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12-08-15曾予
曾 予
(湖北中医药大学 人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1],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是培养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我国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人们在社会转型期呈现出价值多元化的态势,以社会为本位的传统主流价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的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深刻转型,使大学生在价值观的树立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这些都为当前高校德育带来了严峻挑战。
一、目前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目标与现实疏离。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的指向和归宿,在高校德育系统中具有指导功能,对整个德育过程起着导向和控制作用。高校德育目标太高、内容太泛,不能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各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习惯用一个标准要求全体学生,而这个标准往往与现实生活相疏离,漠视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境,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性、针对性差、缺乏现实操作性,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德育方法过于简单教条。随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入,新时期德育的环境、对象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德育思维和方法的滞后性在德育活动中仍然存在:一是高校德育重理论灌输,轻能力培养,重视榜样示范,轻个体自觉;二是强调外部管理,忽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自我教育,重传递、轻思考,强调德育知识性的传授,忽视了道德选择和能力的培养;三是共性教育多,个性教育少,缺乏层次性和个体性,不能针对每位学生的思想实际,德育也就成了空洞说教;四是强制说服多,启发诱导少。不少德育工作者不顾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加的现实,仍然简单地用教条的方法去教育学生,用奖惩和权威驯服学生,用指令式、强制式纠错的方式压服学生,以服从来评定学生是否达到标准,学生易产生逆反心理。
(三)高校德育的理论与实践错位
1.缺乏对道德行为的培养和锻炼。近些年来,关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调查都暴露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知行分离、言行不一的现象严重。这一问题的存在,与我们长期以来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德育途径有关。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学生必要的道德知识,让学生掌握社会所倡导的行为规范是完全必要的,但这不等于是德育过程的全部。而现实生活中一个严峻的事实是:我们的德育的确培养了一些有道德知识而无实际道德行为的人。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德育与一般学科教育之间的区别。既然道德是实践精神,德育就不能只有精神的传授而没有精神的实践,更不能仅仅按照知识获得的多少或卷面考试成绩来评价人的道德品质的高低。
2.道德实践活动缺乏必要的生活性和有效性。大学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实践活动是促进社会的道德需求转化为学生自身道德的基础。道德实践活动应该贯穿主体性原则、贴近生活的原则和参与性原则,这样的道德实践活动才富有实效性。但现实中道德实践活动形式化倾向明显,以至于活动轰轰烈烈,效果微乎其微。不可否认,大型的德育活动可以起到渲染氛围、广泛发动的作用,一些实地参观、考察活动能引起大学生的情趣,产生激情,促使他们萌生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等。但有些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是模式化问题严重,过分局限于传统的经验,缺乏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二是个性特点不明显,集体活动只能解决一些普通行为的问题,缺乏针对性,不能成为人格塑造的主要方法;三是实践活动容易流于形式,关注外界反应多,对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少;四是在活动中接受教育的主体缺乏主动性,缺乏问题意识,大学生往往注意活动形式上的热闹,忽视活动的思想内涵,活动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较大。
(四)德育认同低效,缺乏对大学生德育内化途径的关怀。所谓内化,就是受教育者将教育者所“传达”的内容转化为自我的思想品德的过程。燕国材教授将内化分为:定向、认识、评价、顺从、认同、良心化六个环节。其中认同是内化的关键环节[2]。当前大学生思维方式与过去相比有较大的变化,从“接受→消化→实施”转化为“判断→取舍→实施”[3],不再是直接的接受,因此过去简单灌输的思政课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而认同是内化的关键环节,受教育者只有深刻认同德育内容,才可能将德育内容内化为自我的人格品质,进而外化为自觉的行动。现今很多大学生往往只是知道德育的诸多要求,但并未真正从心底认同这些道德规范,更难将这些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按之行为于外。
(五)社会道德危机及个体信仰危机给高校德育带来冲击。伴随着全球化浪潮而来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和由此引发的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危机和信仰危机也对当前高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社会性道德危机给高校德育带来了影响,使教育行政部门一厢情愿地传授和灌输一元化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案受到严峻的挑战,也使高校德育教师们的艰辛努力难以奏效。很多大学生并没有真正接受学校向他们所传授和灌输的价值观念,即使“接受”也只是知识性地接受,而没有将这些价值观念内化为其内在的价值信念,并转化为道德行为体现于道德实践之中。
(六)网络对高校德育带来的影响。网络使高校德育工作信息传递更加迅速,能使高校工作更具吸引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空间更加广阔。但网络的发展也使高校德育面临更大的挑战。网络的虚拟性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网络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使高校德育的主导地位受到价值多元化的冲击。在网络出现以前,高校大学生们接受的德育内容多以传统道德伦理知识为主,并经过时间的沉淀形成一种稳定的思想道德意识。但网络提供了一个对任何人都开放的没有国界、没有疆域的空间。网络中各种思潮、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激荡,对待同一件事物人们的认识多种多样,这使得大学生们的道德界线也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高校传统德育工作的控制力受到极大削弱,冲击了高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性地位,难以保证社会所倡导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大学生的有效引导。
