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枝江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前景分析

2012-08-15枝江市农机推广站杜大庆

湖北农机化 2012年3期
关键词:枝江市农机作业

枝江市农机推广站 杜大庆

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来,枝江市农机主管部门按照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大发展,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目标,积极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使枝江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枝江新农村建设又一支生力军。

1 枝江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

2008年3 月,枝江市成立了宜昌市首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枝江市龚坪农机专业合作社;2009年先后成立了枝江市集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枝江市赈农农机专业合作社;2010年在工商局注册成立了枝江市赫三角农机专业合作社、丹洲农机专业合作社、五家畈农机专业合作社、八青农机专业合作社,2011年3月成立了枝江市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枝江市已注册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8家,拥有农机合作社员417人,各类农机资产1 196万元,年服务创收1 500多万元,纯收入670多万元,社员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2009年,枝江市龚坪农机专业合作社被省、宜昌市评为“十佳农机专业合作社”,2010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2010年,龚坪农机专业合作社发起人之一李作孝被枝江市政府评选为市劳动模范。

2 当前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享受的主要扶持政策

(1)培训合作社骨干。枝江市农机局本着合作社“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对他们进行工作指导及骨干培训。一是安排人员参加年初各专业合作社召开的成员大会和理事会,引导合作社部署安排季节性工作,与农户签订各项作业合同;二是以合作社名义组织农机手和农民参加全市机插秧技术培训,2010年培训农机手和农民1 000余人;三是组织合作社骨干参加枝江市或上级专业知识培训,2011年组织参与培训合作社骨干22名。

(2)加大合作社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从枝江市第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到现在全市8家专业合作社鼎立,枝江市农机局对合作社的发展一是从政策上倾斜。在历年来的农机项目方面优先在合作社实施,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优先在合作社安排。3年来,先后在合作社实施的农机项目有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油菜直播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二是在资金上扶持;3年来,用于枝江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79万元,用于合作社房屋改造、机库修建、办公条件改善资金30余万元,用于合作社奖励16万元。

(3)加强对合作社业务引导及服务。一是规范合作社运作模式。枝江合作社的运作方式是:原属于社员的农机具所有权不变,合作社提供机耕、机插(播)、植保、机收、运输等业务,实行统一调度、统一标准、统一收费、统一经营,并对部分作业项目实行提成,如机耕每亩上交合作社2~3元,机收每亩上交3~5元,年终实行二次分配,从而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二是帮助合作社联系业务、开展送证、送检上门服务。近3年来,枝江市农机局帮助合作社联系跨区作业业务7次,增收90多万元;开展送证、送检上门23次,涉及252人(车)。

3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产生巨大效益

(1)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广大农机拥有者、使用者有机联结起来,有效地整合和优化农业机械、人员、技术和资本等农村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使用效益,避免了一家一户小作坊式生产造成的农机资产巨大浪费,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有机统一,提升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2)稳定和完善农村经营制度。农机专业合作社具备比较完善的服务功能,能够有组织地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通过跨区作业、代耕代种、农田托管、土地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开展规模经营,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可以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推动土地经营方式创新,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统一经营向农户的联合与合作的方向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同时,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有效地支持和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3)加快推进农机新技术运用步伐。农机专业合作社相对于个体农户、农机手而言,具备比较强的经济实力、技术条件和管理能力,组织化程度高,能够按照农业发展要求及时调整农机装备结构,进行农机农艺结合,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实现农业技术集成化、经营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规模化,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迅速普及。

(4)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专业化运作,实行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既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又达到节种、水、肥及人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的节本增效。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吸纳功能,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再就业。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对新型大型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推动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替代出大量富余农民由季节性到稳定性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不断拓展农业外部的就业和增收空间。

(5)解决了行政推动与行业带动的结合问题。大部分合作社理事会主要负责人同时又是村行政负责人(或者农村致富带头人),解决了农机单一部门推动无力,没有地方配合的问题,解决了农民的信任度问题。

(6)解决了农机作业质量与价格的合理性问题。龚坪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将农机独立作业改为统一调配、统一运行、统一价格,从而提高作业效益,减少机具闲置和田间转移的费用,快速完成季节性收获,高度利用农机效率,减少劳动强度,降低农民费用。

4 农机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机服务领域不宽。农机服务基本局限于水稻生产,其他在林业、棉花、果业、畜牧水产等方面只是有所涉及,服务面不宽,服务内容少,服务效率不高,农机户兴趣不大。

(2)认识不足导致组织建社困难。主要存在2个方面的认识误区:一是农机户个体认识问题。个体作业自主性强,收入、支出自由支配。加入合作社要听从安排,农民入社积极性不高,入社不如单干;二是政府、部门及干部队伍认识不足。不管是市、镇政府,还是基层干部甚至农机部门的同志,对建设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紧迫性仍然缺乏认识。

(3)农机大户少,具有“农机领头羊”素质的更少。全市农机总量不足,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农机大户少,而且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具有“农机领头羊”素质的机手更少,都是从自身出发开展农机作业,没有组建合作社意识。

(4)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农机服务成本增大。在现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流转程度不高,导致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农机服务内容少,加上田块分散,品种不统一,增加了农机作业的难度和成本,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机作业规模化、农机服务社会化。

5 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1)不断拓宽农机服务领域,增加农机服务内容。突破农机服务仅限于水稻生产的局限,大力推广林业、棉花、果业、畜牧水产等先进、适用机具,壮大农机队伍,增加农机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率,调动农民使用农机的兴趣。

(2)进一步培育发展农机大户。在现有的农机科技示范户中,发现、培育典型代表,引导农机户联强做大,取长补短,抱团致富。

(3)促进土地流转。鼓励农户采取承包、股份合作、长期租赁经营等多种流转形式,适当集中规模生产,搞多种经营,走出单纯水稻生产传统,向林业、棉花、果业、畜牧水产等方面发展,培育一批种粮大户、果业大户、棉花大户、畜牧水产养殖大户,从根本上解决家庭小规模生产和机械化规模作业之间的矛盾,从而促进农机使用发展。

(4)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争取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专项扶持,重点对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予以奖励和经费补助,确保农机合作社建设成功,运转正常。

猜你喜欢

枝江市农机作业
小鬼当家
货比两家乐趣多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不一样的农机展
枝江市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经验与不足
作业
让理论宣讲接地气 为基层群众搭天线——枝江市创新“三分钟讲堂”的做法、成效与启示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