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工党十四大以来理论研究主要观点简述

2012-08-15刘保明刘雪君宋作宇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农工党参政党多党合作

刘保明,刘雪君,宋作宇

(农工党中央,北京100080)

一、明确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参政党

关于建设什么样的参政党。桑国卫在2011年6月21日《人民政协报》上发表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道路上奋勇前进”一文指出:“中国农工民主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在农工党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对中国共产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政治上不断认同、行动上不断靠拢的过程,走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帮助和指导下不断进步,逐步走向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道路。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农工党的先辈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就是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工党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贡献,为巩固和发展我国多党合作事业作出了贡献。”“农工党要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精髓,深刻认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的‘两院制’、‘三权分立’、‘多党制’的本质区别,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善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参政议政,善于在维护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前提下开展民主监督,善于在与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合作中作诤友,始终作为一支积极健康的力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始终做到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变,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同心同德的政治态度不变,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团结奋斗精神不变。”他还在《前进论坛》2012年第4期上发表《学行并举,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文,指出:“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和挫折,农工党成员都要始终做到: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变,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同心同德的政治态度不变,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团结奋斗精神不变。”

陈述涛在《中国特色参政党理论概论》一书中指出:“新世纪参政党建设目标的内涵主要是,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在新世纪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水平,具备较高政治素质,能够经受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广泛团结,求同存异,带领广大成员及所联系群众,在多党合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二、阐明了怎样建设参政党

关于思想建设。桑国卫在2011年召开的农工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的讲话中指出,要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团结和凝聚全党力量服务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参政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陈述涛在《中国特色参政党理论概论》一书中指出,参政党的思想建设是指各参政党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在政治意识、政治主张和政治立场等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建设性工作,以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和精神上的凝聚力。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学习教育;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教育;多党合作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形势、政策和任务教育。陈宗兴在2009年江西农工党思想建设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充分认识思想建设的重要性,把思想建设作为政治交接和自身建设的核心,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要进一步深化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要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服务科学发展和促进农工党自身科学发展而努力;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献计出力。

关于理论建设。桑国卫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上发表“改革开放三十年与参政党建设”一文中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民主党派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才能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多党合作的需要,才能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参政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了很多方面,其中理论建设是基础性工作,非常重要。一个政党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创新,没有理论支撑的政党是没有生命力的。理论思维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从构建参政党建设理论体系的要求出发,需要研究的理论问题是:第一,要认真研究参政党建设如何更好地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的问题;第二,要认真研究民主党派如何更好地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提高参政水平的问题;第三,要认真研究民主党派如何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发挥参政党作用的问题。陈宗兴在《前进论坛》2012年第5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切实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一文中指出,今后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理论研究与履行职能相结合,增强理论建设的实践性;二是理论研究与释疑解惑相结合,增强理论建设的实效性;三是理论研究与队伍建设相结合,增强理论建设的主动性;四是理论研究与宣传工作相结合,增强理论建设的导向性。

关于组织建设。陈述涛在《中国特色参政党理论概论》一书中指出,参政党的组织建设,指参政党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政治任务的要求,遵循所确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路线,发展壮大组织,不断改进和加强组织制度、组织机构、组织纪律、领导制度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党员队伍素质的一系列工作。桑国卫在2009年召开的农工党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新时期蓬勃发展的多党合作事业对我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为切实解决好“政治交接、提高参政党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能力”的“两个历史性课题”提供组织保障。要认真贯彻《各民主党派中央关于加强地方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座谈会纪要》精神,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保持界别特色,进一步做好组织发展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推荐工作;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党内监督工作。曲凤宏在《前进论坛》2011年第7期发表“立足实际不断推进农工党组织建设”一文中指出,农工党组织建设方法包括:取得中共党委的支持;认真学习组织工作文件和制度;抓准重点,全面推进;加强交流和报告;加大组工干部的培养力度。农工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任务是:领导班子建设与换届工作,组织发展中的人口资源和环保领域代表性人士发展问题,发展速度问题,新社会阶层人士发展问题,组织发展程序问题,组织发展和党员培养问题等。

