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现状和思考
2012-08-15肖艳芳
肖艳芳
(武汉科技大学 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文化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得,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并且反过来可以指导和规范实践的价值和认知体系。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往往在法律之外规范着人民的言行,产生并改变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总结文化,认识文化,有选择的扬弃文化是关乎国家民族发展的大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阵地——高校教育,更要时时思考,时时注意。在变化中总结,在变化中发展,统一思想,与时俱进。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各种思想、文化孕育了一批批优秀的中华儿女。这其中,具有共产主义特色的“红色文化”一直是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可是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红色文化的教育与传承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我们高校工作者们要正视问题,迎难而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将红色教育落到实处,做出成效。
一、红色文化及其特点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自由与解放的斗争中,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现象,包含精神和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包括在战争时期和和平建设时期所形成的激励人向上的精神如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崇高的爱国主义,坚定的无产阶级信仰,无私的革命奉献精神等等。而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往往是精神的载体,也就是红色文化资源,比如革命遗迹,各种纪念馆、博物馆等等,它们有着具体的实物,直观形象。很显然,这两种形式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一直是德育教育的重点。在教育的过程中,又不断的总结、提高,形成了不同于一般文化教育的特点。
第一,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性。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形成的,必然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导向功能。通过高校红色教育,让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更强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二,具有丰富的题材。与许多传统文化不同,红色文化经过多年的总结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题材。既包括各种具体的物化的红色资源,又包括精神层面的红色精神。各个阶段还有不同的题材内容。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的客观载体,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各种革命纪念馆、领袖的故居、革命遗址等。通过实践,传递的则是各种红色精神,包括党和人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依靠的知识、信仰、价值、精神和规范,它是红色文化的精髓。
第三,具有广泛的传播渠道。红色文化是以文化艺术的形式,将红色精神予以提炼,传播。比如红色歌曲、红色电影、红色旅游、红色故事等,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高尚的红色教育融入其中,用艺术去感染受众,用精神去教育受众。近几年,红色网站成为一个崭新的传播渠道,网上的红色论坛、博客等让很多热爱网络的年轻人趋之若鹜,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顺应趋势,改革教育模式。
第四,具有复杂的现实性。在中国,学生从小就一直接受红色教育。可作为即将跨入社会的大学生,接触到的外界冲击和干扰也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如果将红色精神与复杂的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如何处理好红色精神与社会现实中产生的复杂矛盾,引导学生将红色教育落到实处,解决实际困难,将是高校德育工作最大的重点和难点。
二、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早在1987年5月29日就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二十多年以来,各高校工作者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用最大的热情和努力履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责任,红色文化教育一直是教育阵地上高高飘扬的红旗,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题材越来越丰富,各高校在红色教育方面推陈出新,掀起了又一轮红色教育的高潮。
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趋势,经过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普遍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有着强烈的正义感,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参与的欲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接受和认同的方式在发生着变化,他们在尝试着思考、辨析,因此,普通的说教与灌输他们不愿意接受,转化教育的模式势在必行。
当代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一)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容易迷失人生方向。离开高中校园,离开家庭的呵护,当代大学生渴望自由,渴望独立,渴望接受新鲜事物。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小社会,各种社会思潮,各种人生态度,生活方式潮水般的涌到学生面前。他们热情却缺乏警惕性,他们关心政治却缺乏辨别力,他们追求成功却厌恶积累,如此种种,严重地影响着他们正确人生观的建立,部分学生中,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失,让拜金主义、机会主义占领了我们的阵地,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
