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新建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
2012-08-15田秋菊
田秋菊
(湖北经济学院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是完成会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是培养会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办好高等会展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加强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不断探索教学实践模式,是当前地方本科会展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但也是面临的最大难题。为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效解决当前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就业难的问题,必须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提高实践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措施。
一、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会展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环节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好实习、实践基地,将有力地推进实践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培养高素质会展人才的需要
1.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转化和能力的发展
实践基地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开设的特殊场所,它是高校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实践教学是一种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以往纯粹的课堂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独立动手的机会和知识迁移的空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助于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转化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2.有利于增强会展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
3.有利于地方会展经济发展的人才储备
高校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个方面。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要立足区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将是湖北省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高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加大了对地方会展产业发展急需的会展人才、商务人才、管理类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每年可为地方输送一批综合素质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合格毕业生。
(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
1.实践基地建设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必要基础条件
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任务,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办出高等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之一。实践基地建设是高等学校会展教学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是学生在校教育阶段,完成课堂教学后,将理论基础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完成体验式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对接的重要平台;是学生得以锻炼和提升的重要平台。实践基地建设好坏是实践教学能否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重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是全面提升会展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加强实践平台建设,能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有助于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会展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会展院校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是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训指导水平的良好场所。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实习、教师科研、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支持,不但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专业水准会有较大提高,而且教师也通过参与获得了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案例,呈现出“双师型”特征。高水平“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是学院实践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条件。因此,在会展专业实践教学的师资配备和队伍建设上,要充分重视业务知识和实践技能等方面的完善和提高。
(三)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开办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着眼长远,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好,培养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才能上档次、上水平,开办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高校才能为社会所承认,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无论是周公制礼所中“则(礼)—德—事—功—民”的序列,还是叔向的“威严—礼序—经业—百事”的逻辑,都表达为一种“事/利”与“礼/德”相互关联的序列,属于对“正德、利用、厚生”的更有逻辑的推说。这反映的是西周“德政”文化之下充满事功色彩却又不乏伦理追求的政治传统,以及这一传统在春秋时期朝向民本思想方向的有力发展。同时,经济活动的繁荣、传统礼乐制度的破坏在实际中加深了这样一种理想序列断裂的危险,“礼”与“利”的辨证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问题。《国语·周语上》载芮良夫之言:
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建地方本科会展专业,因起步较晚、基础设施不完善、校内实验室建设滞后、就业严峻,而校外缺乏为教学、科研和实习服务的稳定的实习、实践平台。尤其实习、实践平台建设是我国会展教育的薄弱环节。新办会展专业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不同程度遇到了障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习和应用型会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经分析研究,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会展专业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内外实践基地待建
1.认识误区
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缺少应有的地位和份量;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实践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被漠视,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研究轻实践技能的现象;在实践教学设施建设上,实践教学投入远低于其他教学和生活设施。在这种“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导致高校对建设实践基地不够重视,有的高校呈现出校内没有实习、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少或不稳定等现象。学生参加校内会展实验教学难以开展、校外会展实习难以安排、实践收效不明显等现象。
