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范畴内创新隐喻与转喻不同的发展前途

2012-08-15王洪芹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范畴语言学典型

王洪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 211100)

浅析范畴内创新隐喻与转喻不同的发展前途

王洪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 211100)

一个新的隐喻、转喻形成后,或者会被人们经常使用,经久不衰,甚至形成新义,或者在被使用几次之后,给人以“俗套”的感觉,不再具有感染力。为什么会产生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结果?本文试图从范畴理论和审美疲劳两个方面尝试做出分析。

隐喻;转喻;范畴理论;审美疲劳

一、引言

传统上,隐喻和转喻被看成是言语修辞格,也就是说,或多或少地被看成在修辞文体中使用的修辞手段。而自Lakoff和 Johnson开创性的著作 Metaphors We Live By(1980)以来,国内外,特别是国外对隐喻和转喻已经讨论得很多,而且已经形成共识:隐喻、转喻都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人认识、理解客观世界的一种工具。而且,哲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证明隐喻和转喻是我们对世界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导论》2009:125)。这无疑意味着隐喻、转喻不仅仅是一种利用语言手段表达思想、在风格上增加魅力的方法,而且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思维的方法。

隐喻是属于不同域的两个概念之间的部分映射,因此一个概念目标域是以另一个概念源域构建或理解的;转喻是包含在同一域的两个不同域的概念映射,是一种参照点现象,一种突显,一种激活。关于隐喻和转喻的关系问题,学者们做了相当充分的讨论,这里不再赘述。我们需要认识清楚的是:无论是隐喻还是转喻,其源概念和目标概念并非被孤立的理解,而是被认为是处于“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之中。也就是说,隐喻、转喻所转移(映射)的不只是各个概念内在的属性,而是整个认知模型的结构、内部关系或逻辑。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发现,一个新的隐喻、一个新的转喻,发展的前途将呈现两种情况(转引自陆俭明《隐喻、转喻散议》一文):

“第一种情况是:一个新的隐喻、一个新的转喻形成后,会经常被使用,经久不衰,即并不给人俗套的感觉。如“老狐狸”、“榆木脑袋”等。正因为常用不衰,所以经常会促使一个新的隐喻、一个新的转喻形成后,使原词语产生新义,如“硬件”、“软件”等;甚至新义形成后,逐渐的原义反不为人知了,如“鼻祖”(原义为始祖,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祖先,现比喻某一学派或某一行业的创始人或最早出现的某一事物)。此外,也可能会促使一种新的句法结构的形成,如现代汉语里“的”字结构的出现可能跟这有关。

第二种情况是,一个新的隐喻、一个新的转喻形成后,用一两次或者两三次可以,用多了会给人以“俗套”的感觉,甚至会令人厌烦。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等创新的文学隐喻、转喻,刚开始使用时,人们觉得新鲜、形象,用多了,就觉得有点儿俗套了,唤不起或者说引不起人们的新鲜感,不再有感染力,甚至令人厌烦。”

隐喻、转喻等激活现象为什么会形成上述不同的发展前途?本文将延续陆教授的思路,拟从范畴理论和审美疲劳两个方面尝试做出分析。

二、从范畴理论来分析

1.现代范畴理论

范畴化是人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语言按区别性本质特征对客体进行概括和分类的认知活动(王得春2009)。概括出来的类别就是范畴。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跟传统的范畴理论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的范畴理论(即经典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一个由一组固定的二分特征定义的,范畴有着明确的界限,即认知对象要么隶属于此范畴,要么不属于此范畴。也就是说,在传统范畴理论看来,一个范畴中的成员必须满足某个范畴中的所有特征,如果它违反了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就被剔出这一范畴成员的地位。而近代哲学家L.Wittenstein经过研究发现了传统范畴理论的不足,并提出了家族相似性理论(Family Resemblance),发展了现代范畴理论。他认为范畴的成员不必具有该范畴的所有属性,而是AB、BC、CD、DE式的家族相似关系,即一个成员与其他成员至少有一个或多个共同属性。范畴成员的特性不完全一样,他们是靠家族相似性来归属于同一范畴。而范畴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边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形成和变化发展的。

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即典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哲学、人类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对语言学家来说,范畴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一般潜存于词的使用和语言的使用之中。 “语言的产生和理解无疑包括认知过程,因而范畴化一定是发生在我们心智中的某种东西,由此而来的范畴则可以理解为存储于我们心智之中的心理概念。”(《认知语言学导论》2009:43)这里应注意,关于认知范畴化假设的数量在理论上是无限的,且范畴范式是可以专用于某些范围和方面。认知范畴的原型不是固定的,范畴边界亦如此。

2.文化模型及文化依存评价(culture-dependent evaluations)

认知模型,表现了一种对关于某一领域储存知识的认知的、基本上是心理学上的看法,是由人们生与斯长于斯的文化决定的。文化给我们必须体验以便能形成认知模型的所有情境提供了背景。所以,特定领域的认知模型归根到底由所谓的文化模型决定。文化模型强调许多人集体共有的统一性的一面(《认知语言学导论》2009:55-56)。尽管“认知模型”与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相联系而“文化模型”则属于社会语言学和人类学视角的语言学,但是我们在研究隐喻、转喻的生命力问题时必须注意到这两方面。如面对这个句子:He opened the door to face a pretty young woman with a dog in her arms(他打开门跟一位手里抱着一只狗的美丽少妇打了个照面),首先映入脑海的是哪种狗,什么样的女子可称为美丽,对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认知习惯下的读者而言,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

