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情况的整体思考

2012-08-15李小宁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中央统战部学科理论

★ 李小宁

一、什么是统一战线学

统一战线学就是关于统一战线的科学。要具体加以说明,必须回答三个问题:第一,统一战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第二,统一战线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第三,统一战线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 统一战线学的研究对象

统一战线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就是统一战线的本质和规律。

“狭义统战学”,就是以无产阶级统一战线为研究对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科学;而所谓“广义统战学”,就是囊括古今中外一切政治联盟现象,揭示其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的“普世性”科学。我们要建立的统一战线学是一门科学,当然要揭示政治联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但政治联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就存在于个别的特殊的统一战线中,只能通过个别的特殊的统一战线才能认识它、揭示它。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一种最广泛最持久的政治联盟,具有历史上一切形式的统一战线最集中最典型的特征,不仅是阶段性的政治策略,而且是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相关联的长期战略,是其他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阶级的“权宜之计”所无法比拟的。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统一战线,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长达90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获得了最长期、最充分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极富特色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体系。我们在建设统一战线学时,没有必要去刻意地追求一般意义上的“普世”科学,而应当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无产阶级立场,理直气壮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学。这个统一战线学具有鲜明的党性立场,如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一样,公然声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这个统一战线学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时代特征,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样,完全是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这样强调统一战线学的党性和特色,它还是一门科学吗?它还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吗?回答是肯定的。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压迫阶级,这个阶级的解放就是全人类的解放。越是无产阶级的,就越是全人类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13亿人口,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发生在当代中国的任何事情都具有世界意义。越是中国特色的,就越是全世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无产阶级立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学,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二) 统一战线学的基本问题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就是政治联盟问题,即如何结成、巩固和扩大政治联盟。由于我们所说的统一战线学,是立足无产阶级立场的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学,它的基本问题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联盟,而是无产阶级(又称工人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争取同盟军问题。

工人阶级的自身团结统一问题,就是工人阶级内部各个阶层、各个政治派别结成一个整体力量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统一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个国家内部工人阶级的团结统一,另一方面是世界各国工人阶级间的国际联合。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统一问题增加了新内容: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状况的深刻变化,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工人阶级内部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分子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其他工人之间的关系,以“精英”和“草根”的形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并存,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同性质企业的工人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出现了具体利益上的差别,农民工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统一与工农联盟交织在一起。深入研究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为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提供理论支撑,是统一战线学的重要任务。

同盟军问题,即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团结其他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政治联盟的问题。当前,这个问题在我国表现为,要把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全体中华儿女都团结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这五大关系可以看作统一战线学的五大范畴。运用五大范畴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探寻保持和促进这些重大关系长期和谐的法则和规律,为扩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为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提供理论导向,也是统一战线学的重要任务。

(三) 统一战线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统一战线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同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学科密切关联又相互区别,既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又需要借鉴并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这个问题对建立统一战线学至关重要。

统一战线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研究的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及其相互关系;统一战线学的基本问题则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统一战线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统一战线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已经有愈来愈多的问题远远超出科学社会主义的视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统一战线学的母体,它孕育了统一战线学,但无法替代统一战线学。统一战线学已经生长成熟,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要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脱胎而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仍然统领着统一战线学,这正像哲学仍然是各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样。

统一战线学与政治学。从研究对象看,政治学研究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统一战线学研究的政治联盟也是一种政治关系,但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关系,即团结合作关系。从研究主题看,政治民主既是当代政治学的主题之一,也是统一战线学的主题之一,但统一战线学研究政治民主有自身特殊的优势。在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学问题,不如说是统一战线学问题。从概念工具看,政治学使用的许多基本概念,如政治关系、政治权利、政治参与等等,也是统一战线学的基本概念,但统一战线学又有自己的一套概念和范畴。比如,在政党关系上,就有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成套概念,以及合作与协商、领导与参与、执政与参政等成对范畴,这些都是独具特色的。从研究领域看,统一战线学的研究不仅涉及政治领域,还涉及广阔的社会领域,比如知识分子问题,新的社会阶层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等,这些研究领域已经远远超出了政治学的范围。因此,政治学既包容不了统一战线学,更无法替代统一战线学。

