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
2012-08-15戴春丽欧少荣
戴春丽,欧少荣
(1.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1; 2.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墟一小学,广东 广州 511400)
行动导向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
1戴春丽,2欧少荣
(1.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1; 2.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墟一小学,广东 广州 511400)
行动导向法有利于改进传统师生的关系,促进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促进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将行动导向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顺应当前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新标准,符合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和课程改革的特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对行动导向法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行动导向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建议。
行动导向法;体育教学;可行性;必要性
目前学校的体育教学处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现阶段使体育教学在发展中处于瓶颈的状态中,很难找到一个突破口。行动导向法是上世纪80年代德国兴起的现代职业教育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在世界已被广泛推广和运用。据了解在我国现阶段,行动导向法已经开始运用在各学科的教学中,但在体育教学中,尚未有人去探讨。行动导向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位,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为目标而开展教学活动,将行动导向法运用在体育教学中,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还顺应了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新标准,也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知识层次更广阔。
1.行动导向法的概念和特点
1.1 行动导向法的概念
行动导向教学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与策略,是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如项目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和角色扮演等[1]。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而被广泛推广,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位,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为目标而开展教学活动,其特点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下,学生手心脑并用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带着问题有目的主动地进行学习,协同小组内的成员完成“项目”工作任务。行动导向教学法采用六步循环法予以实施: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动力,引导学生去完成“项目”工作任务[2]。行动导向法在教学时间分配上,教师讲授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0%,70% 以上的时间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3]。
1.2 行动导向法的内容
行动导向法内容非常丰富,包括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大脑风暴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角色互换法、小组合作法、观点评论法、学生出题法、现场辩论法、现场汇谈法、模拟教学法、媒体展示法、畅想模式法、引导文教学法、自学探究法、自学指导法等[4]。
1.3 行动导向法的特点
1.3.1 主动性
行动导向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的去参与教学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的与组员合作,同时行动导向法从宏观上讲是分组教学,这样就激励学生竞争的意识,学生在竞争的驱动下,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体现行动导向法的主动性特征。
1.3.2 协同性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组织形式基本是先集体练习,后个人练习和小组练习,虽存在小组合作性,但由于学生缺乏对技术动作准确性的把握、缺少竞争性等原因,小组练习经常变成个人练习,不能充分凝聚学生的合作性。行动导向法从一开始便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励,推动组间之间的竞争,使组内协作氛围浓厚,学生通过分工合作,积极协作组员完成学习任务。
1.3.3 导向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的引导者、协调者,教师的行为更多的体现为引导、激励、交换意见等。教师设计好课程,把问题提出,引导学生研讨并解决问题,同时协调学生不同观点,让学生结合现实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哪种观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趋势。教师的主要作用不是对知识的传授,而是对不同的观点冲突进行协调,营造民主与和谐的学习氛围,贯彻对每个人的尊重理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不能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更不能采取严厉批评和轻蔑的态度,而应采取尊重的态度,采取民主的方式进行研讨、交流,尤其是必要的情感交流,让学习者觉得教育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过程[5]。
1.3.4 开放性
行动导向法注重教学评价的开放性。行动导向教学的评价标准不是对所学知识的复制、拷贝,而是对所学技能与知识的定量分析和对所获得的业务的定性分析,甚至允许学生自己制定评价标准[6]。
2.行动导向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行动导向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对体育教学的促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行动导向法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育的主角、领导者,而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协调者、主持人。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发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师在课前必须设计好“项目”,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准备,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提高了教师广阔的教学视野,且促进教师不断更新补充知识,同时提高教师网络等纵向知识,还促进教师全方位思考问题;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项目”的任务,并组织检查、评估,以完成教学目标,此过程教师需要边教边导,教师既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会学生掌握技能,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把握自己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此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调控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
2.2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行动导向法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变为主动,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在教师引导下完成“项目”这个工作任务。在此过程学生是主动地边学边做边思的,学生既能够及时学会、掌握及运用技能,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知识层次更加广阔,还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身观、社会观、价值观、学生观,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健康平等的师生关系,还有效的克服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个性强、自以为是等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知觉、自信心等,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行动导向法有益于学生全面提高身体、心理等综合素质。
