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未“扎根”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析
2012-08-15耿玉多
耿玉多
(襄樊学院 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 襄樊 441053)
落地未“扎根”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析
耿玉多
(襄樊学院 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 襄樊 44105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崛起的新生代农民工不再愿意只做城市的“候鸟”,而是通过这一独特的群体身份提出自身满意的利益新诉求——农民工市民化,文中笔者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潘篱分析,探寻加快市民化进程的对策,进而实现其“城市梦”的追求。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新生代农民工也被称为农民工“二代”,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是我国现代产业的主力军。总体上看,他们有“三高一低”的特点,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力低。这已经使他们与上一代农民工形象有着截然的不同。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将他们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给予重点关注。并明确指出“我们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尽管他们仍被社会归类于“农民工,但他们中的许多人从内心抗拒这个称呼,甚至有人称呼自己为‘新产业工人’或‘新市民’,或许,从他们想要成为的社会角度看,与其说他们是‘农民工2.0’,不如说他们是‘新市民1.0’。”①
一、问题提出
南开大学社会系詹宁教授认为“相比上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更高,大多在从事现代工商活动,有一定现代产业技能,乡土观念渐趋淡薄,没有返乡务农的意愿,也没有务农的技能;他们更加憧憬城市的生活,更渴望融入城市,这几乎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因此,与上一代农民工比较新生代农民工在知识结构、工作需求、生活态度、人生观念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转变。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易于实现市民化转型的群体,具体表现为:(1)对城市的认同度高。这与他们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一般离开学校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说,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并且在他们心中又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享受现代城市文明,“尤其是那些自小跟随父母一起外出,在城市上学,成人后留在城市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已经基本上融入城市,他们更倾向于把自己定位成城市人,不再习惯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②(2)对自身利益有更高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有较强的平等与公平意识,渴望得到社会的尊重,渴望享有公平的市民待遇。他们希望通过进程务工寻找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告别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共享现代城市的文明成果。
不做乡下人,成为城里人。一名女工曾说:“上一代农民工打工主要就是为了赚钱回家,我们则盼望在城市安家落户,上一代与本村人攀比,我们这一代与城里人攀比。”可见他们外出打工不再省吃俭用攒钱往家里寄,而是渴望融入城市,在城里消费,过上成里人一样的生活。
“作为自我意识强烈的一代。虽然他们一直还没有进入我国政策的主流视野,仍然处于边缘化地位,从身份上讲,他们是农民,从工作上讲,他们又是工人,但他们有着既不同于农民又不同于上一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③他们外出打工,也不仅仅要在物质层面,改善自己的吃穿住行,更要在精神层面追求文化生活和娱乐享受……如果他们在城市受到了委屈,遭到了白眼,可能一转头就回去了……④尤其在当前,从农民队伍中分离出来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是城市社会化的主力军。极大的满足了城市发展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农民工是推动城镇化、工业化的重要力量,是连接农村和城镇的纽带。⑤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直接关系着城市社会化的步伐。
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障碍分析
“夹心人”的社会环境使新生代农民工长期游离于城市社会边缘上,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以外,但这并没有减弱新生代农民工对未来新生活的追求和期望。“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这是许多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评价。
(一)新生代农民工住房缺乏保障
案例1:孙恒,29岁,安徽安庆人。其进城打工10年,始终有着强烈的“漂泊感”。一直住在企业集体宿舍里的他,梦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小窝”,将留在老家的老婆和孩子接过来。但高昂的房价,让他根本无力承受。想申请保障性住房又被告知需本地户口。直到现在仍然挣扎奋斗着。
新生代农民工不甘心蜗居在工棚,更渴望在城里购买房子,一心想脱离“农门”进入“城门”。调查显示有55.9%的新生代农民工将来准备“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留下来成为“新城市人”。⑥
(二)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无法满足
和第一代农民工大多靠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在城里打拼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对接受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全面“提素”的欲望强烈,他们希望通过培训掌握技能,得到技术性强、收入高的工作,实现更高更广的人生追求和梦想。然而处在“边缘地位”的他们根本没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满足培训和进修的需求。
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子女的期望值很高,希望他们能够进城获得更好的教育。而我国分级办学,属地管理的教育体制却使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子女难以下享受和城里孩子同等的教育条件,新生代农民工不得不承担着高额的教育费用。
(三)劳动待遇较低,工作不稳定
