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思想
2012-08-15戴安林
戴安林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毛泽东历来高度重视先进文化建设,他的先进文化建设思想对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夺取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对于今天我们推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先进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
无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国——中国创造性地开辟一条革命道路是十分艰辛曲折的。而毛泽东从实际出发,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先进文化思想建设。他认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1]P663很显然,毛泽东在上述这一段话里指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目标不仅是要建立一个经济繁荣富强,政治民主自由,而且也必须是建立一个具有先进文化的面貌焕然一新的新中国。为此,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先进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性质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精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经济是最为重要的,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此它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而文化则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经济和政治,必然会通过观念形态的文化反映出来。所以文化一定要适应经济和政治的性质和发展状况的需要,并为经济和政治服务。当然文化并不是消极被动式地为政治和经济服务,而是给予政治、经济以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革命的、先进的文化能够推动促进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向前发展,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经济和政治的进步发展,甚至开历史的倒车。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是一场范围广泛、影响深远的革命,在进行经济革命、政治革命的同时,必须进行文化革命,是三位一体的革命。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在摧毁反动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统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摧毁为其服务的旧文化,才能够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和中国社会的性质,明确地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是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他说:“中国自从发生了资本主义经济以来,中国社会就逐渐改变了性质,它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变成了半封建社会,虽然封建经济还是占优势。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对于封建经济说来,它是新经济。同这种资本主义新经济同时发生和发展着的新政治力量,就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政治力量。而在观念上作为这种新的经济力量和新的政治力量之反映并为它们服务的东西,就是新文化。”经济和政治发生的变化,必然导致文化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由此,他特别强调说:“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也就是说这种新文化是适应新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为之服务的先进文化思想。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内容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所谓新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他在阐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而深刻分析了先进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和中国过去传统文化思想、国外进步的和优秀的文化思想之间的辩证关系。
1.民族的文化。所谓民族的文化,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毛泽东阐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有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1]P706是为实现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和人民的解放服务的先进文化思想。第二、“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1]P706是反映了中华民族基本特征的,为人民大众熟悉的,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思想。第三、“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但是,我们学习外国进步的文化也不能不顾及中国的国情,绝不能盲目的教条的照抄照搬。“绝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1]P707因此,它是在批判地吸收国外进步的优秀的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先进文化思想
2.科学的文化。所谓科学的文化,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容特征。毛泽东阐明了三个基本的原则:第一、“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1]P707是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弘扬科学精神的先进文化思想。第二、“中国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能够和中国还有进步性的资产阶级的唯物论者和自然科学家,建立反帝反封建反迷信的统一战线”。[1]P707也就是说,它是联合团结一切民主进步的文化思想,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迷信愚昧思想的先进文化思想。第三、中国历史上曾经创造过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1]P707因此,它是把古代文化思想中腐朽落后的东西与优秀的东西区别开来,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先进文化思想。
3.大众的文化。所谓大众的文化,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主体和服务对象。毛泽东阐明了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1]P708也就是说,它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首先是为工人、农民服务的,是满足他们精神需求的先进文化思想。第二、它“要把教育革命干部的知识和教育革命大众的知识在程度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1]P708也就是说,它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层次对象的文化知识水平状况的要求来卓有成效地宣传和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进文化思想。第三、“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革命文化,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1]P708因此,作为革命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上的各级指挥员。他们重任在肩,必须向人民群众广泛深入宣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进文化思想,使之成为他们向国内外一切反动派进行革命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基本方针和根本方法
1.基本方针是为人民大众服务。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核心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明确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他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2]P857甚至就根本不能解决。他进一步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2]P863“那末,什么是人民大众呢? 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士兵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所以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工人阶级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2]P855-856人民群众是文艺创造的唯一源泉。因此,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们必须深入到人民大众中去,深入到火热的革命斗争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真正反映人民大众工作、战斗和生活的,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的优秀的文艺作品。
2.根本方法是“古今中外法”。毛泽东对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根本方法也进行了明确的阐述。1942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学习组发表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提出了“古今中外法”。他解释说:“‘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3]P400这一方法涵盖了文化建设的纵向继承和横向传播的动态发展关系。在“古今”问题上毛泽东主张不能割断历史,必须批判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做到古为今用,在“中外”问题上,毛泽东强调说:“我们有些同志有一个毛病,就是一切以外国为中心,作留声机,机械地生吞活剥地把外国的东西搬到中国来,不研究中国的特点。不研究中国的特点,而去搬外国的东西,就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3]P407也就是说,要做到洋为中用,用来改进和发扬中国的文化思想,创造出中国先进的文化思想。
(四)重视加强和改进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教育和科学技术工作