(二)应试教育过于强调考试与分数的重要性。眼下的中国,大学以前的教育阶段,大多强调的是文化课知识,数理化、英语成为教育的核心。尤其在高中阶段,很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缺失或者不足的。造成了学生关心分数多于关心集体,关心自身多于关心他人,同学之间更多的是竞争而不是互助。如何能在最短时间内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红色文化教育是我们最有效的武器之一。
(三)环境的开放,外部思潮的涌入警惕着我们红色文化教育的迫切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中国对外全方位开放以来,西方的文化思潮、生活理念、价值标准一拥而入。大学生对于外界信息的渴求,对外部世界的好奇,让他们很容易去学习,效仿。例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只有西方文明才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文明,而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对西方文明的抵制都是错误的,还有其大肆吹嘘的中国霸权论等,让大学生觉得新奇,并以效仿为荣。这些都说明我们阵地的丢失,都说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红色文化教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宣扬还有待全社会的重视。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下,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红色文化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弘扬。比如,大学生流行过情人节、平安夜、万圣节,而清明、端午、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在革命长河中重要的时间节点,除了记住了七一、八一、十一以外,革命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知之甚少。虽然近几年国家通过立法强调了清明、端午的重要性,但在高校层面,还有很多工作等待着我们。
(五)高校教育模式的落后。目前,高校的红色文化教育还没有形成自身的体系。很多教育内容是借助于政治课的内容中,以课堂宣讲,灌输为手段。这些德育内容和方法由于缺少创新性,必然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好,甚至于反感教学。虽然近年来,各高校加大了对红色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改革力度,也出现了唱红歌、重走长征路、实践红色精神等活动。但活动往往是片段的,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形成的影响力有限。
三、改革高校的红色文化教育,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
高校各级党委、团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门要提高对红色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正确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立场坚定的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和组织红色文化教育。充分认识到红色教育不单独是德育教研室的工作,而是需要全体高校教育工作者,各个部门统一部署、通力合作、持之以恒努力的一件大事。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寓教于乐
我们现阶段有传统的课堂教育,也有欣赏红歌作品,参加红色旅游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一定要统一部署,下大力气整合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将参观与回忆结合起来,将回忆与经典重温结合起来,将重温与现实发现结合起来,将现实发现与投身奉献结合起来,将学生置身于全方位的红色文化熏陶之下,自觉自发地当红色文化的继承者、参与者、传教者。
课堂仍然是德育工作者最重要的阵地,各种实践与认知需要在这里得到提炼与升华,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理念。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学生乐于接受并且是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是摆在每一个德育工作着面前的课题。比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在《中国近代史》等课程中将欣赏“经典红歌”引入课堂,针对不同的内容给学生播放相应的曲目,并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内涵,同时,鼓励学生学唱、爱唱红歌。这种教学方式生动形象,活跃了课堂气氛,用艺术感染学生,用精神教育学生。这一做法明显弥补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方式枯燥的现状。其实我们有单独的历史教育课、音乐欣赏课、红歌KTV比赛和红色旅游,为什么不能将这些课堂外的内容融入我们的课堂教育呢?
(二)红色文化教育要把握时代脉搏,融入时尚元素
众所周知,现代的年轻人思想活跃,对新鲜的事物兴趣浓厚,以追求时尚为荣,这也提示我们的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比如,传统的红歌传唱,也可以通过改变节奏、伴奏、艺术形式以及演唱方法等,真正贴近当代年青人的脉动,拉近与青年学生的距离。在传统中融入新鲜元素,传统才会世代传承。
(三)红色教育要突出特色,减少雷同和重复
近几年,红色教育得到各级校领导和高校工作者的重视,大家纷纷花大力气开展红色教育。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同质性严重,特点不突出。比如,同一地区的高校,红色旅游去的地点往往都一样。A系的红歌卡拉OK比赛刚结束,B学院的红歌新唱马上开锣。笔者觉得,红色教育也要丰富教育内容,因地而异,因专业而异,组织不同的活动。教育工作者有责任组织更多的红色活动,整理和发现更多的红色元素,将这些融合成更多更经典的红色文化,并将之传给我们的学生。
[1]张文,李雅莉.“经典红歌”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资源[M].当代教育论坛,2010,(5).
[2]徐朝亮,周琰培.利用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J].继续教育研究,2009,(7).
[3]张首先.红色文化的价值资源与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
[4]郭少华.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井冈山大学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