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跨文化语境中的语用失误及策略探析
2012-08-15刘晚秋
刘晚秋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大学生跨文化语境中的语用失误及策略探析
刘晚秋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文章从语用失误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分析了大学生在跨文化语境日常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问题,探讨了在跨文化语境交际中减少或避免出现语用失误的策略,目的是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理想的交际效果。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策略
一、引言
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随着因特网技术的普及和“地球村”的诞生,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时代的突出特征。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因缺乏对异族文化的足够了解,忽略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社会规约、交际对象的身份地位等因素,且倾向于保持本民族的文化和语言规约,用本土文化的思维方式来解读目的语所传达的信息,产生语用失误,甚至导致交际失败。因此,语用失误对交际的成功与否产生重大的影响,有研究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语用失误及其类型
英国语言学家Thomas(1983)在其论文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给“语用失误”下的定义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没有达到圆满交际效果的差错。[1]根据何自然(1999)的观点,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s)不是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performance errors),而是说话不合适宜,或是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2]换言之,语用失误就是脱离当时的语境,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方特有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并使交际遇到障碍。
基于 Leech(1983)对语用语言学和社交语用学的区分,[3]Thomas进一步将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 误 ( pragmalinguistic failure) 和 社 交 语 用 失 误(socia-pragmatic failure)两种。
(一)语用语言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指学习者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上造成的失误。换言之,语用语言失误是由于交际者对对方的语言知识掌握不够,从而在运用时所出现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失误,常表现为误用目的语或以母语的习惯组织目的语。中英跨文化语境交际中语用语言失误常见类型如下:
1.死扣文字表面意义,将汉英词汇涵义、句法结构等完全对等。“Of course”就是一经典例子。外国友人询问:“Is this an interesing film?”,中国学生回答:“Of course.”。事实上“Of course”的意义并非在任何场合下都与汉语的“当然”等同。中国学生本想用肯定的语气回答外国友人,但他却滥用了of course,其“言外之意”成了“how stupid this quetiosn is!”。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不能滥用of course来表示“肯定”,否则它的潜台词会导致对方以为应答人出言不逊,不懂礼貌,甚至有受侮辱之感。[4]
2.违反英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套用母语的表达结构。最经典一例就是当面对他人的谢意时中国人的一般是说“不用谢”,大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习惯将其翻译成“No thanks”与汉语语义对等。然而,对于西方人来说,“You are welcome.”或“My pleasure.”才是对谢意恰当的答复。
3.滥用英语完整句,忽视完整句在特定场合隐含的特殊含义。如:外教问到:“Have you finished the exercises in the book?”,中国学生认真地答应:“Yes. I have finished the exercises in the book.”。其实得体的回答应是“Yes,I have.”,在这里他却误用了完全回答。从会话的合作原则来看,中国学生的回答明显违背了“量”的准则,致使外教由此推敲答语的真正含义,从而悟出中国学生好像不耐烦,耍脾气,因此可能引起交际误会。
(二)社交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指交际中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背景,价值观念,行为举止等文化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它与谈话双方的身份、会话的语域、话题的熟悉程度等因素有关。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主要表现为社交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又可细分为礼貌语、称谓语、招呼语等特殊语体及翻译语言中的语用失误。例如,在礼貌用语上,中西方文化差异突出表现在谦逊准则上。例如,中国学生送外教一份小礼物,外教称赞:“What a lovely gift you gave me!”,学生谦虚地回应:“No,it’s not very good.”。结果让外教很困惑:你自己都觉得不好,干吗还要送我呢?他心目中的回答是“I am glad that you like it.”。这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对待他人的赞扬的不同态度引起的社交语用失误。中国文化视谦虚为一种中华传统美德。中国人常常通过否定自我而赞扬或抬高别人来表示谦虚礼貌,若直接接受赞扬则意味着骄傲自满,所以当中国人因取得成绩而受到赞扬时,总是谦虚一番“哪里,哪里,我还差的远了”。而英美人士乐于给予赞扬也乐于接受赞扬,对他人的赞美往往以“Thank you”来答谢,这既是肯定自我也是尊重他人的鉴赏力。
在问候寒暄方面出现的社交语用失误也常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诟病。例如,在街头公园小姑娘友好地问外国老太太:“How old are you?”,老太太委婉地拒绝回答:“It’s a secret.”。小姑娘的无任何语法错误的问话却让外国老太太不悦,为什么?这是因忽略了中英文化中社会行为规范的差异而造成的社交语用失误。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社会性,讲究互相关心和体谅,朋友之间几乎无话不谈,因此一句中国式的询问“你多大呢?”可以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和亲切。而英美人则以自我为中心,强调“individualism”(个性),重视“privacy”(隐私),不愿别人过问和干预其私事,所以人们不轻易问一个成年人特别是女士或老人的年龄,以免侵犯他人隐私权。对于英美人,谈及婚姻、家庭状况、经济收入等属于个人隐私,即所谓的“非自由话题”是一大忌讳,因此,跨文化交际中要尽量避免交谈此类话题,否则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使交际失败。
