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说文解字·示部》字与上古祭祀习俗的互现性

2012-08-15尹玉龙

关键词:部字上古习俗

尹玉龙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325000)

祭祀是中国传统风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在中国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典章制度之中,而且也体现在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著作之中。《说文解字·示部》字就很好地反映了上古时期中国的祭祀习俗,不仅包括祭祀的对象,还包括祭祀的原因、用品、结果、方式、活动、主祭者、地点等丰富的内容,从而使人们基本上可以勾勒出上古祭祀的图景,重现上古的祭祀文化。

一、“示”字和祭祀习俗产生历史渊源

“示”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1]。古人认为上天出现某种征象,向人垂示吉凶祸福。根据其造字的意图,它是对一切征象的概括,是上古时期人们认识自然现象的结果。这种自然现象与人自身的利害相连,便产生吉凶祸福的想象或预感,进而影响人的活动。上古时期的人类从自然中分化出来,由于自身的生产力低下和认识水平有限,对于自然的力量没有科学准确的认识,因而产生了对于支配世界的力量的幻想,自发地创造了在自然界的背后具有改造自然的无穷力量的事物,人们称之为神。“示”字所反映的是上天的征象,而能突出反映这种征象的则是“日、月、星”,这当是“示”字的来由。

祭祀习俗因何而来,由何而得以流传?人们一般认为,祭祀是在人与自然分化后产生的,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祭祀不具有科学性,但对科学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具有启蒙作用。这种作用的突出表现在于逐步深入地认识和改善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在上古的祭祀中,祭天、祭地是最为原始的两种祭祀活动,二者皆与自然相关。随着人类生产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认识水平的提升,人类开始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开始信奉“人定胜天”的观念。祭祀的内容扩展到人自身,包括先祖、帝王、将相、豪杰等。

二、“示”部字所反映的丰富的上古祭祀习俗

“汉字与文化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水乳交融的。”[2]由“示”字衍生出来的“示”部字,记录了上古时期丰富多彩的祭祀习俗的文化,“《说文示部》字数,许铉本注明文六十,重文十三,新附四。今实际文六十三,新附四,重文十三”[3]。段玉裁则认为多出来的这些字是“浅人增窜”[4]。虽然仅63字,却显露了上古祭祀习俗的大概面貌。其概况大致如下:

(一)记录祭祀对象的“示”部字

对于祭祀的对象,人们在上古时期就以大胆的想象力为其命名,主要是天、地、人三大神示。“对上帝的祭祀,是秦祭祀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秦祭祀中礼仪较为隆重的一种。”[5]“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也就是说,“神”是产生万物的原始,是可供尊敬和崇拜的事物。“天神”是在上古时期至为尊敬的神。“天”,“颠也,至高无上。”天为上,地为下。天神主宰着宇宙的一切,地神承载着土地上的一切生命。《诗经·大雅·云汉》:“敬恭明神,宜无悔怒。”天神掌控着风调雨顺的大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在一个农耕社会中,人们对上天有着无限的崇拜。

在《说文解字·示部》字中关于地神的有二字。“社”,“地主也”。“社”即土地之神,与天神相对。“神”主上,“社”主下。土地之神滋养万物,能够满足人的生活需求,因而对于土地之神倍加尊崇。宋朱熹《诗经集传》:“社,祭土神也。”古代有春社、秋社,为祭祀社神之日,简称为社。“社稷”,即土神和谷神。自古以来民间的土地庙就是专为祭祀土地之神而设立的,由于千百年来中国一直处于农耕文明阶段,祭祀土地之神主要是为求得五谷丰登。“祇”为“地祇,提出万物者也”。“祇”也是地神。《墨子·天志》中“纣越厥夷居,不肯事上帝,弃厥先神祇不祀”,说的就是纣王不祭祀祖先、天神、地神的恶行。

