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题材电影中的宗教文化解析
2012-08-15王春丽李冰洁
王春丽,李冰洁
(1.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124;2.兰州晨报,甘肃 兰州 730000)
藏族题材电影中的宗教文化解析
1王春丽,2李冰洁
(1.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124;2.兰州晨报,甘肃 兰州 730000)
藏传佛教作为藏民族文化的核心,对藏族题材电影有着极深的影响。本文从藏族题材电影创作的精神主题、人物塑造和创作细节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藏传佛教对于藏族题材电影的影响以及藏族题材电影作为传播媒介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解读与传播。
藏族题材;电影;宗教
在藏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宗教一直是其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传入藏地之后,经过与原有苯教的长期斗争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之后的几百年间给藏民族带来极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及日常生活、语言、服饰、饮食等方面。鉴于在藏民族文化中的地位,作为藏民族文化核心的藏传佛教必然和藏族题材电影有着直接的联系并对其产生极深的影响。藏族题材电影是人们正确了解和认识藏民族的极好平台,也是优秀藏民族文化得以传播的途径。如何在藏族题材电影中充分运用藏传佛教,不仅使藏传佛教成为电影中的一个“角色”,同时又使电影成为藏传佛教传承和藏文化传播的平台,这是我们目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藏传佛教是电影的精神主题
电影的主题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塑造和对情节的描述所体现出的基本思想。主题是艺术作品的精神实质,在电影中占主导地位,电影中的一切元素都围绕主题思想展开并为之服务。主题体现了作者的生活观、价值观和对生活的理解。[1]藏传佛教在其发展的数百年间,改变了藏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标准。在此基础上,藏民族的生活习惯、法律、政治、经济都受到了深重影响并体现在了藏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做法等各个方面。藏传佛教和其他宗教在宗旨上一样,主体都是劝人向上,弘扬真善美。如基督教宣扬的“十戒”思想,藏族借鉴藏传佛教产生了“十善法”和“十六净法”。有很多宗教题材电影如《七宗罪》、《通天塔》、《十戒》等作品,都是以宗教作为电影的主题。
藏族题材电影《可可西里》就描述了藏传佛教对藏族人世界观的影响。电影以纪实手法,使观众似乎透过记者的眼睛看到故事的发展,感受到藏族群众独特的世界观。比如山父湖母的观念,在藏族人眼里自己眼中的自然景观是有生命的,眼中的动物是有灵魂的,为了保护自然景观,保护动物和生命,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如果说故事是电影的梗概,情节则是故事能按照最有效影响读者和观众的方法来呈现的途径。好的情节可以吸引观众、打动人心。总之,藏传佛教通过对藏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学创作、世界观等方面的影响可以直接对藏族题材电影产生启发和影响。但这些加工不能脱离甚至违背事实,比如在佛教戒律里“杀生”是第一条,则决定着藏族题材电影不可能出现《沉默的羔羊》这样的影片。
在藏籍导演宗萨仁波切的藏族题材电影《旅行家与魔术师》中,导演就是将佛教哲学引入电影,以讲故事的叙述方式,通过喇嘛的话告诉人们,“等待会让人变得焦躁”和“有求皆苦”的人生理念,是一部启迪人们心智并闪烁着佛教哲学智慧光芒的影片。有人说,宗萨钦哲仁波切执镜的这部电影,是试图告诉我们:追求是美好的,生命却是自己的。人,经常都在做着放弃自己的所有去追逐不属于自己所有的行为。
藏传佛教以自成体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藏民族的社会生活、精神世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作为反映藏民族生活的藏族题材电影,创作上必须遵循电影立足于民族、地域、时代的出发点,摒弃佛教对人思想的束缚的因素,选取积极的主题,使影片达到一定的思想高度,使藏族题材电影较容易受到受众的普遍认同。
二、藏传佛教是人物塑造的依据
