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钟世才精神
2012-08-15涂巍
涂巍
(广西民族大学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论钟世才精神
涂巍
(广西民族大学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钟世才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是优秀干部的杰出代表。钟世才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清正廉、一身正气,心系群众、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弘扬钟世才精神,是我党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论的需要,是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对我党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钟世才;精神;弘扬
2011年8月6日,正值钟世才同志去世一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同志就深入学习钟世才先进事迹作出了重要批示。于2009年11月,自治区党委决定,授予钟世才同志“全区优秀纪检监察干部”荣誉称号,并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向钟世才同志学习的活动。
钟世才的短暂的一生所做只是平凡事,但平凡事中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却凝聚成了钟世才精神,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成为了新时期钟世才式先进人物崇高思想与优秀品德的结晶,成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典范,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巨丽珍”。正如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1]。钟世才精神就是我们新时期社会赖以发展的精神动力。
大力宣传学习钟世才,大力弘扬钟世才精神,对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论的贯彻落实,对于加强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对于各级领导班子的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钟世才精神的时代内涵
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钟世才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是优秀纪检监察干部的杰出代表。今天,在世界文化互相激荡,东西文明互相碰撞的竞争社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钟世才精神作为道德反思的镜子,就能勇敢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就能耐得住寂寞,守住清苦,顶得住诱惑,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一)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
钟世才同志身居领导岗位近20年,之所以能够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根本就在于他始终做到对党和人民忠诚,这也是他最为感人的地方。有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才能在面对岗位调动的时候说出 “一切服从组织的安排”[2]的话;才能时刻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才能牢记宗旨,心系百姓,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虽然身患疾病还情牵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正是这一忠心,才能摒弃私心杂念和人情关系的影响,虽然家中清贫,却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面对腐败分子诱惑的时候,能坚坚守第一道防线,严格要求自己,淡泊名利,公正廉明,始终站在反腐立场,敢于碰硬,在受到腐败分子威胁的时候,不畏强权,刚正不阿,敢于对腐败分子一查到底、严惩不贷。
当今,在面对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重困难时,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以顽强的意志、昂扬的斗志和乐观的情绪坦然面对,靠的就是对党的忠贞,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环境再恶劣,条件再艰苦,他们也毫无怨言,坚定地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二)清正廉洁,一身正气
清正廉洁、一身正气,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各领导干部必备的品质,是党和人民对领导干部的基本 ,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秉公用权的现实需要。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前,在各种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侵蚀影响十分严峻的形势下,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只有廉洁自律,才能管住小节、防微杜渐,在利益诱惑面前不动心,在腐朽思想文化面前不丧志,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不迷茫。
钟世才同志曾任广西贺州市钟山县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拥有很多重要权力,但他始终把“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铭记于心,从不滥用国家和人民赋予他的一份权力,在对待金钱利益诱惑时,说到:“纪检干部就是要站得直,行得正。公是公,私是私,公私要分明”[3]。钟世才对腐败行为嫉恶如仇,敢于同各种消极腐败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他这种敢于碰硬的“硬骨头”形象,是新时期我党需要大力弘扬和宣传的。坚持反对和防止腐败正是我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领导干部要将钟世才精神作为观照自己的一面镜子,随时提醒自己要淡漠名利、振奋精神,正确对待名利得失和进退走留,以昂扬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带领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找到差距,严格要求自己、激励自己和鞭笞自己。
(三)心系群众、无私奉献
今天,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呈现多样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面临的权力、金钱、美色乃至生命危险的考验是比较严峻的。作为共产党人要维护好人民的利益,积极为人民群众创造利益,自然也就不能计较个人利益,更不能想着升官作威作福,想着发财享乐的人生,必要时还要带头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
在十八年的春秋岁月里,钟世才同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他心中“群众利益无小事,绝不能让他们失望”。不管是为了群众的人身安全,还是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他都把群众利益放首位,为民谋利。钟世才同志参与调查79件信访案件,审理信访案件172件,在他查出患有绝症之后,坚持带病工作了4年。虽然他的生命只有51年,但折射出了人生的美德,彰显了高尚的风范,在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在执着中铸就着光辉。
作为社会存在的一员,多奉献、少索取不只是对共产党人的要求,也是对每个公民提出的道德要求。只有具备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才能竭尽全力地去做“三个代表”的实践者。
三、弘扬钟世才精神从何做起
新时期弘扬钟世才精神有着重大的意义,那么该从何做起呢?
弘扬钟世才精神,要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要像钟世才那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集体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是历史的范畴,具有时代的特点。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像钟世才那样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积极投身到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去,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弘扬钟世才精神,要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要像钟世才那样对百姓充满无限热爱,努力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虽然,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仍然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宗旨,仍然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大力倡导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风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和为人民服务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育,就越要求我们牢固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先进政党,她的每一个党员干部更需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抵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大力弘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风尚。
(二)弘扬钟世才精神,要与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要像钟世才那样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钟世才无论到哪里,都能自觉服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为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合理流动创造了良好环境,为个人施展才华和抱负提供了广阔天地。但是,一个人只有当他的个人选择和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相一致,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时,他的才能和价值才能真正得到实现。因此,那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精神,那种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勤勉敬业、精益求精的“螺丝钉”精神,仍然应当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和发扬。
(三)弘扬钟世才精神,要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事业的胜利,是一批批像钟世才同志怀着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党的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念。对理想信念坚定执着追求,照耀着党领导人们前进的方向,激励着党率领群众奋勇前行。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征程中,同样需要对理想信念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是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4]只有共同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才能把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
四、结语
钟世才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时代精神,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全国大力宣传和弘扬钟世才精神,就要学习钟世才精神的本质,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既发扬以往的好传统,又不拘于过去的一些做法。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要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在坚持经常、注重实效上下工夫,使钟世才精神扎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平凡岗位上,渗透在人们为实现共同理想奋斗的具体实践中。
时代呼唤钟世才,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具有新时代特征的钟世才式的新人。学钟世才,就要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新型人际关系的倡导者。特别是各级党员干部要时刻对照钟世才同志的先进事迹,找出自己的差距,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使我们中华民族在当今世界的激烈竞争中,更好地把握时代发展的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完成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
(注:本文系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106080305M373)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9.
[2]广西日报[N].2010-02-01.
[3]广西日报[N].2009-11-26.
[4]邓小平.邓小平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