅水笼罩下的朦胧淡雅的水墨画。沈从文的家乡“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是一个名为‘镇筸’的小点”[1],他自小便生活在水边,之后投身行伍,随当地军阀部队辗转沅水流域……可以说水与他有着不解之缘,对其影响自然不小。沈从文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中说:“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刺激我对于工作的永远的渴望,以及超越普通个人功利得失,追求理想的热情洋溢。”[2]
自然万物是道家的文化基石,自然对于道家来讲是生命本真的存在,对沈从文来说亦是如此。走进边城世界,一条清澈透明的小溪映入眼帘,周边相伴的是小塔、人家、青山、绿树及渡船。这里的交通以水路为主,人们的生活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边城中的百姓无不具有“水”的品性,人人怀有淳朴、善良的美丽心性。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将“道”看成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存在的根据。《道德经》中提到许多有关江海、川谷等水的意象,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3]。水有益于万物而不去争名夺利,处众人讨厌的卑下位置,但滋养万物,孕育生命。因此,水是接近“道”的,老子极为推崇,他认为,最高的德行就如同水一样:“不争、处下、利万物。”[3]
追根溯源,对“水”的崇拜早已有之,巫楚文化中就有尚水的观念。沈从文描写的湘西正处在楚文化遍及之地,自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对“水”有着特殊的情感。而作者在《边城》中塑造的最具灵性的自然之子就是主人公——翠翠。“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麋一样,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都可以逃入深山的神气。”[4]翠翠的形象恰似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女神形象,譬如屈原笔下的湘夫人、洛神之女等,这些女神也是巫楚文化的典型代表。小说描写了翠翠的美梦:“她跟着歌声到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4]78这种奇功异能并非常人有之,更像女神的专属。
“水”是柔弱的,柔弱乃生命的象征。老子崇尚“贵柔守雌”思想,推崇女性,将“道”比做“万物之母”、“天下母”,“玄牝之门,乃天地之根”。这种理论源于人类远古时期的生殖崇拜,反映了一种新的哲学趋向,可称为“女性哲学”。因此,老子主张“以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沈从文塑造的翠翠形象宛如山林中走出的女神,可谓与老子坚守柔弱之道、崇尚女性的思想一脉相承。
二、自然本色的重视
《边城》中最富有特色的一笔莫过于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文中展现了清新、优美的自然风光,也道出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平凡的哀乐,人与自然巧妙地融为一体,呈现出和谐的生命形态。小说伊始,用一段景物描写引领我们进入一座小山城的世界。“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一面,城墙俨然是一条长蛇,缘山爬去……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4]6这种自然美与道家提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至美境界相契合。“深潭为白日所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伏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4]7作者用诗画般的笔墨铺展开一幅清新、淡雅的画卷,像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不仅景物如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早已成为景物的一部分,而且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人的存在,自然环境也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如:“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之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4]7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诗人陆游《游山西诗》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逐鸡豚。……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农家乐景象。
民俗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气质,湘西古朴的风俗民情展示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文中提到了赛龙舟、捉鸭比赛、月下对歌等民俗,其中以端午节的描写为重点,主要活动是赛龙舟。三次端午节的叙述贯穿翠翠和傩送二老相识、相爱的过程。端午节是苗人极为重要的节日,文中写道:“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上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4]15“一船快慢即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牛皋水擒杨幺时也是水战擂鼓。”[4]16茶峒百姓忙得不亦乐乎,大家积极参与其中,展现了乡邻之间和睦友好、亲如一家的温馨景象。师从沈从文的汪曾祺在他的乡土小说中同样看重风俗的描绘,他认为:“风俗自然地流露出一个民族的天性,作者总是从这里去寻找人物性格的源头活水。”[5]如《受戒》、《大淖记事》中均有民情风俗的描述,明海与小英子、巧云和十一子的性格、爱情正是当地风俗养育的结果,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与自然、风俗浑然天成的圆融。道家也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的也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以“无为”的心态达到“无不为”的自在状态。
