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实在:语用哲学思考
2012-08-15席晓青
席晓青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外语系,福建福清 350300)
一、引言
文化是由语言构成的,没有语言也就没有文化。不同语言表达的文化其语用效果不同。比如,某人感到他的朋友很狡猾,对这位朋友进行评价可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如:你很聪明,做事灵活;或说:你是一只狐狸。
这两种评价的根本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对方听到前面的评价时就会感到心情愉悦;而听到后面的评价时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境况一:如果你希望和对方建立友谊,可选用前者;境况二:如果你觉得对方不值得来往,可选用后者;当然,如果你和对方是肝胆兄弟,有时见面也可选用后者,以此表示双方关系好,可以随意说话。
实际上,在人际交往中适当地运用语言是非常重要的。运用得好,坏事就会变成好事;而运用得不好,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很多。这就启发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什么时候应该说什么话,怎么说才算是正确,并被他人所接受;怎样才能避免语言歧义,避免交际失误。我们知道语词与语词出现的境况纷繁复杂。以下主要从语言模因现象、隐喻方式、语用礼貌和语言力等几方面对语词与语词出现的境况(即语言与实在)进行探讨。我们希望通过对语词所在社会现象讨论和思考来加深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二、语用的模因思维
人类具有模仿的天性,而模仿是语言得以传承的最主要原由。人们形象地把这一能力称为模因。模因简单地说就是“模仿和复制”。人类的语言能够流传至今与语言使用者的不断模仿、复制与传播是分不开的。如果语言不再为人所模仿和使用,那它必然逐渐遗忘并走向消亡。正如约翰逊[1]所认为,虽然模因论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但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文化、思想和语言的进化问题。同样,奇尔顿[2]在对具体语篇的认知层面的分析时也认为思想观念的传播问题可以从模因的角度进行解释。可见,探讨语言与实在,首要涉及的是语言模因现象。
模因的本质是模仿、复制,以此传播信息和文化。语言模因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没有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语言模因是无法得到复制和传播的。然而,人的心智并不是一块白板,任何思想都可能在上面留下印记,都能够传播。新观点或新现象要得到宿主(传播者)的理解,必须能够“迎合”宿主已有的认知结构,否则就会出现冲突。请看例(1):
一对夫妇在自己家里谈话。男主人背景是美国中产阶级,他太太是一位英国人,他们结婚后在美国住了几年了。男主人坐在那儿,对他的太太说话:
Husband:Do you know where today’s paper is?
Wife:I’ll get it for you.
Husband:That’s OK.Just tell me where it is.I’ll get it.
Wife:No,I’ll get it
(语料来自约翰·甘柏兹所著《会话策略》[3]175)
从例(1)可以看出,夫妻双方交流在理解上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妻子最后用了I’ll(我来)的重音暗示了她的不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主要是隐性语境所致,这对夫妇来自不同的国度,这使得他们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差异。对于丈夫的第一句话“Do you know where today’s paper is?”大多数美国人认为那是表达了疑问;而大多数英国人却认为那是表达了一种请求。而正是这一差异造成双方理解上的不同,以致各自行为未能如对方所愿。可见,丈夫与妻子未能很好地沟通,主要是因为各自不同文化背景使得他们在潜意识中对“Do you know where today’s paper is?”这句话存在着不同的语言模因。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当宿主(丈夫)通过独立观察或思考(即重新整合现存认知因素)就会发现问题所在,这时被呈现在宿主面前的模因就会得到同化,并被注意、理解和接受。理解意味着能够内化某个模因并在自己的认知系统里重新呈现出来。这样,也许下一次夫妻双方再进行类似对话,就不会出现如此的尴尬。这正是模因的主要特点之一,即能够被同化。当然模因还有能够被记忆和表达等特性,在此不一而足。
