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认同视野中的大学生青年文化建设
2012-08-15林光汉闽江学院思政部福建福州350108
林光汉(闽江学院思政部,福建福州350108)
政治认同视野中的大学生青年文化建设
林光汉
(闽江学院思政部,福建福州350108)
青年文化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有很大的影响。青年文化中的消费文化、网络文化、浅阅读文化潜伏着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青年文化建设,形成建设青年文化的合力,遵循青年文化建设中的客观规律。
青年文化;政治认同
在网络时代,文化对政治认同的影响更加深刻多样。大学生作为主要从事文化学习的社会群体,政治态度受文化的影响非常明显。大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现象,是当代青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文化反映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与价值观,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成果的反映,又在塑造大学生政治认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研究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青年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一、青年文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
对于什么青年文化,西方学者主要有三种不同的主张:第一种主张是代际冲突论。认为青年文化是未来社会文化的雏形。它们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青年人在同辈的互动中,相互学习,传统的价值观念对它们束缚较少,不太受现行的社会规范制约,是开放的文化体系,崇尚创新。与此相对应的成人文化,则由于受到变动的社会环境的冲击,逐渐失去对青年文化的同化能力,这样就形成了代际冲突,出现青年人与成年人之间的代沟。第二种主张是反主流文化论。认为青年文化是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反叛。通常表现为青年人生活上的放荡不羁,政治上的激进偏激,以违法越轨行为表现出青年人群体的存在。第三种则是社会化失调论。这一理论观点认为青年文化产生于社会转型期,是由青年社会化的失调造成的。在传统的社会中,成年人单向地向青年人进行教化。而现代社会化的模式则注重社会教化与青年内化之间的统一。在社会的转型时期,这种矛盾冲突造成了青年人不认同社会的主流文化。
中国国内的学者认为青年文化是青年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的。它具有相对独立的行为价值规范,是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现象。[1]它的“内涵一般是指主要由青年创造、认同并传播的与社会主文化既相关联又相对独立的,由观念、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组合成的亚文化系统”[2]。
不管哪种界定,实质上都指出青年文化反映着青年群体对社会主流价值的态度,反映着青年的社会生存形态,体现了社会政治化机制的效果。
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通过学校、社会组织等等社会化的组织机构,学习政治文化,认同并形成一定的政治意识,培育政治行为能力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培育政治认同。青年文化既有可能促进政治社会化,增进政治认同的功效,也有可能削弱政治社会化的功效,解构政治认同,降低青年对国家、政党、政治行动等的支持与赞同。
价值观念是文化的内核,政治价值蕴涵于青年文化之中。青年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反映着青年人的生活方式。社会政治化的内容包含在青年文化的形式中,融汇于青年人的生活之中,更容易为青年人所接受。青年文化提供青年自我教育的机制。自我教育是在青年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激发青年的主体意识,通过启发,引导他们内心潜在的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社会政治,这是最有效的方法。青年文化反映着青年利益,是他们愿望的昭示,它使青年具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愿意自觉地吸收社会主流文化。青年文化对青年主体性的释放,有利于实现青年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教化。开放中发展是青年文化的重要特点。青年人格的未完成性以及青年群体的代际性决定着青年文化是一种未定型的、不成熟的、过渡性的文化,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再造性。这种开放的文化机制有利于青年个性的张扬,创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促进青年政治人格的成熟,进而形成稳定的政治认同。
另一方面,青年文化也有可能抑制政治社会化的效果。青年文化是开放的系统,各种文化,传统的,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在这里交汇、撞击和冲突。青年面对汹涌而来的各种社会思潮无所适从、无所归依,极易陷入价值选择的困境,难以正确定位自己,把握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从本质上说,青年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更多的是反映青年的群体生活,为青年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所充斥,它并不完全按照社会的要求来发展。为了在社会文化体系中证明自己的存在,在形式、内容上往往以极端的方式体现。一些青年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对社会的影响力,迷信和执着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常用一种理想或偏狭的眼光去审视主导文化。社会阅历和经验的不足,又使他们产生许多与社会主流观念不一致的观念来。如此一来,社会主流观念的一些基本原则就不易入耳、入脑、入心,青年也就不会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对青年文化的过分依赖,压抑了青年对社会生活规则自主取舍的空间,理性精神和自律人格得不到培养。这些情况影响了政治社会化的效果,造成政治认同感的下降,甚至出现政治反对。