关于制度建设。陈述涛在《中国特色参政党理论概论》一书中指出,加强制度建设是参政党建设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参政党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推进管理科学化进程,优化内部的能力结构,推动参政党各种工作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参政党通过具体的量化规范,来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形成思想上的共识,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他还提出,参政党加强制度建设,就是根据民主党派的性质、特点和任务要求,把长期以来民主党派党务工作和党内生活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概括和总结,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民主党派特点的、被全体成员所认同的、适应组织运行需要的制度,并努力做到科学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参政党的行动准则和依据,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主要内容包括:制定和修改、完善包括党章在内的党规党纪;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工作制度、学习教育制度、党内生活制度等;对某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的规章规定及时修改完善。

关于机关建设。汪纪戎在《前进论坛》2009年第7期上发表“保障机关有效运转全面加强机关建设”一文中指出,机关工作需要有两种类型的制度:一种是实体性制度,主要规范工作标准和工作规则;另一种是程序性制度,主要规范工作过程和工作程序。两种制度缺一不可,同时发挥作用,才能保证机关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机关建设要进一步强调并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处理好执行与决策的关系;工作分工与各司其职的关系;工作项目与保障能力的关系;强调奉献与关心具体利益的关系。陈建国在《前进论坛》2011年第5期上发表“努力建设学习型、效能型、信息型、廉洁型党派机关”一文中指出,要提高民主党派机关服务参政议政和党务工作的能力,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加强机关能力建设。要根据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一方面经常性、制度化地组织学习和培训,同时学习要成为每个成员的主动的需要;要建设效能型机关,体现着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过硬的工作作风;要建设廉洁型机关,忠诚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服务。

三、阐明了什么是参政能力和怎样加强参政能力建设

关于加强参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林西京在“关于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的研究”一文中认为,参政能力是参政党影响力、凝聚力之所在,是体现我国政党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参政党参政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参政议政的广度、深度和效果,参政党加强参政能力建设是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的重要途径。加强参政能力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参政党自身建设的独特优势,提出真知灼见,做好执政党的助手,体现参政党存在的价值和社会作用。

关于参政能力建设的内涵。林西京指出,所谓参政能力,就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动员和组织党派成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自觉服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辨证统一的整体。其中,政治把握能力是前提,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能力是核心,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是保障。朱新光在“论当前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建设”(《2009农工党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一文中指出,参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涵,一是参政能力建设的主体是参政党,区别于执政能力建设和西方反对党政党能力建设;二是参政能力建设的客体是政党能力,需要参政党的领导干部通过个人和个体的能力来体现;三是参政能力建设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我国民主党派加强参政能力建设的目标是参政兴国,这点与中共提出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相协调的。张昌明在“科学发展观与参政党能力建设”(《2011农工党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一文中认为,所谓参政党能力,是指参政党作为一个政党组织所具备的全部本领,包括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从所作用的领域看,以上四个方面又分为处理党外事务能力和处理党内事务能力,前者的核心是参政监督能力,即履行参政党职能、开展治国理政活动的本领;后者的核心是党内治理能力,即对内进行政党管理、提高自身素质的本领。所谓建设,就是人们按照自己的理想,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参政党的能力建设,就是参政党有目的地改善和加强参政党的能力,使之朝着符合自己需要的方向提高和发展的活动。

关于怎样开展能力建设。张昌明认为,加强参政能力建设一是要以四个基础能力(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为中心,全面推进参政党各种能力建设;二是建立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参政党能力建设奠定思想基础;三是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提高理论水平,为参政党能力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四是以加强党派基层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发挥党派整体功能为主,为参政党能力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

