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建设在商丘市防汛工作中的应用

2012-08-15商丘市水利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年14期
关键词:商丘市防汛信息化

□郭 瑞(商丘市水利局)

商丘市地处豫东平原,属淮河流域,全年平均降雨量在740mm左右,主要集中在6-9月份,并多以大雨、暴雨形式出现,汛期洪涝灾害的突发性特别强,给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几年,随着防汛信息化的建设,全市汛期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等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对于确保全市防洪工程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防汛抗洪决策水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防汛抗旱信息主要包括实时雨水情、实时工情、险工险段、旱情、灾情、防汛物资、防汛预案、历史大洪水、雨水情预报等。防汛信息化是防汛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在防汛现代化建设中,要大力推进防汛信息化进程,利用防汛信息化推动防汛现代化。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坚持用高科技进行技术改造,实现防汛信息化,尽而实现防汛现代化。

1.防汛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计算机信息网络

早在2002年,商丘市水利局采用结构化布线和快速以太网技术,建成了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了市防汛指挥部与市水利局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市水利信息中心通过光纤与市政府及市直有关单位连接,通过专线或公网与省水利厅以及与连接,并通过宽带接入intel网。目前,全局已有200多台电脑实现了局内部信息资源共享intel网的连接。通过该网络的连接,能够为防汛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类防汛信息,并能较为准确地作出降雨、洪水、灾情的预测报告,为防洪调度决策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1.2 实时语音报汛系统

商丘市报汛系统于2001年建成,共投入经费12万元。该系统包括语音报汛、电报处理、电报存储、电报传输等功能。目前全市17个国家报汛站和17个地方报汛站通过3条电话中继线和系统连接,使全市雨水情等信息在5~10min内就能通过该系统传送到省防办和国家防总,提高了防汛报汛的可靠性和时效性。

1.3 防汛信息查询系统

防汛信息查询系统包括实时水情、实时雨情、水雨情查询、气象信息、防汛简报、防汛组织、调度方案和防汛知识等8个部分。主要供领导和技术人员查询当天和近期的雨情、水情、工情、灾情、气象等信息,为领导和专家实时决策、统筹规划、合理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1.4 防洪工程信息查询系统

2004年,商丘市初步建成了防洪工程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提供了针对防洪工程数据库的多种灵活的查询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防汛人员查找一个或一组工程信息,并能够自由组合生成查询结果表。可以通过两种查询方式进行查询,一是查询某个工程所有信息,二是查询某些(个)工程的某些(个)属性信息。

1.5 实时工情采集系统

2004年,商丘市防汛调度工作首次使用实时工情信息采集传输管理软件,主要用于采集工程险情和工程运行状态两种信息。通过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处理,使防汛人员能够清晰地了解和认识工程险情分类、出险部位、出险时间以及工程运行现状等,更好地指导工程除险加固、抗洪减灾,充分发挥工程防洪除涝效益。

1.6 GIS、GPS应用系统

本系统包括“河南省水利电子地图查询与标绘系统”和“河南省防洪工程信息检索系统”两个子系统,是一套集地图浏览、图上查询、数据可视化、地图编辑、地图标绘、GPS导航等功能于一体的基于web的地理信息系统。其中在电子地图查询与标绘系统中,市级电子地图就包括1/50000的地图和15m的卫星影像,极大的满足了防汛工作人员的地图浏览、信息查询、地图标绘、情况汇报、数据收集等要求。还可以利用数字高程数据,动态生成任一地域的三维地形。通过系统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将它作为防汛部门分析、决策、模拟甚至预测的工具和手段,其社会和经济效益比较明显。

1.7 防洪工程数据库

从2002-2004年,全市用了3年时间,按照省水利厅的具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建立起涵盖商丘市各类重要水利工程的信息工程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市42条河流、39座大中型水闸、5座中型水库、5处险工险段、23段重要河道堤防、105座跨河工程、27座穿堤建筑物、1个大型引黄灌区、9个防洪城市的数据、工程图纸和照片整编等工作内容。数据库的建设如实的反映了全市的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图、文、表等多种形式再现工程真实情况,供防洪预报、科学决策、除险加固、各类信息系统分析使用。

1.8 防汛异地会商系统

该系统是2004年建成,是整个防汛信息系统的中枢。其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等,形象、直观、全面地将水情、雨情、工情和灾情等信息呈现在会商现场。同时,可以供防汛领导和技术人员异地举行电视电话会议、远程技术培训、办公和防汛会商等。该系统建成使用以来,大大提高了防汛办公效率,为防汛抢险赢得了宝贵时间。

1.9 无线电通信保障系统

防汛是商丘市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无线电通信是防汛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无线电通信保障除利用公网外,还有两个专网系统,一是超短波电台,保障市、县(市)区、堤防管理段(所)三级无线电通信;二是一点多址数字微波网络,保障市与主要防洪工程二级无线电通信;并与省水利厅联网,充分发挥联动能力。

长期的防汛实践证明,完全依靠工程措施,不可能有效解决当前复杂的防汛需求。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防汛信息资源,拓展防汛信息化的深度和广度,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重是实现防汛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与选择,以防汛信息化带动防汛现代化,以防汛现代化促进防汛信息化,增加防汛的科技含量、降低防汛的资源消耗、提高防汛工作的整体效益是新世纪防汛发展的必由之路。

2.防汛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 投资渠道来源不畅

由于地方经济欠发达、管理相对落后等因素,造成防汛信息建设缺乏正常的投资渠道。一是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投资相对较少,导致防汛信息化建设形成不了规模;二是系统建成后的运行维护费相对不足。

2.2 信息网络等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全市防汛系统现有人员多数是水利院校毕业,计算机网络系统人才短缺,“懂业务、会管理、善信息”的综合性专业人才较少,信息网络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弱,不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2.3 管理体制、机制相对落后

全市防汛信息管理还存在不足之处,缺乏高度统一,管理体制、机制相对落后,相互协调不够到位,致使运行中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给防汛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

3.加快防汛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3.1 切实做好防汛信息化发展规划

防汛信息化涉及到防汛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把握原则,确定目标,明确任务,统一规划,精心设计,科学论证,提出实施规划的相应措施,按照程序评审立项,既要满足防汛整体发展规划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信息化工作的发展需要。

3.2 增加投入,拓宽投资渠道

信息化建设同水利工程一样都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其建设与维护资金应主要来自各级财政。所以加快防汛信息化建设步伐,关键在于完善政策,理顺关系,增加投入,不断发挥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信息化建设资金,有效保证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3.3 注重人才培养,加快人才建设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实现防汛信息化,人才是基础,防汛信息化能否顺利实施关键还是在人。为此,各级防汛部门要千方百计地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结合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对防汛人员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化知识培训纳入干部职工培训内容。同时,不断研究、制订优惠政策和良好的用人机制,积极引进高素质、全能型的技术人才,特别是信息技术人才,努力改善职工队伍结构,为防汛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3.4 强化信息管理,加快体制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管理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已不再适应防汛现代化的要求,必须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各级防汛部门要不断探索研究和新形势下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加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规范信息化建设程序,理顺信息化建设的关系,加快地方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制定,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规程及政策,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创建良好的信息化建设保障环境,促进防汛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推进防汛现代化进程。

猜你喜欢

商丘市防汛信息化
夏季防洪防汛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防汛当前莫添乱
商丘市工程建设项目“双流程”并联审批成效显著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商丘市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五年工作综述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