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社会美”的理论与实践

2012-08-15李新市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

李新市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管理系,河北廊坊 065000)

·哲学与思辨·

中国“社会美”的理论与实践

李新市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管理系,河北廊坊 065000)

真正的社会美,是那些有益于人类发展的、对人生有肯定价值、积极健康的、催人奋进的事物,是人类生活中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社会现象。社会美的无限的丰富性内容有待于我国美学美育工作者去发现,重要的是要从具体的鲜活的事例出发。

社会美;分析方法;田野调查;社会美育

在中国美学界,“社会美”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因为在这个论域里不乏理性思辨的言说,比如社会美的本质力量、人体美、艺术美、自然美、审美价值、审美伦理等。但是,这些文论大多拘泥于脱离现实的抽象思辨。这种情形造成的一个直接的后果是,社会美难以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人们已经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后,对那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真实的、富有震撼力的美好事物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充分认识社会美的丰富性及其以情动人、方便快捷的育人功能,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在加强人的物质家园建设的同时加强精神家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笔者就“社会美”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途径及方法作些探讨。

一、“社会美”的唯物史观分析方法

马克思指出,“只有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对自己来说成为社会的存在物,而社会在这个对象中对人来说成为本质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中丧失自身”[1]86,社会美的存在和发展才是可能的。马克思关于社会美的思想表达了他的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要求我们分析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与生产力紧密联系的经济关系,从事物的客观性和规律性的认知上审视社会美所关涉的现实关系和未来命运,方能对我国社会美作出准确的判断。这种经济关系在当下最鲜明的特点是劳动人民不仅当家作主,而且已经从普遍意义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人们不仅需要更为丰裕的物质生活,而且向往更加美好的精神生活,对社会美的需求更为迫切了。这要求美学和美育工作者走出书斋,走下讲坛,深入社会,深入群众,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掘和分析我国当前丰富的社会美。具体地说,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注意:

第一,发掘社会美就是要善于发现现实社会中的美好事物。社会美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类创造性劳动实践的结果,社会美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人民群众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的美,有社会道德风尚的美,有日常生活的美。从当代人外部生存背景来看,社会美正在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形成全方位的渗透之势,社会美的分析以支持和满足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

第二,既要注意发挥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注意和正确把握社会美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人是构成美的劳动场景和过程的第一要素,人的美是世界上最丰富、最深刻、最动人的美,人的美的行为,是通过社会实践创造出来的,包括德、才、体、貌及其内心世界等各个方面。我国现阶段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社会美的发展方面,突出地表现为通过强化人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审美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在正确把握社会美的客观性和规律性方面,则要注意研究审美对象在目前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对其运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如果一种特定环境中的“社会的物事”,一种明显的群体性审美观念和情感,与一位美育工作者的创新理念高度契合,成了他个人的、内心深处的“个人的物事”,就能提炼出直接传达时代精神、民族呼唤,而又独特、深刻且极具震撼力的审美教育内容。以这样的内容为依据,会收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第三,通过深入了解普通人的生活变迁彰显社会美的鲜明的时代特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通过关注现实的人的生活际遇来考察社会美,通过无数普通人的实践活动展示事物的客观性,揭示其规律性。马克思指的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类的本质力量,即大多数人的力量,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主流力量,他们是代表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

第四,注意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所说的“本质力量”,指的是能够体现“人的本质”的力量。他多次指出,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人,人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对这种实践有着严格的道义上的界定和要求,即人的实践活动必须是积极的“革命的实践”[2]活动,换言之,真正的社会美,是那些有益于人类发展的、对人生有肯定价值、积极健康的、催人奋进的事物,是人类生活中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社会现象。如果不是这样,比如贪污、贩毒以及败坏社会风尚的种种丑恶现象,都是与马克思所指认的社会实践活动相违背的,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所以,要通过社会美的弘扬实现人的积极的革命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彰显我们伟大时代的社会美。

二、“社会美”田野调查的基本思路

经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长期积累,我国社会美突出地表现为在宏阔的现实背景中蕴涵着标志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无限美。社会美视阈里的田野调查工作体现了美学、美育工作者对祖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的精神境界提升的广泛而深切的关注与认知,通过田野调查可以发掘大量的蕴藏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的社会美资源,经过提炼和升华,可以成为育人方式和手段的新的重要依据。

第一,要以审美的眼光直面社会美的各种事实并探究其“本来面目”。社会美的具体形象的力量与导向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它包括角色(地位与身份)、性格(智慧与勇敢)、品德(仁与义)、才能(学、政、商)以及角色的阅历等多方面的内容[3]。田野使我们发掘社会美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依托,使研究者可以直面我国社会各领域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执著地探究其“本来面目”。研究者要以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标准和尺度考察我们伟大时代的建设者的行为,抓住进入田野观察点现场的机遇,以顽强的精神开展工作,深入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感受和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关注群众现实生活的巨变;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视角来看,对社会美的深入挖掘同样是一项重要的实践工作,群众通过美的意识的培养和强化,就会以更为积极的意识和行动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第二,要以特定社区内人民群众为中心,集中地、细致地展开访谈工作。把社会美放在具体的田野工作中去考察,把富于创新理念的美育理论置于具体的背景中去理解,对于研究者来说,较为理想的状态是去与自己成长背景完全不同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进行跟踪性研究,可以萌发新颖感,有利于深入发掘蕴涵于群众之中的社会美资源。

