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资源建设推动党校图书馆发展
2012-08-15王红梅
王红梅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泰州225300)
以特色资源建设推动党校图书馆发展
王红梅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泰州225300)
特色资源建设是网络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当前,党校系统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已取得一定的规模和成效,但是还普遍存在着特色挖掘不足、建立标准不统一、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科学地推动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发展,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党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共建共享
所谓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实质就是特色信息资源,一般是指图书馆在经过较长时间的信息积累后,在某一方面、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形成的结构比较完整、内容比较丰富,并且有别于其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它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特色信息资源是根据社会或个人的某些特定的需要而科学地组织、有序地开展,并提供给用户直接利用的信息资源。二是特色信息资源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点,是每个图书馆最鲜明的信息资源特色。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公众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经费短缺、藏书不足、服务手段落后已成为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图书馆要发展,要想提高社会地位,就必须顺应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服务。因此,开展特色信息资源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当前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党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特色资源建设是党校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党校图书馆不同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它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党校教学科研人员及党政机关各级培训学员,层次高,需求也高。传统的图书借阅、现有的馆藏显然已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信息的查询不再局限于本地区、本院校,“无墙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兴起,造成了传统图书馆无人问津。而图书信息用户的多少是评价一个图书馆存在与否的重要指标。因此,党校图书馆必须从教员、学员的需求出发,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传统的、一般性的图书资料管理向文献分析、梳理、导航、重组转变,通过对文献资料的二次加工、整理、开发,建立包括党史、校史在内的传统特色资源、教学科研专题信息资源以及区域发展信息资源等等。通过特色资源的建设,以特色吸引人,以个性化服务感染人,不仅可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党校的社会影响力。
(二)特色资源建设是增加网上中文信息的需要
互联网是网络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互联网的竞争也被称之为“争夺眼球的竞争”。因此,丰富优秀、形式多样的网络信息资源是吸引网民在互联网上获得信息的重要条件。然而,我们虽然拥有占世界1/4的人口,但网络上的中文信息却与之不成比例,而且绝大多数重复雷同,缺乏特色。当网络阵地被超过80%的英文信息所占领时,“信息霸权”、“文化霸权”就会出现,直接威胁到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长此以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将会逐渐丧失,民族意识将会逐渐弱化。而党校特色资源的建设,可以以中央党校为核心,形成省、市、县三级网络,连成一个系统的数字图书馆。虽然不可能马上改变网上中文信息薄弱的局面,但是党校数量众多,可以通过不断的积累,丰富网上信息内容,提高网上信息质量。同时,党校特色资源的建设有利于网上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的开展。党校特色资源的建设,就是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宣传我国先进的网络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网络思想政治建设。
(三)特色资源建设是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物质基础
特色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比较集中地、更深层次地揭示各图书馆收集的富有学科特色、地域特色的文献,其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特色吸引用户,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资源的共享,一方面可以大胆引用前人的数据,避免重复建设,避免“大而全”、“小而全”、“无重点”的无序发展状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互通有无、互利互惠等原则,合力打造网络化的文献情报机构,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生产服务。另外,特色资源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彻底消除不同地区获取文化信息资源的不平等,使更多的用户享受到优秀的文化精品。
二、党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特色资源挖掘不够
这不仅是党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所有图书馆共同的问题。受传统观念和经费紧张的影响,很多图书馆还未能将分散零乱的特色文献资源进行系统化、有序化整理以及深层次挖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由于特色资源的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无规律可循,因此可能定位不准确,导致我们对文献需求把握不准,盲目跟风,未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最终造成数据库“中看不中用”,因利用率低而闲置。
(二)缺乏统一的标准
我国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主要由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党校图书馆以及专业图书馆共同组成。由于隶属关系和管理体制的不同,使之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协调。各图书馆之间互不关联,信息资源的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虽然党校系统已经制定了元数据著录规则,但是对选用的数据库制作系统,地方特色资源的标引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标准,各个党校图书馆之间会因理解上的差异而造成数据库之间不能有效兼容,给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各图书馆发展不平衡
由于地区发展、资金投入、人才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地党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水平并不一致。有些图书馆通过自建或者联合开发的形式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特色信息资源的数据库;有些图书馆可能还在起步阶段;有些图书馆甚至连图书资料的自动化管理都谈不上。另外,我们特色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但从目前来看,除了参与党校系统数字化特色资源建设工程的16家示范馆可以实现共享外,绝大多数的党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还是自建自用,拒绝外部用户访问。
