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与“学”相结合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以金融学专业为例

2012-08-15艾志红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教学内容

艾志红

(江西财经大学 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330013)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概述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11门课程之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在本科教学阶段必修的最基本的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如何进行选择以合理配置稀缺资源的行为科学,其用现代数学方法进行经济数量关系分析,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精确描述和解释成为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 深奥、晦涩的数理分析,往往使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望而生畏,理解起来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严重的还会丧失学习兴趣。本教改研究结合我院金融学专业的特点,西方经济学对该专业的继续学习提供了较强的理论基础,也是我院较少将西方经济学课程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两个学期学习的专业,学习时间较为充欲。对该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知道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都表现出有很强的学习欲望,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西方经济学的深奥、晦涩的数理分析,一部分学生由于自己基础有限而慢慢放弃,一部分学生由于枯燥无味放弃,能一个学期坚持认真学习的学生少之又少。本教改课程将“教”与“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经济问题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达到活跃教学气氛,这样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现实经济现象、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文献综述

为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掌握现代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后备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展了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实践。目前教学研究多集中于“教”,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进,来拉动“学”。如穆红莉(2007)针对社会对应用型管理人才的需求特点,探讨了如何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张继鹏、张家来(2008)针对“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庞大复杂,提出用“新旧知识之间的比较”、“易混淆概念的比较”和“理论与实际相比较”的比较教学法来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张俊娥(2011)针对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由于“满堂灌式”的封闭教学方式、理论与现实经济分析严重脱节所导致的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教改要“创新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点;创新教学手段和模式;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加强实践性教学”。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多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满足社会需求等方面入手,这样的教改实践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有促进作用,但只强调的“教”的主动性,而缺少“学”的主动性。

三、“教”与“学”相结合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由于西方经济学的深奥、晦涩的数理分析,为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将“教”与“学”结合起来,将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经济问题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这样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现实经济现象、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一)“教”方面

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动性。教学内容应深入浅出,教学方法可多样化,整个教学内容覆盖整个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由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是一个学期学习微观经济学,48课时,一个学期学习宏观经济学,48课时,从时间来看相较于其他专业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生而言时间较为充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使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案例教学法,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经济生活很紧密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案例使学生根据经济理论理解经济现象。如微观经济学中供求理论,在这部分理论学习过程中可以用供求理论来解释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原因,比如为什么某一时期猪肉价格持续上升,上升之后又开始下降,也可以解释什么时候会发生腐败现象等。在讲解消费者行为理论时我们也可以用边际效用原理来解释婚姻生活中的七年之痒,解释为什么钻石的价格高于水的价格等。在宏观经济学部分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介绍我国2008的经济形势及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及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是如何演变为金融危机进而转化为债务危机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还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式教学法,如序数效用论者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方法与生产者均衡进行比较、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比较等,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二)“学”方面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为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我国热点经济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讨论式教学。每章内容结束后将学生以6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并选举一人为代表在课堂上发表本组观点,并形成书面报告上交。如结合供求论分析我国房屋价格变化趋势,结合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我国的犯罪行为,结合生产者行为理论分析我国高校扩张的规模经济等,结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讨论我国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的使用及带来的效果。由于时间的有限性,尽量把每次讨论时间控制在一节课之内,可以随机抽取两组学生由该组代表发表观点,最后在由教师进行点评。通过这种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及时掌握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并使他们认识到经济学就在自己身边,学习积极性随之提高,并有主动学习的欲望。

(三)关于课业设计与考评的思考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理论基础课 ,课程内容之间有很强的内在连续性,学生旷一次课就很有可能导致下次课听不懂,所以可以通过随机点名的方式来约束学生每次课必到。另外为提高教学效果课后作业必不可少 ,一般而言 ,每一章结束后应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并根据作业的检查效果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与强调。学期末的闭卷考试主要用于检测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有利于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本学院规定期末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可以将平时成绩分为两部分,到课率占10分,一次不来扣两分,课后作业占10分,不做作业一次扣2分。从外在进行约束也有利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将“教”与“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关系,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基础理论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中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分析现实经济现象、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1]穆红莉.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专业《西方经济学》教改思路探析[J].高教论坛,2007,(5).

[2]康锋莉.西方经济学教学如何走出“李嘉图恶习”[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5).

[3]张继鹏,张家来.比较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统计教育,2008,(5).

[4]年四敬,赵鸿雁.基于应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改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6).

[5]易杏花,刘云忠.让“沉闷”的经济学生动起来——《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6]卫华.《西方经济学》教改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J].北方经贸,2010,(6).

[7]匡萍.发互动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2).

[8]张俊娥.应用型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改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

[9]赵栋强.“西方经济学”教改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

猜你喜欢

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教学内容
简明经济学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西方经济学》课程设计中高职教师角色的定位
试论讲好导论这一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经济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