模因现象几乎无处不在。想法、说法和做法(即思想、言语和行为)都可以成为模因。这是人类间相互沟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且模因都与具体的社会事件、社会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如,自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le)曝光以来,gate逐渐由地名转喻为政治丑闻,其后“××门”就成了一个代表“丑闻”的模因迅速传播,成为一个后缀(suffix)。可见,新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新模因的产生。紧接着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门”,如里根(Reagan)总统的Debetegate(辩论门)、Irangate(伊朗门)、克林顿(Clinton)的Zippergate(拉链门)等。这一英语中表“政治丑闻”的“××门”进入汉语后,很快就传播开来,出现了“解说门”、“馒头门”、“铜须门”等。2008年香港娱乐圈轰动的“艳照门”把“××门”再次推向了使用高潮。目前“××门”有更加泛化的趋势,只要是能够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新闻事件都可被冠之以“××门”的叫法。再比如,最近因香港博物馆展品在故宫展出时被盗等事件,媒体讽刺性地将发生在故宫的一系列事件模因为“十重门”: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哥窑门、瞒报门、屏风门、封口门、拍卖门、古籍门、逃税门。故宫博物院院长说:“这些事件的发生,暴露了故宫平时管理工作的缺陷、漏洞和不到位。”
从“××门”这一语言模因的产生到逐渐演变,并迅速吸引公众的眼球,到现在已被社会认可,且不断模仿、复制。这一切都与各个时期的社会文化现象密切相关,且从另一层面反映了人们思想认识状态。
三、语用的礼貌原则
谈到礼貌就让我们想起汉语中的“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您慢走”、“您吃饭了吗?”、“您去哪儿呀?”等早已成为仪式或程序化话语,这些程序化话语及其所传递的一般会话含义可以说就是一种模因,语言使用者通常借助这些模因来传递礼貌的意图。然而,我们也发现,这些汉语中程式化礼貌用语在西方文化或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却不认为是礼貌用语,甚至有时被认为是干涉个人隐私或另有其它意图。请看例(2):
这件事情发生在英国伦敦的一辆公共汽车上,司机是个西印度人,兼当售票员。公共汽车停在一个车站上,乘客们正在上车。司机像伦敦其他的公共汽车司机们一样,用话筒说:“请拿出正好的零钱(Exact change,please.)。”当司机看到跟前的乘客或者没有拿出零钱或者准备给他一张大票时,司机重复道:“请拿出正好的零钱(Exact change,please.)。”第二次说这句话时,他用了更大的声音和更陡的降调,而且在“请”之前停顿了一下。听到这些话的乘客很恼火,他们向车厢里面走时,彼此交换着不快的神色。其中一个人低声抱怨道:“这人怎么这么无礼啊?大声嚷嚷什么呀!”(语料来自约翰·甘柏兹所著《会话策略》[3]215)
这是公交车上常使用的一个程式化礼貌用语,为什么这句话在这位司机口中说出来就让人感觉很不礼貌,而同一句话在当地司机的口中说出来却是礼貌用语呢?我们先来看亚里士多德说的这样一句话:“如果要衡量一个人言行的好坏,不仅应考虑言行本身,而且还应考虑其它因素:言者和行动者的情况,对方是谁,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目的是什么。”[4]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即对语言的解读需要借助语境。当然,语境不一定就是指语言模因使用的具体语境,而很可能指语言经过频繁使用之后所沉淀下来的缺省语境,也就是说,许多时候语境早已内嵌于语言之中,特别是一些程式化的语言,它具有自己的语境。例(2)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英国,人们通常用升调来表达礼貌和疑问,因此当地司机使用这一语言时很自然地都用升调;而这位西印度司机不懂,他使用降调来说这句话,这就造成了冲突,让人感觉不礼貌。其实,不仅是一些程式化礼貌用语,许多语言的意义都受语境的影响,不受语境影响的意义几乎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存在,因为每个语言模因总是流露或暗示自身在某个或某些语境中使用过的痕迹。
