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轮美奂 意境悠远——论林语堂汉译英作品中“美”的格式塔质
2012-08-15葛小颖张德让
葛小颖,张德让
(1.安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2.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一、引言
林语堂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作家及翻译家,他不但撰写了大量的英文著作,而且在翻译上的造诣非常深厚,不仅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而且对中西方文化精通熟练,他的语言流畅生动,思想行云流水,风格锋利幽默,将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介绍到西方。关于林语堂的翻译研究有很多,主要分为对于其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的研究。其中大部分是关于其具体的文本特点和语言分析的,这些对语言转换的微观分析对于翻译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翻译是一项包括文本客体、译者主体、以及文本与译者动态作用的综合性活动[1]P26。对文本客体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语言成分、句法结构的分析上,而且还要从宏观上对其进行更深层面的研究。
本文借鉴了格式塔心理学的重要内涵思想,特别是整体性,相似性和闭合性原理,从宏观上分析林语堂的汉译英作品。将他的全译作品《浮生六记》与包含于他一些英文著作中的中国古诗词及小品文的翻译结合在一起从整体上进行考察,而不是局限于他翻译的某一个文本或篇章。文学文本作为艺术客体具有其相对独立的整体性,即格式塔质,它不是语言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言、象、意及其结构的高度整合,具有艺术作品的完形性特征[2]P2。通过具体分析研究可知,林语堂汉译英作品的成功以及对于译语读者产生的巨大影响主要源于其译文中所展现的“美”的格式塔质。文本作为整体所具有的格式塔质是各个成分综合而成的有机统一体,对整体的把握能够更有效地深化对各个成分的认识与理解。
二、思想风格上的清新美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相似性原则,风格、位置、方向、颜色等相似的实体在人们心中会形成一个整体,即看起来相像的物体倾向于被知觉在一起。通过相似性的原理可以管窥林语堂在翻译时对原文本的选择,他选择和自己性情相通的作家,和自己人生哲学观相似以及和自己风格契合的作品。
首先,林语堂对于中国的哲学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的翻译的沈复的《浮生六记》中,将中国文人趣味盎然的生活生动地再现出来,同时他还选译了大量的中国古诗词、散文等,许多都包括在他的两本影响甚大的英文著作《生活的艺术》和《吾国与吾民》之中。比如他翻译的屠隆的《冥寥子游》,充满了道家的自由自在,清静淡泊的道家思想。他选择的李密庵的《半半歌》里包含着知足常乐的人文主义生活思想。还有苏东坡的诗词,陶渊明的《归去来兮》,金圣叹的《不亦快哉》,李笠翁的《闲情偶寄》,张潮的《幽梦影》等,都蕴含着儒、道、佛或人文主义的思想精髓。林语堂在其译作中将积极处世的儒家思想,清静无力的道家哲学,超然物外的佛学精髓和乐观知命的人文主义精神向西方读者娓娓道来,如缕缕清风浸润着读者的心田,带来审美上的愉悦。
其次,林语堂对于性灵主义风格的文学非常推崇与青睐。16世纪末叶,袁氏三弟兄所创的性灵学派又称“公安学派”,即自我发挥的学派。“性”即个人的性情、“灵”即个人的心灵。林认为写作不过是发挥一己的性情,或表演一己的心灵。性灵学派叫我们在写作中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本意的喜怒哀乐[3]P395。性灵文学和他所推崇的表现主义文学观非常契合,都是注重表达作者自己的心胸和真实的情感。他特别强调个性的表达,既然文章的精髓在于个性的表现,那么在翻译过程中如果遗失了这种个性,就如同一个人没有神采,丝毫没有了动人的魅力。比如他翻译的沈复《浮生六记》与张潮的《幽梦影》等充分表现了性灵文学的特点。在他所译的《幽梦影》中,他用平实无华而通顺自然的英文展现了中国古代的那些沁人心脾,耐人寻味的妙句,畅谈了人生点滴,自然万物,家庭社会,读书文学,这些题材都非常适合林语堂自己的审美口味,为这些题材以及其中渗透的悠闲清雅的气息所深深吸引,因而更能深入理解和把握原文的内容和思想。比如“律己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气”,“胸藏邱壑,城市不异于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等,句式工整,用词简洁,内涵丰富。