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题成长的困局——兼析小银行品牌建

2012-08-15黎重阳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小微银行

黎重阳

20世纪末,城市商业银行(下称“城商行”)作为中国银行业的新生儿,在城市信用社改制背景下应运而生。2003年全国约800家城市信用社先后完成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改造,2007年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登陆证券市场。然而,随着规模、资产进一步扩大,跨区域扩张加剧,城商行的风险也逐渐显露。不仅让经历了狂飙突进的各家城商行手足无措,也引起了监管层的警觉。2007年以来,城商行IPO搁浅5年,第四家上市的城商行至今没有诞生。不少城商行望穿秋水,急盼监管层的IPO闸门再次放开。根据证监会最新公告,截至2011年6月21日,已有15家中小商业银行递交上市申请。业内人士表示,城商行上市融资主要处于两个方面目的,一是补充资本金;二是跨区域发展。而跨区域扩张的问题尚未厘清,则是城商行上市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异地扩张之困 成本与品牌门槛难以跨越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达到了147家的较大规模。作为我国银行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金融方阵,为国家各项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为各地城市的经济发展,为维护宏观经济与金融秩序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提速与步步深入,外资银行从有到多的不断涌入,城商行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大中型银行往往将异地扩张视为发展的里程碑,城商行也不能免俗。2010年城商行发展跨入新的纪元,越来越多的城商行成功地完成更名跨区域经营。随着一轮又一轮的“圈地运动”,城商行角逐于各大中型城市之间。然而,异地扩张并非易事。从财务成本而言,异地网点在开设初期成本较高、收入较低。据公开信息显示,尽管三家上市城商行跨地域经营走得较远,但其主营业务依然集中在本地市场,而且在异地的经营业绩也并不出众。

由于大中型银行具有多元化服务能力,对优质小微企业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它们往往选择了争夺其他银行优质小微企业客户的捷径,考虑到近年来邮储银行和民间金融的兴起,小银行尤其是城商行在本地,无论是高端市场还是低端市场都面临着竞争压力。异地扩张,寻找新的市场,成为必须的选择。其本地市场的份额遭遇大中型银行和邮储银行、民间金融争夺的情况下,城商行的跨地域经营实践的结果,往往是困难重重,效果不佳。

以浙江某城市商业银行为例,XX银行在省会中心城市设立分行以来,目前的财务收益尚不如省内外二、三线城市分行。省会中心城市人工成本、网点的租购成本等较高;设立初期网点不密集,吸存能力不足,需向总行拆借资金,资金成本比较高。在省会城市网点开设初期,资产增长较快,但成本较高,而收入却难以同步增长,导致利润增长较慢,短期内形成了财务压力。除成本较高、利润较低之外,进入中心城市的初期,城商行以小微企业为目标客户的特色商业模式通常也不易保持。虽然擅长于小微企业金融,但是由于客户信息积累较慢、融资规模不经济,业务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拓展。

在城商行从区域化金融向全国范围内辐射的进程中,老生常谈的品牌影响力不足,成为制约疆土开拓的瓶颈。城商行“市民银行”的品牌定位和细分市场的营销策略,使其在激烈的对外竞争中,难以找到通向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品牌因素已经成为城商行异地扩张难以跨越的“门坎”。由于品牌软弱,短时间内难以获得异地市场认可,业务拓展成本比较高,业务定价比较低。树立起品牌形象,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商行当务之急。

二、格莱珉模式渐成主流方向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在全球范围内不厌其烦地宣讲“草根金融概念”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所创办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商业模式,正在被众多城商行学习。

在内外交困的复杂经营环境下,城商行已经逐渐发现了来自于小微企业的金矿。他们中先知先觉先行一步的佼佼者发现,逐步舍弃面向大型企业的大批发业务,转而专注于面向小微企业的小批发业务,是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

1.主动转变负债内涵

与中小股份制银行一样,储蓄存款一直是城商行的短板,城商行长期依赖与地方政府的密切关系,谋得了当地的财政存款。然而一味依赖财政存款显然并非长久之计。增加主动负债、资产证券化等,才是新的出路,它有助于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降低对存款的依赖。

从次级债到小微企业金融债,越来越多的城商行选择增加主动负债。2010年四季度以来,16家城商行累计发行次级债券192.5亿元,加上杭州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融资80亿元,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城商行累计发债融资规模达到272.5亿元。去年发行次级债券的28家银行中,有17家为城商行。

监管部门鼓励城商行增加主动负债,改变过去单纯依靠存款的格局。目前,除了杭州银行以外,包括宁波银行、重庆银行、泉州银行等其他城商行也在积极申请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通过增加主动发债发展起来的银行不乏先例,兴业银行就是通过主动增加同业负债,而非一味依赖存款发展壮大起来的。