在《说文解字·示部》字中关于人神的有二字。“祕”,“神也”。“祕”的本义为神,但是在以后的使用中,由于神本来就具有隐秘不可琢磨的特点,遂引申为神秘不可测的意思。《史记·孝武本纪》:“其事祕,世莫知也。”《汉书·陈平传》:“高帝既出,其计祕,世莫得闻。”“祏”,“宗庙主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祏以宗庙主为本义,以大夫石主为或义是也。”《说文解字义证》:“宗庙祖也者。《艺文类聚》《初学记》并引作‘宗庙之木主名曰祏’”。

(二)表现祭祀方式的“示”部字

根据祭祀方式的不同,祭祀有具象和抽象之别。具象的祭祀的方式,即在于凭借具体的事物来举办祭祀的活动。例如,“祡”,《说文解字》释为“烧柴焚燎以祭天神”,也就是说,用焚烧木柴的方式祭祀。“在古人看来,天神在上,非燔柴不足以达之,燔祭时烟气升腾,直达高空,容易被天神接受。”[6]《礼记·王制》:“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祡而望祀山川。”《尚书·舜典》:“东巡狩至于岱宗,祡。”二者讲的都是在岱宗山进行焚祡祭祀的事情。“祴”字,《说文解字》释为:“宗庙奏祴乐。”这就是在祭祀的时候要伴奏音乐,而这种音乐便叫做祴乐。“祴”为古乐章名,《周礼·春官·笙师》:“以教祴乐。”郑玄《周礼注》:“祴乐,祴夏之乐。”根据郑玄的注,“祴”,亦作“陔”,“其(陔夏)诗亡。”“祫”,“大合祭先祖亲疏远近也”。它是指将众位祖先的神位合祭于太庙进行祭祀。祖先的神位按照昭穆次序进行排列,祫祭时则都在始祖庙进行祭祀。“祼”,“灌祭也”,就是将酒浇灌在白茅上,像神饮酒。《周礼·春官·大宗伯》曰:“以肆献祼享先生。”“禜”,“设棉蕝为营也,以禳风雨、雪霜、水旱、疾疫于日月山川也”。

抽象的祭祀方式,即采用某种行为方式重在表明心意的方式。祭祀的人必须以恭敬和虔诚的态度去对待天地神示和祖先。“祗”表示一种尊敬的态度和方式,而“禛”,表示以一种真诚的心去接受神示的保佑,“只有保持真诚的祈祷之心,神灵才会降幅自己”[7],正所谓“以真受福也”。“齋”字更注重用虔诚的方式去祭祀,《说文解字》释为:“戒,洁也。”古代是指在要进行祭祀时,首先要整洁身心,以表诚意。在敬神之前应自身整洁,清心寡欲。例如,不吃荤食,不得饮酒,不得与妻妾同寝等。另外,还有“禋”字,就特指“洁祀也”。“礼”,“履也,所以事神福也”。它指的是礼制,指全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或秩序。《诗经》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对待神灵更得以礼相待。,“数祭也”。祭祀神灵要多次,并非有事就求,无事便不求,这样才能显示诚意。

“祈”,“求福也”。它是说向祭祀的对象求福,即求神灵保佑。《尔雅》中记载:“祈,叫也。”郭璞注释说:“祈,祭这叫呼而请事也。”这是采用一种诉苦诉愿以求神灵保佑的祭祀方式。与此相类的是“祷”,《说文解字》释为“告事求福也”。在流传过程中,二者经常合用,遂成“祈祷”一词。“祘”,则是“明视以祘之”。该字同“算”,会意字。从竹,从具。“竹”跟算筹有关,因为古代占卜常用竹签,“具”表示齐备。本义为计算。《仪礼·丧服记》:“亲则月算如邦人。”《仪礼·士丧礼》:“明衣不在算。”

(三)反映了祭祀用品的“示”部字

由于祭祀是件严肃而又庄重的事情,一方面必须选择那些迎合神示的物品,另一方面要避免那些神示所忌讳的物品出现在祭祀的活动中。前者如“祳”,《说文解字》释为“社肉,盛以蜃,故谓之祳”。祳字亦作脤。《左传》定公十四年:“天王使石尚来归脤。”晋杜预注:“脤,社祭之肉,盛以脤器,以赐同姓诸侯,亲兄弟之国,与之共福。”阮元《校勘记》:“诸本作‘脤’,《说文》作‘祳’。”另外,,“祭具也”,指祭神是精米。杨树达的《积微居读书记·说文求是》:“《米部》记载:‘糈,粮也’。指实物则为糈,用作事神之具作为”,“以豚祠司命”。“豚”是古代祭祀的供品。