对于教育工作,毛泽东十分重视。他在《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的讲话中说:“我们同日本帝国主义打仗,同时还可以进行建设,进行生产,也可以办教育。”[4]P106他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把整个边区变作一个大学校,每一个乡就是一个学校。所有的老百姓和干部都在这个大学校里学习生产,学习文化。几年之内,边区的群众文化就会比其他地方都高,比武汉、重庆等一些大城市都要高。只要好好搞,五年到十年就可以搞得很好。”[4]P117
对于科学技术,毛泽东也非常重视。他在出席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说:“马克思主义包含有自然科学,大家要来研究自然科学,否则世界上就有许多不懂的东西,那就不算一个最好的革命者。”[3]P269-270毛泽东把学习掌握自然科学的重要性提高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出色的革命者的高度来认识。
(五)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建设中的作用
由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文化方面的工作主要必须依靠知识分子来做。所以,毛泽东一直很重视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为着扫除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需要大批的人民的教育家和教师,人民的科学家、工程师、技师、医生、新闻工作者、著作家、文学家、艺术家和普通文化工作者”[2]P1082由于在经济、政治和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事业的任务相当繁重和艰巨,仅仅依靠革命文化知识分子来迅速改变这种状况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调动一切进步知识分子的力量,建立文化领域的统一战线。为此,1944年10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说:“我们的任务是联合一切可用的旧知识分子、旧艺人、旧医生,而帮助、感化和改造他们。”[2]P1012只有联合和团结一切进步的知识分子,才能把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始终高扬先进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这一面光辉旗帜,在意识形态领域掌握着主动权,团结、教育和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建立起广泛的巩固的爱国主义民主统一战线,不仅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沉重打击了国内外一切反动派,而且还在文化思想方面揭露、抨击和批判了国内外一切反动派的腐朽没落的文化思想,从而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创建了新中国。
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
1949年6月,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用诗一般的语言,满怀豪情地说:“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5]P1467这里所说的“污泥浊水”,自然包括腐朽、落后、反动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这些都将被人民革命的滚滚洪流荡涤干净。同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开幕。毛泽东在会上致的开幕词中又进一步用充满了激情的语言向全世界宣告:“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6]P345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在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观点、新概念、新思想,从而把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思想。
(一)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能否充分调动和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分析研究了从旧社会过来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采取的基本方针是“团结、教育、改造”的六字方针。从1951年9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知识分子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学习运动。此后,广大知识分子又通过参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毛泽东著作,通过参加社会民主改革和一些政治运动以及自己的业务实践,政治思想觉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进行和社会制度的大变革,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了,而如何才能调动和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就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中说:“我国知识分子的大多数,在过去七年中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他们表示赞成社会主义制度。他们中间有许多人正在用功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一部分人已经成为共产主义者。”[7]P224-225在这之前,1956 年 1 月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第一次以讨论知识分子问题为主题的全国大型会议,是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在会上,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报告充分估计我国知识分子几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认为他们在政治和业务上都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因此,他明确宣布:知识分子“中间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8]P162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密切合作,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兄弟联盟。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各项建设,正在愈来愈多地需要知识分子的参加”。[8]P160为了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对知识分子采取的一些具体方针政策。即:必须改善对知识分子的使用和安排;必须对知识分子有充分的了解,并给他们以适当的支持;应该为知识分子创造一切必要的工作条件,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待遇等。毛泽东亲自出席了最后一天的会议。他在会议上明确提出要进行三大革命,即技术革命、文化革命,革愚蠢无知的命,并发出激动人心的响亮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9]P12
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状况客观正确的分析评价和一系列相关方针政策的提出以及贯彻落实,激发了广大知识分子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去的满腔热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建设的指针
1954年9月,毛泽东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他在会上致的开幕词中说:“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0]P3501955年3月,毛泽东出席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他在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再一次明确说:“我们要在党内外五百万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中,宣传并使他们获得辩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有了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就省得许多事,也少犯许多错误。”[10]P395-3961957 年 3 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说:“我们要求把辩证法逐步推广,要求大家逐步地学会使用辩证法这个科学方法。”[7]P277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国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旗帜和灵魂。因此,确立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指导思想地位,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在建国初期,为了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毛泽东领导开展了几次对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运动。一是对电影《武训传》错误思想倾向的大批判。1950年12月摄制完成的电影《武训传》,描写了清末山东堂邑人武训一生行乞兴学的活动,着力宣扬的是武训那套卑贱的行乞方法和所谓的“武训精神”。影片放映以后,对武训及其“精神”几乎是一片赞扬声。1951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毛泽东用尖锐的语气抨击说:“像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10]P166社论要求开展一场对《武训传》的大讨论,以澄清我国思想理论界的混乱局面。这样,5月以后,很快地就出现了一个群众性的讨论和批判运动。二是对胡适唯心主义的批判。它是由两个年轻人批判新红学派权威作家之一的俞平伯写的《红楼梦研究》引起的。1952年,俞平伯把他在1922年写成的《红楼梦辨》一书修订后改名为《红楼梦研究》重新出版,1954年3月又发表《红楼梦简论》一文。1954年9月,《文史哲》第9期和10月10日《光明日报》先后发表了李希凡、蓝翎合写的文章《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和《评<红楼梦研究>》,认为俞平伯的观点是反现实主义的唯心论观点。他们的文章曾经受到有关方面负责人的压制。对此,毛泽东很重视,详细阅读了他们的文章后,于10月16日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写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他在信中高度评价了李希凡、蓝翎的文章,认为“这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10]P352毛泽东的信立刻传达下去。从10月下旬开始,文艺界掀起了一股批判俞平伯的高潮。报刊上开展大讨论,作家协会、文联连续召开批评会。1955年2月,俞平伯被迫作了检讨。批判俞平伯自然要联系批判胡适。在1954年12月,中国文联主席团和作协主席团扩大的联席会议上,文化部部长周扬在报告《我们必须战斗》中提出了批判胡适资产阶级唯心论的问题。他说,五四以来胡适所宣传的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想在我国的知识界还有着它的广泛影响。他强调说,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十分重要的战斗的任务,就是全面地、彻底地揭露和批判胡适反动的资产阶级的唯心论。只有经过这种大批判的工作,才能彻底铲除唯心主义的影响,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学术界确立领导地位。会后,对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大批判在全国文艺界、学术界开展起来。从他的政治活动到他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以及文学、史学、教育、考据等学术领域的观点都进行了全面的揭发批判。