但是,增加主动负债对银行来说成本并不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16家城商行发行的次级债券的票面利率在5.9%~7.3%之间,其中5家银行票面利率达7%以上。目前,债券在城商行负债中占比逐渐提高,以杭州银行、上海银行为例,2011年6月末,杭州银行应付债券占总负债的1.36%。上海银行占比更高,达到1.73%。

2.服务转向小微企业

什么样的规模做什么样的事,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商行(通常资产规模为几百亿元),在信贷业务方面无法跟大中型银行竞争。大银行给大企业拨几十亿元轻轻松松,而城商行可能放几笔类似贷款就把全年的额度用完了。其实不光是城商行吃不消,一些股份制银行在争抢大企业信贷客户方面亦缺乏优势和底气。有的股份制银行已经将维系大企业客户关系的重点,转向了发债业务,银行只担当承销商。由此可见,城商行帮助企业发债融得资金的拓业选择是完全可行的。

投行业务亦是大多数城商行的薄弱环节(有的城商行甚至没有投行业务),深入扎根当地挖掘中小企业客户,拓展投行业务市场成为不少城商行的不二选择。除了服务地方、服务市民外,服务中小企业,赋予了城商行新的责任。虽然目前城商行依靠政府背景的股东优势,依然可获得向重大项目贷款的优先权,但是,随着国家投资增速下降,服务转型已经成为城商行面临的现实选择。

目前,多数城商行普遍加大力度服务小微企业。XX银行计划将小微企业贷款的占比提高至70%。通过转型,城商行信贷结构已与大中型银行完全不同,信贷结构中占比较高的行业顺序为零售业、制造业和批发业。有的城商行通过积极新设村镇银行,开始涉足了小额信贷领域。

3.外、民资本渐成大股东

过去地方政府一股独大所带来的强势话语权,使得其干预城商行日常经营的现象并不鲜见。随着城商行纷纷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善股权结构,虽然政府对城商行的影响力仍然存在,但其力度已开始明显弱于以往。在本世纪以来的引资潮中,外资战略投资者大量进入城商行成为最大亮点。不少外资机构在城商行的投资已经接近入股上限,即拥有了20%的持股比例,为城商行带来了活力,亦带来了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理念。

除了外资机构,民间资本在城商行的持股比例也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末,民间非金融机构类投资者在城商行的持股比例达到了42.59%。浙江省城商行引进民间资本的比例更高,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台州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等民间资本占比均达到95%以上。

4.利率市场化倒逼转型

目前,国家尝试推行的小幅度浮动利率,依然将银行存款成本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银行只需将贷款放出去,基本上就可以稳赚利差。而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时不我待,银行的日子将不再会那么好过。

利率市场化对所有银行都是一个挑战,各类银行都在思考应对策略,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管理能力将提出更高要求。已经试水利率市场化的银行理财产品,可能会给城商行带来压力。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城商行理财产品的平均EI值(EI=到期年化收益率/同期限理论存款利率)在各类银行机构中最高。平均EI值排名前十的银行,城商行占据了7位。一旦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放开,对城商行负债成本管理能力、贷款定价能力均将提出更高要求,依赖地方投资项目的发展模式也将面临挑战

为求生存,扩张中的城商行仍然选择先做部分大企业业务,尽快实现盈亏。然后一边熟悉市场一边开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因此,在开业初期的中心城市的城商行辖属分行,可能出现商业模式不清晰的现象。应以提高业务能力为主,通过引进人才、学习同行经验,将试营业周期努力缩短。

三、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未来的时代,是品牌的时代,我国城商行要在激烈的竟争中获得健康长足的发展,必须推行品牌的建设,建设具有独具特色的品牌,才能度过现处的困难时期,才能自立于地方经济的舞台。

有报告指出,我国商业银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往往习惯于“跟风”,而金融产品不像工业产品那样有专利保护,任何一项有利可图的金融服务品种,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其他机构仿效,使得某银行的产品或服务想要与其他银行区别开来很难。