统一战线学与社会学。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发生发展的规律。统一战线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二者在研究内容上有交叉。但统一战线学是从政治联盟的角度研究这些问题,在研究方法上,孔德最初提出社会学时,基本想法是建立一门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来研究社会的科学。时至今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实证研究方法,已经成为许多社会科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统一战线学分析各种社会政治力量的重要方法。在社会分析的基本思路上,社会学历来有两大理论传统和分析思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为源头,一个以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为滥觞。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问题,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也可以借鉴社会分层思想。比如,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把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新社会群体,概括为“新的社会阶层”,“社会阶层”一词,就是从社会学借用来的。但是,统一战线意义上的新的社会阶层,不同于社会学的社会阶层。社会学的社会阶层是指全体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等级标准划分为彼此地位相互区别的社会集团,其基本点,是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类的人群作分层排序。统一战线的新的社会阶层只是政治分类,是把“新的”社会群体,作为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老的”社会群体相区别的一个新类别,只分类,不分层,不排序。“新”、“老”之间没有政治上的高低、远近、亲疏之别,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统一战线学可以借鉴社会学研究社会问题的概念和方法,但不能照搬,更不能用社会学来代替统一战线学。

统一战线学与民族学。民族学以民族为研究对象。它把族体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以及消亡的过程,研究各族体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民族学关于民族的知识为统一战线学研究民族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统一战线学研究民族问题与民族学有交叉,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主要政策,等等。但统一战线学着重于从政治联盟的角度,从维护各民族平等团结,维护国家政治统一的角度研究民族问题。民族关系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个重大关系。当前,统一战线学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关系的新变化,要通过理论研究提出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民族政策,致力于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致力于巩固各民族的政治联盟。可以这么说,统一战线关于民族问题、民族政策的理论,是民族统战学。

统一战线学与宗教学。宗教学是认识宗教现象的本质、揭示宗教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以理性的精神探索人类的灵性生活,关注世界各大宗教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关于生命根本意义和历史终极意义”(伯尔曼)的不同信仰。宗教学关于宗教现象的基本观点,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统一战线学研究无产阶级政党如何与宗教界建立政治联盟提供了理论指导。统一战线学研究宗教问题与宗教学也有重合的部分。比如,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和消亡的规律,中国宗教问题的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等等。但统一战线学研究宗教问题偏重于政治联盟,主要着眼于执政党及政府同宗教界的关系,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的关系,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学研究宗教问题的突出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和政策性,研究的目的是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关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从这个角度说,统一战线学关于宗教问题、宗教关系的研究,归根结底还是为巩固和扩大政治联盟服务的,可以称为宗教统战学。

二、为什么要建立统一战线学

建立统一战线学的重要意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建立统一战线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统一战线问题涉及广泛的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群,需要从总体上统一规划,需要动员、集合各个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来研究。目前,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中,统一战线这一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分散在马列科社、党史党建、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各学科中。虽然这些学科每年均有一些题目涉及统一战线问题,但由于缺少总体规划,统一战线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重要实践问题和重大历史问题,很难在这些分散的学科中获得立项。这种状况使得统一战线理论难以获得重大突破,已经成为制约统一战线理论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由于统一战线理论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中没有独立的地位,也影响了学术界研究统一战线问题的积极性。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中把统一战线单独列为一个学科,就能在国家总体规划的引导和支持下,每年有计划地研究一批基础理论和重大实践问题,进一步调动广大专家学者的积极性,推动统一战线理论科学发展。

(二) 建立统一战线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工作。理论正确,事业就发展。实践的发展离不开理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统一战线的每一个重大突破都是以理论突破为先导的。理论的突破离不开科学研究。建立统一战线学,把统战理论研究纳入国家社会科学规划,整合研究力量,是提高统战理论研究水平,推动统战工作实践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 建立统一战线学对统战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统战干部队伍的素质决定统战工作的水平。由于统战理论一直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干部院校和普通高校都没有设置统战专业,统战部门长期缺乏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据测算,目前全国统战部门每年需新进2000人。现在统战部门新进的人员都没有接触过统一战线理论,上岗之后适应工作的过程比较长。把统一战线学列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科目录,在社会主义学院等干部院校和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置统一战线学专业,就能为统战部门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大大提升统战干部的整体素质。

(四) 建立统一战线学对社会主义学院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颁发的《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社会主义学院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推动学科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具有统战特色的优势学科”的目标和要求。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培育具有统战特色的优势学科,是全面提升社会主义学院教学科研水平和师资队伍素质的基础工程,也是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建立统一战线学,从制度上把这门学科纳入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列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科目录,对于社会主义学院培育优势学科,形成合理的学科布局,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扩大社会影响,都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将大大加快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的步伐,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方针政策宣传基地的作用。

三、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基本过程

真正把统一战线作为一门科学来建设,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3月16日,李维汉同志在中央统战部召开的统战系统干部大会上重提毛泽东同志关于“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的命题。从那时开始,30 多年来,老一辈统战理论工作者为把统一战线作为科学来认识和研究,为形成关于统一战线的系统知识,为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付出了大量心血,也为我们今天继续这项事业奠定了基础。归结起来,这30 多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创始阶段、展开阶段和攻坚阶段。