再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例(2),我们发现:语言可以表达我们的礼貌,但也可以遮蔽我们的礼貌。实际上,这位西印度司机没有任何不礼貌的意图。我们仅仅根据表层句法结构本身判断表达者的礼貌或不礼貌是不够全面的做法。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实际话语解读过程中,首先被激活的不一定是语言模因使用的实际语境,而经常是内嵌在语言模因里面的缺省语境。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乘客会感到司机无礼的原由。在他们看来,说这句话用升调是理所当然的事,每位司机都是这么说的。当然不可否认,许多时候评价者确实只能依据语言形式对言语作礼貌或不礼貌的评价。从实际境况认真地分析,我们发现评价语言的礼貌与否,评价者所依据的不仅仅是语言形式本身,还与说话人和听话人有关的诸多复杂的语境因素有关。就像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不确定性一样,对礼貌的评价也具有不确定性。正如维特根斯坦[5]所说,“如果生活模式是语词用法的基础,那么在语词用法中必定包含有一种不确定性。生活模式毕竟不是一种具有精确规律性的模式”。生活和语词用法的不确定性使我们不可能总是做出准确无误的评价,而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体验认知层面上的差异也经常使说话人的礼貌评价和听话人的礼貌评价出现偏离或误差。公交车上语用交际失误的例子也正好验证了这一点。必须指出的是,我们这么说并不等于我们否认礼貌的言语和礼貌的言语形式的存在。相反,我们认为,的确存在礼貌的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但这并不等同于礼貌者的真诚的内心世界,就像表面上“也许我们更喜欢嗫嚅其辞、顺从已意的人,但我们心中对他们是否怀有敬意则应另当别论了”[6]。再如,生活中我们常说的“祝你成功”、“见到你真高兴”等,难道这些话都是言出由衷吗?许多时候,礼貌行为本身就像修辞实践,可以用来取得崇高的目的,也可用来达到卑鄙的目的。这正是语言可以表达我们的思想,也可以遮蔽我们的思想。
四、语用的隐喻方法
过去20多年的认知科学研究表明,隐喻并不只是一种修辞格,它更是人们日常思维、推理和想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隐喻性随处可见,“语言是通过隐喻建构起来的”[7],而语言的隐喻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思维的隐喻性所决定的。一般来说,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创造新的意义和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实际上,人们在语言中使用不同隐喻表达方式,从另一侧面映射出说话人的态度和看待问题的方式。比如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隐喻,它们已不仅仅是修辞学中明喻、夸张、顶针等一系列的修辞手段,更是我们认识世界和语言发生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汉语成语,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就是内容深刻的隐喻。另外,像《红楼梦》里的一些人名,如贾宝玉、贾雨村等,每一个人名都是一个隐喻。再看例(3):
My crown is in my heart,not on my head,Not decked with diamonds and Indian stones,Nor to be seen;my crown is called content,A crown it is that seldom kings enjoy.
(我的王冠珍藏在我的心中,不戴在我的头上,它没有镶嵌钻石和印度的珍宝;我的王冠看不见,它的名字叫满足的;这顶王冠有几个国王能够享受到?)
(语料来自:莎士比亚《亨利六世下篇》3幕1景)
例(3)中包含的隐喻不是单独的隐喻,而是一个隐喻群。这个隐喻群可能用“满足”来代表,它给不容易满足的人一个深刻的教训。在常人的思想里,也许戴上了王冠当了国王是最大的满足。而这里的说者却认为,他也有王冠,但是他的王冠不是戴在头上,也不是用珍珠宝石镶嵌成的,是内心的满足。许多人问,什么时候是快乐,怎么样才会不得抑郁症,什么是幸福,这个隐喻群就告诉了人们,答案就是满足。中国也有类似的古话,“知足常乐”和“难得糊涂”(郑板桥语)等,这些都是有着深刻意义的隐喻。
实际上,隐喻思维是参照一个经验域理解另一经验域,是客观世界和人的思维共同作用的创造,使人们看到了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产生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投射(projection)。其产生不是由于客观事物本身有相似特性。再看例(4):
D:(laughs)ok,it’s a ah it seems to me something thatdevelopsin a relationship…(mumbles)
M:I think rather than authority I I would like to think of a parent as being a guide ——rather than someone giving orders.
