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分析——以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

2012-08-15王淑英孙克俭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文明意识生态

王淑英,孙克俭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21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转型期,人类文明正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高职院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直接影响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状况。因此,本课题组进行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试图为进一步开展及改善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提供依据。

一、调研概况

本次调研时间为2012年6月—9月,调研对象为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具体包括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哈尔滨华夏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等,调研形式为问卷调查。调研内容分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两类。封闭式问题包括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以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等;开放式问题主要为大学生对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的建议。调研方法为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60份,剔除作答明显不认真和答案不完整的问卷后,保留1085份,有效回收率为90.42%。

二、调研结果与讨论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认知状况及行为习惯

1.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概念及其重要性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在对生态文明概念的认知上,调查对象听说过的占58.54%,知道的占21.16%,不知道的占20.30%。可见,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概念不是很清晰,多停留于浅层次认识上。在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知上,67.21%的调查对象认为生态文明非常重要,30.53%认为比较重要,3.26%认为不重要。这说明,大学生已经意识到生态文明对于人类走出当前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判断可能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回答生态文明与国家安全、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及自身利益的关系问题时,认为生态文明与大学生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占82.41%,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的占73.72%,与资源开发关系密切的占69.37%,与国家安全关系密切的占55.53%。其中,还有3.76%的调查对象认为生态文明与国家安全无关,7.12%认为与自身的利益无关。

2.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认知。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认知主要体现在对生态科学的认知。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即生态科学。[1]问卷列举了若干常见的生态科学领域名词,如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白色污染等。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以上名词了解一点的占55.9%,了解一些的占37.6%,十分了解的占6.5%。这表明大学生对生态科学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多数人处于相当陌生的阶段。与日常生活关系较密切的生态科学知识其知晓度偏高,如垃圾分类、白色污染等,知晓度均在50%以上;与日常生活关系相对较远的生态科学知识,知晓度普遍偏低,如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等,知晓度均在50%以下。这说明大学生更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反之则知之甚少。可以认为,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呈现二元结构,即日常环境意识较高,深层生态意识较低,仍属于自我保护型的环境意识。[2]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近年来环境严重恶化,生态科学才逐渐为人们所了解并深入研究,而多数人对此较为陌生;另一方面,对生态科学的认知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多数学生尚未认识到其重要性。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自身的生态意识与行为。因此,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有待于加强大学生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状况

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意识状况,具体体现在能否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生态事件的关注状况、环保意识及生态伦理意识等。

1.大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当被问及“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时,调查对象中有19.65%的认为人是主体,“人是自然的管理者,利用自然资源天经地义”;18.86%认为自然是主体,“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应该顺应自然”;61.49%认为自然和人都是平等主体。这表明大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别,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和生态平等主义三种生态伦理倾向,尚未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念。

2.大学生对生态事件的关注。当考查“您了解的生态事件”时,调查对象的选择为松花江污染占71.40%;太湖蓝藻爆发占60.12%;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占53.26%;怒江水电开发争论占27.74%;金光毁林风波占25.09%;均不知道占8.59%。可见,大学生更多关注的是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认为这是道德和伦理约束下应该做的事情,而对于全球性和全国性的生态事件,则缺少自觉的关注。

3.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生态伦理意识。当被问及“你去超市买东西时,你是否会自备购物袋”问题时,选择“经常准备”的占35.21%;选择“偶尔准备”的占39.30%;选择“经常忘了准备”的占15.17%;选择“从不准备”的占10.32%。这说明,大学生群体环保意识良莠不齐的现象较严重。当问及“对待流浪猫狗的方式”时,大学生选择带回家自己养的占4.84%;选择“丢点食物,然后走开”的占40.12%;选择“认为它们会有遗传病”的占9.54%;选择“漠不关心”的占45.50%。说明一些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态伦理意识,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将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约束自身行为的内在标准。由此可见,必须逐步加强和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伦理意识,使其成为他们主体的道德人格,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状况。生态文明意识最终体现在生态文明行为上,生态文明行为是生态文明意识在实践层面上的必然体现。调查结果表明,与调查对象的生态文明意识相比,其生态文明行为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提高。

