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探索学报发展新途径
2012-08-15王佳玲
王佳玲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90)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汲取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从新世纪新阶段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进一步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地位。作为高校学报编辑,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联系学报工作的实际,把握学报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学报的科学发展。
一、准确的定位是高校学报发展的前提
科学发展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坚定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二是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发展观就无从谈起。”高校学报在新时期谋发展的过程中,要“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髓,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去观察、认识和把握编辑出版工作,抓住事物的本质,拿出良策,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效地贯彻到学报工作的方方面面。”[1]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背景下,如何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按照高校学报的发展规律,科学、准确地为高校学报定位,是学报生存发展的前提。
(一)办刊内容上定位。“期刊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内容是它立身之本。一种刊物的办刊宗旨,总是通过内容来体现的。内容定位是办刊人对内容范围、知识层次、表达形式等所做的设计和选择”。[2]期刊的定位应从刊物创办开始,并且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也会随着刊物的发展进行不断的修正和调整,使其不偏离宗旨,始终保持学术质量和自己的风格,体现自身的优势。一方面,它必须代表并反映办刊单位本身的学术水平和特色。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的统战性是它的立身之本,坚持统战性、为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事业服务是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所追求的目标。另一方面,作为学术期刊要视野开阔,密切关注国内外相关领域理论的发展和研究动态,立足本校、面向全国,使学报真正成为高等学校开展科研交流、展示科研成果、培养学术新人的园地。另外,还应把科研成果与学科建设相统一,紧跟时代主旋律,敏锐发现和挖掘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课题,不断推出学术精品。
(二)思想观念上定位。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高校学报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学报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人是决定事物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实现学报的科学发展,必须凝聚力量,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报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人类的精神需求总是与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精神需求,一本学报只有为读者所阅读、所认识、所接受,才能实现其价值,才能发挥其社会功能。学报编辑只有心存读者,加强和读者的联系,切实把刊物办好,才能让读者满意。二是高校学报要以编辑为主体,编辑是出版事业的灵魂。高校学报要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性较强的高素质的编辑队伍,为学报正规化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还要加强编辑人员业务培训,通过参加会议、业务培训、网上教育等方式,使编辑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三是要有创新精神。毛泽东同志说“:运动在发展中,又有新的东西在前头,新东西是层出不穷的,研究这个运动的全面及其发展,是我们时刻要注意的大课题”[3]。创新是学报发展的永恒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学报编辑要解放思想,转变过去的办刊模式,树立全新的办刊理念,探寻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又有别于其他高校的办刊模式,开拓出自己独特的创新思路和发展空间,努力打造自身在业界的地位,为读者推出更好的精神产品。
(三)在行为方式上定位。学报编辑通过选题组稿、审稿、选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等一系列创造性劳动,将稿件转化为出版物。在这个过程中,编辑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新闻出版署规定的各类标准、规范。编辑在对稿件的加工整理中,一是要不徇私情,对稿件一视同仁。编辑在处理稿件中,要以稿件的质量论优劣、论取舍。“必须遵守三大原则——尊重作者,忌强加于人;改必有据,忌无知妄改;依据规范,忌滥施斧头。”[4]二是作为一名现代编辑还应具有眼力和胆识,及时准确地发现作者、培养作者,与作者建立友好联系,并加强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形成二者之间在学术上的交互主体性,确保所编辑的稿件不出现失实、失误,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推动学术研究和思想的创新发展。
(四)信息观念上定位。在信息的处理中,编辑要对稿件的各种信息吸纳、消化、鉴别、选取,并将各种各样的信息化为己有,为我所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编辑既是接受信息的角色,又是传递信息的角色。要鼓励编辑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研讨,及时把握最新学科的动态和信息。同时,还要洞察学术趋势,把握学术规律,以便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赋予信息以新的生命和更大的价值。
二、质量的保证是学报发展的基础
在学报的编辑工作中,学报质量的优劣、价值的大小,除了稿件本身的原因,更直接地受到编辑的影响。编辑不仅是社会文明的传播者,也是社会文明的促进者;不仅向人们宣传思想、传播知识,而且向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编辑人员肩负着弘扬先进文化,积累科学文化成果,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这就要求学报编辑人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才能确保编辑质量不断提高。