案例2:耿某,19岁,安徽蚌埠人。其起初是在浙江一家模具工厂上班,工作一年觉得工资太低,现在又经亲戚介绍转到广东番禹某公司工作。但工资还是不高,若不加班每月只有900元,加班(每天12小时)每月大约有1500~1800元左右。当下他又在考虑重新找工作……
可见,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新起之秀,其维权意识正逐渐增强。当他们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屈服,而是抬起双脚,离开工厂,即“用脚”投票,(跳槽)倒逼工厂涨工资。对此,政府理应努力想办法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提高员工待遇,尤其是一些血汗工厂,更应注重员工的利益诉求。
(四)医疗保险支付难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缺乏稳定性,工作期限又相对较短。我国自身不健全的医疗保险法无法从根本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医疗保障项目与农民工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看病后报销难等是造成医疗保险参保率低的重要原因。并且一些用人单位只顾追求眼前利益,不愿增加成本来替农民工支付参保费用。
(五)工伤保险仍是空头支票
早在2004年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中,农民工被纳入到了工伤保险的范围内。但就目前而言,“部分高位行业为了降低工伤保险的成本,采用少报农民工人数的方法来逃避责任。由此引发的农民工工伤纠纷问题层出不穷。”⑦河南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的事例正反映了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不完善。
三、总结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院长徐长乐教授认为:“当前的新一代农民工在思想意识上比上一代更为开放,他们的成长环境不同,大多受到了市场经济的洗礼,大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和个人享受。虽然他们在吃苦耐劳方面不及父辈,但他们不再心甘情愿地接受企业强加给他们的不合理条件。如果说第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那么新一代农民工还带着对工作环境和前途的追求。因此,他们注定不甘受冷遇。”
由此笔者认为“农民工市民化”已是大势所趋。政府和社会理应要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削平门槛,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尽可能帮助他们实现“城市梦”、“安居梦”和“创业梦”三大梦想。
(一)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保体系
尽可能将长期居住在城市、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纳入到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来。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标准是市民化进程的必然选择。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提到“抓紧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进而打破农民工身份限制,有效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保体系的接轨,解决农民工医疗、工伤、养老等,为其提供最基础的保障。
(二)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半城镇化”状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市落户条件,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公共卫生、住房条件以及社会保障等涉及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让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逐步变为城镇居民,帮他们圆“城市梦”。
(三)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想扎根城市,“住”的因素最为重要。政府一方面要拓宽多种渠道,增加农民工的融资手段,增强他们进城购房的能力。另外,要让新生代农民工充分享受到经济适用房或廉价租房的优惠政策。通过市场运作模式,量身打造农民工保障性住房,帮他们实现“安居梦”。
(四)加强职业培训,全面提高素质。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纳入到城市教育整体规划中。为其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新生代农民工怀着“城市梦”到城市就业,或是学成技术积累经验后能留在城市自主发展。对此,政府部门有必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情况,结合劳动用工市场需求,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就业创业服务。如就业培训、创业资助等各种“零障碍”服务形式给予新生代农民工支持。以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才能,帮他们圆“创业梦。”
同时,进一步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纳入到城市教育整体规划中。努力加强公办学校的接收能力,让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女共享同等入学待遇,倡导教育公平原则。政府也要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扶持,强化管理。“加强对打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把合格的打工子弟学校纳入学校所在地政府教育部门的管理之内。”⑧
同时,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了要加强农村新生劳动力的预备制的培训,初中、高中毕业以后没有升上学,给他们免费培训一定时期,作为劳动大军的储备。可见作为“中国制造”的主体劳动者,新生代农民工正在成为改变中国城乡面貌的决定性力量。我们谁业不能轻视他们对中国经济、社会甚至包括政治的巨大影响力。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和利益诉求的关注已迫在眉睫,不可忽视。
注 释:
①半月刊记者:车晓蕙,黄浩苑,吴俊,潘旭。《新生代农民工:梦想在大时代升级》——一亿新生代农民工深度撞击“城市化中国”》,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社主办,2010年4月第5页。
②《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工作通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2010年4月,半月刊,第49页。
③④蔡建文:《中国农民工生存纪实》,当代中国出版社,第163-164页。
⑤ 蓝春娣,任保平:《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学习论坛,2006年3期。
⑥《新生代农民工:梦想在大时代升级》,半月谈,2010年4月1日。
⑦ 刘纪英:《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潘篱与对策》,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11期,332页。
⑧陆士桢:《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