人物是电影剧本描写的主要对象,是构成电影艺术造型形象的主体。创作者通过对人物、人物生活及其相互关系的描写来反映生活,寄托和传达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电影剧本想要超脱平庸获得新鲜的认识和审美价值,必须把人物的刻画放在艺术描绘的核心位置。电影所描述的艺术形象,主要由人物和环境两部分组成。在藏传佛教影响下,藏民族普遍具有慈悲博爱、诚实、勤劳、谦卑的心理特征,对一切众生应该怀有感恩戴德之情。[2]电影《可可西里》中,巡山队和暴利驱使下的盗猎行为的冲突,塑造了藏传佛教影响下,悲天悯人的藏族人群像,符合藏族人的性格特点成为成功的人物形象;电影《喜马拉雅》中,驮队为了部族的生存与恶劣环境的抗争则是人与环境的冲突,表现了藏民族坚韧、勇敢、豁达等共性。《喜马拉雅》中,新旧两代首领在对于卖盐的整个事件上的冲突,塑造了老骥伏枥的老一代首领及雄心壮志的新一代首领的个性。可以说在这两部电影中,导演都准确的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合理的人物关系设置,达到了自己的艺术表现目的。人物性格的塑造是现实生活的再现。比如在藏民族生活中,藏族老阿妈一般是慈悲博爱的性格居多,那么她的主动作会以放生、朝拜、转经为主。年轻的牧人则会在勇敢、冲动方面给人影响深刻。人物的个性特点由作者按照目的来设定,可以进行艺术的再加工,诸如夸张人物的某些性格特征来达到强化人物影响的目的。
动作和行为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和根本途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声音也应用在了电影中,由于语言既可以传达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又能在与其他角色交流时改变了彼此的思想行为,人物的对白也成为了塑造人物的重要因素。语言由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受到民族风俗文化的影响而具有了本民族特色。藏族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传佛教对藏语的影响极大其中不乏有特色的谚语、格言,及生活言语。如果能将藏族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应用到藏族题材电影中,必将给它带来更大的成就和收获。只有在切合影片主题和内容的前提下,通过塑造真实可信且个性丰满的人物给观众以共鸣和思考,电影才能成为给观众深刻影响和持久魅力。
三、藏传佛教影响电影创作细节
电影是细节艺术。电影中的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典型环境都是通过许多有机联系的细节描写来表现的。只有通过具体、独特、生动、深刻的细节描写,才能构成作品的真实性。[3]作为深受藏传佛教影响的藏民族,藏族题材电影取材于藏民族生活,其中细节要能凸显出藏民族的思想、审美等方面独特性,才能使该片显得真实可信。
一般来说,电影中的细节主要有人物、事件、物件、景物四个种类。人物是电影故事的核心所在。人物细节就是那些能够显示出人类某些性格特征的突出的细小事件。逼真性作为电影的特点,在电影中的人物必须体现出藏人在藏传佛教的影响下普遍具有慈悲、勤劳等性格特征。这些特点要通过具体的画面和语言来加以呈现。如藏族妇女背水、挤牛奶、打酸奶等动作细节,能够很好的表现出藏族妇女的勤劳坚韧的性格特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藏民族的生活环境和习惯。藏族汉子打马飞驰、高声呼哨的动作细节则可以凸显出藏族人奔放、豪迈的性格特征。藏族人在佛教影响下,认为念经是日常必做的功课和修为,在面对灾难、喜悦及各种情绪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都会自然而然的念诵佛经,表现了藏族人对信仰的虔诚。人物的身份、职业、社会关系设置根据剧情的需要安排,但是既然要塑造的人物是一个藏族人,在人物细节方面绝不可违背常理的胡乱设置,在违背电影逼真性的同时,会降低人物的艺术感染力,进而影响到整部电影的效果,失去观众。事件细节是指电影剧本中具有揭示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和烘托主题思想功能的一些相对独立的事件。和其他电影元素一样,藏族题材电影中选取什么样的事件由作者决定,这些细节的终极目的和作用是为了剧情和主题服务的。思想决定行为,行为产生事件,藏族题材电影中的事件细节应该在参照事实的情况下进行设定,必须符合藏民族生活真实,做到合情合理。合情即主要是合常人之情之情,如亲情、友情的一般规律。合理主要是合乎事物的规律。在藏传佛教影响下,藏民族的吃穿住行婚丧嫁娶都受到了影响。比如电影中要描写一个结婚的事件,对于婚礼,全世界的婚礼基本上在主旋律上都是祝福、喜庆、感恩等方面。藏人的婚礼要请专门的人提亲,婚姻要由喇嘛来定属相看是否相克测算生辰。婚期由双方父母定商定并由喇嘛占卦选择吉日。在婚礼上要拜佛坛,婚礼结束当天要进行“卓桑”仪式,祝福吉祥安康。要表现一场宴会事件,饮酒时,受酒者先要用双手接住酒杯再用右手无名指蘸杯中酒向空中弹三次。以示对天、地、神或者是佛、法、僧的祈祝。若是关于搬迁的事件,在选择宅基的时候就会请喇嘛占卜吉凶,破土动工时再请喇嘛进行专门仪式。同时,会由于自身性格、价值观的不同而产生事件。如在《可可西里》中,藏人和藏羚羊和平共处,在它们被偷盗时,也是藏人自发的进行组织和保护。朝圣、布施等事件都可以应用在藏族题材电影中作为事件细节出现,既能丰富剧情又使电影显得真实可信。物件细节是指电影中能产生艺术魅力和升华为艺术形象的物件。