D:it’s something that that changes with time,when when your children are infants you have complete authority over them and control over their whereabouts and activities and so.
M:they’re your responsibility—— I don’t like the word control—— I don’t like to think that that people should be under control of somebody else—— I think that word’s …——there has to be a sense of cooperation there all the time.
(语料来自胡壮麟所著《认知隐喻学》[8])
例(4)来自对道德困境的一次家庭讨论的实况录音,一对夫妻(D=父亲,M=母亲)讨论父亲对独生子是否享有权威。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到夫妻两人的观点是有分歧的。父亲宣称应有权威,并随着时间调整权威性的程度。在孩提时期,父亲有绝对权威,待孩子长大,这种authority(权威)和control(控制)逐渐减少。母亲则认为父母通过与孩子合作而尽自己的责任,与其把自己看作权威人物,不如引导他们作正确的决定。这里,母亲采用了“a parent as a guide”的隐喻,其中“guide”除本义外,也指父亲具有“指导孩子”之义。这就是说,“parent”可解释为:帮助理解的人,与孩子合作的人,使孩子能摆脱生活困境的人。这里母亲通过引入另一个符号(即“guide”),使听众能够就有关“guide”的意象与“parent”的意象联系起来,促使听众通过参照一个经验域来理解另一个经验域,并形成自己的判断或推论。如果说话人对“guide”的推论不符合听话人的意图,便会产生误解。如果这种对“guide”的推论符合听话人的意图,便会让听话人产生更生动的意象,从而更好地理解话语。
世界万物是客观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往往是不清晰的,是原始的,是隐喻的。人们在无穷的事物中捕捉到的哪怕是一丝一缕的联系或感受,都很难用常规的语言表达,于是不得不把那些本来是不清晰的、原始的、隐喻的感受,直接用语言的隐喻表达。可见,隐喻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人们运用隐喻思维建构话语,目的在于把其思维结果以话语的形态呈现给读者。“人类思维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性的”[7]。
五、语言的力量
“语言力是指语言通过声音对对方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指令影响。”[9]169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认识到思维、语言和行为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不能分割的。以上从模因、礼貌和隐喻的角度谈到了语言与社会实践(即实在)。我们发现:一方面,人类的语言模因能力和隐喻能力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语言表达;然而,另一方面,无论多么丰富的语言都没法完全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思维,或表达效果与思维不一致。所有的语言来自社会实践,同样社会实践又催生新的言语方式。新模因或新的语言方式让我们对各类的社会现象有更清晰的意象,更生动的描述,当然,也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从语用哲学的角度来看,这就是语言力。
人类生活在一个复杂、信息千变万化的语言符号的世界里。任何一个个体的行为都是和思维及语言联系在一起。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发声表达出来就是语言,而语言没有用声音表达出来时属于思维。语言一经实施就成为行为。说者可以用陈述句、命令句、疑问句、肯定句和否定句等来实施某一行为;而听者则可能执行命令,也可能违抗命令,可能受到感染,也可能无动于衷,这就要看说者施加了怎样的语言力度。语言力的强弱会让听者作出不同的反应,如例(2),正因为司机说话时用了更陡的降调,似乎更加大“不礼貌”的力度,所以才使得乘客产生很不满的感觉。而例(4)中的“guide”一词就是因为母亲没法表达清楚“父母的责任是什么”这一概念,才借助于隐喻来体现。再看,宋代著名的女词家李清照填过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近一千年以来,这首词不知倾倒了多少人,这首词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语效行为呢?那就是语词力的作用。她所用的比喻“绿肥红瘦”可以说是千古一绝了。历史上无数读者不仅思想受到感染,甚至于个人的行为也受到了影响。因为这种语言力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共鸣是由于作者词里说出了内心的真情。真情有时是很不容易表达,要表达出真情就要借助于修辞力。可见,语言力是可以通过语言来控制或支配的。实际上,语言力本质上来讲和物理中力的概念是相似的,但语言力和物理力的表现是不同的。物理的力表现是显性的,而语言力表现是隐性的。比如一个人在和面的时候,这个人对面粉施加了力,可从面粉的开头上看到其变化,这种变化的就是物理力的显性表现。而一位教师对一个学生说:“你是个笨蛋!”这位教师对学生已经施加了力,但学生的心理变化是看不出来的的,所以这是一种隐性的变化。可见,语言作用于人的心理。语言与实在不可分离,语言反映社会实在,社会实在又催生新的语言表现形式。