对于禁忌之物,许慎只取一“禁”字释为“吉凶之忌也”。它说的就是在祭祀时应当忌讳的事物,目的在于取悦或者取信于神示,达到祈福消灾的目的。《礼记·曲礼》:“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这也是说的为求得事情顺利而避开忌讳的事物。祭祀时应选用适当的物品,是有讲究的。

(四)概括祭祀活动名称的“示”部字

关于祭祀的通称有“祭”与“祀”二字。“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段注:“通言则祭、祀不也。”“此合三字会意也。”徐灏笺:“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浑言则有牲无牲皆曰祭也。”“祀”,“祭无已也。”《王力古汉语字典》上:“祭祀。”《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这里,“祀”指的就是祭祀之事。同时,另有二字“禦”与 “礻舌”,也为“祀也”。“祭祀”在以后的封建社会往往近义连用,遂成一词,这二者应该是祭祀的统称。

有的是因祭祀的对象而得的名称。“禘”,是帝王祭祀天帝的一种仪式。禘的祭祀是由于帝王在已经建立了始祖之庙后,又追溯始祖的渊源而得,主要是把祖先的神位和天帝的神位相配来祭祀,以表示追远尊先之意。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中说道:“禘,王者之大祭也。王者既立始祖之庙,又推始祖所自出之帝,祀之于始祖之庙,而以始祖配之。”这说明当时人们把功绩归于先祖和天神的习俗。与此相似的还有一字——“禅”,“祭天也”。

有的是因祭祀的目的而得名的名称。“祓”,“除恶祭也”,除灾祈福的祭祀仪式。《左传·定公四年》:“君以军行,祓社釁鼓。”也就是说,君王帅军出征之前,祭祀土神等以祈求出征顺利,为民求福。与此同类,“禳”,“磔禳祀,除病殃也”。它是指消灾除难的祭祀。《吕氏春秋·季春纪》:“国人仇,九门磔禳,以毕春气。”“禬”,“會福祭也”。它也是一种祈祷消除灾祸的祭祀。另外,“禖”,“祭也”,是一种求子的祭祀。“禖”又可作为求子之神来讲。《汉书·戾太子传》:“上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为立禖。”

古人不但直接为人类自身祈福以致消灾,而且也涉及牲畜、收成、战事等内容,因而也产生了一些祭祀名。“裯”,“祷牲马祭也,《诗》:‘既禡既禂’”,为马和其他牲畜祈祷。《周礼·春官·甸祝》:“禂牲禂马。”郑玄注:“杜子春云:‘禂,祷也。为马祷无疾,为田祷多获禽牲。’”“禷”,“以事類祭天神”。这是由于特殊的事故而祭祀天神,也特指军队出征之前的祭祀,与“禡”相对。《礼记·王制》:“天子将出,類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禰。”“禡”,“师行所止,恐有慢其神,下而祀之曰禡。”古代军队行军停留之地,恐怕怠慢当地的天地之神,于是用祭祀的方法获得神的保佑或帮助,以取得战事的顺利和胜利。正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种在野外的行军祭祀叫做“禡”。《诗经·大雅·皇矣》:“是類是禡”,《毛诗诂训传》:“于内曰類,于野曰禡。”《礼记·王制》:“禡于所征之地。”

有的是因时间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祭司名称。古人把祭祀看作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一年之内有四祭。在《尔雅·释天》中记载:“春祭曰祀,夏祭曰礿,秋祭曰尝,冬祭曰烝。”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熟,而祭其祖先父母也。”《说文解字》中的“祠”释为:“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这是一种在春季祭祀先祖神灵的礼仪活动,春天的时候,因为供品少,所以祭祀时多用一些好的言辞。《周礼·春官·小宗伯》:“祷祠于上下神示。”《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另外,“礿”,“夏祭也”。周代称夏季的祭祖为礿。《礼记·王制》曰:“春曰礿。”郑玄注:“此概殷夏之祭名,周则改之,春曰祠,夏曰礿。”

