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民国教科书为文本考证“中华民族”名称的由来

2012-08-15刘冬梅

关键词:华夏汉族民国

刘冬梅

(1.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湖北 武汉 430070;2.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30)

以民国教科书为文本考证“中华民族”名称的由来

刘冬梅1,2

(1.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湖北 武汉 430070;2.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30)

“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并不自古就有,清末民初,随着国内民族问题的凸显,有关“中华民族”的讨论随之热烈起来。这在民国教科书中即有体现。本文试从教科书这一视角,对“中华民族”名称的由来进行简要考证。

民国教科书;华夏;种族;中国民族;中华民族

一、引言

民国时期民族问题是教科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凡为国民者,读其国之历史,则晓然于其国家民族之所发达,所以养育所以摧折,所以兴起,知之深,治之熟,则其爱护国家民族之意念,自油然而生;非然者则亦别具肝肠之国贼而已矣。”①所以,为了培养青少年的民族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情操,学者们加大了有关民族问题的讨论,其中诸如“中华民族”之类的民族学概念,首先成为舆论的焦点。现在有学者说“中华民族”一词“大约诞生于1902年,最初人们使用它时,指代的主要是‘汉族’,后来才逐渐表示今天的涵义。”②事实确实如此,民国时期学界对于“中华民族”名称的认识,并不等同于今天的“中华民族”。

二、从华夏、种族、中国民族到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名称并不是自古以来就被公认的概念,常乃悳在《中华民族小史》中说过:“民族之名多因时代遞嬗,因时制宜,无一定之专称,非若国家之名用于外交上,须有一定之名称也。中国自昔为大一统之国,祗有朝代之名,尚无国名,至清室推翻,始有中华民国之名出现。国名既无一定,民族之名更不统一。或曰夏,或曰华夏,或曰汉人,或曰唐人。然夏,汉,唐皆朝代之名,非民族之名,惟‘中华’二字,既为今日民国命名所采用,且其涵义广大,较之其他名义之偏而不全者最为适当”。③常乃惪对民族名称的由来和解释是比较公允的。不过,在清末教科书中,编者常常用“华夏”指代“中华民族”或“汉族”,例如刘师培的《中国历史教科书》:

中国人民,近世称为汉族,与亚洲之民,同属黄种。……故西人谓华夏之称,起于昆仑之花园。盖大夏在流沙之西,即花园一音之转。华夏之名,当由大夏转被,是华夏即文物声名之意。乃中国人民相传之国号也。说文训夏为中国之人,则华夏又为中国对异国之称矣。④

刘师培用“汉族”指代整个“中国人民”,认为“华夏”这个名称是由中亚细亚“转被”来的,是“文物声名之意”,此解释可谓差强人意。夏曾佑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与刘氏教科书不同,采用了“华”的说法,说“诸夏之称,差为近古,然亦朝名,非国名也。惟左传襄公十四年,引戎子支驹之言曰,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华非朝名,或者吾族之真名歟。”⑤夏曾佑的观点是认为“诸夏”的名称是朝代名,不是国家名;而“华”才是我民族的真正名称。

清末教科书的编纂多模仿日本,观点大多追随西方学者,民初教科书则对“华夏”一词有了不同的解释,认为“华夏”的称呼,“差为近古”,不如“中华”的称谓恰当:

我国恒自称曰中国或曰华夏,而外人则称之曰支那、震旦。……华夏之称,差为近古,然以汉唐例夏,则夏亦朝名,不若光华之称。与中字同为广义,故今日共和政府成立,遂定名中华民国,盖中国既系泛称,光华又为广义,而通俗之名,本熟且溥,称谓至为确当,其势力固非若支那若震旦若汉若唐若夏,所得篡取而代之也。⑥

如果说清末民初教科书在民族学概念的理解上还处于懵懂期的话,二三十年代,学界则开始厘定民族学中的基本概念了,只是认识还较模糊,许多概念仍不确定。例如朱翊新的《初中本国史》⑦、谢兴尧的《谢氏初中本国史》⑧、吕思勉的《初中标准教本本国史》⑨和余逊的《余氏高中本国史》⑩,都采用“中国民族”这一概念,认为中国民族,是融合许多民族而成的,其中又以汉民族为主。采用“中华民族”概念的教科书较多,如:孟世杰的《中国史》姚绍华的《初中本国史》、金兆梓的《新中华本国史》、中等教育研究会编纂的《初中本国历史》、罗香林的《高级中学本国史》等,均使用“中华民族”这一概念,认为“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组成,其中以汉族为主。在诸教科书中,钟月秋的《高中本国史》则在诸多观点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的概念和形成过程做出了总结:

所谓中华民族,在汉以前,当自称“夏”或“诸夏”或“中夏”或“华夏”,其义在此。至汉唐事四夷之后,始公认“汉”为民族之名称。其义亦略与称“夏”同。……综观以上所述,可得如下结论:1.中华民族,是极复杂而极伟大之民族;2.中华民族,是吾人之祖先,耗费极大之代价,经过极长之时间而构成者;3.中华民族,是以诸夏族为中心。有民族固有之文化,所以能融合四周诸民族。四周诸民族,纵然一时能为政治上之征服者;然其最后之结果,均同归于文化上之被征服者;4.从历史上之往例推测,中华民族之将来,不惟不致衰灭,且有扩大之可能性。

