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立忠教授疑难病验案四则

2012-08-15吕沛宛

世界中医药 2012年3期
关键词:泽泻赤芍经脉

吕沛宛

(河南省中医院针灸科,郑州市东风路6号,450002)

王立忠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40余年,学术造诣精深,临证经验丰富,擅长疑难杂症,辨证准确,用药精当,切中病机病所,笔者有幸随师左右,得老师教诲,亲睹老师各科疑难病临证验案,现采撷四则,与同道分享。

1 颈腰肢痛

某,男,57岁,2011年10月2日以颈项腰腿疼痛,上肢麻木,下肢困紧不适3年为主诉就诊。同时伴头晕、头重脚轻、膝关节周围经脉不舒,屈伸不利。MRI检查示颈、胸、腰椎间盘多节突出和腰椎骨质增生,颈腰腿痛曾在多家医院进行治疗,效差。患慢性前列腺炎10余年,小便淋沥不尽,小腹坠胀1年余。B超检查示前列腺体积增大并钙化灶形成;现患者舌红苔黄腻,脉细滑。诊断:1)颈腰腿痛(肝肾亏虚,瘀血阻络)。2)淋证(肝肾亏虚,瘀血阻络)。治疗给予益气补肾,活血通络蠲痛。疏方如下:太子参12g,丹参20g,葛根 30g,赤芍、白芍各 12g,桑寄生 20g,山茱萸25g,菟丝子 30g,杜仲 12g,威灵仙 20g,怀牛膝 12g,泽泻12g,陈皮6g,甘草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10月22日2诊:诉服上药后诸症状减轻,筋脉松弛,腿部轻松,但仍尿频。诊断:1)淋证(肝肾亏虚)。2)颈腰腿痛(肝肾亏虚)治疗给予益气补肾,活血通络缩泉。疏方如下:生黄芪20g,丹参20g,赤芍、白芍各12g,升麻 5g,石菖蒲 10g,桑寄生 20g,王不留行 12g,杜仲12g,川牛膝12g,桃仁10g,红花10g,益智仁12g,生山药30g,乌药10g,泽泻10g,山茱萸2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11月5日3诊:诉服后小腹坠胀减轻,小便由每晚5~6次减为2~3次,颈肩腰腿经脉疏利,睡眠好,精神佳。

按:患者虽然症状复杂,但均以肝肾亏虚为主,一诊患者颈腰肢痛伴经脉不舒多年,肾主骨生髓,肾通督脉,肾精亏虚,则骨质脆弱不用,见颈、胸、腰多节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髓海亏虚,清窍失养则见头晕、头重脚轻,水不涵木,木失濡润,则经脉不舒。故用桑寄生、杜仲、怀牛膝、山茱萸、菟丝子补肝肾,强筋骨,填精益髓。久病多虚多瘀,经脉瘀滞不通,用太子参、丹参、赤芍、白芍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本草正义》谓威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陈皮行气燥湿,葛根增液舒筋,生发脾胃清阳而解肌,诸药共达益气补肾,活血通络蠲痛之效。因患者舌红苔黄腻,脉象细滑,故加泽泻清利湿热,泻膀胱邪气。

二诊患者小便频数伴腹胀。但辨证仍以肝肾亏虚,本虚标实。肾主二便,肾气亏虚,则小便无力,淋漓不净;肾虚日久,则气虚血瘀,治疗给予黄芪、山茱萸、桑寄生、山药补肾气、强筋骨,桃仁、红花、丹参、赤芍活血通络,使补而不滞;石菖蒲、泽泻、王不留行,开窍利尿通淋,和缩泉丸配伍,于补中有泻;牛膝活血通经,引血下行,在大量补下焦药里,加入少量升麻,既清热解毒,又提升气机,诸药配伍,虽多年病疴,切中病机,药到病解。

