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冲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影响及化解路径

2012-08-15刘洪俭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共同理想时代精神文化冲突

刘洪俭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 150080)

·哲学与思辨·

文化冲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影响及化解路径

刘洪俭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 150080)

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多元文化长期并存,文化冲突在所难免。文化冲突本质上是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当前条件下,文化冲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难被理解,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难被认同,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难被认可,使社会主义荣辱观难被坚守。因此,积极寻求化解负面影响的路径,是稳固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位的现实需要。

文化冲突;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化解路径

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从宏观视角看,文化冲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文化继承与创新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二是文化交流与整合过程中的文化冲突。古今中外,任何文化的繁荣发展,都是剧烈文化冲突之后新一轮文化整合的必然结果。文化整合是对同质文化的重新排列组合和对异质文化的批判扬弃。辩证和历史地看,文化冲突可以促进文化整合、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也可以阻碍文化整合、导致文化衰落甚至分裂。如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正经受着文化冲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针政策指引下,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主流文化,而其他文化如古代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或者原始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是非主流文化或称支流文化。它们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长期共存、相互竞争,文化冲突在所难免。文化冲突本质上是不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冲突。社会主义文化冲突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时至今日,我们还没有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文化冲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加强学习,化解文化冲突导致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难被理解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和最高信仰。随着我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我国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最高信仰。但是,文化冲突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提出了挑战。这主要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起和泛滥,为人们提供了内容多样、形式各异的信仰选择,使一部分人感到矛盾、困惑、无所适从,并在价值选择上陷入了自我冲突,甚至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马克思主义也因此逐渐地淡出了普通民众的视野,而封建迷信思想沉渣泛起,扰乱了民心。更为重要的是,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资本主义文化乘虚而入,这些思潮在全盘否定我们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也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倡所谓“指导思想多元化”。这些思想的存在和发展,不利于人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不利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巩固,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解决文化冲突造成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困难,最主要的方法是加强学习。一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即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二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显著标志和鲜明品格,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三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人民群众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最直观材料。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要做到进头脑、进课堂、进教材,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群众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精神改造主观世界,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解决实际问题。

二、加强教育,化解文化冲突导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难被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深刻内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说,在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我们党提出这个共同理想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文化冲突对这个共同理想也提出了挑战。这主要指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多样的理想选择和生活方式,使一部分人只关心个人利益、贪图享受,把理想信念抛之脑后。其中,有些人,特别是我们党的一些领导干部,不能以身作则、甘当公仆,他们理想信念缺失、贪污腐败、生活奢靡、大搞形象政绩工程。人民群众对此十分不满,进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产生质疑。因为只有共同理想转化为共同利益,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并为之奋斗。但是,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但没有得到保护,反而被持续地剥夺,特别是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以及随之产生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等问题,使人民群众很难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坚持党的领导,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树立,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解决文化冲突造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困难,最主要的方法是加强教育。因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需要学习,更需要教育。加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一要加强中国革命的教育,使人民群众从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程,认清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历史必然性;二要加强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使人民群众更加清楚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我国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贯穿到各项政策、法规的制定之中,体现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中去。

三、加强引导,化解文化冲突导致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难被认可

民族精神孕育在长期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性格、民族气质、民族品格之中,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价值取向。时代精神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精神保障。历史和实践表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源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但是,文化冲突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提出了挑战。这主要指的是文化冲突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功能被弱化了。从民族精神方面来说,有些人盲目地推崇全球化,把民族精神视为狭隘的民族保护主义;有些人认为民族精神就是大汉族主义,视其他民族为蛮夷;还有一些人把民族精神推向极端,使极端民族主义得以滋长和蔓延。从时代精神方面来说,有些人在利益关系和格局调整面前,留恋于原有的思想体系和价值目标,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把它们视为洪水猛兽,缺乏改革创新的勇气,还有些人提出要回到毛泽东时代,搞“平均主义”。这些思想的长期存在,不利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挥作用,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解决文化冲突造成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认可困难,最主要方法是加强引导。引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发展,就是要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一要正确处理古今中外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善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吸收和借鉴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近年来,百家讲坛在这方面的贡献比较突出。如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阎崇年的《说清史》、王立群的《读史记》等等,这些讲座不仅是一种知识的讲授,而且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社会文化规范的教育,还是一种社会文化心理标准的整合与建立。二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如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庆祝建党90周年,这些重要活动以及我们对活动的总结,形成了很多时代精神,而这些精神就是当下我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缩影,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

四、加强宣传,化解文化冲突导致社会主义荣辱观难被坚守

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是对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是一把社会价值导向的标尺,为我们确定了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基本衡量标准。一旦荣辱不分,势必混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仅道德伦理大厦根基动摇,就连整个社会风气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可以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文化冲突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提出了挑战。这主要指的是文化冲突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导致道德滑坡、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不讲诚信等现象频繁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在人民群众中滋长蔓延。有些人为了获得最大利益,什么事都敢做。如在鸭蛋中添加苏丹红、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在肉制品中添加瘦肉精,还有口水油、地沟油、毒豆芽、有色馒头、被福尔马林浸泡过的水产品等等,触目惊心。还有一些人思想道德滑坡严重,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他们逃避责任,如病人没钱交费医院见死不救、老人过马路没人敢搀扶、大难临头时自顾逃生等等。这些思想和问题的存在,使人民群众很难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也严重地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解决文化冲突造成的坚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困难,最主要方法是加强宣传。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一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与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二要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广大群众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人们心中早日生成。

总之,文化冲突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是社会主义文化矛盾的主要形式。文化冲突问题解决得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一帆风顺,就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反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步履维艰,就会阻碍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解决文化冲突问题,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很多,如美国文化保守主义者丹尼尔·贝尔希望用宗教来解决西方现代社会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企图恢复和重建韦伯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即新教伦理。显然,用这种方法解决社会主义文化冲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它不仅与我国的性质相矛盾,而且也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文化冲突主要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是市场经济观念与人们心中固有的社会主义观念之间的冲突。所以,解决社会主义文化冲突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尽力规避市场经济观念的负面影响,并在多元文化冲突过程中逐渐建构起被人民群众所共同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认同中心。为此,我们应着重加强学习、教育、引导、宣传等手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加坚定、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被更加自觉地践行。

D64

A

1008-8520(2012)06-0022-03

2012-07-15

刘洪俭(1980-),男,黑龙江勃利人,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孙 霁]

猜你喜欢

共同理想时代精神文化冲突
激励弘扬时代精神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跨文化冲突视角下的法国电影《岳父岳母真难当》解读
试论共同理想的当代价值意义
现代艺术的盛宴彰显“一带一路”时代精神
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班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中国梦
为传统诗词注入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