建国初期,毛泽东领导的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的这些批判运动,客观上对于在人民群众中,特别是在知识分子中宣传与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消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影响具有积极的意义,从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建设中的领导地位。
(三)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建设的一系列方针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毛泽东对于在我国的科学、文艺、教育等方面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逐步提出来的。为了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戏曲事业,1951年4月,毛泽东欣然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3年8月,毛泽东关注史学界围绕着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期问题展开的一场激烈的争论。由此,他提出对待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应该实行“百家争鸣”。而“双百”方针的完整提出则是在1956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毛泽东在会议结束时的发表总结讲话中第一次明确地宣布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针对科学文化领域中存在的有关宗派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他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7]P54同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明确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说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以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李森科,非李森科,我们也搞不清,有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学派。就是社会科学,也是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谈,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7]P224-225
2.“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11]P172是毛泽东在1964年9月给中央音乐学院学生的一封信上所作的批示中明确提出来的。这一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起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建设的基本方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说“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7]P41同时他又认为,对于外国的东西不能生搬硬套,照抄照搬。即使是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也不能一切照抄照搬。他指出“过去我们一些人不清楚,人家的短处也去学。”[7]P411956年8月,毛泽东在一次同音乐家协会负责人的谈话中再一次强调:“说中国民族的东西没有规律,这是否定中国的东西,是不对的。”[7]P76“文化上对外国的东西一概排斥,或者全盘吸收,都是错误的。”[7]P82
3.德智体全面发展。毛泽东认为我们教育的目标绝不是培养一些单纯接受知识传授型的而缺乏创造性的人,而应该是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造性的人才。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7]P226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毛泽东还在一些讲话中多次提到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严重弊端,并主张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1964年3月,他在一个批示中说:“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11]P34教育是关系到百年树人的大事,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不断从实际出发,进行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我国的教育事业才大有希望,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使我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四)必须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毛泽东在《十年总结》一文中回顾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十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后说:“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还不深刻地认识它,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的固有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服务”。[12]P198对于毛泽东的这一重要思想,周恩来在文化教育战线积极认真贯彻落实。《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说“文艺和工农业生产一样,有它客观的发展规律。当然,文艺是精神生产,它是头脑的产物,更带复杂性,更难掌握。”[8]P340“搞指标、定计划、保证完成、一催再催,这对于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是苦恼的事。”“过高的指标,过严的要求,有时反而束缚了精神产品的生产”[8]P329“各种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艺术也一样。要认真地加以研究,加以摸索,许多经验要认真加以总结。”[8]P348由于人的精神生产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精神生产最为忌讳的就是人为地设置一些条条框框,限制人们的思想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天空翱翔。因此,一定要允许作家有创作的自由、允许作品的形式多种多样,领导干部不要随心所欲横加干预文学艺术,乱扣政治帽子,乱抓辫子不放。只有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才会大发展大繁荣。
(五)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建设的奋斗目标
1.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1957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培养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文化思想建设目标。他强调说:“我们要在这十年内,建立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我们的党员和党外积极分子都要努力争取变成无产阶级知识分子。”[7]P309-310同年 11 月,毛泽东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在莫斯科期间,他特地去莫斯科大学看望中国留苏学生,并还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13]P753-755毛泽东对于新中国新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寄托了殷切的期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队伍,是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建设的关键内容。
2.建设一个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7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讲话中正式提出把科学文化现代化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他强调说:“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7]P2681963年1月,周恩来到上海出席一次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他在会上发表的讲话中也明确说:“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8]P412以后,1964 年召开的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1975年召开的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都一再重申了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一激动人心的宏伟奋斗目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段不平凡的峥嵘岁月,毛泽东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建设进行了开创性的艰辛的探索。中国共产党高扬着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这一面光辉旗帜,号召、团结、凝聚和激励亿万人民群众,同心同德,豪情满怀,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冲破了重重阻碍,战胜了道道难关,胜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掀起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高潮,取得了辉煌壮丽的成就。
综上所述,毛泽东在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先后形成和发展了先进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和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毛泽东的先进文化建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并且也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7]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0]毛泽东文集(第 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2]毛泽东文集(第 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