林语堂的译文“One should discipline oneself in the spirit of autumn and live with others in the spirit of spring”, “In possession of a lively imagination,one can live in the cities and feel like one is in the mountains,and following one’s fancies with the clouds,one can convert the dark continent of the south into fairy isles”也充分体现了性灵文学的清新脱俗的风格。性灵文学的作品中闪现的都是灵魂的光芒,清新的文体风格而不是浮夸矫饰的语言能引起了读者心中的共鸣。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相似性,相似的物体倾向于被知觉在一起。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主体性,选择蕴含着自己崇尚的人生哲学思想以及青睐的性灵文学风格的作品翻译,从而更能深入把握原作的内容和风格,将其语言意义和审美价值充分再现,从而译文呈现出思想与风格上的清新美。
三、艺术意境上的整体美
译学的发展不断的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以丰富自身的发展,原文和译文之间不是机械的结构对应,而是整体图式的生成和转换。整体性是格式塔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认为任何一个整体都大于其各个部分的总和,具有超越局部的整体信息。译者的认知图式中体现着这种整体性的原则,即提倡“句译”的翻译原则和遵循自上而下的行文心理。这种整体性的思维使得他的译文能够充分再现原文的语言信息和美感因素,才能通顺流畅,整体协调,展现原文艺术意境上的整体美。
林语堂在翻译理论方面最有价值的资料是他所写的长篇论文《论翻译》,这篇文章最系统、最全面阐述他的翻译理论与思想。林语堂在严复的“信、达、雅”的基础上提出了“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标准。在翻译原则方面,他认为“直译”和“意译”这两个名称不妥,提出了“句译”和“字译”的说法。字译是以字解字及以字译字的方法,译者须把逐字意义一一译出,把这些零碎独立的字义堆积起来,而句译与此正相反,句译者所最怕的是把字义看得太板,译者无字字对译之必要,且字字对译常是不可能之事。他提出句译是对的,字译是不对的,他认为,“句译家对于字义是当活的看,是认一句为结构有组织的东西,视有集中的句义为全句的命脉,一句中的字义是互相连贯互相结合而成的一新的“总意义”,此总意义须由活看字义和字的连贯上得来。先把原文整句的意义明白准确的体会,然后依此总意义,据本国语言之语法习惯重新表示出来”[4]P422。句译提倡对于句子的整体性把握,凡要明字义的人,必求之于全句文中,他重点阐述了整体性的重要性。这也体现了格式塔心理学中的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认为,所谓整体并非等于所有构成它的各部分要素之和,而是经由知觉组织从原有构成成分中“凸现”出来的全部整体。
除了提倡“句译”的翻译原则之外,他还在其译论中触及了认知心理层面。他认为,“先有总意义而后分裂为一句之各部,非先有零碎之辞字,由此辞字而后组成一句之总意义;凡做文章通顺之人,行文时未下笔之先,必先有一句要说的意思在心里,即所谓总意象”[4]P428。他认为行文心理是自上而下的,作者在下笔成文之时,是依习练之语法,而决非先由字之意义堆积成句的。他的论述表明了译者在双语转换时也应遵循自上而下的行文心理,充分吻合了格式塔心理学中的整体性原则。译者在接受原文时所形成的意象概念是综合原文各种信息,超越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整体,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整体建构。他对于译者行文之心理中的整体性的充分认识使得他能够在翻译过程中把握原文的整体性,有效转换原文语言意义和艺术因素的双重信息,再现原文在艺术意境上整体美的格式塔质。
比如他将李白的《月下独酌》中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译为:
I sing:the moon she swings her head;
I dance:my shadow swells and sways.
We sport together while awake,
While drunk,we all go our own way,
An eternal,speechless trio then,
Till in the clouds we meet again!