二、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应在德育价值取向、德育方法、德育过程等方面进行改进。在德育价值取向上,应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关注有完整的生命表现的人的存在;在德育方法上,应强调德育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强调学生的理解、体验、感悟、交往和实践等;在德育过程上,应强调人的动态生成,注重德育过程的本体价值。
(一)创新德育理念,增强德育实效性。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应是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某些规则,而是要鼓励学生接受理性的指导和自我决定。德育理念创新应主要在以下两方面努力: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充分重视大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从传统的防范型德育理念向主动发展型德育理念转变,引导大学生学会主动选择、主动发展,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自我教育能力。在进行共同德育教育时,也要确立具有层次性的个体德育培养目标,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二是树立开放型的德育理念。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剧烈变化,要充分发挥德育的信息选择和文化整合作用,主动迎接开放社会的各种挑战,引导和培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世情国情,帮助提高学生在各种思潮下的分析能力、识别能力和选择能力,使学生具备辨别大是大非和从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二)优化德育内容。首先,德育理论应与客观实际相联系,强调德育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引领作用。当代青年思想活跃,务实求真,不轻信盲从,远离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或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德育理论,很难使青年人认同。因此,德育理论应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增加一些既体现鲜明时代特色的“热点”又符合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要求的内容。只有使受教育者在生活实践中能体验、感受到德育理论的真实性,才可能认同、信奉,内化为自我的人格品质。其次,德育内容应生活化。德育内容要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生活。美国教育理论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体验、感悟、理解德育内容,可以避免传统硬性灌输的弊端,有利于学生对德育内容融入真情实感,在情感体验中产生移情和共鸣,提高对德育内容的认同效果。再次,德育载体应多样化。在美国,学校的所有课程都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载体,美国高校除了开设宗教学、伦理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公民学、美国总统制、欧洲政治思想等公开的道德课程外,还十分强调把道德教育渗透到文理各科教学之中,注重发挥各学科对道德教育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这一点非常值得高校学习与借鉴。
(三)创新德育方法。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主要解决的是思想道德教育“怎么教”的问题。一是把德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单向关系转变为互为主客体的互动关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辩证的思维方式。二是重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德育工作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德育过程中要善于激励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动机,营造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把个体自我教育和集体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高校应努力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完善人格,提高觉悟,实现自我教育。
(四)改进德育形式,变灌输教育为重视学生主体性教育。灌输教育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道德教育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教育强调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在教育中的作用。学校道德教育要改变教师主宰、说教灌输、漠视主体地位及精神的传统方法。可以借鉴国外一些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如价值澄清法、角色扮演法、两难困难讨论法等,提高德育的效果。通过创设情境、诱发认知冲突的方式,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产生重建自己的道德经验结构的需要,促进主客体的交互作用,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
(五)加强社会实践,突出德育的践行性。要强化德育实践环节,让德育活起来,开放德育活动课,增强可操作性,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情境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社会是教育的大舞台,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认为这是在课堂上、书本上得不到的教育。它是一种把科学知识和社会意识结合起来的综合教育,对受教育者价值观、责任感、关心公共生活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大优势在于把社会、课堂和受教育者紧密地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轻松的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把自己的成长、成才同社会发展、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在活动中磨炼自己的报国意志,坚定自己的信念。
(六)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可以归因于信念的淡化和价值取向的扭曲,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必须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德育工作者要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在采用传统的说服、榜样、评价等方法的同时,还要把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了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等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以增加德育工作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1]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张艳萍,李海.高校德育认同低效的归因与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1).
[3]陈均土.高校德育应该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J].河南社会科学,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