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三方联动视阙下高职教育发展研究
2012-08-15姜燕
姜 燕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马列教研室,江苏 常州 213164)
政府、学校与企业三方联动,是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但目前三方联动存在问题,不能有效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一、目前政府、学校与企业三方联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府、学校与企业三者间本是三方联动、互动互惠、共同发展的关系,但目前三者表现更多的是各自为政。政府主要通过发号施令来管理高职教育,学校作为高职教育的主体,主要进行的是校内教育、理论教学,企业没有实质性地参与高职教育。
(一)政府主要以行政命令管理高职教育
直至今日,高校(包括高职院校)仍是政府的隶属机构,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包揽高校的设立、办学和管理,直接或间接地把高校的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经费管理等一系列权利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范畴内,高校办学自主权难以实现。在正确处理政府与大学关系方面,应借鉴香港,香港的主要大学都由政府投资建立,虽属于公立性质,但大学不同政府直接打交道,政府也不直接参与大学管理。香港教育统筹局不是类似于内地国家教育部的职能部门,它绝对不参与、不干预大学事务,香港的大学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办学经营方式、教育管理等都是市场化运作,具有很高的自主权。香港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正确处理,是香港各大学蓬勃发展、有效发展的保证,高度的大学自治使得香港各大学用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就取得辉煌的成就。
国内《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12年1月1日开始施行,它明确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政府在学校管理中要做到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主要是指政府要为大学的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资源和财力支持,要从主要以行政命令管理大学,转向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指导、教育立法、公共服务等多样化手段服务大学,约束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大学办学活动的权力,以章程的法律文本形式予以明确。2012年是中国大学的“立宪年”,标志着中国“大学自治”时代已经来临,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二)企业没有实质性参与高职教育
目前高职院校多在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但事实上,由于政府既没有从立法层面规定企业必须参与和支持高职教育,也没有给予优惠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导致企业缺乏积极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不紧密、也不深入。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与高职院校缺乏实质合作内容。校企合作多是学校一厢情愿的做法,企业没有深度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开发、专业设置等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热衷于签协议、挂牌;二是难以落实“请进来、走出去”。由于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企业的兼职老师难以真正来学校授课,即使偶尔来上课,但教学风格多不为学生接受,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学校的老师也难以真实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三是学生在企业实践基地的顶岗实习效果不理想。高职院校建立的企业顶岗实习基地,学生不能有效实现专业对口实习,比如经贸的注册会计专业,由于许多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没有获得相应的注册会计师岗位证书,不能获得上岗机会,其顶岗实习多与专业不对口,顶岗实习基地形同虚设。
(三)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
导致企业没有实质性参与高职教育,虽有政策层面和产业的原因,但不可否认地是高职院校自身存在的问题,才是主要原因。首先,高职院校片面追求规模和速度,忽视质量。高职院校经过最近十年的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功利思想严重,片面追求办学规模和速度,忽视教学质量,其典型表现是热衷于低成本办学,各个院校都开设了经费投入少、设备需求少的经贸、外语等专业;对社会热点专业,不管是否具备相应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一窝蜂上;为了扩大招生,过分细化专业,造成专业设置重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专业设置等多是学校单方面行为,没有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进行相应地调整,在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等方面脱离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课程设置上,以理论教学为主,缺少实践环节;教学方式上习惯于把学生当容器,进行奴性化教育,缺少学习方法论的指导,缺少批判思维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对区域内产业人才的素质要求缺少调研,了解不够,导致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产业需求不对接,“中看不中用”,就业率不高、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后离职率高。其次,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发挥不全面。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技术服务、科研服务及文化服务。高职院校通过为区域产业输送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促进新技术在区域产业内的创新、推广和服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传播和辐射先进文化,实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但目前高职院校主要开展的是针对在校生的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而面向区域产业调整和优化过程中出现的大量下岗工人,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失地农民等弱势群体而开展的教育和技能培训甚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发挥不全面。最后,高职院校缺少前沿性和前瞻性。一方面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多是为区域内传统产业和成熟产业服务,以提供中间和较低层次的技术服务为主,能够为区域内新兴产业、高新产业提供服务的甚少,这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高职院校未能根据产业变化趋势及时进行调整;另一方面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劳动力层次也逐渐高移,仅有中等职业教育、高等专科职业教育是不够的,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本科学历的职业教育,更谈不上研究生学历的职业教育了。
二、政校企三方联动促进高职教育发展可行路径选择
政府转变职能、深化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政校企三方联动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可行路径。
(一)通过“立宪”转变政府职能
2012年《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正式吹响了高校“立宪”的冲锋号。对曾经“无章运行”下政府与高校的错位关系,武汉大学李成教授撰文提出一针见血的批评:政府主要依赖行政命令手段,剥脱高校作为独立法人和办学主体应依法享有的人事、学术、财务、规划等方面的自主权,使高校失去法人所应有的独立性,政府 “千校一面”管理高校,导致教育管理官僚化、功利化、数量化。《办法》的实施,有利于明确界定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按照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落实举办者权利义务,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与发展原则,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并明确学校开展科学研究、教学活动、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制订招生方案,管理和使用人才等事项的基本规则、决策程序与监督机制,健全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行使与监督 。
