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反校园文化现象研究*——基于闲暇教育的视角
2012-08-15★王琦
★ 王 琦
一、反校园文化现象: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反校园文化亦称“反学校文化”,相对于“亲校园文化”而言,“反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化或主导性文化并与之激励冲突的亚文化,是学校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异化。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旷课迟到、打架斗殴、拉帮结派、赌博酗酒、偷窃放纵等行为时有发生;随波逐流、无所事事、思想颓废、自暴自弃、自杀自残等反校园文化现象日益凸显。为此,国内的研究者们从社会转型、家庭环境、办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式、网络文化、校园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1]。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在社会、学校、团体等宏观层面上进行,着重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与物质这两个维度[2],而忽视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与学生主体的生活实际需要,如果我们从闲暇教育的视阈来审视高校反校园文化现象,就会发现,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忽视及其闲暇教育的缺失,是高校反校园文化产生的重要根源。
二、反校园文化现象产生的根源:基于闲暇教育视角的分析
闲暇教育亦称余暇教育或休闲教育,指的是:“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而获得某种变化。这些变化会表现在信念、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方面,并且它通常发生在儿童、青年和成人的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环境或娱乐环境之中。”[4]
(一)中国家庭教育对闲暇教育的“忽视”。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一直流行着“业精于勤荒于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重学业轻闲暇的传统,闲暇活动在深层意识中往往被认为是无所事事和浪费时间而被排挤出学生的发展轨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了中国的父母亲关注的重心。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学生的“闲暇”时间基本上被“学习”时间所挤占,成为了“学习”的机器,没有时间闲暇与休息,更难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致使智力与身心协调发展的生活实践纽带被割裂,将学生引向一种异化的生活世界,关闭了其与社会、他人及父母交流的平台,久而久之,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造成人格分裂,表里不一,行为异常,进入高校后往往就表现为反校园文化现象。所以,有专家指出:“中国家庭对青少年的束缚是导致青少年反抗家庭进而反抗社会、反抗政治的深层次原因”[5]。
(二)高校在闲暇教育中的“缺位”。随着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现代教育处在一个被科学技术和信息符号覆盖的异化的生活世界,在科技时代“工具理性”的影响下,学校成为了以“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场所[6],而“为我们完善的生活作好准备”的教育理念被忽略,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被割裂,“职业化的训练、有效性的就业、合规范的资格似乎成为教育单一的目标。受教育人的愉悦体验、完美个性、人生的其他有价值的事项,成为次要或被忽略的内容”[7],“如何为生”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作为学生整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闲暇生活及其能够凸显‘为何而生’的教育意义的闲暇教育被忽视。虽然很多高校也开展一些闲暇活动,但其指导思想上主要是定位于“填补”空闲时间,防止“无事生非”的层面,因此这些活动的开展往往很难体现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以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活动的效果不明显。甚至有部分高校将其集体意识强加于人,通过行政命令迫使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游离于学校的制度、活动之外,以一种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对抗现有制度,漠视权威,成为了校园文化的叛逆者。学校在闲暇教育中的这种“缺位”,割裂了高等教育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整体性与开放性,也割裂了学生成长与生活的多层次性、丰富性与主动性,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教育工作者对学生闲暇生活引导的“缺失”。大学教育工作者既是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又是大学生人生的领路人,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闲暇教育的滞后,大学缺乏相应的专业闲暇教育队伍与辅导机构,教育工作者们很难走进大学生们的闲暇生活,难以对学生“成长的烦恼”进行合理的疏导,从而导致学生心情苦闷、情绪低落,于是便容易简单地采取上网聊天、旷课闲逛、睡懒觉等消极方式消磨时间,发泄情绪,有的甚至走向了破坏公物、打架斗殴、聚众赌博、集体裸奔、自杀自残等极端行为,给校园文化建设与安全稳定造成强大的冲击。正如美国闲暇教育专家J·曼蒂所说的那样:“无能力处理好闲暇是造成酗酒、吸毒、自杀、趋从社会上不良行为以及其他种种变态疾病的主要原因。”[8]
(四)学生组织在闲暇活动中主导作用的“缺乏”。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大学生闲暇时间往往被视为学生个人的“私有时间”、“私生活”,成为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盲区”与“死角”。据统计,在大学生闲暇活动的开展中,50.43%的同学采取由“自由组合”的形式,30.34% 与 21.79% 的大学生采取了“个人行动”与“寝室组织”的形式,而院系、班级、社团等学生组织的活动只分别占到了 16.24%、5.60%、3.40%[9],学生组织主导作用发挥不明显,很容易将学生推向“小圈子”。由于“小圈子”游离于学校的正规组织之外,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往往不容易被觉察,成为了高校反校园文化滋生重要来源。
(五)大学生闲暇意识的“淡薄”。由于在我国暂未在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全员重视闲暇教育的社会氛围与舆论,大学生闲暇意识淡薄,对于什么是闲暇,如何科学地用“闲”不甚了解,更未能有意识地去提高自身的闲暇技能,形成科学的闲暇价值观与闲暇决断能力。目前我国大学生仅有37.18%的学生能够自觉地、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9],其余大都处于闲暇生活盲目自流、放任无序的状态,仅将闲暇生活看作是恢复身体机能,打发时间、放松心情的一种手段。很多大学生觉得生活无聊空虚、单调乏味,找不到生活的目的与意义,“郁闷”、“无聊”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口头禅,表现为精神空虚、意志消沉、无所事事,“闲事”生非,闲暇生活层次偏低,闲暇生活满意度不高,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与身心健康,降低学习的效果与前进的动力,进而影响学风、校风。
