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情视阈下“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探析

2012-08-15程新桂

关键词:共情人际大学生

程新桂

(淮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戴尔·卡内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在一个人成功的各种要素中85%取决于人际沟通和人际能力,15%取决于你的专业技能。大学生作为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群体,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以及家庭、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得不“谐”,变得功利化、世俗化,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共情理论是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人及沟通的重要理论,它不仅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友爱,而且可以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其中所包含的对他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等理念对构建和谐社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培养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入手,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

一、“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特点

90年代起,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改革的步子很大,物质生活条件相对改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高速公路大大拓展了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视野,这一时代长大的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极强。在城市,对于在家长悉心呵护下长大的“90后”来说,离开父母就像经历一次“断乳期”,种种“不适应症”也开始显露。而在农村,部分学生很小就成为留守儿童,在父母亲情的缺失下长大,这部分大学生情感较脆弱而且敏感。

(一)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以自我为中心。“90后”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说话做事总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为优先考虑对象。他们对自身非常的满意,对自己的评价很高,抬高自己,贬低他人,对自己的认知不清。而那些身有特长的人,他们的身上更是有着孤傲和清高,目空一切,眼高于顶,不屑与他人打交道,特立独行。还有的同学甚至还喜欢将自己个人的喜好和感受任意地投射给他或她当前所交往的对象身上,美化或丑化他人。还有的同学甚至很可能将别人对他所表达的善意当作是对他的同情和怜悯,而表现出对他人的反感和抵触。还有的同学就更过分了,随意地践踏别人的尊严。

人际敏感度高。人际敏感度高表现为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担心自己会给别人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害怕别人在私下谈论自己。现实中,某些大学生为了逃避而不主动与人沟通、交流,缺乏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交流的热情,丧失交流的信心和勇气,给自己画了个“圈”,不愿出来。

交往功利性明显。“90后”大学生更早地进入了成人世界,接触到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受到激烈的社会竞争,体验到经济节奏的迅速加快,这些都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他们对自己价值观的定位更加趋于现实和功利。他们既看重物质价值,同时也不放弃对精神价值的追求,特别是有关个人荣誉的事更是不会掉以轻心。个人的荣誉包括班级的评优,班委的任命,奖学金的获得,入党名额的争取等。个别同学,为了取得个人的成功,满足他们极强的虚荣心,他们有时会采取贿赂老师,拉帮结派等不良方法。

叛逆意识持续长。进入青春期时就开始了叛逆期,成长在网络时代的“90后”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比“80后”、“70后”的大学生强,信息获得的更多、更快、更庞大。海量的信息使得“90后”大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有自己的思想,不拘于传统,敢于叛逆,敢于说不,有勇气违背父辈不合理的意愿,对于学校不合理的规定和说法也敢提出质疑。还有就是他们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别人的倡导和建议,有很强的抵触情绪。

(二)“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

重视朋辈之间的横向联系,结成众多的“小圈子”。横向人际关系指大学生在同龄的同学与朋友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纵向人际关系指他们与父母、师长等不同年龄人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由于大学生的自我认识的提高,不愿意接受各种硬性的制度束缚,加之感情世界的丰富,更渴求高度个别化的私人情谊,以加深圈内成员之间亲密的人际关系。他们与同学、同龄朋友在生理、心理上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在志向、爱好、理想、愿望等方面有很多的共通点,使得他们有共同的话题,沟通起来也更容易。而且同辈之间的代沟也比他们与父辈、其他成年人的代沟要小得多。除此原因之外,还有就是他们的年轻叛逆心理,父母的忙碌等等,都使得他们更加重视同龄人之间的交往。

独立自主选择朋友,朋友关系深刻持久。处在成长成熟中的“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更多的表现在思想、价值观念、兴趣、文化知识等方面的相互作用上,这与之在中小学生时代的结伴同行、共同玩耍游戏为基础的一般人际关系不同,他们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是自觉自由选择的结果。一旦选择好自己的朋友圈,圈内的朋友关系会相对深刻持久,以至于在相隔数年仍然感情深厚。

交往范围和手段广泛,人际关系世俗化、复杂化。中学时代,许多同学的生活就是三点一线“家、食堂、教室”,所接触的人无非是家人、老师、同学,社会关系非常狭窄。进入大学以后,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大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学生组织、社团,他们所接触的不仅仅是同班同学,会接触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朋友;同时交往对象也不仅仅局限于同性之间,异性交往更加密切;更有一些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接触到更多社会上的人,他们的交往对象和范围由三点一线变得更加丰富,由校内扩展到校外。

伴随互联网长大的“90后”,交往手段变得广泛而且多样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以及计算机在大学生人群中已经非常的普遍。大家通过手机打电话、发短信同朋友交流,而随着3G技术的发展更能通过手机进行视频对话;当然不可忽略互联网的发展,许多大学生通过QQ、MSN以及各种各样的论坛聊天,找到更多的朋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延伸到网络世界,通过人际互动,实现人与人之间跨空间交流。除此之外,在人际关系方面,大学生的交往现状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