有的是因祭祀的活动不同而命名的祭祀名称。“祰”,“告祭也”。古文献在这个意义上一般用“告”或“造”,祰是告的分别字。“礻留”,“祝祭也”。“禫”,“除服祭也”,是丧假除服之祭。《礼记·喪大记》:“禫而内无哭者,乐作矣故也。禫而从御,吉祭而复寝。”《仪礼·士虞礼》:“中月而禫。”郑玄注:“中,犹间也。禫,祭名也,与大祥间一月。自丧至此,凡二十七月。”

(五)宣告祭祀结果的“示”部字

祭祀的结果往往表现为积极有利或凶害无益。古人称富贵寿考等为福,五谷丰登也为福,战争胜利也是福。这大概是对美好追求的一种向往。《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因而,《说文解字》多把祈福消灾的“示”部字解释为“福也”。例如,“祜”,“上讳”。“臣铉等曰:‘此汉安帝名也。福也。”“禄”,“福也”。“禠”,“福也”。“祯”,“祥也”。“祥”,“福也”。“祉”,“福也”。对于祭祀的祈求,无所不能的神示会给予不同的回应。“福”,便是对人的“佑也”。“祐”,就是“助也”,即神灵的保佑。神灵对人的帮助被人视作福气、福分。“褆”,“安福也”。“吉”,“善也”,也就是好、吉利、吉祥的含义,与“凶”相对。古人祭祀在于求得吉利,避免凶害之事。“祺”的意思就是“吉也”。而“禧”则是“礼吉也”的意思,就是说祭祀时以礼数取得吉利。

关于凶害方面的,“祸”,“害也,神不福也”,就是祸害。《诗经·小雅·四月》:“我日构祸,曷云能穀?”《左传·成公十三年》:“天祸晋国。”《荀子·成相》:“罪祸有律。”“祟”,“神祸也”,指的就是鬼神给人制造灾祸。《左传·哀公六年》:“昭王有疾,卜曰:‘河为祟。’王弗祭。”《庄子·天道》:“其鬼不祟,其魂卜疲。””,“地反物为也”。《说文解字注》:“祅祸祟禁。现举祅省做祅。经传通作妖。”“《左氏传》:‘伯宗曰: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祲”,“精气感祥”。古人认为这是象征不祥的云气,信仰阴阳学说认为阴阳相侵会形成象征不祥的妖气,认为是天地神灵对人的报复和惩戒。

(六)表明祭祀地点的“示”部字

祭祀总是在一定的空间举行,所以要有必要的地点。《说文解字》“祖”,“始庙也”。《说文义证》:“《考工记·匠人》:“营国,左祖右社。”《说文解字注》云:“祖,宗庙也。”“祔”,“后死者合食于先祖”。也就是说,把新死者的神主祭在祖庙。《仪礼·士虞礼》:“死三日而殡,三月而葬,遂卒哭,明日以班祔。”《礼记·丧服小记》:“殤与无后者从祖祔食。”这表明新死的人的祭祀地点。而“祪”在《说文解字》里与“祔”同训为“祖也”,可见三者在表示祭祀的地点上表意相近。,“门内祭,先祖所以彷徨”。它指的是在宗庙门内祭祖,也指宗庙门内祭祖之处。“祊”与当为异体。《诗经·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祝事孔明。”《说文解字》引作郑玄《礼记注》:“庙门曰祊。”“禓”,“道上祭”。《急就篇》:“谒禓塞祷鬼神宠。”颜师古注:“禓,道上之祭也。”