三、加强闲暇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要消解反校园文化对主流校园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使校园的“捣乱者”与“反叛者”们从心理上认同校园文化、回归校园文化,从“恶闲”、“俗闲”走向“雅闲”,就必须加强闲暇教育,提倡科学、健康的闲暇生活方式,使其成为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从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一)更新教育理念,制定闲暇教育计划,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21世纪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与终极价值。教育不仅要为“谋生”服务,更要为“乐生”服务,为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兼顾个体生命整体的多层次需求,探索闲暇教育的内在规律,制定完整的闲暇教育计划,将闲暇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活动之中,开设闲暇教育课程,组织闲暇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通过闲暇教育及其实践,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在理解、平等、激励、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与人生,通过个体与自然、社会、集体、他人的双向和谐互动,增强闲暇生活的自我规划、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能力,提高闲暇生活质量,获得精神的丰富与生命价值的确认,将消极闲暇活动的比重降至最低,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闲暇价值观念、构建科学的闲暇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闲暇生活习惯,促进自身全面协调发展,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
(二)加强闲暇教育队伍建设,开设闲暇教育机构,开展闲暇疏导工作。作为刚从高中步入大学并要在大学完成社会化的大学生们来说,面对着闲暇时间的增多,很多学生不知如何用科学地、合理地用“闲”,以致于走向主流校园文化的反面,因此要对大学生们开展有效的闲暇疏导,就必须加强闲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人才引进、校内外培训等途径,培养、选拔一批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强,熟知学生心理特点的专兼职教师,开设闲暇教育辅导机构,采取咨询引导、闲暇活动的策划与开展等多种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教育价值观,掌握闲暇技能,学会明智地、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根据自身的兴趣与爱好,自觉抵制不健康的闲暇行为,开展有利于身心和谐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的闲暇活动,促进个体与他人、社会的和谐互动;结合专业学习,开展专业拓展闲暇活动,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为个性的发展提供多样的选择,体会成功的喜悦与生命成长的快乐。同时就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出现的上网成瘾、赌博酗酒、破坏公物等不良行为进行疏导,使其闲暇生活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消解校园文化中的叛逆、消极、反抗行为的产生。
(三)丰富校园活动,提高主体参与性,发挥学生组织与同辈群体的作用。任何一种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必须是切合主体需要并得到主体积极参与,才有可能被主体认可、内化与吸收,并最终促进主体的发展。要形成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就必须立足实际,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生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闲暇活动,发挥院系、班级、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作用,采取一种学生所喜爱的、有意义的方式,促使他们在闲暇活动中体验、理解、深化所学的知识,锻炼能力,升华思想,感悟人生,珍视生命,协调个体、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超越。同时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同辈群体的价值功能,尤其是学生党员、班团干部与学生中的“核心人物”的作用,引导同辈群体积极选择、参与各种生动活泼的、有利于身心健康与个性发展的闲暇活动,形成健康、科学的价值与行动导向。对于游离于学校正规组织之外的“小圈子”则要提高警惕,在反校园行为的“星星之火”还没有开始“燎原”的时候,就将其熄灭在萌芽阶段,及时消解凡校园文化行为的产生。
(四)转变观念,增强闲暇意识与技能,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闲暇教育体系。有鉴于闲暇教育对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欧美许多国家已经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到老年的闲暇终身教育体系,闲暇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需要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全方位的支撑。因此必需转变观念,在全社会营造闲暇教育的良好舆论氛围,使学生在家庭的支持下,在学校的教育下,在社会的价值引导下,形成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闲暇习惯,将闲暇教育作为人的“成长”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舞台,从根本上消除反校园文化产生的心理基础、文化观念与家庭束缚。同时闲暇活动的开展是需要场地的,学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加大体育馆、篮球场、操场、健身房等闲暇资源的建设,为学生从事各种活动提供充足的场所,并大力加强社会、社区中闲暇资源利用,拓展闲暇教育渠道,引导社会团体与组织积极参与闲暇教育的实施,促进闲暇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构筑灵活多样的闲暇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闲暇活动空间,体验广阔的社会与人生,完善大学生的角色学习与转换,促进人与社会的持续、和谐、全面发展。
[1]李英英,张俊.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基于反校园文化的视角[J]学园,2009(11).
[2]孙喜平.谈高校反校园文化与教育个性化之关系[J].宜宾学院学报.2003(4).
[3]冯建军,万亚平.闲暇及其教育价值[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4).
[4]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五卷)[S].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654.
[5]刘应军,秦国人.从控制理论看转型期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2).
[6]王鉴.教育学研究的新领域: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N];光明日报(理论周刊)[N].2006-07-10.
[7]邢媛.论休闲在后工业时代的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3).
[8]J·曼蒂等.闲暇教育理论与实践[M].叶京等译.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51.
[9]王琦.闲暇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