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2-08-15
为确保一池清水送北京,河南省在淅川县、西峡县实施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项目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增加植被面积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44%提高到76%,年可减少土壤流失量471.65万吨;流域内大量防治体系的布设,增加水源涵蓄能力4390.3万立方米;面源污染得到缓解,年可减少面源污染量6.76万吨。二是切实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坡改梯、沟建坝、配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的建设,项目区的“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变成了“三保田”,初步形成了“坡地梯田化、排灌设施化、种植多样化”的农业生态景观。荒山、荒坡及坡耕地得到有效治理,基本农田面积不断扩大,土地利用率达到90%以上,劳动生产率提高20%,土地生产率提高25%,年可增加粮食产量700万公斤。三是切实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把水土流失治理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与发展当地支柱产业相结合、与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合理配置资源,大搞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林草基地,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淅川县形成了“南桔、北桑、中果”的水保产业基地和产业格局,建成了全国辣椒生产基地、中原最大花椒基地、全省桑蚕第一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水保生态产业的比重达到65%以上,新增收入中的比例达到75%。四是切实打造了一批精品工程。各级各部门牢牢树立精品工程意识,科学规划,规模治理,涌现出一批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好的精品小流域。目前,西峡县项目区治理中建成的猕猴桃和中药材基地,关山沟生态型清洁小流域的石坎梯田、生态示范沟、坡面水系工程等,已成为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借鉴、学习的示范样板,被当地群众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