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不阳刚”背后的性别角色问题
2012-08-15李英
✿李英
“伪娘”一词来源于日本动漫的一个概念,泛指“拥有女性美貌的男性角色”。在之前的一档娱乐选秀节目中,登场的男选手们个个妩媚多姿、雌雄难辨,在评委和观众多次“验明正身”的质疑中红遍网络,由此引爆了“伪娘”风潮。如今,这股风潮也渐渐刮进了校园。
男子汉本应阳刚气十足,然而当下,从幼儿园到大学,为数不少的男孩子娇滴滴的,行动扭扭捏捏,比女孩子还要胆小怕事。
针对这个现象,某市中学制订了“阳刚男生”标准。标准包括:尊重女生正常交往、不耍贫嘴不骂不闹、勇敢坚强不怕挫折、崇拜英雄敬仰模范、心理健康举止稳重、爱憎分明有正义感、生活健康志趣高雅、礼貌待人不要粗鲁、不留怪发不穿奇服等。
“阳刚男生”标准在互联网上被迅速转载。“男生不阳刚”这一普遍现象以及透过这一现象折射出的问题令人深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男生不阳刚”,又有什么办法能帮他们找回本应具备的男子气呢?对此,网友的看法褒贬不一。
会呼吸的痛:缺啥“补”啥。应该说,这个学校的做法符合绝大多数教育者和家长的想法。男生缺少阳刚,那就制订“阳刚男生”标准;女生缺少贤淑,那就制订“秀慧女生”标准。以此类推,似乎只要是学生缺失的,都可以通过“教育”补上。殊不知培养学生,环境更重要。学生的性格也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所接触的环境以及人和事,才是制约他们性格形成的决定因素。我们忧虑学生们的性格,先要反观我们给孩子创造的成长环境才是。
名花解语: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家长舍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有些学生甚至到了中学生活依然不能自理。此外,在独生子女普遍化的今天,学生们在得到更多关爱的同时,也比以前的孩子更加以自我为中心。正是这种长期的溺爱,才致使男生们缺乏阳刚。
星语长天:一般男生比女生的智力和情感发育晚一些,因此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女生经常被树为榜样,男生长期得不到认可。老师和家长为了省事,总是以“乖”为标准来要求学生,男孩生性好动,却非得规定他坐得端端正正,把手背在后面听课。学校尤其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应允许学生张扬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适应能力。教师更应该明确男女生的性格差异,给男生以更多的宽容。
山水之间:如今的女孩不像女孩,男孩不像男孩,都是受了流行文化的影响。再不能任中性化流行文化在电视上泛滥,避免小男生跟风模仿。
日出的幻想:在幼儿园和小学,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来开家长会的大多是母亲,父亲往往以工作忙为由缺席,致使男性氛围严重缺失。教师要建议男家长多跟孩子沟通,学校可组织男老师当“副班主任”,让男老师全部参与班级管理,尽可能地增加男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机会。
懂不丁点儿:无论幼儿园、小学还是中学教育,都过多地倾向于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人格的塑造、良好个性的培养教育,尤其是“性别教育”严重缺乏。
寂小寞:我以前班上有个男生有点“娘娘腔”,天天跟女生一起玩。老师和同学经常对他指指点点,经常嘲笑他。我想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正确引导,而对那些鄙视他的学生要进行教育。
奇迹海:真正的秩序、责任其实是从自由中衍生出来的,学校越是给予学生权利,学生越能懂得自律。什么都替他们想到了、做完了,毕业后他们又该扶着谁的手向前走?教育环境和评价制度不应过多地打压学生的天性,把在教室死记硬背的时间让一部分出来,带学生们在运动场上奔腾,学生想成“伪娘”都难。
总有一天:我小的时候,跟父母上山打过柴挑过担子,明白一个真正的男人应该怎样做。家长应该抽出一点时间,引导男孩子做一些男孩子该做的事情。学校也应多开展一些类似军训的活动,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办成军校的形式,用军人的姿态对待学习、对待生活,也许能对孩子们有帮助。
当前,男生缺少阳刚的现象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学校能意识到这一现象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是值得欣慰的。但真正落实起来并达到社会效果,绝非一个“阳刚男孩”标准就能解决的,这里面的深层原因涉及很多方面,应引起社会的全面重视。下面笔者就从心理学角度谈一谈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最新的观点、以及落实到教育当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到底男孩应该什么样?女孩应该什么样?这个问题涉及到的其实是性别角色问题,更确切地说,是关于目前这个时代和社会的“性别角色期望”和“性别角色认同”的问题。我们只有澄清了几个概念之后,才好讨论这件事。
首先要澄清的两个概念是“生理性别”和“性别角色”。生理性别由先天遗传的基因(性染色体)和性器官所决定,很容易通过外生殖器加以区分,正常情况下终生不变。性别角色则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特征当中与生理性别相联系的一系列人格性质,由后天养成,受经济、文化、社会风气、家庭教育等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由生理性别与这些社会因素的互动过程所决定。一个人的性别角色身份,即通常说的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男性化的或女性化的),又可称为心理社会性别。
要澄清的第三个概念是“性别角色期望”。这是指人们对于不同性别的行为、责任及相互关系所具有的一系列观念和期望。这些期望或观念的具体内容存在着社会差异、文化差异、时代差异、群体差异以及家庭差异。也就是说,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群都可能会有不同的性别角色期望。上文所说的“男孩要阳刚”“女孩要温柔”以及某学校所设立的“阳刚男生标准”都属于性别角色期望的内容。
