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保护措施
2012-08-15孙国栋
孙国栋
(海西公路工程建设公司)
1 公路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公路施工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1)造成水土流失。
公路对施工地区的条件需求高,施工时会造成许多的地基边坡与两旁护坡,施工时填充地基、挖取土石、丢弃废料以及挖断水流等,这些是水土流失的基本因素,而且后续可能出现垮塌、泥石流等现象,会对途经地区水土保持造成持久的影响,特别是隧道、涵洞与山谷的挖掘,影响了山体的基础,容易造成塌方、滚石、移动等不良地质危害。公路施工时毁坏植被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大多出现于公路施工期。
(2)干扰野生动植物的生长繁衍。
公路大都是途经自然保护区、山林、栖息地、滩涂等动植物数量多的地区,与稀有动植物生长、繁衍与人工水产养殖的小溪、河湾、湖泊等的公路与桥梁涵洞对保障的野生动植物与生长的干扰。公路施工必然用土石打造路堤,开挖沿途地段铺垫路堑,往往会破坏原生植被和局部保持的原有结构与水流的自然渠道,干扰了局部的自然状态,影响动物生长。反之,导致其生长活动紊乱,迟滞生态系统的优化,被迫让许多野生动植物的习性改变、迁徙图存,以致或多或少的破坏了它们的原有群落。途径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恶化,部分有生长特殊的动植物与群落往人迹罕至的区域迁徙,造成它们的活动半径减小,生存格局重新安排,出现种群缩减与群落间的交流不畅。
(3)破坏了水资源。
水是人类生活的主要物质基础,是动植物的物质构成与生命保障的首要基础。水在大千世界里,对于动植物与人类的生存来讲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公路施工的过程里造成的各种废料污染河流湖泊的水、地下水与途经环境,成了较明显的生态隐患。比如当钻孔灌注桩操作时,因为没有系统规划与科学设计,监管与泥浆使用率不高,有大量泥浆汇到了湖泊、河流的水体里面,以致造成了对水资源的破坏。
(4)污染了大气的成分。
空气污染对植物能够造成生理机制受干扰,生长畸形,抗病虫程度降低,有的会大片死亡。比如粉尘污染在公路建设的时候,对庄稼生长与植被产生各种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在干旱少雨的省市,建筑车辆在公路便道操作的时候,工程方因为各类原因无法在施工便道上充分洒水,粉尘和污浊的气体是比较普遍的,因此导致空气污浊,对公路两旁农作物与植被造成伤害。
1.2 公路施工对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1)对群众生活造成的影响。
由于科技的进步,公路施工已经不是畜力、人力、自然力的时期,现在基本的是机械化施工作业。由于各种机械工具的使用,从施工初期的建筑材料运输、道路的路基施工、路面施工,桥梁的桩基础施工、下部结构施工、上部结构施工、桥面施工等各个环节,噪声贯穿了整个建设始终。噪音对健康最明显的干扰为听力伤。大家在身处强噪声环境时,身处较长时间后,会出现耳朵痛苦,甚至导致头痛等病症。公路在建设阶段的噪声往往干扰了两旁群众的日常生活。并且,在施工的时候出现粉尘是难以避免的,例如砂石料、土堆等物品的使用,就容易导致粉尘。粉尘污染往往破坏两旁群众的正常生活,有的会间接威胁着群众的健康,特别是处在大量粉尘的环境会造成许多心血管、肺、呼吸道等病症。得肺病、支气管炎的人的数量一直在攀升,其中很大原因是粉尘污染造成的,而许多粉尘正源自公路施工。
(2)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干扰。
农业生产的环境是指保障农业作物生长和产出的各类自然的与人为创造的诸多因素的综合,其中有耕种用地、水源以及阳光风雨等各种条件,农业生产条件一起塑造了一个农业环境综合圈,彼此作用,彼此影响,为人们生产及工作中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各种物质。在公路施工过程中难免的公路施工要经过许多的农田;而且,原材料的储存、工房、仓库的修建、建筑通道的铺设施工现场的建造等都会使用了农田;并且,建设便道等相关工程也会毁坏农田。在毁坏农田的时候,对两旁的水土,动植物等都存在各种程度的干扰,这对沿途的农业环境的破坏是极为明显的。
2 公路施工中的环境防治保护
2.1 生态绿化的防治措施
(1)当地基挖掘回填时回避雨天,在雨天到来前实施回填、弃方的边坡全部解决。(2)在雨水表明流经地段挖掘的时候,能够设置临时土沉淀池处理混砂,等路基完成后,迅速把土沉淀池填平,实施绿化与还耕还草。(3)对路堤边坡尽量实施种草种树。(4)对建设临时用地,先把原表面的熟土统一放置,工程完成后,再把熟土填进去,保护好原地的表面土层。
2.2 水污染防治
(1)碎渣石、沥青、废料、化学物品等不能储存在生活水井和水源旁边,并实施保护,避免流水冲刷到了水源中。(2)工程地区的生活污水、废物垃圾等统一处理,避免未经处理进入水体。(3)对高空施工机器、船只科学检查,严防油料外泄。
[1] 周晓龙,谢玉田.高速公路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措施[J].吉林交通科技,2003,(2).
[2] 王明怀.浅谈高速公路施工的方法和特点[J].贵州工学院学报,1994,(2).
[3] 史静.浅议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公路环保[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