在这一点上,藏民族广阔的生活和独具特色的文化是藏族题材电影物件细节的宝库。藏民族的手工艺品丰富,主要有地毯、藏被、藏毯、氆氇、围裙、毛织口袋、帐篷、藏腰刀、木碗、藏鞋、民族帽,金银器等。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下,色泽鲜艳的服饰、建筑也可以被引用在藏族题材电影中。就笔者来看,在藏民族生活中,“佛珠”可以说是一件极有代表性的物件,因为藏人在日常生活中有随时随地念诵经文以修功德的习惯。手腕上一串古色古香的“佛珠”正是藏人的信仰和价值观的体现。这些做工精美的艺术品被引进到电影中在承担剧情人物的同时,增加了美观,使观众间接的感受到藏民族的文化和思想。景物细节是指电影中和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有密切关联,并能产生特殊艺术效果的局部景物。青藏高原山川纵横、湖泊众多、森林绵延、雪山盖地、草原辽阔,这些瑰丽的景色本身就给人一种壮丽、神圣的感觉增加了视觉效果。同时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下衍生出藏人对山川河流的崇拜,那么景物在藏族题材电影中的展现,以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与事物和人物产生了联系。这些山川不是普通的山川,在藏人眼中,它们有着独特的价值是有灵魂的所在,与每一个藏人都有血缘。这种本身在文化中将思想和景物有联系的现象是藏民族的独特文化体现,应该被应用在藏族题材电影中,体现出不一样的精神文化现象。独特而真实的细节在形式上和其他的电影并无二意。但在内容上要突出民族电影的特点,使之成为促成藏族题材电影成功的保证。藏传佛教与藏人的性格、行为及其基础上发生的事件有直接的关系,并且与藏人生活的环境也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正确认识藏传佛教对藏人的影响,才能在藏族题材电影中的细节提取方面取得成功。
四、结语
藏传佛教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不止传播到了东南亚、西亚甚至跨越了大西洋在欧洲和美洲也有众多的教徒。可以说藏传佛教以其完备的哲学世界观和生命观起到了作用。在不同的人种和民族中找到了共同性,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渴望。只要找到了观众审美需求的契合点,影片就能走向世界。正如美籍亚裔著名文化学者赛义德有句名言:“必须把文化当作一个千差万别的活动领域,而不是隔绝病毒似地把文化与现实世界隔绝开来”还说“一切文化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孤立单纯的,所有的文化是杂交性的,混成的,内部千差万别的”。在发掘人类共通点的同时,在科学技术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也要与时俱进,科技能够丰富电影的表现手法和语言,使电影的艺术表达能力更易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价值和意义。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而存在的,它展现的是其产生的民族的文化和内涵。[4]因此,藏族题材电影的最终目标不是仅仅让本民族的观众满足就够了,它应该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宣传者,以电影的形式帮助本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需要传播媒介。对于电影这门仅仅产生了一百年就以惊人的魅力和速度成为“第七艺术”的崭新艺术门类来说,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好介质。
[1][3] 尕藏才旦,曹文汉. 影视写作通论[M]. 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
[2] 察仓·尕藏才旦. 中国藏传佛教[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4] 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J905
A
1008-7427(2012)09-0063-02
2012-06-12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藏族题材影视作品对藏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YJCZH162;2011年度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藏族题材影视作品对甘肃藏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作者王春丽系西北民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学院实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