四、阐明了政治交接的重要意义及其丰富内涵

关于政治交接的重要意义。桑国卫在《前进论坛》2012年第8期发表的“实践‘同心’思想,深化政治交接”一文中指出,换届不仅仅是组织人事的交替代谢,更是民主党派老一辈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的政治交接。民主党派要把换届作为“同心”思想的践行过程,把“同心”思想体现在政治交接的目标要求和具体行为中,不断深化和推进政治交接,不断增进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真正做到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陈宗兴在《在农工党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2008年)中指出,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中要教育全党同志充分认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政治上的鉴别力和敏锐性,防止和排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于政治交接的内涵。曾宪初、周宜开、张冬斌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发表的“推进政治交接须重点把握的几个方面”一文中指出:“政治交接的重点是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辈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关键是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目的是巩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基础,推动和实现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概括起来是一句话,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五、阐明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关于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桑国卫在农工党十四届九次中常会上指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和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想信念、道德准则和精神风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农工党进一步搞好政治交接、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的政治保证。强调要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化和延伸,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刻认识我国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坚持按照参政党的性质和地位履行职能、发挥作用。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言行准则,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不断提升道德品格修养,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人生态度、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体现在履行职责、报效国家的工作实践中,使农工党始终作为一支积极健康的力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

关于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法途径。姚俭建在“参政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其路径选择”(《前进论坛》2010年第7期)一文中指出,借鉴共产党加强思想建设的经验,接受共产党的帮助,进一步提升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水平,是作为参政党推进参政党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路径之一;要深化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要加强理论建设,深化对民主党派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律的认识。唐华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活动中,应全面深刻理解“核心体系”的丰富内涵,掌握“灵魂”、“主题”、“精髓”、“基础”之间的关系;突出“两个坚持”,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实现“三个充分”,即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各级领导班子的表率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中人文社科领域专家学者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自我教育作用。

六、阐明了实践“同心”思想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

关于实践“同心”思想的重大意义。桑国卫在《前进论坛》2012年第8期“实践同心思想,深化政治交接”一文中指出,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核心内容的“同心”思想,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历史经验作出的深刻论述,是多党合作制度最鲜明的特质和理论升华,是对我国多党合作理论的重大创新与发展。“同心”思想,深刻揭示了多党合作的本质内核,继承深化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集中体现了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明确提出了多党合作的目标方向。

关于“同心”思想的丰富内涵。郑小燕在《前进论坛》2011年第10期“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共同谱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新篇章”一文中认为,在“同心”论述体系中,“同心”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同德、同向、同行”则三位一体,相辅相成,是思想基础、价值追求和行动目标的高度统一。“同心”,是基于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也是着眼未来发展的更高追求。“同德”是思想上的最高境界,体现的是共同的思想基础。“同向”是目标上的高度契合,体现的是共同的价值追求。“同行”是行动上的根本准则,体现的是共同的行为规范。王宁生在《前进论坛》2012年第8期发表的“学习贯彻‘同心’思想,巩固发展多党合作”一文中指出,“同心”思想立足实践,从思想、目标、行动三个层面进一步深化了统一战线这个法宝作用。思想上同心,要求各党派成员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目标上同心,要求各党派成员必须始终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行动上同心,要求各党派成员必须积极投身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发挥好力量和资源叠加优势。“同心”思想是多党合作作用发挥的根基所在、力量所系、标准所依。刘晓峰在《前进论坛》2012年第4期发表的“坚持参政党与执政党同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文中指出,“与党同心”是参政党建设的价值追求。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来看,“与党同心”是参政党正确回应近代以来追求社会进步的文化自觉思潮;从思想来源的角度看,“与党同心”是多年来民主党派紧跟中国共产党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

