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012-08-15王民强
王民强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政法部,安徽 芜湖 241000)
高职思政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王民强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政法部,安徽 芜湖 241000)
与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工学结合具有更加鲜明的主体性、职业性、实践性和灵活性,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方式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工学结合;高职;思政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
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当中极其重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的模式能更好地完成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既符合学校的发展要求,也适应了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课堂,在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是切实提高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职思政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的概念界定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理论认识与行为实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工学结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培养模式它有着独特的定义和内涵,具体说它是以职业人才的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职业素质、实用技能和岗位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校内(学校自身)和社会(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建立学校和行业企业双向介入的平台,使在校的理论学习、技能实训经历与实际岗位工作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能用、可用、实用的应用型人才。我国职业教育在吸取国外合理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自身实践后,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也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学结合”模式,目前国内主要教学模式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工学交替”模式;“2+1”模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等。
高职学生思政理论课的“课内实践”教学紧扣课程内容,一般采取案例讨论、演讲、教学片、情景短剧、模拟招聘、模拟法庭以及时政播报、知识竞赛、辩论赛、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等方式实现。思政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把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使学生将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而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与人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有效地实现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政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由以规模扩张为目的的外延型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型发展模式。2005年以前,国内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一样,大多采用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2005年底,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各地大力推动并支持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教育部也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此后,国内高职院校加强了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不断借鉴国外职教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立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通过思政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可以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在接触、参与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加深对所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与技能。
(二)新课改的精神要求
05新方案还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由此可见,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思政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理论认识,另一个是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其它专业课重在传授理论知识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是着重解决“信不信,行不行”(信念、信仰和行为、行动)的问题。认知、推理不是思政理论课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是使学生的行为发生变化,尤其是品德行为的养成和完善以及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才是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学生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学习和课内外实践,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观念和政治素养,但是,必须最终体现在行动上,即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三)课堂教学时效性的要求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区别,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正是以就业为导向,旨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具有非常强烈的职业性。同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多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纯理论性的、停留在书本上的,而更多的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思政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的开展体现出来。学生由课程被动接受者变成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让学生把老师的课堂变成自己的“地盘”,拉近对思政理论课的亲近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职业性、实践性与灵活性,极大地提高了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政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第一,课内实践的内容较单一,学生众口难调。目前,思政理论课的“课内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虽能结合时代要求和学生的一般实际,但是大多还停留在演讲、辩论、教学片、校园调查等内容上,缺乏创新性;同时,有的“课内实践”教学内容没有很好地结合教材各个章节内容特点以及学生专业特点的实际开展活动,缺乏针对性。因此,难以调动90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活动的时效性难以提高。
第二,“课内实践”教学缺乏科学规范的教学大纲,易流于形式。“课内实践”教学活动虽已被纳入到教学体系中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科学规范的教学大纲,教学目的良好,但是效果不甚理想。思政课老师大多凭借自己个人的教学经验、兴趣特长,设计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带有很大程度的随意性及不规范性。同时,即使个别教学效果好的老师形成了一套较好的“课内实践”的内容体系,但由于任课老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以及统一的教学大纲,以致好的经验无法推广。
第三,“课内实践”教学机制不健全,效果难以保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的经费。加强组织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这表明思政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有效配合。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内实践”活动则表现为思政课老师的单打独斗。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一是学校重视不够,虽然为了落实国家政策,许多学校从“形式”上制订了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但实质却不能落实到位;二是学校各个部门缺乏有效配合,学校部分相关部门没有转变教育观念,认为思政理论课教学只是思政教师分内的事情,甚至认为只要课堂理论灌输好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理论讲授是主要,实践教学只是补充”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从而忽视了实践的作用,阻碍了学生的知行转化;三是思政老师之间,学校与社会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导致思政理论课“课内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提高高职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要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从实际出发,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一)根据课程内容及专业特点设计课内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根据学生思想品德以及成长的规律特点,我们将“基础”课的内容划分为“新课开篇“、“适应篇”、“爱国篇”、“理想信念篇”、“道德篇”、“守法维权篇”等,依据以上内容划分又依次将“基础”课的“课内实践”教学内容大致设计为:“敞开你的心扉”、“我是NO1”、“我的大学我做主”、“谁不说俺家乡好”、成长三部曲、模拟招聘和模拟法庭等系列活动;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放飞理想——演讲比赛”、“道德小品大赛”等大型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内实践体验中起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概论”课则通过:“谈天说地”——时事播报、重走长征路——党史知识接力赛、辩论赛、诗歌朗诵大赛、参观企业以及革命烈士纪念馆等课内实践的形式进行展开,实现了“概论”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另外,“概论”课还在暑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使学生能够有机会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课内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不能一刀切,应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不同专业会有不同的专业要求,那么在设计课内实践活动时应该结合专业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旅游管理专业,在针对“爱国篇”这部分内容开展的“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项课内实践活动时,可以要求该专业的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给同学们介绍家乡的各个景点;再如法律专业,在开展演讲比赛,时事播报和辩论赛等实践活动时,则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必须体现出法律专业博学多才,能言善辩,以及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法律逻辑思维能力。总之,在开展课内实践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立完善的课内实践教学实施细则,实现课内实践教学项目化
根据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应深化思政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实践中开拓视野、锻炼能力、陶冶情操,增强责任感。由于一个项目是项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的工作,因此,课内实践活动项目应和理论教学内容协调一致,进行周密计划和安排,克服随意性,并且要求提前告知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做到有的放矢。在开展课内实践活动时应严格按照项目化教学法的要求实施,其实施的流程如下:1.明确项目任务:教师提出任务——同学讨论;2.制定计划:学生制定——教师审查并给予指导;3.实施计划:学生分组及明确分工——合作完成;4.检查评估:学生自我评估——教师评价;5.归档或应用:记录归档——应用实践。另外,教师还应搜集学生反馈意见,对方案进行修订,在反复的检验论证之后,将活动的方案固化下来,形成固定的模式或机制,便于今后的课内实践教学。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实现课内实践教学全员化
为了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应打破认为课内实践教学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分内事,由任课教师组织实施的传统观念,而将专职辅导员,学生处,教务处,各教学系部,后勤服务处,图书馆等各个部门纳入到思政教育教学的渠道中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互相配合,有效沟通。不论是政策给予上,还是经费保障上,各个部门都应大力支持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育人合力,保证教学效果。同时,院领导要提高重视,高度贯彻05方案的精神,成立“课内实践”教学效果监督小组,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确保实践活动的开展畅通无阻。另外,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培育思想交流空间,如“博客心语”、“QQ心声”、“希望热线”等新载体,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最终实现思政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全员化。
(注:本文系2010年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1643)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1).
[2]曾令奇,张希胜.我国高等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06,(9).
[3]张文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7,(28).
[4]张晓荒.构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政课程新体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0).
[5]周旭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性教学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
[6]郭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7]李建华,桑立群.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内实践探析[J].广东白云学院学刊,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