3.行动导向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
3.1 适合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特点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在课程结构上还存在较大的不足,表现在课内外的衔接不够紧密,校内外的有机联系没有形成,没有做到可以打破原有院系建制选课,学生还不能自由选择教师和上课时间,更谈不上跨学科跨学校开设综合性体育课程,拓展不了学生的视野[7]。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在课程结构上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学校的单一课程无法满足各种类型学生需要,现有体育课程缺乏适切性的原因是学校不能在学生学需要的东西和他们所体验的世界的性质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当这种有机联系被人为分离开后,必然导致学生对学习的不满、冷淡,最终将导致学习的失败。行动导向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能够直观的观察到学生的各种学习态度,可以及时地调整不利于学生的课程结构,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并掌握知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行动导向法符合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3.2 顺应当前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新标准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在体育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行动导向法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提倡手心脑并用进行学习,注重学生合作学习,发展学生创新性思维,将其用在体育教学,是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是可行的。
3.3 符合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
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在学校体育课基本上一周一次,再加上学校基本上都是以行政班来上体育课,学生的个体差异大,需求也各不同,很难在体育课中达到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行动导向法运用在体育教学上,其本身就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各小组的竞争性,提高小组内的合作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都能够得到锻炼。根据学校学生的情况,把行动导向法运用在体育教学是有必要的。
3.4 促进学生提高体育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而行动导向法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师引导激励下,学生上课积极主动性高,学生带着问题边学边动边思去参与学习,课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的作用,使学生快速掌握、运用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合作能力越来越难,而行动导向法,倡导的是小组学习,小组间的不同观点的竞争,促进学习小组内的合作,使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学习中接受知识,同时行动导向法形式灵活、方法多样,将行动导向法融入到现代体育课中,使学生在挑战各种困难中提高身心素质,在协同解决问题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5 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
在学校体育课普遍存在不被学生重视的现象,觉得体育课可有可无,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毫无关系,自己这么年轻身体也肯定没问题,且有些体育课也比较烦闷,学生爱理不理的,除上体育课与教师有所接触外,与教师的沟通基本处于零的状态,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只是传与受的关系,属于单向传递信息的状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始终是距离远,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对教师产生排斥。行动导向法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互相交流的,这种边学习边讨论的教学互动,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进而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与教师交心交友。行动导向法可以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更平等。
4.行动导向法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4.1 适当引入,结合实际
行动导向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价值,对于现代社会人才的培养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建议有关部门和体育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行动导向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如:召开行动导向法体育教学研讨会,得到社会、学校、教师的重视;
聘请对行动导向法有深层次研究的专家为教育工作者传授经验,并为学生授课或开讲座;可以先让部分班级尝试体育教学引入行动导向法,实践后取其优点去其糟粕,然后再大面积实行。
4.2 正确认识,发挥作用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在看到行动导向法的优势,也不能忽视其劣势:行动导向法对教师的要求高,教师需做大量前期工作:了解任务背景、了解学生能力、先行实验等,教师还需要灵活处理问题,同时对个人的成绩作出评估也比较困难;学生要承受大量转嫁的压力和相应的责任;成本高,对道具、场地、器材等要求比较高。当然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是在任何情景下都适用,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根据行动导向法的劣势,可以借鉴专家提出的改良策略:创新理念,本土化;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基础进行课程准备;选择合适的、成本低的道具。
5.结论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是有历史必然的因素,行动导向法以其先进的理念而被广泛推广。对行动导向法进入学校成为体育教学的一部分进行探讨,有助于体育教学走出传统的教育模式,使课程改革有重大的突破。行动导向法的引入,既顺应了当前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新标准,又符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体育教学氛围,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同时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具有必要性、可行性,适合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1] 徐涵.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
[2] 彭高宏.行动导向法在汽车空调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31).
[3] 刘丽.浅谈行动导向法的实施[J].林区教学,2011,(7).
[4] http://wenku.baidu.com/view/5f03b38884868762caaed57e.html
[5] 王艳萍,孙义艳.职业道德教育中“行动导向法”模式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6] 王春艳,罗清萍.“行动导向法”在高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7] 刘克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机制探求[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
G807.01
A
1008-7427(2012)04-0150-02
201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