第三,既要充分占有田野调查资料,又要注意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在田野调查点的工作有一个双重目标,一是要描述那些分别于不同场景中具体群众的关于社会美的观感,二是要探索那些多样性状态背后所隐含的促进社会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的张力,它的存在和发展逻辑。研究者要以社会调查点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面对一个新的感性世界,反思人们智慧的差异性、共通性以及可共享的途径。

第四,要在悬置经验本位和相关理论假设的前提下得出个案研究的新结论。不要在事先就确定了问题的倾向性结论,而是要以在田野调查点中发现的事实为根据。因为在对“他者”的考察中,容易敏锐而深刻地洞察存在的问题。进入分析研究阶段后,要尽可能地避免现实的经验的罗列,以防对访谈内容的分析停留在缺失理论观照和升华、来自田野的较为粗糙的经验上。这时,研究者的理性思维能力的广度和厚度是至关重要的。诚如后者,在乡村自我(其实质仍然是通过研究者的努力)的叙事、理解和解释中,访谈者极有可能提出具有创新见解的、既能收到良好审美育人效果又能促进社会美发展的新方法。

三、以“社会美”为基本依据开展全民审美教育

社会美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达到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的。

第一,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美育思想为指导,以社会美为基本内容,进行审美教育。在美育领域,有一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审美主体,因为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对待审美对象,实现主体与客体的互通共融,提升精神境界,进而优化生存样态。这对于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优势,同时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情感交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中国的美育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育思想为指导,方能开拓主体的视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开展符合时代要求的审美活动。

第二,要把社会美崭新而丰富的美育资源运用到现代化建设和培育健全人格的实践中。中国美育建设只有密切结合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并彰显活力。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教育者缺乏田野工作经历,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倡导的方法,将富有突破性的美育理论放到广大人民群众火热的实践生活中去检验,使美育成为教化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第三,要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中的审美育人问题。科技越发达,物质生活越丰富,生活对人的压抑就越强烈,人们也就越需要获得精神生活的抚慰乃至支持。审美教育意味着人向理想世界的不断奋进过程中生存境界的提升和超越。马克思从未来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角度论证了美育工作者到群众中去的紧迫性,他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88。对这种心理学,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力量上进行联系,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方面去理解。到了社会主义时期,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然科学的规模扩大了,而且不断地占有日益增多的材料,自然科学通过工业在实践上进入人们的生活,改造他们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工业是自然界对人、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关系的发展,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提供了日渐丰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美育既要以科学技术成果为物质基础,又要着力消解科技对人们精神造成的困惑,力争使双重目标和任务同步实现。

第四,要以活动为中心开展社会审美教育。要创新审美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美的鲜活的事物进行挖掘和展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美好事物的感受需求。要使各行各业的为社会美创造做出突出贡献的建设者,成为审美教育的内核、灵魂,这些先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被舒展、放大,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被鲜活地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启发人们如何在平凡中发现、培养和强化高尚人格的力量。

第五,要通过对主客体的分层提高育人效果。美育手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通过审美形象的展示来达到育人的目的。在当前,我国的美育建设可以采取主体和对象分层的办法作为创新方式方法的一种思路,即是说,要注意主体和客体的层次性,根据审美主体的不同层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审美教育内容。这实际上对美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审美人类学倡导的田野工作方法为指导,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火热的实践中去,还要对他们创造的鲜活的经验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进行美育内容分类,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开展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审美教育。

第六,进行审美教育要注意审美致用。马克思审美教育观历来反对和拒绝美育的虚无主义,强调美育最终要落脚在促进和保证人的全面发展上。要通过富有震撼力的审美教育,培育和不断地强化人们对高尚人格的塑造意识,还要注意推己及人,形成构建和发展社会美的浓厚氛围。

第七,要通过审美教育实现从模仿到创造的飞跃。以社会美为依据加强我国的美育建设,更深层次的突破表现在人的思维和观念的更新上。要让人们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美育工作者不仅要善于运用祖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进行教育,而且要善于运用多种措施将劳动人民创造美的过程展现给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让他们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同时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来之不易,用美好的事物滋养其心田,培养和积累艰苦奋斗的精神及创造美的素质。通过精神愉悦、思想震撼,实现从模仿到创造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思想认为,美作为价值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和外部形式,更重要的是具有社会属性和社会内容。后者,是由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实践所占有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决定的。社会美的奥秘应该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去寻找,社会美就在我们身边,它的无限的丰富性内容有待于我国美学美育工作者去发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不但要认识社会美的新发展,而且要懂得如何实践才能遵循社会美的发展规律,运用这样的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3]陈少明.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J].中国社会科学,2005,(5).

B83

A

1008-8520(2012)01-0005-03

2011-09-22

李新市(1958-),男,河南安阳人,政治工作教研室副教授,军事学博士。

[责任编辑:孙 霁]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我为冰与火而来,却看到更美的蓝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