二、共情能力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心理学大辞典》将共情译为“神入”、“感情移入”、“移情”、“投情”、“共感”,指治疗者设身处地体会来访者的感受、需要、痛苦等心理活动的心理历程和能力。将共情能力运用到普通人的人际交往之中——能设身处地去理解另一个人的处境,体会别人的感受和需要,并把自己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知道,表现为关注、理解和尊重。

共情能力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把金钥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共情能力好的人,就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懂得理解他人,少的是责备,多的是宽容;共情能力差的就表现为心胸狭窄、自私任性,很少考虑他人,这样的人就会遭到大家的排斥。

从内容上看,共情能力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表现出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包括人际认知能力、人际情绪控制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三个方面。

共情能力改善人际认知能力。人际认知能力可以理解为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对自己以及他人的认知。大学生在与朋友相处时发生了矛盾或冲突,如果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全面地审查考虑自己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一意孤行,那么便能够和朋友相处得融洽,关系得以维持和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共情能力与人际认知能力成正相关。

共情能力提高人际控制能力。大学生能够根据各种情景的变化,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如果大学生能够将自己积极的情绪即乐观、开朗、积极的一面表现出来,就会让人有温暖的感觉,具有吸引力;而只是消极、悲观,不仅自己痛苦也会连累到他人。因此共情能力强的人便具备很好的人际情绪控制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反之,亦然。

共情能力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大学生与他人积极地进行沟通,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及时地消除误会和隔阂。共情能力高的人可以有效地了解对方的想法,增进人们之间的沟通,使人际关系朝良性方向发展。

(二)共情能力与人际归因

在现实生活当中,对发生的一些事情人们总会追究其原因,而且会自发地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推理找出原因。美国心理学家维纳 (Bernard weiner)将人们对自身或他人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直觉和判断称之为归纳。归纳包含两个方面:“一种是自我归纳即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直觉,另一种是他人归纳又称之为人际归纳”[1]65大学生如果巧妙地运用人际归因原理,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增强对他人行为缘由的思考即一个人他做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而不是仅单纯地想他这样做对自己带来的后果。这样才能做到站在他人的处境想问题,体会他人的想法,这样也许就能理解他的“不可思议”,从而能化解朋友之间的危机。

(三)共情能力与人际敏感度

敏感度(sensitivity)是由R·B卡特尔提出的16种人格因素问卷中的因素之一,此因素低分者的特征为独立、成熟、自足,而高分者的特征为易感多情,焦虑急躁、幼稚。

从人际交往阶段上看,共情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人际关系分为人际吸引和人际维持两个阶段。人际吸引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人与人之间只有在相互吸引的前提下,关系才能发展,才能进一步地了解和交往下去。“在人际交往中,可以将共情看做个体之间所怀有的相互友好、彼此喜欢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具有较高共情能力的大学生能够及时关注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并对他人的情绪体验和行为模式作出共感性认同和反馈。”[2]119-120让二者在认知和行为上达到共鸣,因此,共情是人际关系吸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人际关系建立以后,还需要做的就是将已经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继续巩固下去,让这种关系不断发展下去。如果一个人能够很好地共情,体谅对方,多为对方考虑,就能让二者在情感上更加贴近,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紧密,使双方的人际关系维持下去。

三、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

共情本身就是一种“亲社会动机”,拥有较高共情能力的人懂得他人、理解他人,这种健康的利他性有助于维护社会联结,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促进建立人际友好关系的一种手段。共情能力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征,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共情能力很有必要。

(一)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途径

1.以情育情——加强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共情

共情能力作为一种人格维度,是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尊重学生,以公平的方式对待学生。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中很重要的目标,而高校的教学工作仍然侧重于讲授教材知识和理论灌输,而不注重学生的内心、情感。教师职业的崇高性在于这个职业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也因此教师被誉为“人类心灵的工程师”。 师生共情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主动关心理解学生,以朋友的方式去和学生相处,把学生的感觉和问题放在第一位,了解学生的情况,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因素。还要经常性地保持师生之间的联络,而不是只有在上课时,学生才能见到老师或老师只留个电话号码或邮箱给学生。高校的教育教学应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从学生成长成才的高度关心爱护大学生,让大学生在学会认知、学会反思的基础上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提高其共情能力。在教学内容上,要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联系起来,透理述情,针对大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引导大学生学会体谅和理解。

2.以情达情——提高高校管理者的情感共鸣

高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民主化程度和管理透明度的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用“情”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并且已经成为当代管理艺术中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高校管理者不仅要懂政策,有大局意识,用规则来约束管理学生,更应用“情”字管理学生,把自己对学生的“爱”,体现在对学生态度语言上,从而能引导学生的思想。例如,工作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应及时从大学生的行为、语言等判断他们的需要、情感、动机并作出反应,通过敏锐的观察感觉,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情感深处,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老师的情感通达于学生,大学生又以老师为榜样,在人际交往中增加理解、尊重、关心、宽容的因素,提高大学生的共情能力。