(七)指称主祭者的“示”部字

古人祭祀必有主祭者,“祝”,《说文解字》释为“祭主赞词者”。“祝”指的就是“祭祀时主赞词的人”[8]。《诗经·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祝事孔明。”《礼记·曾子问》:“祝立于殡之东南隅。”仲长统《昌言·论天道》:“巫医卜祝之伍,下愚不齿之民。”

三、上古祭祀习俗对“示”部字的影响

由上得知,《说文解字·示部》字涵盖的内容涉及上古祭祀习俗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比较完备的词汇系统。“《说文解字·示部》里的字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反映了中国古代的节日祭祀活动与祭祀礼俗”[9],这些成系统的“示”部字所反映出的祭祀时间、地点、人物、名称、方式、态度、结果等信息恰恰又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祭祀习俗体系。这充分表明承载着历史文化的上古汉字对民间风俗习惯具有巨大的传承作用。同时,祭祀习俗也对这些上古汉字的流传起了重要作用,使一些“示”部字至今广为使用。同时,上古祭祀习俗也丰富了“示”部字的风俗文化内涵,同时也催生了许多新的与祭祀有关的“示”部字。

祭祀习俗反映着人类趋福避难的美好愿望,世世代代相传,因而承载着这些美好愿望的文字也得以保留至今。比照《说文解字》和《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可以发现,《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了44个《说文解字》的“示”部字,约占70%的比重,这表明上古祭祀习俗对“示”部字的影响是久远的。不仅上古时期崇尚祭祀习俗,近古时期更是如此,封建君王为巩固其专制统治,封建社会以“君权神授”的信条统治百姓,正是因为祭祀习俗在人们生活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才使得一些“示”部字至今广为使用。另外,由“示”部字和封建祭祀习俗衍生出来的“示”部字更多。从现存的“示”部字来看,大多与祈福祭祀有关,反过来也足以说明上古祭祀习俗对“示”部字的深远影响。

祭祀习俗的产生之后,会自发生成各种形式的活动,祭祀的内容也得以扩展。从祭天到祭地,再到祭人,祭天神的内容包括风神、电神、雨神、雷神等;祭地神的内容包括山神、水神、土地神等;人神包括帝王、将相、豪杰等。上古祭祀习俗的丰富性,同时要求不但要创造反映祭祀对象的文字,还要创造能够反映怎样进行祭祀的文字,比如,关于祭祀方式、时间、地点、供品,对象等各方面信息的文字。因而,“示”部字所反映的风俗文化内涵也就愈加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说文解字·示部》字所体现的上古祭祀习俗对中国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具有稳定性和继承性的文化习俗又通过汉字得以流传。它们之间的互现关系,即互现性,为人们对上古风俗文化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人们加深对传统历史文化的认识提供了帮助,同时为汉字文化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文化和语言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0]从《说文解字·示部》字与上古祭祀习俗的互现性来看,汉字就像是一块历史文化的化石,它记录了丰富的古代风俗文化,同时古代的风俗文化也影响着汉字的内涵和应用。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表意体系的文字,它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水乳交融,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相互印证。这种汉字与历史文化的互现性当是二者关系的恰到反映。

[1] 班吉庆,王剑,王华宝.说文解字校订本[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2] 张寿康.谈汉字与文化及其他[J].汉字文化,1991,(3):26-27.

[3] 钟发远.《说文解字·示部》字语义考察[J].宜宾学院学报,2005,(3):87-91.

[4]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

[5] 史党社.秦祭祀制度考论[J].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1995,(4):50-62.

[6] 杨泽林.汉字与中国古代社会的祭祀与占卜[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1):20-22.

[7] 胡静.文化学视角下的“示”部字与鬼神思想[J].安徽文学,2009,(11):272-273.

[8] 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2007.

[9] 赵云涛.试从《说文解字》示部看中国古代祭祀文化[J].宜宾学院学报,2009,(7):108-110.

[10] 杨润陆.现代汉字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部字上古习俗
《山海经》与上古海洋学知识
《说文解字》从“月”部字与从“肉”部字在篆法中的区别
上古
任时光荏苒——营上古寨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历史感谢发现 上古炎帝陵碑重见天日
《说文解字》肉部字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