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读者流失现象探析
2012-08-15吴小梅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湖北咸宁437100
吴小梅(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湖北咸宁437100)
高校图书馆读者流失现象探析
吴小梅
(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湖北咸宁437100)
课外阅读是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第二课堂,是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但近年来读者到馆率有减无增,大学生课外阅读人稀量少,高校图书馆功能的萎缩淡化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本人结合自已工作的实际,就读者流失的现象问题,从读者、图书馆的层面上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高校图书馆;课外学习;读者工作
一、大学生阅读现状与问题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大学生学习、求知的重要课堂。由于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导致来馆认真看书学习的人少了,昔日图书馆学习座无虚席的风光不再。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造成图书馆读者流失的原因虽然是复杂多样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以学习考试分数为标志的应试教育挤压下,多数大学生入校时未能养成主动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在以“考分”为衡量教育质量唯一标准的环境中,学生读课外书不仅得不到鼓励,而且会视为“不务正业”而遭到阻止,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常态化的假期补课,更谈不上让学生能挤出点时间读什么与考试无关的“闲书”了。在这样一种与读书格格不入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自然无法养成良好的读书兴趣与习惯。
2.教师研究读书,指导学生读书不力
教风促学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知识的扩展和充实方面更是如此。有少数教师由于专业思想不稳定,责任心不强,教学上不投入,课堂教学上照本宣科,课外自己也很少阅读、钻研;既不重视科研促进教学,也不把指导学生的阅读提高当作已任。在这种“即使不读书,照样能讲课”的教风影响下,学生读书就是读课本,只要考试能过关,大学几年没进过图书馆大门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3.社会活动过多挤占了学生读书时间
一是校园文化活动多,各种各样的社团、群团活动涉及的面广、人多、规模大,比赛活动层出不尽,占用非教学活动时间太多;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为了就业的需要,参加各式各样“考证”的多;三是大学生在校读书几年费用高,不少学生家庭困难承受不起,学生课余时间只好到处打工挣钱为家庭解负。这就势必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影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二、图书馆的现状与问题
1.经费短缺,书籍老化,可读之书少
图书馆的藏书是全校师生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也是图书馆开展工作的赖以生存的必备物质基础,它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水平;而图书馆图书的购置数量,不仅受市场物价的制约,同时还受学校拨给经费的控制。大多数图书馆,每年学校拨给的经费十分有限,除设备购置、办公、出差、征订报刊外,所剩寥寥无几。随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新专业的增设,读者人数增多,图书拒借率越来越大,满足率越来越小,文献收藏量逐年下降与文献需求量逐年增长成反比。经费的不到位,影响藏书的数量,从而也影响对读者需求的满足程度,图书馆藏书千日一面的景象再也不能深深地吸引读者。书籍老化,新专业可借书少,优秀书籍难以借到等问题非常突出。
2.图书分类、藏书建设等基础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努力不够
图书分类是一项学术性、科学性较强的工作,分类工作须做到:确认图书、反映充分、前后一致、位置固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书应有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层次读者的检索需求。但有些馆图书曾先后分别以《科图法》、《中图法》等为分类依据对图书进行分类,而每一次图书分类版本的改变,都未将藏书中类目已变而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图书类号统一。这样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图书不能集中统一摆放,使本来为数不多的图书就显得更为极少,读者难以检索到所需文献资料。
3.办证不及时,贻误读者利用图书馆
众所周知,借阅证是读者进馆借书、阅览的唯一凭证。每一个新生进校通过进行入馆教育后,都应在二个月内可领到借阅证。这项工作涉及到学工、数字化管理中心、图书馆等多个部门,由于彼此协调问题,难以及时解决学生办证,有时出现新生入学几个月甚至近一年没有办到借阅证,严重影响到学生利用图书馆。
4.开馆时间受限,读者课外阅读少了时间保障
实行双休日制度是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而出现的一个发展趋势,它有利于公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从业人员原有闲暇时间得以延伸、扩展;在校学生多了自由修习某学科的可能,它为补充学生个体在学校统一教学之下产生的不足,提供了宽广的社会化课堂,更有利于个性发展的需要。在高校由于原来6天的课程被压缩为5天,这就带来了某些课时被挤占、耽误。由于图书馆开放时间基本上与学生的作息时间是一致的,这就使得开放时间与读者作息时间发生错位,读者课余后几乎没有机会到图书馆借阅。
5.导读工作形式、内容单一,影响读者利用文献资源