在管理大学生的各种事务时,作为高校的管理者的用“情”管理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情”。共情能力低的高校管理者不能及时察觉到大学生的情绪、心情以及情感的变化,不能及时地做出反应,会成为师生之间沟通的障碍,会对大学生共情能力的提高产生不利的影响。高校管理者在工作中应具有公正、热情、体贴、同情、诚恳等特质,以情感人、以情容人,达到情与情之间的共鸣,从而也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大学生共情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3.以情练情——着力以活动为载体的共情训练高校是知识青年聚集之地,可以通过校园内的文体娱乐活动如校园心理剧或社会实践活动来影响并训练大学生的共情能力:

校园心理剧。在校园心理剧中,大学生可以对剧中人物的言语、动作、表情进行模仿,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从而可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情绪体验和感受能力。在校园心理剧中,可以通过设计一定的剧情,当然剧情最好是大学生熟悉的或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题材如寝室矛盾、与父母的摩擦等,让大学生在剧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并且表演的这个角色不要和自己相似,要和平时的自己不同,这样的话就能感受到自己以外的他人的心酸与困惑,可能就会改变自己以前的想法,更好地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多为他人考虑。

团学活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生会、社团常常组织并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务支教”、“三下乡”、“募捐或义卖活动”等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接触社会中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人,对他们的处境能感同深受,体会到不同的人生境界。这种切身体验能让大学生多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共情能力,也培养了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和与他人有效地沟通的能力。

素质拓展训练。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透过游戏、活动、信任、沟通、领导与被领导、问题解决等挑战性课程,建立工作团队,强化团队情谊,激发团队向心力及激励团队,受训人员通过“体验——感悟——升华”三个层次领会其中隐含的道理。它一改传统教育教学中的说教和灌输,寓知识、道理于运动、游戏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悟。拓展训练能使大学生激发个人潜能,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极大增强合作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情感和社会性价值观,帮助学生心灵成长。

(二)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方法

1.学会观察。所谓学会观察就是学会观察周围的人的情况,了解他们的情绪的变化。没有谁想成为一个让人讨厌的人,可能他的无心之举就引来了他人的反感,而当别人反感时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后果。特别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常常遇到比如公交车上让座之类的事情,大多数人在面对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都会主动让座,但也不乏有一些“盲人”,这些“盲人”不仅仅是因为道德上的差异,其实他们并不缺乏道德观、善良观,他们对弱势群体也有怜悯之心,只是因为缺乏对人的需要的敏感度,看不到对他人正在发生的需要。所以培养共情能力就应提高共情意识,需要了解周围人及事物,了解他们情绪的变化,增强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度。

2.学会换位思考。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能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为对方的行为寻找合理性,最大限度地理解并体谅对方。人与人之间相处在一起,尤其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要住寝室,各自的习惯不同难免会发生小的摩擦。比如,同在一个寝室里,有的同学喜欢晚睡,但有的同学喜欢早睡早起,这样不同的习惯就会影响到对方休息,就容易产生矛盾。如果一味地谴责对方,不反省自己,不从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只会将关系弄得更僵。所以,矛盾发生过后如果站在他人的角度想,如果我是他,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也许就能想通了。所以,要换位思考从多种角度为对方找理由,善意地去理解对方。

3.学会倾听。《现代汉语大词典》(第五版)指出,倾听就是细心地听取,也就是别人向你吐露心事的时候,要全身心地聆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对方会感受到温暖和舒适,他就会完全打开他的心扉,更加真实地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尊重对方,不要妄加自己的观点,打断别人的话,耐心地听对方讲完,让对方看到你对他的理解、尊重、关注。具体来说,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做到:

第一,完全地尊重对方,接纳对方的观点和他们的决定,而不对他们的想法妄加评价;

第二,以一种尊重而且真诚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强迫他人接受;

第三,倾听时一定要耐心,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话,安静、耐心地听。

4.学会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共情是人际沟通的桥梁,优化人际关系就必须拥有较高的共情能力。当代的大学生一般是家里的宠儿,亲人、朋友多以他为中心,因此就养成了很强的自我优越感,看问题、办事情多以自己为中心,容易忽略周围的人,认为周围的人对自己是理所当然的。因此,要提高共情能力就必须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情时多考虑周围人的观点、看法和感受。实践证明,具有“人缘型”的大学生,为人处事时能很好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更多的理解、尊重、关注他人,而人际关系比较差的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总考虑自己的感受或利益。甚至有的过于自负,常常以讥讽、嘲笑他人取乐,让人难以接受导致思想偏激,行为越轨。

丹尼尔·戈尔曼提出“情商”概念,并指出社交商已经成为衡量我们生存能力的一项基本指标。大学生是高素质和高智慧的群体,他们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命运和社会的发展。“90后”大学生在交往中运用共情,学会换位思考;不过分地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在交往的过程中相互尊重,善于用情,以心换心,赢得归心;当与人发生争议时,不是当面反驳排斥,而是用委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总之,共情能力的培养能有效提高“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改善人际关系,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大学生更好地健康发展,让国家和社会更加和谐。

[1]张爱卿.当代组织行为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政出版社,2006.

[2]吴少怡.大学生人格教育[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共情人际大学生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搞好人际『弱』关系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大学生之歌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