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意识形态视角上看

2012-08-15伊坤娟

关键词:价值体系核心

伊坤娟

(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3)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意识形态视角上看

伊坤娟

(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及事业全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任务及目标。这对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大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从意识形态的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必然性,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日益复杂的趋势,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意识形态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价值;本质体现;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基础上领导中国人民以唯物论为指导进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首次被提出,在十七大报告中被进一步明确。自从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许多专家在不同视角下对该课题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刻的讨论和研究。本文着重从意识形态视角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从意思形态角度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社会主义作为新生的社会制度,且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环境大变动的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的思想被提上日程。

由于市场经济全球化,全球各个国家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交往不断深化,以致于深刻变革经济体制、深刻变动社会结构、深刻调整利益格局、深刻变化思想观念,特别是在观念上的大碰撞、文化上的大交融。不过,这导致各种不健康的思想滋生,使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具体表现在:

第一,由于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并深受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这一切都引起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及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如极端个人主义泛滥、消极腐败现象滋生、马克思主义淡化和边缘化、“崇洋媚外”等。

第二,西方国家凭借自身的优势利用各种手段传播它们的价值观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将长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如:“价值混乱”现象的出现,即“价值错位”、“价值悬置”、“价值虚无”。

第三,由于各方面的影响,有些党群干部思想发生了变化,放松对自己的思想教育。如:腐化堕落、脱离群众、以权谋私等。[1]

以上的情况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有不同程度的解构及瓦解。这样会造成在错误的意识形态引导下,下岗人员可能会对改革的前途产生担忧,待业人员可能对社会的认知和人生价值的追求产生迷惑及扭曲,某些群体可能会对党和政府产生怀疑等,这就必然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从目前我国的意识形态的状况看,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党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应运而生。

二、从意识形态角度上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

马克思认为同经济形态相对立的范畴是意识形态,价值则属于社会形态范畴。价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遇到的基本问题,而价值体系则是党和国家必高度重视的问题。然而“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受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制约,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由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形成领域是复杂多元的,会呈现出多元的价值体系并存的态势。但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一定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或主导价值体系的强力支撑。”[3]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普遍性,任何社会都有属于本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有效地使非核心的社会价值体系发挥最大作用,并能保障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在稳定中发展,它是我国在社会生活中占核心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因此,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4]全会想人们指出,不论社会思想和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怎样的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不能动摇,它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的状况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意识形态是反映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思想体系,并体现该阶级和集团在思想理论上的根本利益。而价值体系则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反映。可见前者是社会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后者属于观念的上层建筑,是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在前者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前者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并且后者还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因此,在当今社会里,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为了统治、引导及保障本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在稳定中发展,为了保证本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及繁荣昌盛,都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形成了符合本国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如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被体现,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被激励,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被维系,是社会主导性的价值认同系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重要部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属性的体现。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其灵魂,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中体现指导思想的一元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首要前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其主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功能及重大作用被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再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其精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民族特性和时代特色被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活力源泉;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其基础,在道德领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要求被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表现。[7]因此它们在不同的方面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出来,如从适合中国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及精神动力等方面。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党从总结历史经验及把握中国社会性质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全会向人们昭示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突出强调了“核心价值体系”,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而当代中国文化的灵魂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核被深入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内容,并突出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涵盖,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利于我们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利于我们决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利于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及时代性等特点,因此能有效的把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内容进行整合、引领和创新。为什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这是有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实际状况决定的,即复杂性。首先,个体意识形态观念的崛起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其次,社会各阶层意识形态的差异出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再次,逐步全方位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很大的冲击。因此只有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铸就坚不可摧的文化长城。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意识形态建设,首先,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整合功能,它能最大限度的形成社会共识,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其次,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价值引导功能,它能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指导思想、共同价值基础、共同价值取向和共同价值规范;再次,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理论创新功能,但是这要求正确处理好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普适性和包容性关系,广泛性和科学性的关系,吸收与内化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8]总之,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日益复杂的特点,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王艳灵,刘洪涛.从意识形态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沈阳干部学刊,2009.

[2]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J].道德与文明,2007.

[3]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R].2011.

[5]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2007.

[6]董永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J].理论月刊,2008.

[7]陈成文,邱国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8]丁国浩,牛广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意识形态建设[J].社科纵横,2008.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在国有企业的实践与探索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