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连片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2012-08-15冯文龙杨苏龙史俊东席凯鹏史高川石跃进
王 华,冯文龙,杨苏龙,史俊东,席凯鹏,史高川,石跃进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运城044000)
农村责任田承包以后,分散条带的土地分配形式和以家庭为单元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农作物种植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这种格局在21世纪以前对发展生产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导致土壤耕作和田间管理中大型机械使用的困局。特别是棉花生产对物资投入和技术要求较高,在棉农对生产技术掌握不甚全面的情况下,根据自我的认知条件和经济投入能力自行生产,显然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2009年,国家棉花产业体系开始运作,为了提高效益,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临猗县、永济市等6县(市)开展了棉花大面积连片田管理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 选择地块,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1.1 选择地块
与当地行政部门结合,选择有条件的行政村、居民组土地,经与各农户统一协商,意见统一。
1.2 秸秆粉碎
连片田定点地块,不管前茬是什么作物,统一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用大功率拖拉机进行秸秆切碎还田。
1.3 深翻改土
秸秆粉碎还田后深翻25~30 cm,冬季晒垡。
1.4 增施有机肥
施有机肥羊粪或牛粪15.0~22.5 m3/hm2,或生物有机肥750 kg/hm2,3 a施一次。
2 农艺设施及投资
采用项目补助和棉农投入相结合的办法,二铵和磷肥由项目组提供,尿素由棉农负担。
(1)每公顷底施二铵150 kg、尿素112.5 kg、硫酸钾150 kg[1]。经运城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测试中心对以上肥料的有效成分进行测试,养分含量符合标准规定[2]。
(2)追肥。初花期每公顷追尿素112.5 kg,盛花期一周追尿素225 kg,追肥后统一浇水[3]。
(3)治虫。主要防治蚜虫,盛蕾期使用吡虫啉,初花期以后使用啶虫脒。
(4)缩节胺。共用缩节胺37.5 g/hm2:初花期用 7.5 g/hm2,配水 225 kg;盛花期用 15 g/hm2,配水450 kg;打顶后一周用15 g/hm2,配水450 kg,以塑造合理的高光效群体结构[4]。
3 品种选择
根据上年度品种鉴选结果,选择山西省审定或国家审定的,在品种鉴选中表现突出的适合运城种植的抗逆、高产、优质棉花品种,分别是科能0518、中棉 69、中棉 60等。
4 种植密度确定
按照棉花品种的特性以及选择地块的地力特点,大株型品种群体密度适当减少,小株型品种密度适当增加,群体密度控制在4.5万~6.75万株/hm2,宽窄行搭配,株距均匀。
5 果枝和营养枝的配置
群体密度在6.75万株/hm2左右,每株留1~2个营养枝,而且是靠近果枝生长势较强的营养枝,每个营养枝长出4~5个果枝即打顶,主茎果枝留11~12个;5.25万~6.75万株/hm2棉田除个别缺苗留1~2个营养枝,其余营养枝全部打掉,留果枝10~12个即打顶,主要依靠主茎果枝结铃。
6 连片棉田产量及效益
(1)2009年,运城棉花试验站在临猗县王景村和盐湖南花设立了2个6.7 hm2高产创建示范田,其中南花村4 hm2棉田,创造了每公顷产籽棉5 503.5 kg、皮棉2 256 kg的全省高产记录。
(2)2010年,运城棉花试验站设置的临猗县王景村6.9 hm2连片示范棉田,平均每公顷产籽棉3 607.5 kg、皮棉1 335 kg,比对照田增产37.4%;南花村5.47 hm2连片田,虽然遭受百年不遇的冻、旱、热、涝灾害,每公顷籽棉产量仍然达到4 425 kg、皮棉达1 726.5 kg,也是当年全省棉花的高产典型。
(3)2011年,运城棉花试验站在5个主要植棉示范县设置了8个连片示范田,总面积为55.9 hm2,平均籽棉产量 3 996 kg/hm2,皮棉产量1 576.5 kg/hm2。示范区技术辐射面积3 000 hm2,辐射区平均产籽棉3 672 kg/hm2,比2010年普通棉田增产约9.5%。
7 结论与讨论
(1)统一品种,提高了优良品种的覆盖率。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农村居民组统一负责,试验示范项目集团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有资质的种子公司提供优质棉种子,保证了优种的纯度,扩大了优良品种示范面积。
(2)土壤通透性增强,肥力提高。前茬作物秸秆还田,增加有机质0.75万~1.05万kg/hm2,增施有机肥3.0万~4.5万kg/hm2,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土壤供肥能力显著提高[5-6]。
(3)合理群体,有利于个体和群体的协调发展。针对连片的土壤和灌溉条件及施肥特点,提出对应的群体密度和株行距配置,达到充分利用棉花个体和群体结铃,提高单位面积群体生产能力;高水肥棉田留苗4.50万~5.25万株/hm2,中水肥棉田留苗6.0万~6.75万株/hm2。
(4)统防统治,减少病虫害发生。由试验示范项目集团在连片高产田和辐射区建立病虫害监测点,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预报,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村委会负责进行病虫害防治,保障防治及时到位,不留死角。
(5)适时化控,统一施肥和浇水。盛蕾期化控,初花期追肥浇水。
(6)适时采收,优劣棉分收,提高优质棉比率。棉花在开裂后7 d采收最合适,因此,不要采摘笑口棉,不要揪黄铃,优劣棉要分摘分放,湿棉花要上竹簿上架晾晒。
[1]张存信,樊芸.天津市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天津农业科学,2003,9(1):39-41.
[2]眭书祥,徐东永,关永格.2011年海河流域“千斤棉”高产攻关实践[J].中国棉花,2012,39(1):42-43.
[3]杨苏龙,史俊东,陈艳英.山西晋南抗虫棉早衰原因及防治[J].中国棉花,2008,35(4):30.
[4]郑存德,依艳丽.土壤容重对高产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及调控[J].华北农学报,2012,27(3):142-149.
[5]张凤璐,牛兴奎,张怡明,等.提高密度对根冠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2,27(2):146-151.
[6]何宗,石瑶,赵琳娜,等.生态有机肥在番茄和棉花种植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8,14(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