译文将诗人在尘世中的孤寂和无可奈何充分展现出来。在把握原诗整体意境的基础上将“徘徊”译为“swing her head”,“零乱”译为“swells and sways”,生动地将诗人、月和影之间的共鸣动态地再现出来。原诗中的“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被译为“An eternal,speechless trio then,till in the clouds we meet again!”,充分展现了译者对原诗的整体意境的透彻理解,将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完整地再现了原诗句的格式塔质。
四、美学效果上的韵味美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闭合性认为,人的心理存在着一种“完形压强”,当一个不规则,不完满,带有空缺的物理形状呈现再眼前时,人的心理上必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张力,迫使大脑皮层激烈的运动,极力改变这种形状,使之恢复完整和谐的形状,从而达到内在的平衡。格式塔心理美学中的这种闭合性原理对于文学文本中的文本空白效果,特别是诗歌中的留白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林语堂除了他最为出名的全译作品清朝沈复的《浮生六记》,还在《生活的艺术》和《吾国与吾民》等英文著作中选译了大量的中国古诗词及散文等。他在英译时充分认识到原诗词留白的美学效果,在其译文中再现原文简洁的措辞和凝练的意象,充分激发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从而展现出韵味美的格式塔质。
在虚构性的文本中,空白是一种典型的结构;它的功能是在读者那里引起有结构的运作过程,这个过程的实施把文本位置的相互作用传输给读者的意识。文本的意义在读者的想象力中才变得栩栩如生”[5]P278。林语堂认为,中国绘画在神韵和技巧上与中国书法和诗歌是息息相通的。中国绘画在材料上极为节省,其标志为画面山留有的许多空白。这种构思的出发点在于取得画面本身的和谐,结果造就出某种生动的气韵,其运笔的大胆自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P291。可以看出,他充分认识到中国绘画和诗歌艺术的留白技巧,认为中国诗歌的风韵和这种留白的印象主义技巧息息相关。汉语古诗词常常都是用最为简洁的选词来表达最为含蓄的意境。所以译者要在考虑中英文在文化及语言表差异的基础上,再现原文简洁的选词,保留诗歌通过语言的简洁性所产生的文本空白效果。
其次,在文学文本,特别是诗词当中意象是体现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文学文本就是由一系列的具体或抽象,模仿或创造的意象组成的,是通过语言再现的感官体验。语言是诗歌的躯体,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7]P357。格式塔心理学的“异质同构”认为,在每一种情形里,任何一种实际的意识不仅盲目地与它相应的心物过程相结合,而且在基本的构造特性上还与之相近[8]P62。因而我们在欣赏诗词时会透过意象感知其背后所表达的情感,所包含的韵味,会有畅与物游的审美体验。读者会充分发挥丰富的审美想象去体会和解读诗词中的意境。比如,林语堂所译的李清照的《声声慢》充分再现了原文的韵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So dim,so dark,so dense,so dull,so damp,so dank,so dead!
The weather,now warm,now cold,/Makes it harder/Than ever to forget!
How can a few cups of thin wine/Bring warmth against/The chilly winds of sunset?
I recognize the geese flying overhead:My old friends,/Bring not the old memories back!
Let fallen flowers lie where they fall.To what purpose/And for whom should 1 decorate?
By the window shut,/Guarding it alone/To see the sky has turned so black!
And the drizzle on the kola nut/Keeps on droning:Pit-apat,pit-a-pat!
Is this the kind of mood and moment/To be expressed/By one word “sad”?
原作最大的特点为开篇成功地运用叠字,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映衬出悲凉冷清的心绪。林语堂的译文“So dim,so dark,so dense,so dull,so damp,so dank,so dead! ”巧妙地将原词中的叠字转换为头韵修辞来进行押韵,且层层递进,充分再现了原文的愁绪与伤痛。其次是借物抒情,通过几组凝练的意象“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愁情,凄清悲切的心境与无处可寄的愁绪跃然纸上。译者再现了原文的意象,保留其背后所蕴含的空白效果,激发读者的审美想象,同时在表达方式上适当变通,重构原文中满腹愁绪的意味。譬如,原词中作者从北方流落南方,见北雁南飞,故有故乡之思和“似曾相识”的感概,如今丈夫已逝,孤独无靠,满腹心事无处可诉,译文中将其处理为感叹句“My old friends,Bring not the old memories back! ”,再现了原句中的思乡与伤怀之情。原句中用“点点滴滴”衬托出绵绵细雨拍打梧桐的声音,让人读之心碎。译文非常巧妙地用类似汉语双声词的谐音词“pit-a-pat”生动地再现了原文意象,将原句中意象所隐含的无可奈何的孤单境地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充分体现出韵味美,给予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审美体验。
五、结语
文学文本作为艺术客体具有相对独立的整体性,即格式塔质,它不是语言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言、象、意及其结构的高度整合,具有艺术作品的完形性特征。文本的格式塔质是由语言意义和审美表现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译文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能否完整地再现原文的格式塔质。本研究借鉴了格式塔心理学的重要内涵思想,特别是相似性,整体性,和闭合性,探讨了林语堂对于原文的选择,他的认知图式,以及其留白的翻译技巧。通过具体分析研究表明,林语堂汉译英作品的成功以及对于译语读者产生的巨大影响主要源于其译文中所展现的美的格式塔质,即在思想与风格上的清新美,在艺术意境上的整体美以及美学效果上的韵味美。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格式塔心理美学视角下的林语堂汉译英作品研究”,项目编号:201 1sk149)
[1]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2000,(1):26-30.
[2]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林语堂.论翻译[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17-432.
[5]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M].霍桂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6]林语堂.中国人[M].郝志东、沈益洪,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7]邵锦娣,白劲鹏.文学导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8]Koffka,Kurt.Principles of Gestalt of Psychology[M].London:Kegan Paul,Trench,Trubner&Co.,LTD,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