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爱国主义视阈下雷锋精神的德育价值*

2012-08-15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雷锋爱国主义德育

★ 黄 力

弘扬雷锋精神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今天,在我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准确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德育价值,对于进一步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彰显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爱国主义视阈下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雷锋精神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丰富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在爱国主义视阈下,雷锋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公为民的奉献精神和投身民族振兴的忠义精神是雷锋爱国主义意识的自觉表现,高尚无比,值得珍视。其时代内涵如下:

(一)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雷锋精神极具特色的本质内容。雷锋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立志在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1]雷锋秉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民族精神,光大了艰苦创业、勤俭建国的革命传统,体现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他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克己奉公、勤奋努力,工作在哪里,就在哪里闪光发热,竭尽所能为国家、为社会创造财富。真正做到了用“挤”和“钻”的“钉子精神”,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苦练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刻苦钻研本职业务,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二)为公为民的奉献精神。

雷锋精神的实质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集中地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品德和高尚风格,这是雷锋精神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持久活力的根本原因。雷锋精神成长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土壤中,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雷锋精神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其为公为民的奉献为的是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他摆正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提倡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他处理好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倡导无私奉献。他爱憎分明,对同志春天般的温暖,自觉地把个人的追求同千千万万人民大众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洪流中去。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奉献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倡导的价值取向。

(三)投身民族振兴的忠义精神。

雷锋精神最核心的灵魂就是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的坚定政治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雷锋的忠诚。雷锋把党比做母亲,那种一辈子跟党走的远大理想是过上社会主义新生活后的义道。不怕苦、不怕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是雷锋忠于祖国的具体感恩回报。雷锋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劳动最光荣,胸怀远大理想的劳动者,是撑起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力量。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世纪新阶段,雷锋精神进一步升华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理性思考和认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实际行动,为实现国家繁荣、民族振兴而拼搏奋斗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爱国主义视阈下雷锋精神的德育价值

(一)对社会的德育价值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在爱国主义视阈下,雷锋精神对社会德育具有的价值如下:

1.引导价值

雷锋精神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标准,同其他国家的爱国标准有着质的区别。雷锋精神以社会主义为现实前提,它体现着个人实践与社会发展方向上的一致性,蕴涵着为人民服务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必然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雷锋高尚的道德精神,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时代造就了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又引领了一个时代。在今天,雷锋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公为民的奉献精神和投身民族振兴的忠义精神,适应了社会的道德需求,高扬了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它的意义和影响深远,愈发显示出它的持久生命力。历史经验表明,人类社会进步是需要一种高于现实的精神目标为动力。雷锋精神具有社会主义时代高于现实的引导价值。

2.协调价值

协调是德育的基本价值。德育通过自己实践活动的内容发挥着协调功能,进而满足社会对协调的需要。社会是一个为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群体。对利益的调节和协调,目的不是消解人们对利益的追求,而是把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协调到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轨道上来。当今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协调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的利益,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倡导为国家、为人民尤其是为社会弱势群体作贡献,把国家与集体的利益置于最上层,推崇集体主义,强调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学雷锋有利于引导爱心人士通过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协调社会矛盾;有利于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实践价值

实践的丰富内涵能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理想和追求。让德育回归生活,把德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并且把这种主张付诸实践,对于培养人的爱国主义信念不可或缺。学雷锋的爱国主义实践,是一条有效弘扬爱国主义的途径,有助于树立广大民众爱国主义的信念。雷锋是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典范,雷锋精神可以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个体都有意或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可,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二)对个人的德育价值

德育价值的实现是一个人接受道德观念和价值方针并付诸于行为的过程?《共产党宣言》明确宣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雷锋精神的可贵之处不仅体现在自觉地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联系起来,把社会需要当成自己的需要,而且还体现在他重视反躬内求而发展自己,对个人具有指导价值、激励价值和发展价值。

1.指导价值

德育的指导价值来自于德育价值主体的需要,德育对象在学习生活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否有效地解决,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例如雷锋精神的内涵是什么?爱国主义是什么?怎样做才是爱国?这些问题对于不同的对象来说,有的是已清楚的问题,有些是没有自觉的问题。但无论怎样、人们仍希望获得指导和帮助雷锋做过新式农民、政府公务员,农场的拖拉机手,鞍钢的钢铁工人,沈阳军区的士兵,多达五个的职业转换,在不同的职业岗位上诠释了他在不同岗位上的报国情怀,这就是很好的指导爱国主义的题材。另外雷锋是中国目前最著名的道德模范,不同的岗位学雷锋,都能从雷锋身上学到优秀的品质,体现了雷锋精神的指导价值。

2.激励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发挥反作用。“激励,就是激发鼓励,通过各种形式的外部刺激,使人们产生一种奋发向上,士气高昂的进取精神。”[4]雷锋精神从60年代开始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发挥了巨大情感力量。雷锋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具有巨大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励作用。在雷锋精神鼓舞下的一大批优秀人物,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如孔繁森、李素丽、郭明义等,他们都是学雷锋的典范,同时他们也深爱着自己的祖国,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离不开雷锋式的榜样的引领和激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阶段,大力弘扬和倡导雷锋精神,不仅有利于提高的广大民众的道德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充实其人生意义,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而且还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显著作用。

3.发展价值

德育对个人的发展价值是德育的终极价值,也是它的最高价值。雷锋精神凸显的社会主义爱国的价值内涵,承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历史使命,能发挥最高发展价值的作用。雷锋看到他人有困难时,总会积极主动的去帮助他人。他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就意味着他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了个体生命及其价值。另外雷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从为社会群体事业的奋斗中来实现生命的延续与扩展的精神,反映了其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是爱社会主义国家的表现。

三、弘扬雷锋精神,培育当代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所必不可少的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共通的内容。雷锋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公为民的奉献精神和投身民族振兴的忠义精神,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美于生活,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爱国心理,表达了中国人民爱国的共同心声。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需要薪火相传。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把学习雷锋活动与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开展学习雷锋事迹,举行形势报告会,参观改革发展成就展,结合节日、纪念日开展活动等形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学习报国本领的具体行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形式弘扬雷锋精神,在此基础上努力培育当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将此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离不开雷锋式的榜样的引领和带动,志愿者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更是雷锋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的具体表现。所以,宣传雷锋精神的过程,既是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过程、也是弘扬真善美的过程、更是培育当代爱国主义精神的过程。

[1]解放军“总参”政治部编印.雷锋日记[M],北京:春风文艺出版社.196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雷锋爱国主义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写给雷锋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