二三十年代的教科书大多采用“中华民族”或“中国民族”的概念,少部分仍继续使用“华夏”、“华族”或“汉族”。如何祖泽的《初中本国史》,说:“古代的民族,住在黄河流域中下游的,称为‘华’或‘夏’:这部分民族,可说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其他民族,分居各地,都是构成中国人的原始民族之一。其文化虽然有高有低,而经若干年的混合与融和,大都已与华夏族同化,以成现在所称的汉族。”何氏讲的是“汉族”的形成过程,认为古代华夏族和各少数民族融合同化后,才形成今天的汉族。李云坡的《本国史》则称:“在吾国今日,所谓‘汉满蒙回藏苗’,实不过历史上的方便名词,于民族实情,毫无所当,今日所宜称者,只‘华族’二字而已。”很明显,李云坡采用的是“华族”一词。

对于“汉族”和“中华民族”(或其他称谓)到底能不能划等号?民国教科书没有给出答案。在民国一些民族史专著中,有些学者进行了辨析。如常乃悳在《中华民族小史》中对汉族和中华民族进行了区分和诠释——“今日中国境内民族之大别,号称为汉,满,蒙,回,藏,苗六大族,其实汉族与其他五族性质并不相同。其他五族俱系单纯之民族,而汉族则为复杂之民族。”所以,“惟今日普通习惯,以汉族与其他满蒙诸族土名并列,苟僅以汉族代表其他诸族,易滋误会。且汉本为朝代之名,用之民族,亦未妥治,不若‘中华民族’之名为无弊也。”常氏的观点即使今天看来也颇有可取之处。还有吕思勉的《中国民族演进史》,对“汉族”名称进行了详细说明:“汉族的名称,是后起的。这是汉有天下之后,——公元前二零二年,——外人以吾国王朝的名字,做吾国民族的名字。前乎此,则有称中国人为秦人的;后乎此,又有称中国人为唐人的;其理由也相同。外人又习惯称吾国人为支那。……华族两字,难免有包括中国国内一切民族的意义;又有些嫌与贵族相混;不如仍用汉族两字,表示中国的一种主要民族,意义较为确定。”常乃惪、吕思勉两位史学家的观点很有影响力,中小学教科书的编写很多都受了他们的影响。

二三十年代的教科书,不管是使用“中华民族”的,还是使用“中国民族”、“华族”、“华夏”、“汉族”的,除名称不同外,民族观念却是相似的——中国各民族犹如兄弟,不可分离。只是这些概念的界定在当时比较粗糙。相比民初及二三十年代的教科书,四十年代对“中华民族”一词用的较多,其他概念逐渐被替代,如:

中华民族在上古称曰华曰夏,又称诸华、诸夏,或合称华夏。因为古代建国的中心在今陕西甘肃一带,那里有著名的山叫作华山,有著名的水叫作夏水,所以我们的民族叫作华夏。中华民族除华夏通称外,还有以朝代为名的,如秦汉唐蒙古等。是因为这几代国力很强,外族便以朝代的名称作为我们的族名。到了民国,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建立共和国,为“中”字最正,“华”字最美,且有历史的意义,所以正式定我们的族名为中华民族。

这部官方编著发行的教科书,用简单的语言对中华民族的名称做了解释——“中”字最正,“华”字最美,所以正式定为了我们的族名。这样的解释显得过于粗浅,不过“正式定我们的族名为中华民族”的做法确有积极的一面。另外还有些学者用“汉满蒙回藏”等表示“中华民族”,有些学者不赞同用“中华民族”来统称“汉满蒙回藏”等族:

普通以中华民族是由汉、满、蒙、回、藏等五族所构成,这种见解,无论在常识上、学术上,均属绝大错误:1.五族的名称,起于后世,不足以代表各族的来源;2.中华民族形成的现象,至为错综复杂,决非这样简单;3.五族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汉族中固有满、蒙、回、藏的血统,而其他四族也各有相互混合的痕迹。现在以五族并举,最易引起民族的离心力。……

上述观点是孙正容在其《高中本国史》中提出的,他认为中华民族是由汉满蒙回藏五族构成的说法是错误的,不能简单地在这两者间划上一等号。孙正容的这种看法在今天也有人支持。

中华民族甚为复杂,所以直至今天,民族问题仍被不断地提出来。纵观民国时期对民族名称——华夏、诸夏、华族、汉族、种族、人种、中国民族、中华民族等等的讨论,一方面促进了民族问题研究的步伐,另一方面也使上述概念在论辩中变得更清晰。上述概念的展开,使得民族问题的研究日趋深入。民国时期学界对于民族等概念的讨论,拓宽了人们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更使国人加深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注 释:

① 罗香林:《高级中学本国史》(遵照部颁课程标准编著),正中书局印行,缺页,无确切出版时间。

② 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③ 常乃悳:《中华民族小史》,上海爱文书局发行,民国17年5月初版。

④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册),国学保存会编辑印行,第1-3页,光绪31年11月10日首版。

⑤ 夏曾佑:《中国历史教科书》,商务印书馆,光绪31年5月首版,32年2月第五版。

⑥沈颐:《中国历史讲义》,商务印书馆印行,民国2年6月初版。

⑦朱翊新、黄人济、陆并谦编著:《初中本国史》,上海世界书局印行,民国19年11月版。

⑧ 谢兴尧编著:《谢氏初中本国史》(新课程标准世界中学教本),世界书局印行,民国22年9月出版。

⑨吕思勉:《初中标准教本本国史》(第一册),上海中学生书局发行,民国24年版。

⑩ 余逊:《余氏高中本国史》(新课程标准世界中学教本),世界书局印行,民国23年9月再版。

猜你喜欢

华夏汉族民国
绽放,华夏之美
华夏航空首架ARJ21首航
一场约架,变了华夏
华夏撷韵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国家视野中的河湟汉族
古代新疆汉族学习其他民族语言现象说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