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管理技能应用教学质量
2012-08-15梁蓓蓓
梁蓓蓓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浅谈如何提高管理技能应用教学质量
梁蓓蓓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管理技能应用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应体现实践性与应用性,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文章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建议合理选择教材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考核模式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管理技能应用;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1.注重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结构的设计
1.1 在内容选择上,适当将教学内容“下移”
管理学大部分是以整个企业组织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主要倾向于战略决策,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及社会发展与需求,高职院校的管理学应以研究中基层管理实务为重点,并侧重于加强技能的培养。在内容选择进行“下移”,即注重基础、注重实务、注重技能,并适当增加了实践课时。从传统管理学以整个组织为研究对象改为以中层部门或小单位为研究对象;从高层战略管理转为中基层管理实务。将一些中基层管理者用不上的过于宏观、战略、理论的内容进行了删除或削减,适当地增加了如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实务与技能。同时作为本院管理类专业的平台课,为体现各专业的特色在要求相关教师在教案上对教学内容进一步整合。
1.2 课程结构设计上体现以技能为导向
针对高职院校学习教学要求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在课程结构设计上以“管理职能+管理技能”结构模式,即按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设计宏观的结构,同时按照管理技能的需求设计微观结构(主要包括管理案例引入、管理技能训练),并将课程的48学时分为理论32学时+实践16学时,使教学过程体现理论与技能培养的统一。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技能的培养置于实际管理管理案例情景中,在每个技能知识讲解前先进行管理案例引入,让学生先进入未来将要进入的岗位角色,处理棘手的管理矛盾,了解其职责,带着问题学与练,并结合技能要求开展实训项目。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1 应用“模拟公司”教学法,增强实训的真实感
所谓“模拟公司”教学是指通过人为制造职业活动仿真模拟环境,来完成工作任务。这种模拟训练的方式能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在每学期开学初先让学生自由组成6~8个小组,组建模拟公司,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总经理的竞聘、公司结构的设置、人员的应聘与招聘、部门计划的制定等实训项目。通过在模拟公司的实践锻炼,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模拟学生能够系统、全面、综合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模拟公司”教学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面对众多学生,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模拟公司”则是信息相互交流,教师将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操作再反馈给教师,同时学生之间信息相互交流,以保证最大的信息接受度,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2 运用案例教学法,可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通过案例教学使所学知识更具有应用性、可操作性,使课堂教学变得生机勃勃。在每章知识讲解前的引导性案例引入相关案例是为了让学生对本章内容有一个感性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新鲜感与挑战心理,为学习本章内容奠定一个基础。在学生回答之前综给予适当的提示与鼓励,并尽可能在引导到后续内容的学习上,即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候,很多理论知识点可以结合案例来理解,避免过多解释,加快学生的理解,同时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并在课后布置相应地管理案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与讨论,学习编写案例分析报告、PPT制作,课堂上教师作画龙点睛式的总结,让学生们掌握由案例引申出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以外,还可以使相关的技能得以培养。
2.3 充分利用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培养实战能力
沙盘模拟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仿真教学系统,能够通过营造一个模拟的企业运作环境,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全方位的展现,让学生将管理理论与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了解企业运作规律、熟悉企业运作流程、提高实际的动手操作和决策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在现代企业吸收实习生的人数有限的情况下,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可以解决这样的实习困境,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全盘掌握企业在各个环节中的应用,缩短了教育与实践的距离,也让教学围绕学生为中心有序的展开。并利用第二课堂组建社团为优秀学生参加每年的一届的全国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比赛打下基础。
3.采用灵活性的考核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管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3.1 考核内容体现实践性
《管理技能应用》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管理技能应用课程总成绩中,建议采用期末理论考试占 40%,技能应用(课堂实训表现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沙同实训室对抗表现)占60%的评估方式。通过这两部分的结合,使学生既注重能力培养,也重视基本知识的掌握,从理论和技能两个方面完成了课程的考核。
3.2 评价方式体现灵活性
技能应用考核方面主要包括参与度与态度;能力表现与操作水平;实际效果(绩效);所要求的作业或书面材料完成情况等方面。在技能考核方面评分采用学生参与多方面评分,如平时的课堂的实践分数,每次发下评分表给各组组长(或公司负责人)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基础上,同教师一起对其他各组及上台分析讲解同学进行评估打分,这样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参与评估的机会,又可避免因教师的主观性而导致公正性,同时也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对课堂之外学生的表现,在期末时先由各小组长给各组成员评估打分,再由各组成员级组长附分,这样可以避免因分组实训导致的“搭便车”现象。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将传统考核工作期末一次性考试变为课程的全程化考核,使得每一节课,每一次实训活动,都进行评估与考核。
[1] 单凤儒.管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苏霞.高职院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研教改,2009,1.
G71
A
1008-7427(2012)04-0035-01
2012-02-14
作者系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