模因、视角和隐喻都具有语言力。语言力能使得语词不断更新,且冲击着传统的语言规范。正如罗志野[9]31认为,语言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作用于心理,是肉眼看不见的,但可以感觉到,并从实验证明。语言的力量能够促使人产生某种行为,能调节自己和别人的心理,能化干戈为玉帛。其实语言的力量也就是模因的力量、隐喻的力量和礼貌的力量。从语用哲学的视角来说,语言的这种力量使得语言本身不但具有意义,它还能引领、生成新的意义;语言使用者经常能够在语言字面意义或缺省含义的基础上附加上自己意欲传递的意义。这就是语言实在的神奇之处,而更神奇的是,语言实在还能引领行动,引领社会实践,成为催生社会实践的潜在动力。语词在我们看来是一种实在,语言力也寓于语词之中。许多时候,语词是一种武器,既可爱又可怕,甚至可恨,让人欢喜让人忧。它能保护、提升、破坏或诋毁人的社会地位、面子、荣誉以及威望等。它可以用来交流信息,表达情感,传递意义。不仅如此,语词还能创造、改变、歪曲现实或历史。语词是一种有魔力的药物,它既可能是舒心丸,起到补益心气的功效,也可能是迷魂药,让人头晕目眩,产生幻觉,失去理性。语词能给人疗伤,但也能伤人或害人;语词能创造幸福,但也能制造痛苦。如此看来,语词不但有力量,而且力量还不小。
六、结语
本文从语用哲学的角度对语言与各种语言现象作一些思考和探索。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在,不是一种历史事实。”[10]在此,当我们考察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时,我们不仅仅考察语词,不仅仅研究“语言的使用”,我们还考察语词出现的事况或境况。换言之,我们考察“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的同时也在考察实在。所谓“实在”在奥斯汀看来就是“语言现象”(reality)[11]。也就是说,在此我们不是孤立地考察语词,而是将语词与语词出现的境况联系起来。一方面,人类思维的模仿能力和隐喻能力丰富了人类的语言表现力;另一方面,我们却发现无论多么丰富的语言都没法完全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思想,或表达出来效果与思维不一致。可以说,语用的模因思维、礼貌原则、隐喻方法和语用力不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还是催生社会实践的潜在动力。
[1]Johansson S.Origins of Language:Constraints on Hypotheses[M].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5:29.
[2]Chilton P.Manipulation,memes and metaphors:The case of Main Kampf.In L.Sausoure & P.Schulz(eds.)Manipulation and Ideolog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Discourses,Language,Mind[M].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5:15-43.
[3]约翰·甘柏兹.会话策略[M].徐大明,高海洋,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75-176.
[4]Aristotle.Poetics.Trans.by N.G.L.Hammond[M].Copenhagen:Museum Tusculanum Press,2001:45.
[5]Wittgenstein L.Last Writings on the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Vol.1:Preliminary Studies for Part II of the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Oxford:Basil Blackwell,1982:31.
[6]姚小平.追求修辞的力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
[7]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75.
[8]胡壮麟.认知隐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7.
[9]罗志野.语言的力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10]Saussure,F.d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Trans.by R.Harri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11]Austin J L.Philosophical papers(3rd edition)[M].Ed.by J.O.Urmson & G.J.Warnock.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