(一) 创始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从1979年至1996年,前后17年,主要成就是开始把统一战线当作一门科学来建设,建立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开展统一战线理论研究。这一阶段有几个标志性事件:

一是发动统战理论研究。1979年李维汉同志重提“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之后,1983年4月,中央统战部召开了上海、北京、湖南等10 省、市、自治区统一战线理论座谈会。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11个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这是统一战线有史以来首次召开的全国性理论座谈会。会议期间李维汉同志作了重要讲话,阐明了“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和“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中国统一战线的特色”两个问题。他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有规律的,统一战线工作也是如此。理论是科学地解释、阐明事物发展规律的学说。中国的统一战线从来都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从形式到内容都显示出中国的气派和中国的特色。中国共产党人研究中国的统一战线理论,不要到处抄书,而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与会同志认为: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其根本问题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统一和同盟军问题。会后中央统战部向中央报送了《关于统一战线理论座谈会和开展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的设想的报告》。报告经中央书记处审阅同意,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要求各级统战部门、宣传部门,各级党校和社会科学研究单位,都应将统一战线问题的研究、教学和宣传摆上日程,纳入计划,并加强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作,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以此为开端,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工作迅速在全国开展起来。

二是成立理论研究会。1985年2月,中央统战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统一战线理论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到会做了重要讲话。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工作的方向,提出了制定研究规划、确定研究课题,组织研究队伍,发挥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作用等项任务。经过认真酝酿,成立了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会后,中央统战部向中央报送了《关于全国统一战线理论工作会议的报告》,中央办公厅转发了这个报告。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工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规划地展开。

三是探索统一战线学的学科体系。上个世纪80年代,中央统战部政策理论研究室原主任黄铸同志曾提出过一个马克思主义统战学的构想,并且拟定了一份详细的研究提纲。1989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秘书长朱真同志出版《统战理论讲座》,该书的副题是“马克思主义统战学原理纲要”。这本小册子探讨了统一战线的基本原理,并就统战学的研究对象、结构层次,以及基本概念、范畴、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等,做了简要的陈述,为统战学勾画了一个基本构架。

四是研究统一战线方法论。1990年代初期,中央统战部开展统一战线方法论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此外,当时还有不少热衷于统一战线基本理论研究的同志撰写并发表出版了一批相关文章和著作。

(二) 展开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从1997年至今,前后15年,主要成就是在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两个方向上全面展开,并深入发展。这一阶段也有几个标志性事件:

一是组织统编教材。1997年,中央统战部着手组织编写全国统一战线干部培训系列教材(共19 册),从统一战线工作实践出发,立足于统战干部教育培训,基本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统一战线理论体系。2008年6月,这套丛书中的《中国统一战线简明教程》经修订后再版。今年3月,中央统战部再次组织编写《中国统一战线教程》,杜青林同志亲任编委会主任,中央统战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共同参与,目标是编辑出版一本内容科学、严谨、全面、系统的学习培训教材,内容包括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中央统战部组织统编教材,既是对统一战线实际工作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总结,同时也有力推动了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和学科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是明确提出建立统一战线学的任务。1999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先后发表了《统一战线学论纲》和《再论统一战线学》两篇论文,就统一战线学的学科构成、基本框架、基本概念、范畴和一般原理等提出了意见。2002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出版了《统战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对统战学的学科建设做了尝试性的探索。2005年,重庆市社会主义学院出版了《统一战线学研究》,探讨了统一战线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力图揭示统一战线的基本规律。2007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出版了《统一战线新论》,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中展开统一战线基本理论,并为培养统一战线理论专业研究生提供了基本教材。

这一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学科化建设始终围绕着两条主线交错展开。一条主线是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和体系建设。这方面的工作一直由中央统战部主导,并以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和全国统一战线干部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为两个主要抓手,一手抓调查研究统一战线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手抓编写统一战线干部培训教材。特别是自1985年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成立后,经过五届理事会或会员代表大会(从2005年第四届起改为会员代表大会),把一大批统战实际工作者、理论工作者和学术界的有关专家学者汇聚在一起,建立和扩大统一战线理论研究队伍,制订统一战线理论研究规划,组织课题社会招标,并从2003年开始,每年以“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成果蓝皮书”的形式发布最新研究成果。经过10 多年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