三、自然人格的推崇
青山秀水装饰着茶峒,同时也养育了这里的人们,使他们无不怀有一颗质朴、纯真的心,这里处处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似乎边城中人人都保有美好的品德。沈从文曾说:“这世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个人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的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6]这种人性是神、爱、美三位一体的,具有“神”性的光辉,体现了人性中原有的未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健康、美丽和真诚。
茶峒虽是一个商埠码头,但这里没有尔虞我诈,有的是诚实守信和朋友间真挚的关爱。翠翠的外公,撑船摆渡,忠于职守,从不要别人的报酬,即使逢上端阳龙舟,他也“因为过节,明白一定有乡下人从城里看龙船还得乘黑赶回家乡”[4]30,从不离渡船,耐心等候,老人的负责态度使过渡人心生感激,水手、商人送他红枣、粽子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的一点敬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早已成为当地居民的自觉意识,每个人都知足、知止,不过分追求名利,因此,可以长久维持和谐友好的关系。
即便是作为码头船总的顺顺,也没有都市商人的贪婪、狡诈,他“为人明事理,正直和平,凡到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4]13。顺顺仗义疏财、乐善好施的品性显现了乡民身上善良的美德。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大老和傩送二老同父亲一样淳朴善良。当大老知道二老也喜欢翠翠时,兄弟俩并没有相互争斗,而是采取公平竞争的方式共同为翠翠唱歌;大老知道自己唱歌不如弟弟便主动退出,不料意外丧命;而二老深感内疚,不愿独享幸福,远走他乡。他们的行为证明了兄弟间手足情深,二人都有宽广的胸襟、谦让的美德。这正合乎道家主张的“人皆取先,己独取后”的处世哲学。翠翠继承了爷爷身上一切美好的品格。天真活泼、纯真善良的山野少女“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4]4。小说结尾爷爷骤然长逝,大老被淹死,二老远走他乡,而翠翠却依旧耐心等待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人”[4]。在她心里从来没有门当户对的观念,她的爱是纯洁、真挚的,是超越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之后船总顺顺接她去家里住,等待二老回来,她没有同意,而是独自等待着、守候着属于自己的爱情,即使永远没有答案,她也无畏。翠翠的这种等待顺应了道家提倡的“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
四、精神家园的守望
“如果说‘湘西世界’是沈从文‘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生命形式’的诗意体现,那么都市则是与之相悖的生命萎弱的‘一面镜子’,是其尖锐批判矛头所指。”[7]作者对现代人物化趋向的批判和现代文明的否定,正是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不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的隔世之音。《边城》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幅梦中的桃花源,那里风景怡人、人性和善,恰如大同的和乐世界。这是沈从文内心长久以来的渴望,包含着对乡土和家园的留恋,也道出了对社会现状的极度失望。他企图通过文学形式唤醒大众守住人们的心灵家园。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建构照应了老子心中向往的生存之境——小国寡民。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8]669虽然沈从文在《边城》里写的是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梦、平凡的坎坷,却表现了不平凡的美。这种不平凡的美恰如一抹诱人的绿色,既有自然的本色,又象征着人性最初的本色之绿,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新的人生形式。文学是在继承中发展而来的,沈从文先生同样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的精华,展现了湘西浓郁的历史厚重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沈从文.我生长的地方[M]//向成国.沈从文自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1-5.
[2]沈从文.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M]//向成国.沈从文自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99-103.
[3](春秋)李耳,(战国)庄周.老子·庄子[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4]沈从文.边城[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
[5]袁朝钢.沈从文与汪曾祺乡土小说之比较[J].苏州大学学报,2005(6):73-75.
[6]沈从文.从文习作选集·代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231-232.
[7]周晋阳.沈从文小说的道家文化意蕴[J].娄底师专学报,2004(3):62-65.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