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供水工程管理经验浅谈

2012-08-15牛雨玲济源市王屋山供水站浚县节约用水办公室关树娟河南省淇县滞洪区管理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年11期
关键词:山区管网供水

□牛雨玲(济源市王屋山供水站 )□樊 超(浚县节约用水办公室)□关树娟(河南省淇县滞洪区管理所)

1.王屋山供水工程概况

济源市王屋山供水工程是济源市委、市政府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解决山区人畜饮水困难要求决定建设的大型集中供水工程,2001年5月28日开工兴建,2002年4月26日竣工通水,总投资2688万元。工程利用王屋山水库为水源,依托地形重力流引水,通过总干管到水厂,经净化处理后向受益区自压供水。工程总干管修建在崇山峻岭中,长15.7km,共穿越隧洞37个。东西干管长42.3km,共翻越山头110个,跨沟71处,支管长63km。含入村和入户管道,工程的管网铺设总长度达1500km。设计日供水量5500m3,供水面积260km2,彻底解决了王屋、下冶、大峪3个镇64个行政村5.5万人、5.8万头大小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被山区群众誉为“生命工程”、“生存工程”、“民心工程”。

王屋山供水工程始建起,就受到了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全国各界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如今王屋山供水工程不仅解决了山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肩负着建设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使命。王屋山供水工程在全国饮水解困工程中尚属首例,对于山区供水的管理无任何经验可遵循,一切都在摸索中进行,只有继续发挥工程的社会公益效益性,才能使王屋山供水工程真真正正的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工程!饮水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

2.供水工程管理经验

为了搞好工程建后管理工作,使其长期、稳定、充分发挥效益,济源市王屋山供水站在工程建后管理方面开展积极有效的探索,摸索出一些灵活有效、切合实际的工程建后管理模式。至2012年以来,王屋山供水工程已安全运营10年。

2.1 以实际运营情况决定管理机构性质定向

供水工程竣工自通水后,由建设向运行经营管理转移。市水利局成立王屋山供水站,企业化管理。供水站作为王屋山供水工程的管理主体,按照企业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运行初期几个月内根据数据统计发现问题:一是核定水价过高,当前用水群众经济相对落后的时期,受益农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不高,经济相对落后,制约了农村用水量的稳定增长;二是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建设质量有偏差,经后期改造后供水运行步入正常化轨道。工作经验不足,管网还需不断完善和改造;三是供水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水厂运行效率低,水厂支出大于收入,不利于水厂运行管理。

根据运行初期出现的问题,王屋山供水站开始采用事业管理模式,实行站长负责制,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工程管理以供水站为管理主体,用水协会为二级管理体系,以供水合同、用人契约约定供水关系、用人关系,并确立上级主管部门水利局对用人、水费征收、水费使用的监督约束机制,建立供水管理的运行体制。管理者按照济源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低于成本价格进行供水,在核算总成本后由市财政补贴让利于群众部分和亏损部分。即以政府限定水价,实行的年度补差,收费上交财政、支出定向返还。近几年采取财政补贴的积极政策,确保供水运行正常运转。在用水正常的情况下,人畜饮水工程实现有偿供水、以水养水,逐步走向良性循环。

2.2 供水管网管理

王屋山供水站,隶属于济源市水利局直接领导,管理范围包括水源地、总干管、水厂、东西干管、各镇建设支管以及供水区内各村用水协会,负责对干管及各条支管设施的看护、巡察、维修、养护工作,干管及各支管设施的维修、养护费由供水站负担,负责对供水水质的处理,确保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承担供水保障任务,负责协调各用水协会的关系,指导各村用水协会的业务工作,制定各项用水管理制度及水费征收管理办法,负责对各受益村总表的准确计量,以村为单位进行水费征收。

用水协会为供水站二级管理体系,是山区群众自发的、自觉的对本村用水管理的1种体系。各村专职管水员(村水工)均无偿为本村的用水管理、管道维修等工作服务,在极大程度上不仅降低了供水站因供水面积大、用水人口分散管理的难度,而且降低了水费征收成本。村级用水协会负责村管网的工程设施管理和维护,负责村各用水户的用水计量及水费征收和缴纳,做到水费征收工作公开化、透明化,负责制定符合本村实际情况的村级用水管理制度,负责对村里用水秩序的维护。由村水工负责村管网的查看、巡视和维修,对跑、冒、滴、漏现象及时处理,维修费用由村里负担。用水协会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山区群众居住分散不易管理以及长距离供水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等困难。

