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动化技术在陆浑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2012-08-15陈万欣任小娟韩建芳张宏图陆浑水库管理局水库管理处河南嵩县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年10期
关键词:测压管大坝水库

□陈万欣 □任小娟 □韩建芳 □张宏图(陆浑水库管理局水库管理处河南嵩县)

1.概述

陆浑水库位于黄河流域伊河中游的河南省嵩县境内,控制流域面积3492km2,占伊河总流域面积6029km2的58%。水库总库容13.2亿m3,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供水、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I)型水库。陆浑水库于1959年12月动工兴建,1965年8月竣工。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输水洞、泄洪洞、灌溉洞、溢洪道及总装机容量10450kW的水电站组成。

为尽早消除工程安全隐患,发挥水库规划设计的除害兴利效益,2001年9月至2006年6月底,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基本程序,国家分两次分别投资1950万元和9810万元,对陆浑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处理。并于2003年和2006年分两期对大坝观测设施,全部实施了自动化改造。

加固后的陆浑水库,工程病险隐患得到了根除,库容库貌也焕然一新,并从2007年7月开始走向按设计正常运行的轨道;大坝观测、闸门控制及水情测报等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真正做到防汛决策系统的适时调度和大坝适时监控,工程整体效益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2.大坝监测

大坝安全监测是保证大坝安全运用的前提,安全监测是大坝的耳目,地下水的监测在大坝安全监测中又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了解坝身浸润线的实际位置和变化情况;同时还可以监视坝身防渗体有无裂缝和地下渗流场的变化,被喻为水库大坝的“内科医生”。

传统的地下水观测设备,有早期的测深钟,到后期的电测水位器,测量占人、费时、费力,且由于受测绳误差、测量方法、仪器响声等因素影响,极易造成误差。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陆浑水库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着手开展大坝自动化观测技术方面的研究,从早期的“一对一”通道式电测法和后期的压力传感器法,但都由于技术不太成熟,又缺乏专项研究经费等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实际运用。

陆浑水库大坝为粘土斜墙砂卵石坝,主坝长710m,最大坝高55m。坝区共有测压管89根,分别布置在大坝的东、西坝头,坝肩、坝身和溢洪道、泄洪洞等水库枢纽建筑物的关键部位。

2003年4月份,陆浑水库和山西长治海达利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首先在主坝的坝身部分测压管上安装了30支传感器并进行了试运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接着于2006年又将东、西坝头等剩余的59根测压管,全部装上了传感器,实现了陆浑水库所有观测设施的自动化改造。

3.实现大坝自动化监测的优越性

3.1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过去的人工测量既费时又费力,以平均观测30支测压管为例,人工观测需两人同时工作,一人测量、一人记录,一般需2~2.5h,而且在坝区内测量由于地形复杂,所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还极易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如狂风、暴雨、大雪等恶略天气对人员的伤害。而现在只需一个人在电脑前即可完成全部工作,且只需2~3min时间,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进行适时观测,随时察看、了解所有测压管任意时刻的观测值,这一点是人工观测无法比拟的。

3.2 提高观测精度

过去的人工测量,由于受测绳伸缩量、蜂鸣器稳定性、测量方法正确与否以及测量人员熟练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的误差。而现在的信号是以数字的方式传递的,抗干扰能力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且传输距离长最大可达10km,可以满足大部分水库的要求,由于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从而提高了测量精度,与人工手测对比差额均<4cm。

3.3 功能强大

以前的测量工作需要由人工在野外完成数据的采集,回到办公室后还需要完成大量的内业计算工作,包括计算、校核、点绘成图、年底资料整理、整编等工作,而这些工作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来完成,这就不可避免的又会造成一些新的错误。而现在的这些工作全部由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可以根据需要,生成各种表格、曲线(包括水位过程线、关系过程线、浸润线、等值线等),而且各种图表又快又美观,还可以将这些资料放进磁盘,既方便技术交流,还便于资料保管。

3.4 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由于本系统安装于Windows下,操作方便、直观,只要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人,很快便可以掌握,且全部为视窗操作、全中文界面,一看就会。

本系统除有自动化测量系统以外,另有手工测量设备一套,主要为系统正式运用前的对比测量所用和一旦自动化测量出现问题,还可以手工测量,从而不至于数据中断,确保了数据的连续性。

2006年又安装了第2期50支传感器,并投入使用,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4.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

4.1 测压管无更新,影响了观测精度和使用寿命

陆浑水库始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部分测压管也是建库时安装的,经过多年的运行,大部分测压管锈蚀严重,管壁和管底也完全锈蚀透了,进入了大量的泥沙。这个从2003年和近几年的测压管清淤工作中可以看出,清出的多为泥沙和测压管锈蚀后脱落的铁锈,这些淤积物留在测压管内,会从传感器的进水孔进入传感器,严重影响了传感器的工作,会造成传感器里的浮子卡死,从而影响观测精度。

4.2 野外信号采集系统,工作环境恶劣,稳定性易受影响

由于自动化的通讯电缆都埋设在大坝坡面地下1m左右的深度,而坝面上空旷面大,很容易在夏天遭到雷击,造成电缆损坏、严重的时候会烧坏前置机和电脑。同时,每根测压管传感器的工作环境恶劣,湿度大,也容易造成传感器的绝缘度下降,从而影响观测精度。

4.3 施工质量瑕疵,导致系统隐患

系统改造时,系统设置的分线盒由于施工工艺和质量存在瑕疵,导致分线盒开裂,这样在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会从裂开的缝隙里进入分线盒,造成分线盒内湿度大,容易造成内部线路短路和线头腐蚀,给系统安全运行留下隐患。

5.建议

陆浑水库在2003年和2006年分别实施了大坝观测自动化1期和2期工程,通过几年的运行,充分显示了大坝自动化监测技术的优越性,也暴露了电子产品的局限性及存在问题,针对大坝自动化观测系统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根据陆浑水库的具体情况,在今后大坝观测自动化工程应用中特提出如下建议:每年对测压管进行清淤和检查,对传感器进行清洗和保养,并在井口的保护装置上作通气孔。在大坝下游坡面适当的地方修建避雷设施。改进分线盒施工工艺,做好防潮、防腐措施。

猜你喜欢

测压管大坝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黏土坝测压管水位异常原因分析
金湾闸测压管技术创新与应用
出山店水库
大坝:力与美的展现
出山店水库
南水北调京石段测压管渗透性检测分析
正式挡水的马来西亚沐若大坝
水库上的“五老”安全巡逻船
岗南水库新副坝坝体测压管测值异常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