文化依存评价,限于某一特定文化的成员。文化依存评价包括“富有”(属于人的)、“强壮”(属于动物的)、“耐用”(属于物体的)等等的评价性属性。猪在西方文化中特定的属性为“肮脏”、“贪婪”,所以John is a pig需理解为“他不整洁”、“他吃相不佳”;而在其他文化中,猪可能与不同的属性相联系。比如在现代中国,“猪”除了有与西方相似的内涵,还可应用于情人的情话,表达简单傻傻的可爱的意思。这说明,映射域必须牢固地确立在特定文化成员的头脑中。对于创新的文学隐喻、转喻,如:The sun is the eye of heaven(太阳是天空的眼睛)或to elbow somebody out of his political way(把某人从他的政治路途上推开)与固定的、常用的隐喻、转喻(如: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feel blue感到悲伤)相比,它们的映射域仍然不够牢固。

3.从原型范畴方面分析

Labove和Rosch在家族相似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成为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的核心思想。根据原型理论,在同一范畴中,成员的地位是不同的,即成员代表该范畴的程度不一样,有中心的,典型的成员和边缘的,非典型的成员之分。其中心的典型的成员既是范畴的原型(prototype),而其他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degree of typicality),比如麻雀就比企鹅更属于“鸟”的范畴(李书卿,杨静 从典型理论来解释一词多义)。这种理论有其合理性,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应用,正如王得春教授在其文章中指出,不能说白人是人的典型代表,也不能说黑人处于“人”这一范畴的边缘。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有些隐喻、转喻经久不衰,而有些隐喻、转喻使用几次之后会使人产生厌烦感,生命力不强,却适用于这一意义上的原型理论,那些经久不衰的具有典型性,而那些不能常用的则考虑为处于隐喻、转喻范畴的边缘。

基本或典型的隐喻、转喻会在其周围辐射产生出很多相似的隐喻、转喻,如在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这以典型的隐喻的启发下,产出了诸如:

You’re wasting my time(你在浪费我的时间);

Can you give me a few minutes?(你能给我几分钟吗?);

How do you spend your time?(你怎么话你的时间的?);

We are running out of time(我们的时间正好用完);

Is that worth your time?(那值得你花时间吗?)

等隐喻。基本或典型的隐喻、转喻的使用频率频繁,应用场合广泛,产出性远远超出其他边缘隐喻、转喻,可以说,其生命力持久。同理,在范畴中处于下位范畴的隐喻生命力(即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使用频率不如基本的概念隐喻。

另从人们的认知心理来考量:基于认知的经济性原则,人们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最简短的某一领域的隐喻,如life is a journey(人生是旅途)。小词大用,简单的结构表达出深刻的寓意,易于人们掌握和应用。

三、从审美疲劳方面分析

“审美疲劳”原本是美学术语。具体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弃,现指在生活中对任何人或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厌倦或麻木不仁的感觉。“审美疲劳”,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解释,是说当刺激反复以同样的方式、强度和频率呈现的时候,反应就开始变弱。通俗点说,就是对于一种事物的反复欣赏所产生的一种厌倦心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审美对象的理解和把握。基本或典型的隐喻、转喻似已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中,转化为“日常”(必可或缺、重要的)行为。创新的文学隐喻、转喻,在刚出现时,如刚出现的某种鲜花,人们对其感觉新鲜,然而若束之于花瓶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话,观之几天之后难免新鲜感褪去,这也近似于人们常说的“居芝兰之室,久闻不觉其香,居鲍鱼之肆,久闻不觉其臭”,是人们的一种常态或习惯。

四、结束语

从范畴理论来看,创新隐喻、转喻范畴内基本的、典型的隐喻和转喻与复杂的文学隐喻、转喻相比,它们的映射域较后者更牢固。基于认知的经济性原则,人们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最简短的某一领域的隐喻,如那些已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中,转化为“日常”行为的基本的、典型的隐喻、转喻;而那些复杂的文学上的创新隐喻,应用几次之后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认知范畴的原型亦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和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发生改变。

[1]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 陆俭明. 隐喻、转喻散议[J]. 外国语,2009,(1).

[3] 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汉斯尤格·施密特. 认知语言学导论[M]. 彭利贞,许国萍,赵微,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 王得春. 论范畴化[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

[6] 李书卿,杨静. 从典型理论来解释一词多义[J]. 商情,2008,(43).

An Elementary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t Prospects of Creative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 from the Category Theory

WANG Hong-qin

After a new metaphor or metonymy was created, two kinds of absolutely different fates were there waiting ahead—often used or even formed new meanings in the process; giving people the feeling of conventional or the so-called cliché.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totally different outcome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ategory theory and aesthetic fatigue.

metaphor, metonymy, the category theory, aesthetic fatigue

H05

A

1008-7427(2012)09-0103-02

2012-07-13

作者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读研究生,宿迁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范畴语言学典型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社会语言学名词
典型引路 稳步推进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