二、当前青年文化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若干现象剖析
青年文化本身也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大众娱乐中的追星族,“嘻哈”运动,网络世界中的QQ聊天,微信摇朋友,大量的新潮时髦的词汇出现等等。我们撷取其中比较突出的青年文化现象进行剖析,探寻它们对政治认同的影响。
(一)消费文化对政治认同的潜在影响
商业气息过重,消费文化充斥大学校园是个不争的事实。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不仅仅是单纯的消费,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体现自己个性的重要手段。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有追求新潮、时尚、情趣的特点,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则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他们不仅希望商品能够在实用性方面满足人的需要,还希望商品能让人在使用和观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满足,能够体现出他们的个性追求。在当前的消费文化中,青年最易被消费商品所左右。跨越国界的明星,新奇有趣的媒体图像,“财富及物品同话语”构成了一个全面、任意、缜密的符号系统、一个文化系统”。在此系统中,大学生自觉和不自觉地弱化了阶级、性别、人种、民族和国家等诸如此类的社会和集体认同,忽视了民族国家仍然是现实政治中最重要的政治主体。
大学生处于正在建构自己价值体系,确立社会身份认识的阶段,过度商业文化的发展会给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自我建构带来社会身份危机。媒体广告无孔不入,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商品的广告展现无限美好的景象。但现实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状况,巨大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内职业与体制外职业的巨大差别,加上制度上的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平的存在,成为青年人向上流动的结构性屏障,出现了漂浮于城市间的大学生蚁族一群,大学生几千人竞争一个职位的情景。干瘪的钱包、竞争的现实、琳琅满目的商品,让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无法正确定位自己,构成了身份危机,影响着政治认同。
(二)网络文化对政治认同的冲击
有调查统计,超过七成的大学生日上网时间在四小时以内,大学生上网方式以电脑为主,手机上网也较为普遍,上网目的以娱乐为主,兼顾交流和学习。现在,网络小说成为新青年的精神快餐,网上购物是新的消费方式,网上聊天代替了面对面的谈心,电子邮件的传递代替了文字书信的交流。网络文化成为青年文化的重要表现。网络文化符合青年大学生主动参与的特性,方便学生获知社会时事,提升大学生对国家社会生活的参与度,加强他们的主人翁的意识,但要看到网络文化对政治认同的负面影响。
总体上来说,西方文化在网络文化中占据优势。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新的文化霸权。在网络信息中隐含着他们的政治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利用互联网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网络信息会让大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这些文化所隐含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对西方政治逐步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
政治认知是形成政治认同的基础。网络信息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无用垃圾信息,而且存在着危害性颇大的恶意信息。青年大学生处于成长期,正确的政治认知尚未完全形成,心理机制尚未完全成熟。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难以正确辨别。开放的网络使政治生活的透明度逐渐增加,现实政治生活中不完善的一面会更多地暴露出来,过于完美的政治理想与现实政治中的反差,让大学生产生困惑,这些困惑不断刺激着青年的头脑,使其原有的政治认知混乱,产生对政治客体的怀疑。这些状况将弱化当代青年对既有政治体系的向心力,继而导致政治责任感丧失,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三)浅阅读文化对政治认同的影响
有两组数据的比较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一个是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2007年对全国三十所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发现大学生主要娱乐方式的十三个选项中,诸如上网、健身、逛街、旅游、读报、收藏等等,读书报被排在较靠后。他们的休闲方式排在第一位的是上网,占28.5%;第二位是听音乐,占20.4%,第三位是看影视、包括DVD等占14.4%;第四位是找朋友聊天,占8.4%,第五位才是看书报,比例也才占大学生休闲方式的7.9%。[3]
另外一组数据来自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他们调查发现,从大学生经常阅读的电子内容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新闻评论(66.67%)、时尚娱乐资讯(66.09%)、文学艺术(42.20%)、专业知识(27.55%)、科普知识(15.99%)。[4]
分析调查数据,我们看到,当代大学生阅读量不尽人意(许多学生大量阅读的是教材,或者是准备考研的应试材料),电子阅读超过纸质阅读。这种情况意味着,随着电子媒体大量出现,蜂拥而至,给人们的阅读、思考乃至生活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出现了“浅阅读”文化现象,即简单、快速甚至跳跃式的阅读。网络、手机、电子书或者时尚杂志占据着人们的眼球和心灵,这种快餐式、碎片化、无意义的文化消费特质,追求着短期心理愉悦和即时信息摄取,这种阅读容易造成的后果就是“损害着青年一代的思考力、洞察力,正在泯灭着人类的修养智慧和理论思维,正在使我们走向思想浅薄,丧失对国家、社会和未来的关心与责任。”
大学生在电子阅读中,关于新闻评论的居首位。可以这样理解,学生关于国家社会时政的信息主要是来自电子阅读的。电子阅读是与网络文化联系在一起的。网络文化真实性和确定性的缺失,缺乏深度思考的浅阅读,青年人的怀疑反叛意识,叠加在一起,容易对社会的黑暗面过多关注。大学生容易随意转发各种对社会批评的谣言、顺口溜,陷入一种困惑、迷茫的状态,怀疑现实的政治。主流的社会政治文化在青年人眼中丧失了绝对的权威,从而失去应有的规范力。