2.3 管网改造

由于王屋山供水工程控制范围面积大,管线长,地势起伏变化较大,水压平衡不易掌握,所以在工程初期运行中,出现管道断裂、接头断开、水表受压力影响被损坏、阀门井易被破坏等现象,管网跑、冒、滴、漏问题严重。通过工程早期的运行和观察,王屋山供水站组织管理人员对干管上阀门井做了工作压力测量,发现东干管草沟村、探马庄村、小横岭村地段,供水管道承受最大静水压力为2.0MPa;西干管南吴、楼沟两村地段,管道最大静水压力为1.89MPa。两处管材均为U—PVC管,设计管道压力为1.6MPa,已超负荷运行,极易引起下游管道爆裂。对干管上入村供水井测压结果,1.0MPa以上压力供水井有17个。属高水头供水,当井中供水阀门全开时,会造成入村管网接头断开、爆管现象;当阀门开小时,管道水流未能形成稳流,影响水表计量准确度,并影响水表的寿命,而在工程建设期,仅对干管上压力超过1.6MPa村安装了减压阀。为有效降低下游干管管道及入村管道的水压力,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由水利局投资7万多元,王屋山供水站工作人员组织施工改造,新增减压阀20个,并协助王屋、下冶、大峪3乡(镇)进行支管网改造,为用水村新建调蓄池41个,改造了部分阀门井,安装减压阀46个。通过供水管网的改造,有效的降低了地形对工程管理的影响,确保了工程安全运行。

2.4 生活用水与农业用水的管理

王屋山节水灌溉工程是依托王屋山供水工程管网覆盖的优势,由水利局2005年投入建设、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大型节水工程项目。共形成一处国家级节水示范工程、两处省级节水示范园和多处市级节水小区。节水灌溉工程主要涉及王屋镇境内太洼、茶坊、柏木洼、风门腰等村,下冶镇北吴、杨木洼、韩彦朱庄等村,大峪镇小横岭探马庄等村,这些村对主要经营的白菜制种、烟叶、核桃、石榴、苹果等经济作物进行灌溉。供水工程主要是以解决山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上级部门又在此基础上为山区群众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不仅响应了节水性社会大环境的发展方向,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较以往灌区管理所的明渠定时放水灌溉节能时效,目前山区群众已基本上不再使用明渠灌溉。由于山区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都通过管道,造成供水站在用水高峰期生产供水紧张。虽然供水站通过调节东西清水池供水量、与各用水村结合定时供水、组织维修人员昼夜排查管线等方法,科学做好供水调度,使供水紧张情况得以暂时的缓解。但仍出现了管网下游供水量减小、管道压力不足致使部分地势较高的用水户用不上水等问题。我们应以长远的目光考虑,要找到更好的办法以彻底解决供水紧张与用水量过大的矛盾,应加大蓄水工程的扩建、以及增大取水和供水能力建设等,以适应新时期供水需求的变化。

2.5 王屋山供水工程的社会效益

通过王屋山供水站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供水工程运行至今,已充分显示了它巨大的社会效益。

2.5.1 极大改善了山区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

山区群众再不用披星戴月去挑水,只要拧开水龙头,清爽、甘甜的自来水就直接到家。洗菜、做饭、洗衣、洗澡都再不用为水发愁,达到了城镇化的用水标准。

2.5.2 山区群众从此摆脱了挑水扁担的束缚,解放劳动力2万余人,他们放心外出务工赚钱。解放的劳动力和充足的水源,有力促进了山区养殖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几年来建成了50多个黄牛、生猪和蛋鸡养殖小区,形成了干鲜果基地、烟草基地和蔬菜制种基地等。

2.5.3 带动了工业的发展有了供水工程的水源,山区不断的有厂矿企业开始安家落户,泡化碱厂、矿产品加工厂、洗煤厂、焦化公司、玻璃制品厂等等,使山区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为彻底解决济源市西部山区群众饮水困难问题,济源市委市政府在建成王屋山供水工程的基础上,由市水利局于2002年4月投入建设布袋沟供水工程,该工程以布袋沟水库为水源,设计日供水3500m3,能解决邵原镇43个行政村的3.5万人和1.8万头大小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从2006年9月到12月。沿王屋山供水工程东四支建设大峪东山供水工程,解决大峪镇东山12个村1.1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2008年4月1日,天坛山供水工程如期开工,涉及承留、大峪、王屋3镇31个行政村3.47万人和中原特殊钢厂的生产生活用水,设计日最大供水量为8000m3。这些供水工程在吸取了王屋山供水工程的管理经验之后,无论在建设上以及管理上都做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有利于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有利于供水工程的管理,有利于山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山区管网供水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山区修梯田》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
管网改革虚实
山区
织起一张共管网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