(一)加强政治素质的培养。《新闻出版系统跨世纪人才培养纲要》明确指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实现新闻出版业跨世纪发展目标的基础保证。学报编辑人员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提高编辑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才能保证学报的出版质量。编辑由于分工不同,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总体上讲,提高自身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是提高编辑水平的共同要求。学报编辑只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掌握基本原理,才能有高度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党性原则,才能对稿件的政治性、科学性作出正确的评价,真正发挥学报所具有的政治导向、舆论导向、文化导向和学术导向的功能。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任何一个编辑都不可能只对某一专业学科的稿件进行加工编辑,要一专多能。既要当编辑,又要做学者。这就要求编辑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围绕自己的专业方向在相近的领域开拓。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出现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同时,在工作中要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正确处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划清政治与学术问题的界限。既不能把政治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也不能把学术问题视为政治问题,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编辑在贯彻“双百”方针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在正面宣传的同时,还应开展批评和舆论监督。
(三)职业道德是编辑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工作中所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对各种从业人员规定的、具有自我约束作用的行为标准”。[5]“高校学报编辑职业道德的优劣,对高校学报质量影响极大。只有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学报编辑,才能以平等公正为尺度,以严谨科学的精神对稿件进行取舍,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作者、读者。在我国全面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职业道德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和最高规范。作为一名高校学报的编辑工作人员,还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热爱工作,淡泊名利,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保持心理平衡,工作上与同事默契配合,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此外,还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只有不断获取新知识、新理论,才能视野开阔,思维敏捷,自觉地将自己的编辑实践活动融入到工作中去。能跻身领先地位的优势专业和学科进行重点开发,精心培育,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7]
(二)保持独特的风格。风格是一种期刊区别于其他期刊的特色,也是被读者感知、接受和认同的魅力所在。期刊的风格是从一种期刊的整体内容以及形式中反映出来的。高校学报的风格主要表现在内容的选择、开本的大小、报导的方向、写作的规范,等等。编辑的风格直接影响到学报的风格。编辑对稿件进行加工整理,很自然地就会形成一定的风格。因此,也可以说,风格是编辑再创造活动走向成熟的标志。期刊的风格一旦形成,就具相对的稳定性。因此,“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就必须做到:一是要不断强化特色,让特色凝聚成风格;二是要始终不移地执行自己的编辑方针,坚持办刊宗旨,确保学报稿件的政治质量和学术质量,不随波逐流;三是要密切关注社会生活的发展,争取优质的稿源。
(三)形式上的多样化。形式主要体现在封面与版式上,包括印刷装帧、版式设计等诸多因素。学术期刊要本着庄重、典雅、简洁、大方、浑厚、稳定的原则,同时,还要遵守学术期刊规范化的要求,精心设计封面与内芯,做到新颖别致、独具一格。近年来,我国有很多学报在形式改革上进行了探索,如开本的变化,高水平印刷的采用以及用纸质量的提高等,不仅在增强学报鲜明特色上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给读者也带来了审美愉悦。
总之,在促进学报的科学发展中,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学报的新路径,以推动学报的科学发展。
三、保持特色和风格是学报发展的生命
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出版家邹韬奋曾经说过:“没有个性或没有特色的期刊,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学报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离不开编辑的精心策划。编辑在栏目的组稿、编审中,要树立特色就是学报生命的观念,时刻把品牌意识渗透到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
(一)打造特色栏目。特色是学报的旗帜,也是学报的象征和标志。学报的特色建设,离不开特色栏目。“品牌学报的创设必须以品牌栏目为基础和依托,品牌栏目在学报中是学术精品的荟萃之地,对于引领学术研究、推动学术创新和学术文化积累起着重要作用。”[6]首先,编辑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要有打造特色栏目的意识,对稿件的特色进行评判。要在本学科或研究领域优势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拓展和追踪,并且在初审稿件时就作出科学准确的选择。第二,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根据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充分发挥人才密集的天然优势,紧紧依靠学校的传统优势和地方特色,从不同专业、学科特点出发,围绕各学科的学术理论研究,组织具有新观点、新思路的优质稿件,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栏目和品牌栏目。第三,要有所侧重。在进行特色专栏设置时,要重视特色栏目的学术价值。要“在坚持办刊宗旨的前提下,根据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对学校具有领先地位或经过努力有可
[1]余朝辉.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报编辑出版工作[J].咸宁学院学报,2009,(4).
[2][4]出版专业实务[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5]新闻出版专业基础[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
[6]严现章.关于高校学报品牌栏目策划的思考[J].中国出版,2003,(8).
[7]陈静.关于高校学报特色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的思考[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