2.投入经费不足
近年来,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原本紧张的办学经费更加捉襟见肘,用于实践教学的经费无法保障,新办会展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十分薄弱,如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的一些会展实训软件价格昂贵,在建设上一直被院校忽视。致使会展专业在校内没有实习、实践平台,校外没有稳定实践基地。
3.利用不充分
在实践基地的利用上,绝大多数院校仅仅把它作为学生的专业实习场所,并未充分挖掘其隐性教学功能,也未能结合院校的人才优势和企业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二)对实践基地的管理欠规范
实习、实践基地的管理是建设的一种延伸。但目前有些地方院校忽视实践基地管理的重要性,致使管理上首先缺乏规范性,其次缺乏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制度环境,再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考核机制。从某种程度上挫伤了学生、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影响了实践基地建设力度。
(三)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薄弱
地方本科院校会展专业的师资队伍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或是从其它专业的教师队伍中转岗过来的,很多会展教师虽有经济、外语、旅游、历史、社会学、广告、管理等专业背景,但缺乏实践经验,加之会展专业实践基地的匮乏,会展院校具有丰富会展专业知识,较强会展策划与会展营销及管理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双师型”会展教师普遍缺乏。
(四)政府在实践基地建设中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仅靠个别学校和企业的努力是不够的,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目前政府对高等学校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缺乏明确的制度支持,缺乏足够的把实践基地作为己任的认识,更缺乏具体的行动和财力支持。
三、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保障实践教学
1.加强校内实践平台建设
我校可利用旅游、艺术学院现有资源,进一步创新实践平台,改善、更新硬件设施,加强软件建设投资,购进有关模拟业务软件,建设会展多功能实验室,进行会展策划、会展管理、会展营销、会展场馆设计等多种课堂教学,为会展教学提供了必要条件。搭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内综合实战平台。如举办“学生自办展”,突出专业特色,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体现先进的会展意识。另外校内实训基地可凭借自身资源和学校的公共资源,积极参与业内公益活动或与会展相关的社会活动,如可用于职业培训或技能竞赛等活动。
2.加强校外实践平台建设
(1)依托企业,建设实践基地
在建设校内实践平台的同时,积极走出去,加强与企业合作,截至目前我校已与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国博中心正式签订了共建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大学生综合实习基地的协议,并多次组织会展专业学生到现场参加会展活动。但我校的校外实践基地目前仍处于初建阶段,今后仍需大力投入并加强,在基地数量质量建设方面有待扩大提升。
(2)依托行业学会、协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
行业学会、协会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以下优势:人才集散流动的中心;在行业发展、科技规划和学术创新方面居于先导地位;能够捕捉到大量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课题。充分发挥行业学会、协会的作用,能够极大地促进高校与行业之间的合作,更能够为学生专业实践提供好的条件。
加快建设解决我校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燃眉之急。校内实践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应交错搭配,促进会展方向与相关协会联系,共建实践平台;会展教学与相关中心联合,共促实训发展;会展教师与相关同行联手,共谋实训提高。课内外模拟实践与课外现场实践动态契合、短期和长期实践相互配合,形成有层次、有方向、有计划的专业实践体系。
(二)建立健全实践基地建设的各项制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校内外实践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又很具体、细致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建议成立校、院、系三级教学实习基地建设领导机构。(1)学校、院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实践基地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2)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合理利用,有效管理;(3)健全制度、保障运行;(4)高度重视、确保质量。
(三)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兼具教师和技师(工程师)的双重专业素养,是会展实训、实践基地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实习、实践平台价值发挥的重要举措,具体的办法有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引进业内人士、聘请职业经理兼职实训指导教师等。做到校内师资的“开放式”组合、社会资源的“开放式”组合和国际化的“开放式”组合。
(三)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支持实践基地建设
建立政策导向与政府部门的推动机制,通过国家政策导向的引领,加大对地方高等院校会展专业的扶持力度,加大会展人才培养力度,奠定会展业发展基石。尤其是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部门一方面应加大实践教学基地的经费投入,建立省、市级会展实践教学基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支持会展实践基地的建设,鼓励“开放式办学”和“合作办学”,保证院校会展人才教育和培养不脱离实际,培养能够承担会议与展览策划、组织与管理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政府可出面搭建沟通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研究所、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实践基地建设的交流平台,例如:高校产学研联盟平台;对提供实习机会的企事业单位,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同时,政府部门应专门制定相应的激励和监管政策,保障各高校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对高等学校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应制定明确的制度,提高把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作为己任的认识,从行动和财力方面给予支持。在这方面广东省政府开创了先例,为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就业机会,2010年广东省出台颁布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必须按一定比例接收大学生实习和见习。广东省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孟祥宾,魏泽.论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45-146.
[2]李建楠,刘玉峰,李春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中的困境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9).
[3]张金艳,曹继娟.对广东高校设置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或方向的思考[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5).
[4]艾训儒.新时期高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问题及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2,(1):17-19.
[5]杨水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外实习基地管理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8,(4):117-118.
[6]姜小红.从学生的会展实践反思高校会展专业[J].魅力中国,2010,(8).
[7]王媚莎.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困境与解决办法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6(1):25-26.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