作为大学生的这一青年群体的心理、精神需求、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的一个复合体,青年文化它反映的是社会历史的变迁,反映的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反映的是社会变化对青年群体的影响,等等。因此,任何青年文化的背后都有相应的社会历史的原因。但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文化深层主要体现的是价值的分野。政治活动在当今的时代仍然具有最深刻的意义,以政治价值为基础构建现实的政治制度,开展政治活动。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政治认同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现在大学生主流的文化还是积极向上的,但应该看到文化润物细无声的功效,掌握青年文化发展的大方向,提升先进的青年文化教化大学生的实效。
三、引导大学生群体青年文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第一,建设青年文化要有“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青年文化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现在高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青年文化的建设,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往往忽视文化建设中政治教化的作用,或者没有把文化建设与政治社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么只讲青年文化现象的热闹,要么进行生硬的说教,没有生动的文化外形,难以吸引大学生。
青年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看待现实社会生活,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与魅力。在青年文化中要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青年大学生都具有深厚的纯朴的爱国热情,用青年文化的形式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合起来,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活动形式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凝聚青年的力量,让青年大学生相互促进,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第二,建设青年文化要有“力”。文化重在建设,建设青年文化要注重合力的发挥。要认真落实中宣部《关于实施青年文化行动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通知》,它强调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优势,发挥青联及其团体会员的作用,整合青年文化资源,形成合力,打造青年文化建设的名牌、精品,形成青年文化建设的强大声势,推动青年文化发展。
在大学校园中,要注意打造青年文化建设的联动机制。现有的大学生文化活动通常是由团委、学生处负责,思政理论教学由思政专任教师负责。虽然网络文化是学生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但一般只有电教中心负责网络的技术服务,而对内容的干预有限。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力的联动,没有能够很好处理好青年文化建设内容与形式的结合问题。因此,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健全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
目前,思政教学改革中,为了提高实效,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增大了实践教学的考核力度。要利用好这个机遇,把青年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与思政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为此,需要理顺各种工作的考核机制,让团委、学生处的教师与思政教研部密切配合,思政教师参与学生的文化活动要有教研工作量。学生的文化活动要尽量纳入到学分考核体系中。这样,既可以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也解决由于文化活动没有学分激励,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的问题。
第三,建设青年文化要有“理”。青年文化建设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所以首先要加强对青年文化的学理研究,调动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化学、传媒学界等等的综合力量,总结出世界各国利用青年文化引导青年政治认同的成功经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的经验,找出切合中国国情,能够有效应对挑战的对策。其次,要加强校园青年文化建设领导队伍的构建。这个领导队伍主要是由团委学生处、思政教研部的教师组成,他们要能够有效地组织引领学生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为了让这支队伍能够遵循客观规律办事,要加大对相关教师的培训力度,完善培训的内容,比如加强多媒体网络技术、现代心理学知识等等。只有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队伍,大学生的青年文化建设才能够遵循内在规律建设好,解决好文化建设与政治导向的问题,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1]陈亮.论青年文化在传播中的社会导进功能[J].中国青年研究,2005,(3):8.
[2]董敏志.接受与超越:青年文化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6.
[3]杨雄.当前须关注的青少年四大问题[J].当代青年研究,2008,(1).
[4]李国武,李玲玲.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
C913.5
A
1006-5342(2012)08-0010-03
2012-03-18
教育部2010年立项课题《中国共产党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10YJA710030)的阶段性成果