七、回答了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重大意义

关于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重大意义。陈宗兴在“构建和谐政党关系,促进多党合作事业”(《中国特色和谐政党关系论》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版)一文中指出,在当今政党政治时代,政党间的团结和谐,是整个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政党关系和谐,整个社会和谐就有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多党合作制度的主体,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分别负有执掌和参与国家政权的重要责任。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融洽,多党合作规范有序,为社会稳定和谐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基础和基本保证。中国的政治要稳定,多党合作这个政治格局首先必须稳定;中国的社会要和谐,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首先必须和谐。和谐政党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长期经验和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关于我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基本内涵。本书编委会在《中国特色和谐政党关系论》(出处同上)一书中指出,我国政党关系主要体现在领导与接受领导、执政与参政关系上,同时也体现在政治协商、合作共事、互相监督等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政党关系和谐的根本前提。我国参政党之间的和谐党际关系是和谐政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基础,参政党的历史使命与共同价值基础构成了参政党之间关系和谐的基本条件。

关于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和谐政党关系。陈宗兴在“构建和谐政党关系,促进多党合作事业”(出处同上)一文中指出,作为参政党,作为多党合作的重要成员,长期保持和发展和谐政党关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当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不为风险所惧,不被干扰所惑,不断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新贡献;应当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决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多党制、议会制;应当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自觉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不断提高参政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促进和发展多党合作事业。

八、阐明和总结了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基本经验

关于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重要意义。高体健在《前进论坛》2010年第7期发表的“推进学习型参政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指出,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组织是实现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相互促进、推动多党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需要,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持续推进政治交接的需要,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参政能力的需要,是提升参政党成员整体素质、发挥其重要作用的需要。张大宁在《前进论坛》2010年第4期发表的“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几点认识”中指出,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所讲的学习既是获取知识、增长本领的过程,又是促进党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业务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全面发展需要的学习。学习型政党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优良学习教育传统的继承,更是对政党理论的学习教育理念的创新。学习型政党不是一般的倡导个人学习、组织学习、团队学习,而是把政党推进到学习型组织的境界。

关于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方法。陈雅棠在“科学发展观与参政党建设研究”一文中指出,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系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技术和社会科学知识;加强与参政党本身有关的理论研究和学习。创新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方法是:行动学习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发挥特长与克服短板同步,开展专业和全面的双向学习;善于学习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善于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关于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基本经验。农工党河南省委会在《前进论坛》2011年第12期发表“坚持六个结合,扎实推进学习型参政党组织建设”一文中指出,要坚持把推进学习型参政党组织建设与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相结合,夯实多党合作事业的思想政治基础;要坚持把推进学习型参政党组织建设与加强自身建设相结合,保障多党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要坚持把推进学习型参政党组织建设与履行参政党职能相结合,努力提高献计出力的能力和水平;要把坚持推进学习型参政党组织建设与开展社会服务相结合,努力打造农工党社会服务新品牌;要坚持把推进学习型参政党组织建设与重大纪念活动相结合,弘扬优良传统、坚定政治信念;要坚持把推进学习型参政党组织建设与加强社会宣传相结合,树立农工党各级组织的良好形象。

九、阐明了参政党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及其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参政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刘晓峰在“民主党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优势和作用”(《薪火相传共创未来——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中央统战部编)一文中指出,从民主党派的性质及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看,民主党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一是发挥民主党派政治联盟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二是发扬民主党派爱国革命的优良传统,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搞好政治交接,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发挥民主党派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四是发挥民主党派进步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积极协助中共各级党委和政府了解民情、反映民意,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广泛的民意基础;五是发挥民主党派文化名人多、社会影响大的优势,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激发社会创造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大发展大繁荣的和谐文化氛围。

关于参政党在贯彻科学发展观中的作用。唐华生在《四川统一战线》2010年第3期发表“参政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色定位”一文中认为,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工作要与时俱进,上台阶、上水平,必须准确把握“四种角色”,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满腔的政治热情投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促进多党合作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这四种角色是:站在新高度,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者;立足新起点,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时代价值,做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着眼新视角,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监督者;开拓新思维,提升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研究者。

关于参政党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徐翔在“刍议发挥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2008农工党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一文中认为,长期以来,人民政协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提出许多真知灼见,起到了其他组织和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作为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参与单位,民主党派一路伴随着人民政协的成长历程,在人民政协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主要体现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三个方面。