2 淋证

某,男,48岁,于2011年10月20日以阴囊潮湿10余年,小便淋漓不尽月余就诊。兼疼痛由腹股沟向大腹部放射,肝区发热,伴骶尾部疼痛不适,做B超显示前列腺肥大,舌红苔少黄腻,脉滑数。既往有肝炎病史。诊断:淋证。辨证为肝胆湿热下注挟瘀蕴结膀胱。治疗给予清泻肝胆,活血利湿通淋。遣方如下:柴胡12g,黄芩 9g,生地黄 10g,栀子 10g,龙胆草 6g,王不留行12g,石菖蒲 9g,桃仁 10g,红花 10g,炒车前子 10g,蛇床子10g,泽泻12g,甘草8g,丹参15g,赤芍 12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11月3日复诊,患者诉小便正常,潮湿明显减轻,骶尾部痛愈,腹股沟向大腹放射性疼痛减轻,仍肝区发热,上方加郁金12g、垂盆草30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按:本案由龙胆泻肝汤加减而成,肝经绕阴器,布胁肋,肝胆之火循经上炎则见腹股沟向大腹部放射作痛,肝火郁积胸胁,则见肝区发热;湿热循经下注则阴囊潮湿,小便淋漓不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皆为火盛及湿热之象。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经湿热,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湿热的主要出路,是利导下行,从膀胱渗泄,故又用渗湿泄热之泽泻、车前子,导湿热从水道而去,而蛇床子功擅男子阴痿湿痒,温肾壮阳,在诸派阴药中,加入温药,有阳中求阴之妙;患者肝病日久,火邪内郁,肝胆之气不舒,故用生地黄养血滋阴,柴胡疏畅肝胆之气,桃仁、红花、丹参、赤芍、王不留行、活血通淋,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诸药共用,使火降热清,湿浊得利,故小便正常,潮湿明显减轻,骶尾部痛愈,腹股沟向大腹放射性疼痛减轻,皆为循经所发诸症相应而愈。二诊加郁金、垂盆草加强行气解郁、清热解毒功效。

3 玉屏风散治疗咽源性咳嗽二则

1)某,女,42岁,于2011年12月31日以咽痒咳嗽1周为主诉就诊。患者10天前不明原因发热,应用退热针和服抗生素后热退,但咽痒咳嗽,睡前加重,晨起减轻,白天遇风邪加重,查咽喉黏膜色暗红,睡眠尚可,二便正常。舌质红,苔白,脉细。诊断:咳嗽(咽源性咳嗽)。辨证:热病后余热未尽,正气不足,热邪壅肺,喉为肺系,肺失肃降,故咽痒咳嗽作矣。治疗予以疏风固表,清热宣肺,利咽止咳。处方如下:生黄芪15g,防风 12g,生白术 12g,当归 12g,桔梗 10g,全瓜蒌12g,炒牛蒡子 9g,金银花 15g,连翘 15g,甘草 6g。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2012年1月5日他病复诊,诉咳嗽痊愈。2)某,女,40岁,于2012年1月5日以感冒咽痒咳嗽为主诉就诊。患者3天前因感冒风寒,咽痒咳嗽不止,夜间咳甚,不能入寐,舌苔滑腻,舌质瘀暗,脉稍数。诊断:咳嗽(咽源性咳嗽)。辨证:寒邪侵袭,卫外不固,邪客于咽,咽痒不利,肺气失宣而咳嗽。治疗给予疏风固表,化痰降气止咳。处方如下:生黄芪 15g,炒白术 12g,防风 10g,当归 12g,桔梗10g,炒莱菔子12g,全瓜蒌12g,炒枳壳10g,炒紫苏子12g,炙紫菀12g,炙款冬花12g,炒牛蒡子9g,地龙12g,甘草6g。3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2012年1月6日二诊,患者症状已明显减轻。3天后再诊,诉痊愈。

按:咽喉为肺之门户,与外界接触密切,当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邪气客于咽喉,肺气失于肃降,不足以驱邪外达,正邪相搏,久咳不已,轻则半月,重则一年半载,轻重不一,感邪即发,又由于咽喉为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等多经脉所过之地,当他脏有疾,亦可表现咽喉不利,而复感新邪,大幅度增加咽源性咳嗽机会。此类病例临床甚是多见,患者迁延不愈,甚是痛苦,今王师以玉屏风散益气固表,鼓动正气,当归润燥补血通便,《本经》谓“主咳逆上气”,现代研究则有增加肺血循环的功效,瓜蒌润燥散结,桔梗甘草宣肺利咽解毒组成扶正散邪基本方,如风热上扰,则加牛蒡子、金银花、连翘宣散风热,消肿利咽;如痰湿客喉,则加炒紫苏子、炒莱菔子、紫菀、款冬花降气化痰止咳;如畏风咳嗽,则加蝉蜕、白僵蚕祛风解痉。总之,本病辨证是正气不足,邪气不甚,治则扶正兼顾散邪,虽不止咳,而咳自止,临床用之甚验。

猜你喜欢

泽泻赤芍经脉
泽泻到底“毒”不“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从出土和传世早期经脉类文献中的疼痛病症看经脉理论的形成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大黄、赤芍对肝衰竭大鼠血清NO合成和分泌影响研究
泄热渗湿的建泽泻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新疆赤芍
泽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