而城商行品牌建设更是处于前期阶段,在理念、文化、定位、管理以及品牌维护上,离真正的品牌战略标准还存在着差距,品牌战略发展任重道远。一是品牌理念尚在发育。一些银行还没有意识到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或是虽然从形式上接受了品牌理念,但却错误地理解了其内容和实质,往往觉得品牌就是做广告、招牌、标志和图案设计,却忽视了品牌战略中最本质的部分,即营造品牌资产,确立提升品牌价值行为方式并付诸实践。二是品牌文化含量不足。从目前情况看,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品牌意识有所增强,但文化含量不足,很难通过建筑物、装修、员工的服饰服务等,感受到不同银行的个性和沉淀。一方面是本身企业文化积淀单薄,另一方面缺少对客户真情的关怀。只有始终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让客户满意作为发自内心的要求,才能孕育出服务的文化,才能真正建立起有生命力的银行品牌。三是品牌管理各自为政。突出表现在品牌战略在上下级行之间、部门之间的执行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直接影响了品牌战略的效果。品牌产品缺乏整合,与业务运作隔离,使得品牌营销难以与社会需求对接。

作为城商行应当结合自身实际,三管齐下以求突破:

1.产品创新增加含金量

没有实力的增强,没有规模的扩张,没有质量的提升,银行取信于公众,取信于市场,将无从谈起。对于银行来说,传统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和服务方面。随着银行业同质化竞争的日益严重,外资银行的异军突入,品牌建设被越来越多的同业伙伴视为赢得客户的法宝。同时,客户的金融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不再只是简单地选择一种产品或服务,而是有意识地挑选某种品牌,体现出必然的信赖与情感归属。

值得借鉴与引进的成功案例有:北京银行作为第一家对外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城市商业银行。该行2007年的社会责任报告显示,为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北京银行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开发了整合各种客户信息的CRM系统,结合该系统,该行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在服务方面,北京银行为客户提供了业务咨询、健康知识讲座、亲子科普活动、理财沙龙等形式多样的增值服务;在产品方面,该行持续加强产品创新,倾力打造高品质银行产品,推出“心喜”理财、农民工卡、“财富1+1”公司金融服务品牌、“小巨人”中小企业融资产品等一系列广受好评的特色产品;在网络建设方面,北京银行通过优化物理网点布局、增加电子银行和电话银行功能、推进社区银行项目等,逐步形成了财富中心、社区银行、电子银行、自助银行、传统银行相结合的立体高效分销网络,满足了客户不同需求。

徽商银行规划了三级品牌架构同样具有可操作:一级为整体品牌,塑造和推广徽商银行的整体形象;二级为业务品牌,目前按照公司业务、个人业务、电子银行业务分别设立智汇360、智慧理财及数码银行三个二级品牌;三级为产品和服务品牌,即针对具体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种类进行品牌化管理。

2.战略谋划 强化品牌管理

银行品牌的建设与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就像舞台上的主角,台上的光鲜靓丽离不开台下的多年功夫,也离不开台前幕后的保证。银行每个品牌的推出,无不体现了经营策略,需要市场调研、科研开发、系统支持等系列工作的支持。品牌战略与公司战略、人才战略、技术战略相结合,才能共同组成银行发展战略。品牌战略不仅是整体战略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各项战略的连接点和着力点。

城商行在金融品牌建设中,一方面要利用已经树立的市场形象,介绍创新的产品,吸引消费者注意;另一方面要继续推广已被顾客熟悉的产品品牌,借用原有品牌的影响,节省品牌宣传推广费用。城商行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延续原有品牌生命力;扩大品牌核心价值;增加品牌的人性化、个性化内涵;重视保留品牌的忠诚客户;形成不同档次与定位的品牌策略。由于金融业集群效应显著,品牌建设同样亟待引入人才和总结经验,应当积极尝试采用最便捷有效方法,适度在金融中心城市设立网点,分享品牌传播的集群效应。

3.推广合作 提升影响力

加强品牌建设力度,城商行开始寻求多方合作。是走大行走过的老路,还是走差异化、特色化的新路?作为中国银行业第三梯队,城商行显然不能与大行的推广模式一致。为此取得积极成效的银行已有多家:东莞银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出资冠名CBA篮球队俱乐部,哈尔滨银行与旅游局合作,推出“冰城夏都”旅游卡,汉口银行牵手联想集团打造国内首家“硅谷银行”,湛江商行建立“湛江银行奖学金”,用于奖励湖南大学优秀的财经类本科生和研究生等。城商行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品牌推广之路。还有多家银行运用文化归属、历史延绵、今昔融合,逐步发出自己的声音:

江苏银行——同心同行,助您兴旺

徽商银行——贾道儒行,以人为本

富滇银行——心致远,富泽滇

特色化的宣传标语,同样能够成就特色化的城商行。除此之外,各行更换VI系统、员工服装整齐划一,通过电视、平媒、网媒、户外广告等多种渠道,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明显增强了品牌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小微银行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小微课大应用
山西五台:金融帮扶为小微企业筑“暖巢”
小微企业借款人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银行激进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