关于参政党服务科学发展。王勒懿在“民主党派服务文化建设的渠道载体”(《团结报》2012年5月29日)中指出,民主党派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职责所系。民主党派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求同存异的思想基础、领域广泛的多元文化底蕴,要以党派特色优势,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独特的贡献,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于参政党为社会服务。王勒懿在“倾力打造社会服务工作品牌”(《团结报》2012年1月29日)中指出,社会服务工作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延伸和拓展,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实践阵地。打造社会服务工作品牌,切实发挥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的示范先导作用,可以提高社会服务工作的实效和影响,进一步凸显民主党派的参政党职能,体现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十、深入研究参政党的党内民主问题

关于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问题。孙瑞华在《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发表的“对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一点思考”一文中认为,发展党内民主,是当今国内外大多数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参政党党内民主是指在党内生活中,根据党章和党的其他有关规定,党员按照有关的民主程序和形式,对党的事务的参与、决定和管理。它是参政党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权利再现,也是全体党员根本利益的再现。现实中,阻碍党内民主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漠视党员的主体地位,忽视党员的民主权利。因此,加强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关键,是要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维护和实现党员民主权利,使全体党员能够自觉遵守民主制度与规范的民主文化环境。汤序俭在《前进论坛》2010年第3期发表的“略论民主党派的党内民主建设”一文中指出,参政党的使命,决定了民主党派有发展党内民主的内在需求。参政党的历史和现状,决定了民主党派有发展党内民主的迫切需要。参政党角色,决定了民主党派有发展党内民主的现实要求。发展民主党派的党内民主必须遵守以下7项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平等原则;选举原则;多数原则和少数权利原则;公开原则;监督原则;法治原则。实现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是党内民主走向成熟的重要举措。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关键要完善以下几项制度,第一,要完善民主讨论制度,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充分发表、平等讨论的制度环境。第二,要完善民主决策制度,保证广大党员和各级组织经常性地参与党内决策。第三,要完善民主选举制度,使党内选举更好地体现选举人的意志。第四,要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第五,要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保障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有效行使监督权。

关于党内监督问题。杜黎明在《前进论坛》2011年第9期“关于民主党派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以中国民主党派为例”一文中指出,当前,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总的发展态势是积极稳妥的,符合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规律。其工作态势初步概括为“四个并存”:一是监督意识增强与监督工作薄弱并存;二是监督依据充分与监督方式单一并存;三是监督机制初具与监督机构不全并存;四是监督实践加强与监督理论滞后并存。要把握好党内监督几个关系:一是正确把握党内监督与执政党监督的关系;二是正确把握重点监督与一般监督的关系;三是正确把握监督机制与制度建设的关系。

十一、深入研究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培养问题

关于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成长规律问题。葛大可在“民主党派新一代代表人物成长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2010农工党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一文中指出,探寻民主党派代表人物的成长规律,总结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成长的共性因素,大力培养出一批批继续同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的民主党派新一代代表人士,对加强党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于民主党派新一代代表人士的内涵。葛大可认为,民主党派新一代代表人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特指出生于建国前后,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开放时期,各民主党派成员中那些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知识层次高,业务成绩突出,清白为人,廉洁奉公,具有较强参政议政热情和能力,对民主党派成员具有一定感召力和凝聚力,在社会上和海内外有广泛联系和重大影响,得到党内外群众认可的旗帜性的领导人才。同时,民主党派新一代代表人士是一个特定的政治概念,在他们身上反映了民主党派成员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他们是多党合作事业的领导骨干,在组织和领导民主党派成员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起着不可低估的骨干作用、桥梁作用和旗帜作用。民主党派新一代代表人士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外延随着民主党派一代又一代成员的不断成长而不断充实和更新。

关于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葛大可认为,民主党派在实际工作中有四个突出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建立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及其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问题;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班子结构优化问题;新一代民主党派驻会领导成员的设置及职能问题;建立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及其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推荐选拔使用安排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工作机制问题。