1.大学生的环保行为。当被问及“假如在某公共场合没有垃圾箱,您通常会怎样处理手中的垃圾”时,14.46%的调查对象选择“看看周围没人,就随手扔地上。当被问及“看到别人将垃圾随手扔掉,你怎么办”时,13.21%选择“会劝阻他们”;71.32%的选择“不赞成那样做,但不会去劝阻”;15.46%的被调查者则认为与自己无关,是政府应该管的事。可见,大学生在生态文明行为上缺少一定的自我约束力,且对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选择主动制止的比例很低。大学生中既存在保护生态环境勇于担当的积极环保行为,也存在对生态环境漠不关心消极的观望现象。此外,大学生有时能够意识到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是错误的,但是出于消极从众心理,却很少能够坚持自己的理念。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3%的学生在注意到学校草坪上为走捷径而留下的痕迹后,都会选择和他人一样,继续践踏草坪,只有21.29%的大学生能够坚持自己的环境立场。消极环境从众心理使他们不愿被别人视为异类,从而放弃自己正确的环境认识和积极的环境态度,没有采取积极主动保护环境的行为。[3]

2.大学生对公益性生态保护活动的参与行为。调查结果显示,能够“经常参加校或社会上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性活动”的只有10.06%;“偶尔参加”的有39.80%;“从没参加”的高达49.14%,说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缺乏较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在大学生中还有一部分人没有将生态文明意识直接转化为生态文明行动,观念与行为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

(四)大学生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认知状况

1.大学生获得生态文明知识的主要途径。大学生获得生态文明知识的主要渠道为:报刊杂志和宣传栏占39.61%;网络占23.50%;广播电视占13.46%;学校相关课程占9.43%;讲座、报告会占6.76%;社会实践占7.34%,这说明学生获得的生态文明知识较为零散,无法形成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虽然学校课堂教育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但调查表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存在缺失。

2.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开展状况。当问及“所在学校是否开设过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专题讲座”时,选择没有的占48.29%;不清楚的占36.62%;有的占15.09%。当问及“课堂上教师是否会渗透生态文明的知识”时,选择偶尔会有的占62.65%;从没有的占22.92%;经常有的占14.43%。当问及“所在的大学是否有环保宣传方面的学生社团”时,选择为不太清楚的占35.57%;没有的占34.78%;有的占29.65%。可见,一方面,高校生态文明活动开展较少,大学生参与度不高;另一方面,部分活动流于形式,仅出于单纯配合某一纪念日或某些要求而举办,活动没有长期开展,效果不明显。

3.大学生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满意度。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唤醒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调动了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但是,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满意度并不高。没有学生表示“很满意”,仅有30.14%的学生对学校组织的活动表示“满意”;占54.22%的学生表示“一般满意”;还有15.64%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认为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经进一步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学生认为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为:社会实践活动占34.69%;讲座、报告会形式占18.03%;课程系统学习占17.13%;书报和宣传栏占15.23%;知识竞赛占15.12%。目前,高校以书报、宣传栏、展板为主的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形式缺乏创新,无法使更多的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产生共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有待加强。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认识程度比较高,但生态文明知识较为欠缺。大学生更多的是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生态文明与国家、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的关系。

2.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已唤醒,但还不够健全。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环境保护专业与文科专业的学生相比生态文明意识水平有差异;开设相关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学校的学生环境意识水平要高于没有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学校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

3.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正在养成,但还存在缺位的现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实践行为以“偶尔会做”为主导,能够坚持“一直做”的学生则很少,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还没有内化为一种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4.大学生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有一定的认知度,但接受度、满意度并非很高。一些高校没有开设相关的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使学生无法获得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开展较少,且流于形式,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二)建议

1.优化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高校一方面应设置与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公共基础课程、专题讲座,面对全校所有专业开放,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各学科任课老师应充分发掘课程潜在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和优势,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渗透。[4]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高校应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课外实践活动,如生态公益活动、生态考察、生态宣传等。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有效地巩固和增加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强化生态文明意识,最终提高其生态文明行为的自觉性。[5]

3.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的广泛影响力,为大学生打造一个优秀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平台。如在校园网上开辟生态文明教育专栏,普及各种生态知识,通过网络监督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生态权益等。

[1]刘湘溶.公众生态意识评估体系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3):61-63.

[2]崔建霞.公民环境教育新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81.

[3]彭新波.学生环境意识的教育及心理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22-124.

[4]曹群.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内容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8(3):62-63.

[5]袁健萍,张勃.“中国的河流”一节环境教育探究式教学[J].地理教学,2007(12):23-24.

猜你喜欢

文明意识生态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对不文明说“不”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