在指导学生读书治学方面,图书馆仅保持了“新生入馆教育”的传统项目,没有充分利用橱窗、墙报、电子屏幕等硬件服务手段,办好“新书报道”、“新书评价”、“怎样利用图书馆”等宣传工作。馆设学术厅也较少组织读书讲座,没有造成图书馆信息对读者的强刺激,不能引起读者的读书兴趣和欲望,而产生相应的阅读行为。各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因忙于日常事务,也无暇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这样无论对图书馆的外部形象还是内部效能都有直接影响。
以上从读者及图书馆两方面详尽地分析了读者流失的原因。鉴于形成读者流失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因而解决的措施应是全方位的,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笔者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三、措施与改革
1.大力营造读书的氛围,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学生是高校图书馆最大的读者群,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的不断发展,这就给受教育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在几年的学业里,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领地,广大学生既有专业学习和深层研究的需要,也有树立人生观、了解社会、陶冶情操方面的广泛需求,这些都与图书馆的教育与指导密不可分。同时大学生求知欲强,读书范围广,由于世界观尚未定型,阅历不深,对各种书籍反映的思潮鉴别能力不强,因此,我们应给予必要的正确引导。要经常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在学生中形成热点、影响较大的图书,可以聘请有关教师讲评,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研究,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鉴赏能力。在此基础上,建议把读书纳入正常教学计划,各专业针对自身实际,指定学生在校期间必读或选读的书籍,让读书成为高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2.加强图书的购置管理,注重图书的实用性
图书馆自身的价值,除藏书量的多少外,还表现在藏书的质量。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的时代,图书采购工作不但与经费管理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图书馆的自身活力。采购人员的素质、知识结构、经济意识等不仅对与之相关的工作产生间接或直接影响,而且对读者也产生影响。因为读者评价图书馆一看服务水平,二看藏书质量,而对藏书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采购人员。为使所订书籍能与学校专业设置、读者需求相一致,这就要求采购人员及时了解学校的教学动态、科研发展及国际上教学、科研的新趋势,注重调查研究、了解馆藏实际,根据新专业合理调整文献收藏比例,建设有特色的馆藏。制定文献资源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克服那种违背读者需求,只在订单上划圈的盲目性,以提高书籍的针对性、适用性,可读性,让书籍的质量吸引广大读者,以实现读者的满意就是我们的追求这一目标。
3.加强基础工作管理,是确保图书馆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广大师生是高校图书馆的直接服务对象,是我们工作的主体。很难想象,一个不被读者光顾的图书馆,还有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因此,千方百计为学校的师生利用馆藏文献资料创造方便条件,为他们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我们应从图书分编、藏书建设等基础工作做起,力求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对由于分类版本改变而造成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书籍移位,要有相应的措施;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文献,不能再让有限的文献“束之高阁”。另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学校图书馆与系、室资料室资源的共享、优势互补的协调问题,着重解决资金分流、重复订购、专业特点等问题。只有把各项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为读者借阅提供了极大方便,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
总而言之,读者流失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现象,对这种现象决不可等闲视之,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的文献资源,积极拓宽为读者服务的领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跃地开展导读工作和信息服务工作,只有让图书馆产生强大的磁力,服务教学科研才能更好的落到实处。
[1]吴红.关于信息时代大学生阅读取向与图书馆读者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论丛,2010,(3).
[2]钱宝琴.图书馆读者工作之我见[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1).
[3]阴志红.浅谈图书馆读者工作服务的新理念[J].重庆图情研究,2008,(1).
[4]周庆蓉,周智红.图书馆读者工作与素质教育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7,(23).
[5]邹杨.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再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6).
G252
A
1006-5342(2012)08-0128-02
201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