总之,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产生的根源。因此,要使跨文化交际成功,仅仅掌握目的语正确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即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使语言行为得体。因此,为了减少语用失误,获得交际成功,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英语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用能力势在必行。
三、减少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策略
(一)语言知识与语用知识有机结合
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关系密切。在现今的语言教学中,重语言能力,轻语用能力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只重语言形式的讲授,而忽略了语言的社会文化性,把它与社会需要和现实生活割裂了。在一切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5]正如Hymes(1972)说的那样:不懂得语言的运用规则,语法规则将变得毫无用处。因此,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应该在语境中教授给学生。教师应向学生输入足量的语用学方面的知识,如语用原则、言语行为等,让学生了解自由话题和非自由话题的划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帮助学生减少语用失误。
(二)注重文化导入,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交际的最高原则就是得体,也就是说交际要符合目的语的国情、言语行为规范和文化背景。[6]中国和英语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渊源和风俗习惯,汉民族与英语民族在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语用原则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并不同程度地反映到语言交际中。[7]因此,教师应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统一于课堂,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结合教材将西方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看文化,对比中西文化异同,培养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开阔文化视野,增强目的语文化的“存在感”。
(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跨文化语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用能力。一是针对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开设英美国家文化概况的选修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技术的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创造目的语语言环境,营造异族文化氛围,为学生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提供一个平台。例如,在课堂上模拟生活情景,通过扮演角色、戏剧表演等来操练目的语,让学生亲身体验目的语的语用规则,在交际过程中做到得心应手。三是鼓励学生多看英文影片从中接触地道的英语素材,感受真实的英美社会文化,或引导学生阅读西方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材料,积累西方文化知识。四是定期举行文化讲座,交流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开展英语角,丰富学生课外实践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的空间;发挥外教“现身说法”作用,实现真实的文化教学和沟通。通过这些途径,多方位地向学生灌输西方文化常识和语用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用失误是人们在交际中因不清楚目的语的表达方式习惯,不了解异族文化的交际特点和社交常规等因素造成的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目的语。教师应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扩充中西文化信息的输入,熟悉语用规则,掌握语用策略,使学生学会在跨文化语境具体的场合下能得体,准确,流利地运用目的语,尽量避免产生语用失误,从而实现运用外语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1] Thomas,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J]. Applied Linguisitcs,1983,(4).
[2]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 Leech,G. Principle of Pragmatics [M].London:Longman,1983.
[4] 任玉琴. 大学生语用失误现象调查与教学对策[J].嘉兴学院学报,2005,(15).
[5] 黄次栋.语用学与语用错误[J].外国语,1984,(1).
[6]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An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s and its Strategies
LIU Wan-qiu
Pragmatic failure is an universal phenomenon in cross-cu1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issue made by college students in terms of the classification and major factors of pragmatic failures. It also explores some key strategies of avoiding pragmatic failures, aiming to develope college students’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to conduct an ideal cross-cu1tural communication.
cross-cu1tural communication; pragmatic failures; strategy
H319
A
1008-7427(2012)09-0134-02
2012-07-15
作者系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