性别角色期望的内容具有时间上的稳定性,但也会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慢慢地发生变化。比如,中国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历史长达两千余年,因为耕种土地以体力为主,所以才会发展出以生养男丁为顶级大事的社会文化。曾经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男尊女卑”的角色等级关系划分都基于此。直到工商业的发展取代了农业的首要位置,机械化大生产的普及使智力发展能够替代体力不足,在体力上毫无优势的女性才有机会、有可能与男性一起接受教育、发展才智,性别角色关系也因此得到深刻改变。在过去千余年,各行各业都由男性完全垄断,在近百年间,这种状态飞速变化,从政府要职到“飞天”的宇航员,女性的身影从无到有,从少到多。1905 年中国设立第一所女子高等学府,到1999 年女大学生的比例已达39.4%,到2006 年博士生中女性比例也已达35.7%。随着女性与男性一起接受相同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过去曾被认为专属男性的特质,比如理性、思维缜密、处事果断等,也同样成为现代知识女性的特点之一。而情感丰富细腻、重视人际关系、擅长言语表达等特点也不再为女性特质所独有。进入21 世纪,教育的广泛普及使智力发展水平不再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信息网络的发达更使青少年接受信息的途径比以往所有年代都有了更大的扩展,因此新生代年轻人的性别角色差异必然日益缩小,并出现互补与弥合的倾向,反而是不同代际之间对于性别角色期望的差异将日益增大,这也是前文当中很多成年人感叹“男孩不阳刚”的深层原因。而前文所述的某中学所制订的“阳刚男生”标准,其实在笔者看来,实在没有哪一条必须成为某个性别的专属特质,反而应该是现代男生、女生都应当具备的特点。
整体而言,社会比较容易包容有男孩特质的女孩,如女扮男装的花木兰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但反过来,男扮女装直至今日仍然让人觉得不好接受,焉知其中没有“男尊女卑”心理定式的延续?纵观历史,中国男性身上的女性特质一直多于西方。西方受古希腊文化以及“骑士精神”的影响,男性以强壮而有力量为美。而中国的男性大致可归为文人和武士,且由于政治统治的需要,一直以文人为尊,这些文人常以“风流倜傥”“羽扇纶巾”“儒雅”“清秀”为荣,这些特质又有哪一个与“阳刚”有关呢?
对一个人性别身份的判断被称为“性别角色认同”(简称性别认同)。一方面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性别身份在心理上的确认与判断,比如将自己视为男性化的还是女性化的;另一方面也可指其他人对当事人性别角色的识别与判断。这两种判断都取决于当事人的外在行为表现与判断者自己所持的性别角色期望的相符程度。因为涉及到判断者自己所持的性别角色期望,所以必然存在“见仁见智”的问题。同时性别认同的概念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性别角色身份形成的过程。比如儿童在3 岁左右才能识别和标定自己和他人的性别;六七岁时才能懂得人的性别不会随服饰、形象或活动的改变而改变,也不会随年龄增长和自己的心意而改变。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性别角色知识的增多,慢慢出现了性别角色偏爱(3~5 岁是第一个高峰,青春期是第二个高峰),出现性别角色行为的有意识采择,逐步获得性别角色身份。青春期时由于性生理的发展,会产生强烈的与性别相联系的性意识与心理期望,对不符合性别特质的行为表现更为排斥。但是过了这一阶段之后,则开始能够意识到性别角色期望只是社会习俗,并非固定不变的规则,性别角色偏见会慢慢减少。
在现代性别角色的分类研究当中,除了男性、女性角色的传统区分之外,还另外增设了两类。一类是性别角色未分化导致的“中性化”,或者称“无性化”,指个体身上社会性别角色不突出,既未表现出明显的男性气质,也没有明显的女性气质;另一类是在性别角色分化和发展充分的基础上形成的“双性化”,指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中的积极特质在个体身上的整合和平衡。当前的性别教育研究发现,那些在成年后能兼有“两性之长”的人,如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性和兼有刚毅、果敢等气质的女性,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学习成绩均较好,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比其他3 种类型更为出色。在教育儿童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阳刚、坚定、果敢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腻、感性、依从等女性特点),易使儿童个性发展有失偏颇,进而限制其智力与个性健康的全面发展。
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父母亲或是教师,哪怕本意再好都不应该人为地揠苗助长,妄图穿越哪个阶段直奔“双性化”;也不应该强势地把自己所持的性别角色标准包括人格特质标准强加给孩子,比如强迫儿童“听话”“乖巧”、无条件地“顺从”;更不应该按照自己所喜欢的性别来塑造和对待自己的小孩,比如一心想要男孩的父母按照男孩标准来养育自己的女儿,一心想要女孩的父母却把儿子打扮得花枝招展;同样,也不应该无意识地把男孩子只交给奶奶、姥姥、妈妈、女老师等女性来养育,男性也应该加入到教育的队伍当中来。已有研究发现,在未完成性别角色分化之前,就太早有过多异性性别行为特征的儿童,比如前文中网友“寂小寞”所提到的那个娘娘腔男孩,这类儿童往往会处于被同伴拒绝的边缘,其自尊水平也较低。
因此良好的性别教育既不应该是“无性化”教育,也不应该只按照父母或成人的喜好来进行,而应该顺着孩子先天的性别倾向来加以引导。首先让男孩(或女孩)先接受和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及相关的性别角色特征,乐于做一个男孩(或女孩),之后再探索、学习和吸收异性特质中的正向特征。
总之,如果还是用刚和柔来形容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话,笔者不期望刚或柔专属于哪个性别,而是衷心期望今天的男孩子能够外刚内柔,女孩子能够外柔内刚,并且能随着现实的需要自由地转换,需要刚的时候能刚,需要柔的时候也能柔,这样,他们将会是美好而健康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