(四)图书馆专业人才匮乏
特色信息资源的建立是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拥有高素质的图书馆员是构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从目前来看,党校系统图书馆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专业技能偏弱,在特色资源的建设中,特别是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中,积极性不高且发挥的作用有限。当前,我们缺少的不仅仅是图书馆专业人才,更缺少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缺少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党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若干思考和对策
(一)加强宣传,提高对特色资源建设的认识
特色资源反映的是文化的特色。人类文化已反复验证,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时代的就越是历史的,越是个性的就越是有生命力的,这也是特色信息资源的本质属性和魅力所在。因此,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如果失去了文化本色、文化特性和文化根基,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将无从谈起。这也是世界各国积极建立特色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原因所在。像美国的“美国记忆”、法国的“加利卡项目”等等,都是通过大规模的文献数字化使其馆藏的特色资源得以保存和广泛传播,一来可以增加信息受众,增加与本民族、本地域文化遗产的接触;二来可以促进地域文化内涵在知识经济中的发展与成长。因此,我们有必要增强对特色信息资源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并且可以通过公告栏、专题讲座、宣传活页等形式宣传本馆的特色资源,让更多的用户认识到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利国利民的大事。
(二)科学定位、准确选题,确保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的质量
特色资源数据库的选题应以本馆馆藏为立足点,以本校研究优势为出发点,围绕党校特有的服务人群和服务任务,有重点地进行规划、开展。第一,在选题方向上,我们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所选专题是否代表当前学科资源的先进性,是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2)对某重点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建设的文献保障,是否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3)对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是否具有促进作用。按照以上原则,并且根据本馆的文献格局、人力、经费等现实条件,由此确定出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方向。第二,在文献信息资料的收集上,我们应遵循全面性、价值性、准确性、适宜性、针对性等原则。一方面,我们要做好本馆文献的选择、整理、加工等工作;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多渠道地采集特色文献,如寻求内部交流文献,通过访问学者、专家采集专业特色文献等等。另外,除采集传统的文本信息,我们还可以采集图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信息。第三,在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中,我们还要保证其完整和完善。首先,数据库必须反映信息的全面,不仅包括文献的基本信息,还要标识出数据的特点,并且包容的信息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精度。其次,数据库必须检索功能完善。检索界面简洁明了,操作简单,可以提供多种显示和输出方式。另外,为方便广大用户,党校图书馆还要通过网络节点在主页中显要位置来介绍本馆的特色资源以及特色资源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并建立站内索引或者搜索引擎。
(三)标准规范,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标准化、规范化是特色资源数据库能否实现共建共享的关键,它不仅直接关系到特色信息资源数据库的使用效果,还决定着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统一标准、集中培训、分散加工、联合建库”的方针。在软件的使用上,我们要根据所建数据库的性质来选择,以保证未来资源的共享、数据的交换、用户的检索都能顺利进行;在数据资源的标引上,我们要尽量以国际、国内标准进行,以便为未来更大范围内的信息资源的共享作准备。
要实现特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我们还要加强馆际之间的合作。在网络环境下,各个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各图书馆文献资料库保持各自的特色,那么网络才会真正成为资源丰富的宝库。像哈佛大学,它就只负责生物学方面的信息资源的建设;而洛杉矶大学则致力于化学方面信息资源的汇集等等。因此,在特色资源的建设中,我们也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彻底改变那种“大而全”、“小而全”的馆藏模式。而对于党校系统来说,因为服务功能、工作性质的一致,我们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各党校图书馆可以按照学科分类、文献类型等分工建库,也可采用一馆负责、多馆协助的方式进行,最终形成一个互通有无、互相补充的特色信息资源体系。
(四)注重培训,合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馆员素质的高低,对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至关重要。针对目前党校图书馆人才短缺的问题,一方面要适当引进自动化管理专业人才,或者寻求其他信息部门的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考虑到党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自我培养上,加强本馆人员的专业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得党校图书馆员的专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图书管理的高素质馆员队伍。
除此之外,在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中,我们还需要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进行辅助。如建立经济学文献资料数据库,除了有懂信息技术、懂图书情报管理的人才之外,我们还需要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参加,需要有熟悉本地经济发展的专家进行辅助等等。这样我们就能准确把握文献的正确性、时效性和最高利用价值。可以说,建库人员良好的专业技能,有助于特色文献的有效识别和判断,对于特色信息资源数据库质量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
特色资源建设是网络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机遇之一。我们必须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以区域特色、学科特色、专题数据库为依托,以联合共建为平台,深入挖掘,科学建设,从而推动党校图书馆的发展。
[1]徐桂英.对党校图书馆特色资源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贵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6).
[2]曹海霞.试论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与服务[J].图书与情报,2010(3).
[3]秦建宁,任燕芳.谈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与共享[J].晋图学刊,2008(10).
[4]胡海燕,李肖.特色数据库建设与资源共享[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2).
[5]张晓红.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1).
责任编辑:温冠男
book=62,ebook=94
G25
A
1671-1262(2012)03-0062-03
2012-08-01
王红梅,女,泰州市委党校讲师,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