关于如何加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常振方在“加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培养的几点思考”(《2011农工党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一文指出,各民主党派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换届周期,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仍然关系到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否顺利实施,因此应该格外引起重视,始终把它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切实抓好四个环节上狠下功夫,常抓不懈。一是增进共识,营造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健康成长环境,着眼多党合作事业的长远发展,努力建设一支“与党同心、跟党前行”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二是同心同行,加大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培训教育力度。三是与时俱进,完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发挥作用机制。

十二、深入研究参政党自身建设科学化问题

关于参政党自身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陈肖勤在《前进论坛》2010年第11期“浅议民主党派保持自身特色”一文中认为,民主党派趋同发展的倾向是客观存在的,它既有积极意义,又有负面影响。在趋同化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坚持自己鲜明的价值取向,保持自己的政治特色,对各民主党派而言,就成为一个现实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要在组织发展中进一步保持界别特色;二要在思想建设中进一步保持政治特色;三要在履行职能中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四是要在理论研究中进一步明确角色定位。

关于参政党建设科学化的内涵和意义。刘保明在2012年5月1日《团结报》发表的“浅谈参政党建设科学化”一文中指出,政党建设的科学化,就是按照政党建设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规律进行政党建设。科学化的政党建设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自觉运用政党建设矛盾运动规律的能动实践过程。把“科学化”的概念引入党的建设领域,从根本上说,是要求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其固有规律,尊重规律、研究规律、努力按照其发展规律办事。提高参政党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一个必然趋势。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必须坚持执政党建设同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提高执政党的领导水平和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只有高度重视参政党的建设科学化,提高参政党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才能担负起更加重要的历史任务。

关于如何提高参政党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问题。刘保明认为,必须切实把思想建设作为推动自身建设科学化的根本;要处理好理论建设与思想建设的关系;要加强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建设和进步性建设,这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关系到参政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参政党存在的价值;要建设学习型政党组织;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陈勋儒在《前进论坛》2010年第5期“努力提高党派建设科学化水平”一文中指出,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是提高党派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础。把握党派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是提高党派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关键。不断推进工作创新并注重实效,是提高党派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具体体现。

十三、深入研究参政党可持续发展问题

关于实现参政党可持续发展问题。刘长青在《前进论坛》2010年12期“参政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文中指出,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为我国参政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许多全新的理论课题和更高的实践要求。参政党建设既面临外部环境的考验与挑战,也面临内部结构性挑战与考验。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新认识,为参政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执政党理论建设的不断繁荣,为参政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发展,为参政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发挥作用的广阔舞台和现实依据;参政党建设面临开放型、多样性的社会政治环境,为参政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动力。为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参政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参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新途径,努力建设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参政党,是参政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于民主党派趋同化问题。郭春明在“防止民主党派‘趋同化’”《2008农工党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一文指出,近年来,民主党派的发展出现了一种“趋同化”的现象,各民主党派在界别特色上变得模糊起来,同时各民主党派在议政范围、政党理论和纲领等方面也逐渐趋同,正在逐步失去各自的组织特色。趋同会失去特色,失去特色就会失去优势,失去生存的根基。因此,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未来的发展应当将防止“趋同化”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一是民主党派要根据《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的要求,将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侧重点放在各自的界别分工领域,重视自己的组织发展特色,发掘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历史资源,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避免出现“八党一面”的雷同现象。二是树立参政党意识,增强民主党派的利益代表性。三是各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工作中,要从自身特色和传统专业优势出发,将某一方向作为参政议政的重点领域,充分利用其在该领域的独特优势,将参政议政工作做实、做深、做精,形成自己的特点。四是各民主党派要突出参政党的特殊性,重视自身的理论建设,加大理论研究力度,在继承民主党派特色的基础上,构建参政党建设的理论框架,形成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理论体系。

猜你喜欢

农工党参政党多党合作
2022年12月8日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
新春祝福
农工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名单
农工党自治区委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专题学习会
庆中共百年华诞 促参政党自身建设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年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70年的三维认识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提升参政党社会公信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