另一条主线是统一战线学的学科体系建设,主要目的是把统一战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起来。这方面的工作在中央统战部领导下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带头,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陆续做了不少基础性工作。除了前面列举的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总体方面的工作之外,各个分支领域的研究工作也逐渐走向深入。例如,在政党制度理论方面,中央统战部承担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研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成立“政党制度研究中心”,设立“政党制度论坛”和年会,编写《中国政党制度年鉴》;在政协理论方面,全国政协承担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在宗教理论方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承担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项目《宗教学》教材的编写任务;在阶级阶层理论方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承担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项目《转型期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问题研究》等等。在培养研究生方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于2008年首次独立举办了统战理论专业研究班,按照培养硕士生的要求开设了相关课程,指导学生完成了毕业论文并举行了论文答辩。总而言之,在中央统战部的领导下,各方面围绕着把统一战线学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为这门学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 攻坚阶段

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要把统一战线理论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2011年5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为贯彻《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向中央统战部报送了《关于将统一战线理论列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议》。今年6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周宁同志,副院长袁廷华同志向中央统战部陈喜庆副部长汇报了我院贯彻《纲要》精神、推动建立统一战线学的情况。中央统战部研究室主任唐显凯同志参加听取汇报。陈喜庆副部长对我院的学科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建立统一战线学的意义做了深刻阐述,对开展这项工作表示大力支持,并对工作步骤提出了指导意见。唐显凯主任也表示积极配合,并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和指导意见。与此同时,在湖南省委的积极推动下,湖南省率先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把统一战线理论单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从统一战线理论目前的实际状况出发,遵照中央统战部领导同志的指示,我们设想,把统一战线理论建成一门独立学科,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争取用不太长的时间,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增设“统一战线学”或“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相应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下增设统一战线学或统一战线理论学科规划评审小组。第二步,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努力,在各方面条件具备时,争取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把统一战线学增设为一级学科。相应地,在社会主义学院等干部院校和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置统一战线学专业,培养研究生。

四、统一战线学学科体系总体框架的初步构想

学科建设的目标分两步走,学科体系的总体框架也相应地分为两步来构建。第一步先考虑把统一战线理论列入国家社会科学规划的总体框架,第二步再考虑把统一战线学列入国家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总体框架。

(一)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的统一战线学总体框架

全国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2010年试行)》中现有23个学科。把统一战线理论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纳入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可以包括8个方面的研究:统一战线基础理论,统一战线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社会阶层关系和谐研究,港澳台问题研究,海外华侨问题研究,参政党建设研究。此外,统一战线涉及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可在保持民族问题研究和宗教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前提下,将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研究、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研究并入统一战线学系列,这10个方面的研究构成一个学科群。

(二) 国家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的统一战线学总体框架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09年颁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是目前我国学科分类的规范性文件。该文件规定: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学科门类是对具有一定关联学科的归类。一级学科是具有共同理论基础或研究领域相对一致的学科集合。一级学科的调整每10年进行一次(最近一次调整于2011年3月完成)。二级学科是组成一级学科的基本单元。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原则上由学位授予单位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学科目录,在一级学科学位授权权限内自主设置与调整。二级学科目录每5年编制一次。

统一战线学科建设的第二步目标,应当以该目录的设置与管理办法为依据,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归入某个学科门类;(二)建构一个具有共同理论基础或研究领域相对一致的学科集合;(三)设置若干二级学科作为组成一级学科的基本单元。

统一战线学按照关联学科归类,应当归入法学门类。现在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共有6个: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安学。这6个学科的体系结构可以作为我们构建统一战线学的参照。

法学下设10个二级学科: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

政治学下设7个二级学科:政治学原理、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

社会学下设4个二级学科: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和民俗学。

民族学下设5个二级学科: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马克思主义理论下设6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公安学2011年新增为一级学科,暂时未设二级学科。

参照国家有关规范及相关学科设置的经验,可以设想未来的统一战线学作为一级学科下设7个二级学科:统一战线理论,统一战线史,政党统战学,民族统战学,宗教统战学,社会(阶层)统战学,海外统战学。整个学科体系的结构及各二级学科包含的内容如下:

二级学科:统一战线理论

内容:统一战线基本原理,统一战线方法论。

二级学科:统一战线史

内容: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含:多党合作史、民主党派史),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史,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史。

二级学科:政党统战学

内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其理论,人民政协理论,参政党建设理论。

二级学科:民族统战学

内容:民族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二级学科:宗教统战学

内容:宗教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

二级学科:社会统战学

内容:阶级阶层关系理论,知识分子问题及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新的社会阶层问题及中国共产党的相关政策。

二级学科:海外统战学

内容: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两岸关系研究,香港问题研究,澳门问题研究,海外华侨问题研究。

上述两个框架只是初步构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中央统战部学科理论
【学科新书导览】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 考察调研湖北省城市民族工作
中央统战部:不因领导干部岗位职务变动退休等免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