《办法》的实施,使得政府由以行政命令直接干预大学的发展转向宏观调控:政府通过顶层设计,在统筹布局区域产业发展与高职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的同时,在市场选择和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调整高职专业结构,合理设置专业布局,使区域内高职教育布局合理、教学体系完善,形成功能、层次、形态各有差异又融为一体的高职教育格局,避免高职教育平面、圈形扩张所带来的小而全和专业趋同化等弊端,保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推行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区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区域产业发展,这也是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目标,因此,政府将高职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政策层面明确高职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高职教育在教育资金投入中所占的份额;政府多部门合作联合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和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引导高职院校根据人才需求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进行课程开发。
(二)深化校企合作,鼓励多元办学
政府要通过地方财政支持等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制度化;高职院校要改变从产业索取多、贡献少的现状,与区域内企业以互惠双赢、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原则,探索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在产业规划、专业设置、技术应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让企业实质性参与高职教育,形成三方合作办学、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度,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降低毕业后的离职率,提升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能力 。同时组建由政校企三方共同参加的校企合作协调组织,建设多方参与、多元评价的运行机制,增强办学活力。
(三)树立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的理念
高职教育内生于区域经济发展,它不能脱离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而独立存在,对区域内产业具有较强依赖性,区域产业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人力资源需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导向。因此,高职院校应从区域产业发展规律出发,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为依据,为区域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提供智力支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创一流,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为宗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产业发展输送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走内涵发展道路,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四)培养与区域产业需求对接的质量型人才
高职院校必须及时把握区域产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立足区域产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相关素质需求,改变学校是教育培训唯一主体的局面,学校要与产业保持紧密联系和沟通,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探索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及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合作办学”“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各类能胜任各种工作岗位的质量型人才。
(五)以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要以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因为区域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源动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必须动态分析和把握区域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认真梳理区域产业链长、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根据区域确定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等产业结构和劳动力需求,进行既满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又符合教育规律的专业建设,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中流砥柱,成为区域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智力支持。高职专业建设只有顺应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教育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六)加强“三高”师资队伍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形成实践技能课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从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以前高职院校教师的“两高”(高职称、高学历)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打造“三高”(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教师群体。途径主要有:严把引进质量关,对引进教师除了职称和学历要求外,应增加技能和企业实践经历要求;把好培养关,除了鼓励年轻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历外,为有效提高其实践技能,要把年轻教师下企业常态化和制度化;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建设好专兼职教师队伍,使师资队伍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要达到50%”、“校外聘请的兼职教师数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的比例必须达到10%”。
(七)打通高职教育直通车
目前的高职教育是一种大专教育,是终点教育,面对区域产业优化升级所需复合型职业人才能力的高移,教育行政部门有义务为高职教育接受者打通继续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直通车,建立一个贯穿终身并与其他层次教育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为高职生提供终身教育机会,让高职教育告别终点教育,在提高其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同时,满足区域产业人力资源需求,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常州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大学在2012年开始推行的“3+2”(三年高职+两年本科,通过相关考试后,获得本科院校学士学位)教育模式,按照“专业对接、课程衔接、实践导向、专本一体”的思路,探索“应用特色+本科底蕴”的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新路,不仅推进了高职和普通本科分段培养,给高职学生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让高职教育告别终点教育,也使学生、学校、区域内企业、政府等多方均受益。
[1]张 烁.2012,大学进入“立宪”时代.人民日报[N].2012-02-03(1).
[2]张炳南,张向力,张佳忠.以深度校企合作实现特色办学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35):56.
[3]肖称萍.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